APP下载

妙用流行歌曲

2014-04-10贝夏丽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妙用流行歌曲古诗词

贝夏丽

怕写作文的学生有,怕唱流行歌曲的学生恐怕没有。青春总是充满了感动,每当这时很多人都有一种想唱歌的冲动。它是一种自我放松、释放心情的绝佳方式。流行歌曲,学生喜闻乐见,深入人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作文,天然地与生活紧密相联。唱歌是用合着旋律的歌词来表情达意,写文章则是用文字来作无声表达,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么一想,作文实际上也是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就像闲着没事哼上几句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 笔者发现,作文中适当引进流行歌曲,可使文章增色不少。下面便谈谈流行歌曲在作文中的妙用。

妙用之一:积累丰富材料,充实文章内容

1、在歌声中背牢古诗词。化用古诗词或直接将古诗词谱上曲的流行歌曲不少。如《在水一方》(由《诗经》中的《蒹葭》改词)、《明月几时有》(苏轼词)、《满江红》(岳飞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临江仙》)、《海韵》(徐志摩诗)、《涛声依旧》(化用张继《枫桥夜泊》意境)、《红楼梦》插曲等。学生搜集整理后,按年代分组记录,吟唱背诵。

效果:不会背诵的同学,却能够边唱边记下相关诗词名句,记忆较牢固。

2、精彩歌词,信手拈来,充实写作内容。好的歌词,语言精炼、寓言深刻、富有感染力。其内容之丰富,足可表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无不曲尽其妙。合理引用,易于引起读者共鸣,成为文章亮点之一。

效果:从此之后,每次作文都有歌声在文中自然流淌,犹如吹来阵阵清风,令人精神为之振奋。

妙用之二:统领行文线索,构建严密结构

1、歌名(歌词)作题,眉眼传情。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然而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稍低,总觉得拟文题时词不达意,难以找到简明而又意味深长的标题。这时,若将歌名或歌词略加剪裁引用,往往能出奇制胜,让人眼前一亮。

效果:万口传唱,亲切动人,引发联想,产生共鸣,激起好奇心,能准确表情达意,画龙点晴。

2、起始转承,自然别致。

①写友情,以臧天朔的“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开头,亲切自然,情感真挚,臧天朔穿透力极强的歌声仿佛就在耳边响起,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先声夺人,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②写挫折,如何由遭受重创的情绪中解脱,心理描写少不了,而以风中传来郑智化《水手》的“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至少我们还有梦。”几句歌词转承,过渡自然,独具魅力。

效果:“给作文插上音乐的翅膀”,让流行歌曲成为全文线索链条上一个个相扣的环,让整个故事在音乐的伴奏下展开。

3、卒章显志,升华主题。

写“成长的烦恼”,以一句邓丽君的“不知道为了什么,忧愁它围绕着我”开头,奠定感情基调,扣题贴切,自然引出下文对成长中碰到的烦恼事及情感的变化过程。结尾处再以歌声“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升华主题,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更显丰满,寓意更深刻。

效果:克服记叙文中常见的抒情议论空洞疲软或简单重复照应开头的不足,卒章显志,具有心灵辐射效果。

妙用之三:采撷歌词灵感,提高表达效果

歌词的创作跟写作文本来就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妙,好的歌词必定是作家用全部的情感去锤炼,把自己生活中最受触动的故事和情感融合在一起,用最准确、传神的语言来表达,以严谨的结构层层铺垫,直到高潮。总的说来,约有五种写作技巧值得学习借鉴:

1、细节描写,传神表达。同窗友谊,老狼的《同桌的你》只选了“爱哭的你”、“你总是很小心,向我借半块橡皮”这样的细节来描写,言语不多,却很传神,一个纯真、可爱的女孩活现眼前。

2、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篱笆墙的影子》唱道“星星啊,还是那颗星星。月亮啊,还是那个月亮。山啊,还是那座山。梁啊,还是那道梁……”,初听之后,有人说,这不是废话吗?等于没说。仔细一琢磨,实际上是融情入景的绝妙画面:星星、月亮、群山、石碾、劳苦的爹娘、吱吱的油灯等物象传达着无比丰富的言外之意:山村的贫穷、闭塞和落后,村人的幽怨、叹息、无奈等情感蕴含其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3、巧用对偶、排比,气势铺张。

如《追梦人》的“来来去去有太多害怕犹豫,走走留留有太多断断续续。”歌词对得妙,对得美。作文中若能适量运用对偶句、排比句,既有一种形式美,又有一种音乐美,情感表达更为淋漓尽致。

4、幽默诙谐,化用成趣。不少歌词精警生动,充满哲理,稍一化用,幽默有趣,可让人忍俊不禁。如:

①考100分:千年等一回/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②迷惘: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③看电视被赶: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留下来陪你……

5、借用意境,反复咏叹。

好歌的旋律总是很优美,其营造的意境也总是意蕴深远,若适当引用,文章便如配乐诗人一样感人至深。有一次写给材料作文,内容是2岁的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救与不救,议者各执一词。一名学生拟出《飘零的丁香》一题,以《丁香花》的旋律为基调,开篇几句“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你看那漫山遍野,你还觉得孤单吗?”使全文笼上哀伤、凄美的情调。写到小悦悦绝望等死时,“当花儿枯萎的时候,当画面定格的时候……”自然响起,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同时又暗含了对他人见死不救的鞭挞,沉痛至极!文章结尾作者由这个事件而引发对社会人生的思考,陷入觉思之中,又以“飘啊摇啊的一生,多少美丽编织的梦啊,就这样匆匆你啦,留给我一生牵挂。”来升华主题,发人深省……

纵观全文,借用《丁香花》的意境来拓展材料,组织语言,并使歌词断断续续出现在首尾和高潮处,一唱三叹,唱出沉甸甸的人生感悟,效果绝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流行歌曲这一泓“源头活水”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灵动的语言和高超的技巧,我们要引导学生唱好歌,用好词,理解感悟,吸收消化,活学活用,让学生的作文能力乘着歌声的翅膀,越飞越高……。

【作者单位:苏州吴江区震泽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妙用流行歌曲古诗词
改革开放以来流行歌曲的正能量表达
踏青古诗词
余数的妙用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即兴写作的妙用
《打支山歌过横排》——“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五
《摘葡萄》——“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四
流行歌曲——贾樟柯的银幕“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