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调查与预防
2014-04-10李言喻
黄 兰 李言喻 姚 维
(岳阳市二人民医院,湖南 岳阳 414000)
医院内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调查与预防
黄 兰 李言喻 姚 维
(岳阳市二人民医院,湖南 岳阳 414000)
目的调查医院内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情况,并探讨预防措施,以供临床参考。方法2012年1月对我院呼吸ICU及综合ICU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并实施预防措施。以实施预防措施前1年使用呼吸机患者126例为对照组,以实施预防措施后1年使用呼吸机患者133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呼吸机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每日唤醒、持续声门下吸引、更换人工鼻、营养支持等预防措施,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内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ICU;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情况调查;预防措施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呼吸机作为一种重要的急救设备,在呼吸ICU及综合ICU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为重症患者赢得了第二次生命。但不可忽视的是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又将患者推向了新的危机[1]。笔者调查了我院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情况,并探讨预防措施,旨在供今后的临床工作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对我院呼吸ICU及综合ICU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并实施预防措施。以实施预防措施前1年使用呼吸机患者126例为对照组,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58例;年龄6~80岁,平均年龄(53.52±4.73)岁;体质量18~85 kg,平均体质量(60.42±5.72)kg;使用呼吸机时间3~32 d,平均使用时间(11.63 ±2.78)d;使用呼吸机原因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22例、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30例、重症肺炎15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合并呼吸衰竭18例;其中经口气管插管52例、经鼻气管插管31例、气管切开43例。
以实施预防措施后1年使用呼吸机患者133例为观察组,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63例;年龄5~78岁,平均年龄(54.64±5.21)岁;体质量16.5~84 kg,平均体质量(61.25±5.83)kg;使用呼吸机时间3~35 d,平均使用时间(12.02±2.93)d;使用呼吸机原因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5例、支气管哮喘31例、重症肺炎16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17例;其中经口气管插管54例、经鼻气管插管34例、气管切开45例。
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呼吸机使用时间、使用原因、气管插管发生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预防措施
2012年1月起对我院呼吸ICU及综合ICU呼吸机使用患者实施预防措施。执行每日唤醒计划,并进行脱机试验。如患者需要持续镇静治疗,尽量减少镇静药物的应用,应用镇静剂的患者在每日7~11点、13~17点停止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完全唤醒后采用自主呼吸试验进行脱机评价,如达到脱机条件者尽早脱离呼吸机[2]。
建立人工气道后立即给予持续声门下分泌物引流,负压参数设定为80 mm Hg。注意保持吸引通畅,避免气管插管患者的分泌物发生慢性误吸。帮助患者取半卧位或抬高床头30°~45°,以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误吸[3]。
吸痰操作时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防止损伤呼吸道黏膜。每天至少进行3次口腔清洁,检查气管导管气囊充气情况,及时补充气囊内气体,以防口腔内细菌下移而引起肺部感染。
各项诊疗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接触患者前后严格洗手,避免医务人员导致的感染。
加强呼吸环路管理,每48 h更换一次呼吸机管道,将集水瓶放在呼吸管路的最低位,并及时排空。避免管道移位,以防污染的冷凝水反流。每日更换雾化器,尽量采用一次性器械、材料,或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4]。
早期给予营养支持,机械通气后48 h内开始肠内营养,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防止因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较差而发生内源性感染。除加强营养外可通过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治疗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1.3 评价标准
使用呼吸机48 h后患者如出现发热,体温>37.5 ℃,呼吸道出现大量脓性分泌物;胸部X线片可见新的或进行性增大的肺部浸润影;出现肺部实变体征或肺部闻及湿啰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转移;从呼吸道脓性分泌物中培养出新的病原菌者可判断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5]。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例数(%)]
3 讨 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机械通气(MV)48 h后至拔管后48 h内出现的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的重要类型。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在呼吸ICU及综合ICU临床工作中较常见,这可能与机械通气导致人体呼吸系统防御机制受损有关。侵入性操作降低了气道湿化功能和纤毛运动功能。使患者功能残气量降低、肺膨胀不全。置入的导管可带入外界致病菌,还可引起口咽部细菌移位而导致肺部感染。ICU重症患者常需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加之多种侵袭性诊疗操作损伤了呼吸道免疫屏障,使致病微生物在肺部增殖。呼吸机连接管中的冷凝水是细菌生长繁殖的重要场所,如冷凝水反流至储水罐可形成含菌气溶胶,吸入后可发生感染。此外医院内致病微生物多、浓度高,如无菌操作技术不规范,空气、器械消毒不严格等因素均可导致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6]。一旦发现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立即对患者实施隔离,并实施集束化治疗,防止在ICU发生暴发性流行。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应用呼吸机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每日唤醒、持续声门下吸引、营养支持等预防措施,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内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1] 钱民,余旻,杨明刚,等.改良集束化策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7):1355-1357.
[2] 刘静.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机制与预防[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2):2268-2269.
[3] 郑慧,刘克喜,王言理,等.持续声门下吸引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9):1125-1127.
[4] 卢滨.集束化治疗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6):174-175.
[5] 余旻,胡世辉,杨明刚,等.人工气道的集束化管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3):1858-1860.
[6] 巫水生,鲁小民,宋秋英,等.自制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9):107-109.
R563
B
1671-8194(2014)09-01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