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集团资金统一集中管理研究

2014-04-09袁浩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集中管理企业集团资金

袁浩

摘要:资金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管理好企业的资金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加强企业资金的管理关系到企业的运行效率。本文通过阐述资金管理的内涵、必要性和管理模式,提出有针对性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企业集团 资金 集中管理

一、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内涵

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是指将整个企业的资金集中起来, 由一个部门集中调配和运用。通过统一集中管理资金, 企业集团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节约融资成本,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企业集团的运行效率。

二、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

(一)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资金集中管理对于企业集团加强自身管理必不可少,不仅有助于企业集团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控制,还可以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除此之外,企业集团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实现资金的统一管理,减少内部资金外流,降低资金使用风险。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配、合理使用,降低资金运用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避免融资风险,追求企业集团内部利益的最大化。

(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实施企业资金的统一集中管理,有利于将企业内部分散、闲置的资金集中起来,合理规划,将资金分配到需要的部门,平衡各部门的资金总量,使得资金能发挥最大效能。同时,也可以将本企集团的资金分配给其他需要资金的企业,解决其他企业的资金问题,使其他企业把握住机遇,从而使得企业集团的资金得到充分运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减少资金配置成本

通过过统一集中管理资金,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外部融资,省去了不必要的各种手续费,节约一笔不小资金配置成本。另一方面企业内部集中配置资金,通过存款贷款业务,形成存贷款利息差,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从侧面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为企业带来收益的同时,提高了企业集团的运行效率。

(四)提升企业融资能力

企业集团将分散的资金集中到总部,无形中扩大了自己的资金实力,比一般的企业公司拥有更加雄厚的实力。另外,资金的集中管理,可以增强企业集团的偿债负债能力,增加企业集团的信誉,大大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各个子公司不必要直接与银行发生业务关系,而是经过企业集团统一办理,减少了违约的风险,提高了企业的信用,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筹资和融资能力,增加企业的效益。

三、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根据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特点,可以将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分为收支统一模式、结算中心模式、集中监督模式、财务公司模式等。

(一)收支统一模式

收支统一指企业集团的分公司不另开账户,一切现金收入和支出均由集团公司总部统一集中管理,实行收支平行制度,不允许现收现付。这种统一集中的资金管理体制,不仅可以大大降低违约风险,节约融资成本,也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基于这种模式,资金的使用权、让渡权和处理权都由企业集团控制,便于集团公司及时掌握公司资金的动态,平衡各子公司的资金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合理调控资金流量,但是与此同时,不利于调动各个子公司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了集团企业运用资金的灵活性,不利于处理突发事件。

(二)结算中心模式

资金结算中心的功能是办理集团附属的子公司资金往来结算业务的专门机构,它的设立往往限于集团总部财务部门内,主要负责资金管理和调配,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效力。通过结算中心,企业集团可以合理配置资金流向,有针对性地安排资金的用途;同时还可以统一集中企业集团的资金,减少资源浪费现象,发挥资金最大的效用;降低融资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资金利用率。

(三)集中监督模式

集中监控模式是指企业集团不对附属的子公司的资金管理进行干预,在资金使用和用途上给各子公司较大的自主权,自主进行资金的用途分配,自主进行相关的业务往来。企业集团的职责是对各个子公司进行集中监督,严格控制各个子公司资金的适用范围和借贷规模,以免出现资金短缺,从而减少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增加公司的信用等级,提升企业集团的融资能力。

(四)财务公司模式

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比较广,是企业集团的附属机构,仅限于企业内部运营。财务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集团,为企业集团的各个成员服务。财务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一般的银行存款、贷款业务,转账、提现业务。在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后,也可以从事证券投资业务。但是财务公司不能完全对外开放,职能依附于企业集团,为企业集团控制,受到企业集团的统一管理。

同时,财务公司接受中国人民银行和企业集团的双重监督。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的内部机构,依附于企业集团,其经营活动必然需要接受企业集团的监督。与此同时,财务公司从事的主要是金融方面的业务,同样也需要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

四、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建议

(一)确定资金管理目标

资金管理目标是进行资金集中管理的前提,是实施统一管理的基础。企业集团在合理配置资金时,要根据企业内部的基本规划、各个子公司的实际情况,科学、有效地分配资金,编制资金管理计划,确定管理目标。资金管理目标应与企业集团的终极目标息息相关,并且是具体的、细化的、可操作性强的。资金管理计划要完整、具体,涵盖资金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方法、手段和指标体系等。

(二)完善资金管理法规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大多注重表面形式,往往没有科学有效的政策性指导。究其原因,一是资金的统一集中管理尚未得到企业集团管理者的重视。二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估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突破资金统一集中管理中的瓶颈,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改进自身的薄弱环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效率,增强企业集团自身的经营能力。endprint

(三)细化资金管理评价指标

资金用途的绩效评价是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关键步骤。计划执行结束后,要及时对资金的效益进行绩效评价,着重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施绩效评价首先要确定目标,撰写计划,选择评价工具,确定评价方法,建立指标体系。企业集团的财务部门要对资金执行情况进行内部评估,编写资金管理的绩效报告,要将已经取得的成果与绩效目标进行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企业集团开展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工作时要提交绩效评价报告,认真分析评价结果所反映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财政部门对绩效评价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控制,并对其上交的绩效评价报告进行检查,并提出完善资金统一集中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的措施。

(四)健全资金管理反馈机制

完善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制度,将绩效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的职能部门,并根据绩效评估的结果,不断健全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节约支出成本,强化责任意识;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优化资源配置;将绩效评价结果提交给相关政府部门,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理论基础。保证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透明,及时将企业集团资金效益评估的结果向各个子公司公开,接受各个子公司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积极听取不同的意见,虚心接受各方意见,认真采纳其中可取之处,不断改进不足之处,完善相关资金管理制度,提升企业集团自身的经营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企业集团应该要抛弃传统观念,强化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的意识;完善相关制度,改进资金管理基础;不断建立健全反馈制度,优化管理流程;扩大信息公开,保证信息透明;合理运用结果,强化绩效监督。在实践中建立以资金管理目标为基础,以资金用途的绩效评估为工具,以评估结果为目的,不断优化企业集团的资金配置、合理建立指标体系、节约企业成本、完善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过程和相关制度,进一步提高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效率,增强企业集团的信用等级,提升自身的筹资和融资能力,扩大企业本身和各个子公司企业的经营效益,进而为提升整个社会的效益做出贡献,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李争浩.优化财务公司结算模式.提升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效率[J].会计之友,2009

[2]王晓薇.谈谈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J].财会通讯,2007

[3]陈平安.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09

[4]袁少文.城投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模式的建立[J].审计与理财,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集中管理企业集团资金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域管理模式在企业的应用研究
浅析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当前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中问题与对策
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