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
2014-04-09翁桂贤
翁桂贤
摘要:本文着重阐析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三种误区:过分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却忽略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虽有“以生为本”的思想,却少有“以生为本”的举措;一味照搬僵化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丢了实效。同时,指出应如何走出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学科工具性 以生为本 创新 走出 误区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如同二月的春风吹绿了语文教改的干枯园地,唤醒了长期以来高呼改革却又故步自封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然而,值得反思的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虽然生机盎然,但也不免存在一些新的误区。综观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结合平日自身教学实践的体悟,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当引起同仁的注意。
一、过分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却忽略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无疑破解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界定的迷惘与困惑。可是,“人文关怀”的理念却几乎极端统帅了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且大有一夜之间潜入语文教师心灵深处之势,使得很多教师一味追求人文精神的培养,甚至掩盖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基本特征。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片面突出人文精神的体验、感悟和培养,造成有的教师抛开“文本”,放弃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殊不知,这样导致了学生对文本匆匆粗读,对文本的语言知识、文体知识、写作技法知识、历史文化知识、社会生活知识等不甚了解,阻碍了学生阅读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的推进。而且,由于放弃了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知识与能力每况愈下,最终变成“思想的巨人,学力的矮子”。(2)过分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盲目宣扬“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造成有的学生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出现偏差。比如,有的学生把抒发对故土的眷恋之情理解为男女私情的爱情诗时,教师还有必要予以宽容的保留吗?面对有的学生置集体于不顾,在课堂上“标榜个性”,坚持“偏激已见”时,教师也一味地鼓励吗?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若忽视了其固有的工具性,就会使我们的学生得不到真正的“人文关怀”,反而会贻害无穷。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牢记语文教学的最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采取人文化的教育方式,使我们的学生在掌握了文本知识与提高了语文能力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
二、虽有“以生为本”的思想,却少有“以生为本”的举措
“以生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以生为本”的思想了然于胸,但在平日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却少见“以生为本”的举措。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缺少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平等”即民主。课堂民主,自由宽松,学生才敢于参与、乐于参与。但鉴于语文教师滔滔不绝“讲课”习惯根深蒂固,加上“民主”在我们学校尚缺乏“土壤”以及“师道尊严”“抗颜为师”的思想成为教师制约学生课堂“违规出格”的“法宝”,使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守口如瓶”、思想禁锢、个性泯灭。(2)缺少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环境。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则发挥着主导作用。但事实上,不少教师往往“以教先入”为主,完全不顾学生自主的学习、独特的感悟,既未能为学生提供自我体验、感悟的充分时间与空间,又未能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讨论探究搭建一个理想的平台。比如,教学《为学》时,我曾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有志者事竟成曾鼓励过许许多多在困难中走向成功的人。可是你知道吗?这句名言就出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为学》中。”一语既出,虽鲜明点题,却影响了学生对文章的独特感悟,抑制了学生对文本的自主探究。又如,有位教师教学《愚公移山》时, 学生提问:“愚公为什么不搬家,偏要移走两座大山,这不是自找苦吃吗?”这时,教师却置学生的独特见解于不顾,仍旧“照本宣科”地讲课,这不但不能顺水推舟、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讨论探究问题,相反,却束缚了学生独特求异的思维,扼制了学生探索创新与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3)缺少借助适當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力量。教育和心理学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既然“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那么教师便应配合好学生,为教会学生学好语文的知识、能力、方法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而千方百计地探索出生动高效的教学方法。但时下仍有个别语文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语文动力停滞不前,原因之一在于语文教师未能适当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实验室的动手操作、第二课堂的延伸体验等),致使不能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兴奋灶,削弱了语文课堂的艺术感染力。
所以,我们在落实“以生为本”的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过程中,只有根据理念探索出积极的举措,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一味照搬僵化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丢了实效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亦然。在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潮流下,很多教师盲目照搬某甲或某乙课堂教学观摩课之类的模式,这显然与新课程改革的本质要求背道而驰。试想,每个教师都按某个人的教学模式或每节课都按同一模式去实践,那岂不是变成“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岂不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这样一来,我们的语文课堂还有什么教学效果?我们的学生又哪能得到什么培养和发展?譬如,有3个人或5个人教学同一篇古诗都按以下模式实践:(1)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2)录音范读全诗。(3)学生默读、齐读全诗。(4)师生共同探究诗句大意、品味诗句意境。(5)教师归纳全诗内容及感情。(6)布置学生背诵全诗,并比较古诗七绝、七律、五绝、五律体裁的异同。很明显,这种教学模式犯了“教条主义”,把鲜活、灵动的经典古诗搞得刻板、沉闷。同时,由于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因其脱俗的独创性而益显永恒的生命力。而固守僵化的教学模式,势必使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变得毫无价值。因此,我们倡导新课程改革,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应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应不断求活,在“创新”的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是一种变革,一种扬弃。语文教学改革的道路还很长、很长,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提醒自己走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这些新误区,才能避免走弯路、走暗路。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