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特点分析和高三复习建议
2014-04-09郭彦锋
郭彦锋
2010年我省的高考模式发生了改变,三加文综的模式,给地理学科带来了新的挑战。纵观近年来广东文科综合考试,地理试题的难度小,摒弃了难题、偏题和怪题,呈现了覆盖面低、分值高、综合题跨度大的特点。本文根据笔者从事高三教学的一些经验,对近年高考文综地理试卷的特点作简要的分析,以及对高三地理复习提出个人的建议。
一、近年高考地理试卷的特点分析
1. 考查主干内容,命题范围相对集中。
地理试卷考试内容均在考试大纲规定的全部必考范围内,包括《必修Ⅰ》、《必修Ⅱ》和《必修Ⅲ》涉及的主干知识,选修的《环境保护》和《城乡规划》渗透在必修内容中。但命题范围相对集中,其中重点考核的知识要点为地球运动、天气和气候、地质作用、水循环和洋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灾害;区位分析、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在综合题中往往以区域为载体考查相关主干知识,且不回避已考查过的内容,如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在试题中反复出现。虽然试题引用了教材以外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其知识的落脚点都在构成学科基本内容或理论的主体范围内,如2013年高考试卷中第40(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考查的是基本原理就是赤道地区降水的形成原因。
2. 重视基本技能,突出学科能力考核。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等。历年文综地理高考试卷中每年共有8到9幅地理图表,涉及坐标图、原理图、分布图、等值线图、剖面图、统计图、区域图、示意图和联系图等多种类型。同时考图能力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直接可以读出答案的统计图表明显减少,而地理学科性强的地理专门图增多,如地质剖面等增加。另外,无图考图的形式在2013年的高考41题目中也体现出来。考试中更加重视对学生分析图表能力的考核,考生必须从图表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并且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再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才能进行正确的解答。
3. 结合生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
高考地理试题内容大多取之于生活,考查学生用地理原理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直接考查地理知识。试题素材新颖、丰富多彩,时代气息浓烈,不拘泥于任何一本教材或教辅资料,充分展现和反映最新的研究内容与成果。试题注重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联系国内外的地理热点问题,体现地理学科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如2011年试卷中的碳排放、人口迁移、汽车产业、地区协调发展;2013年试卷中的人口时间和空间分布、高铁站选址的规律等内容的考查,不仅体现了考查“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等新课程理念,还体现了试题的时代性特征。考生回答不能直接来自教材,需要联系所提供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了解生产社会实际的基础上做理论上的归纳、分析、解释。
4. 强调探究过程,关注终身发展。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试题在对考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核中,要求考生运用地理资料,从图表中获取地理图表信息,以及根据地理原理尝试着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运用地理原理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引导考生了解探究问题的完整过程,已经成为广东文综地理卷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在历年的高考中不断得到强化。如2011年第40(5)题要求考生探究法国实施均衡化发展的措施,第41(2)题,要求根据所示的地层去推断距今5000年前后地理环境的比较及推断理由。2013年的第40(5)题,要求考生探究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等。
5. 突出人地关系主线,凸显地理学科特点。
试题指导思想稳定,紧扣“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的主线。多道试题,尤其是综合题中,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进行有机的综合,使“人地关系”得到更好的体现,引导考生培养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如2013年高考第10题的“全球变暖”,第41(4)题“西宁市工业结构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2011年高考第40(5)均衡发展、科学发展等,体现了引导考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新课程理念。
二、高三地理复习建议
1. 围绕主干内容,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基础主干知识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基本依据,能力是建立在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之上,没有牢固的基础就谈不上能力。高考试卷仍以基础、主干知识为主,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地理基本功差,是失分的重要原因。如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也知道看书,可是看了也记不住,你说数学、英语可以适当减少时间,可是明天老师要讲怎么办啊?我们还得做啊,做完之后就没时间了。”可见基础较差的学生没有形成知识体系,复习时只见森林不见树。因此,在复习中应该狠抓主干知识的落实。
首先要全面、系统。高考以能力立意,但能力源于知识,虽然高考考查的知识点只是全部知识点的一部分,这有限的内容仅仅是对学科内容的抽取,但这种抽取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且每年高考试题都是变化的、求新的、不可准确预测的。因此地理备考要夯实基础。一方面要狠抓“双基”教学,充分利用学生手中最基本的素材——教材、地图册、练习题等系统地复习基本考点,另一方面应化繁为简,根据课程标准(高考大纲)把握基础主干内容。在夯实基础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可将复习方式由结论性知识的获取转移到对知识形成的分析上来,以学习过程的探究性达到学习成果的前瞻性,培养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一是分析知识形成的情境,情境材料有文字,也有各种图表等,学生可通过分析各种情境材料推导出结论,从而自己发现知识,如观察分析图表,据“图”明“理”,统计分析地理数据,以“数”说“理”,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鲜明、准确而深刻的知识。二是分析知识形成过程。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大气环流形成变化等,学生在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分析并综合概括,推导出概念、原理和规律的过程中,能形成思路清晰、因果关系明确的条理化知识。这样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既夯实了“双基”,体验到了学习的过程,掌握了学习方法,又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这也为后面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线索、形成地理知识骨架打下基础。endprint
其次,应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线索。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线索,是对知识的加工和重组,需要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明确联系途径和方向,这样在遇到新问题时,才能提取应用。旧知识在新的指导思想下,经过重新组合、归纳、联系、迁移,就成为“有组织的”新知识。例如:
空间分布的接近联系或对比联系如:世界大洲的分布—板块的分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年轻的褶皱山脉的分布—年轻的高原的分布—某些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古老的高原的分布—主要平原的分布—与冲积平原有关的大河的分布。
地理事物间因果关系的联系,如: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不均衡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洋流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植被的分布—自然带的分布。
地理事物间平行并列关系的联系,如:各种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或共同作用于同一地理事物的各种因素(如影响气候的因素)。
地理事物间主次从属关系的联系,如:外力作用与其包含的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自然资源与其包含的土地资源、大气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地理事物间大小包含关系的联系,如: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及其他行星系统;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及陆地水—地表水(河流水、湖泊水、冰川)、地下水(潜水、承压水)等。
最后,形成地理知识的骨架。知识具有系统性、关联性,就像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且有纵横交错的根。构建网络可以使零散孤立的知识系统整合,既有利于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又使学生从宏观上整体把握该部分知识。
2. 变复习课为复习活动课,提高解题能力。
高考复习课最终是要将你的学生变成强大的地理解题人,由学生来处理和解决试卷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每节课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解决问题,这种课是高效的、优质的课。与学生互动是有效掌握课堂效度的重要手段。如有学生反映:“我喜欢上课听老师讲,老师讲的我都听得懂,而且听课很认真,但为什么让我做的时候我都做不来,哪怕是讲了很多遍,可还是错。”可见满堂灌、一言堂式的复习方式,讲得再精彩,学生活动的时间太少,复习效率不高。因此要设计好每一节课,尽量使复习课向复习活动课转变,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多与学生互动,提高复习效率。
首先,图表方面可“逼”学生动手,让学生展现身手。复习中必然涉及到多种图表,如地图、景观图、原理图、示意图、曲线图、柱状图、联系图、数据表等,要使学生掌握分析图表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对图表的分析能力,可让学生绘图、列表、列关系式结构式等,养成经常看图和分析图表的习惯。我在第一轮复习中,先后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绘制各式日照图、大气垂直分层图、热力环流(城市热岛效应、海陆风、山谷风)、气压带、风带、季风、锋面、气旋、水循环、洋流、岩石圈物质循环、地质构造图、气候类型分布、自然带分布图等,并且适当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学生踊跃参加,效果不错。
其次,精选试题,课前小测,规范答题。所谓精选的试题应该在内容上是重点,在题型上是经典,方法上是具体步骤化的。一般而言可以用高考试题和各地的模拟试题,要注意试题的时代性。例如,有位学生向老师反映:“拿到题目后,我也知道要审题,要思考,可我只能想到一点两点,答题还是凭感觉。”说明学生审题、答题的规范性没有经过诊断性地演练,答题弊病始终存在。所以我在第一轮复习中,选择四年来的高考试题和近三年各地的一、二模试题为材料,在每节课前一般会安排十分钟,选择一些小题对学生进行小测验。让学生先归纳出与题目相关的知识体系,调用解题的相关技能。学生不仅要思考,还要求全员动笔写出自己的答案,即使错误也不怕。目的就是要从审题(包括审材料、审图表、审题分)、分析、解答到书写答案进行系统的规范操作,规范学生的答题训练。
再次,学生动口,观点讨论,经验共享。针对部分学生答案和试题参考答案悬殊太大,答案表现出不全、不准、不优、不简,层次不清、东扯西拉、不整洁、不能用地理专业语言、不规范等现象,小测验后,根据时间安排,通过提问、答问、讨论、交流和展示等形式,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表述自己的答案,表达解题思路,并介绍做题的经验,达到经验共享。培训学生尽可能做到学会合理组织答题思路,讲究答题层次性和逻辑性,准确使用地理语言答题,会答的要答具体,问什么答什么,答在点子上,书写清楚、逻辑严密、文意顺畅。学生在小测验中完成的作业本还要修改,并且定期收上来给教师查阅或批改,课堂训练得到较好的落实。
最后,教师主导,提高讲评课质量。讲评课的目的在于查漏补缺, 巩固双基;深化考点的知识内容,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思考,发展思维、丰富体验;传授或交流解题方法、技巧,培养并规范学生的解题习惯,提高应试能力。讲评课要引导学生讨论、反思、求异、辨析、质疑 ,要让学生利用典型试题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利用活动内容,引导学生活学活用,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共享,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验证理论原理形成地理思维方式,解决新问题—达到会运用。
3. 注重区域地理,重视地图复习。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复习中要让学生充分重视地图,培养学生看图习惯和能力。从近几年来看,高考试卷的地理图像、图表等所占的比重在不断地增加,无图考图的试题也屡见不鲜,而考生恰恰是在此方面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综合题(56分)均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试题凸显了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对区域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要求高,一般以大比例尺局部区域图的形式出现,综合考查考生对区域内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相关的地理能力。如教师在复习中涉及到气候类型、陆地自然带、地形区、工业区、农业区、重要经济区、洋流、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等内容,应该引导学生落实到地图中,通过图文转化推导出区域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区域特征。如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第41(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此问题就涉及到青藏高原地区“高寒、昼夜温差大”的基本特征,学生除了要能把西宁定位在青藏高原,还必须能推导出上述特征。因此我们必须花大力气来复习区域地理,尤其是区域图像的复习。
4. 关注社会热点,注意实际运用。
“关注现实,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价值观”是文综命题的“主旋律”之一。高三复习中要引导学生密切关注社会焦点热点,多角度、多层次地运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对现实问题中的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课题加以阐述、评价。地理方面与热点结合的命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热点问题必须能够体现学科特点,一定要定位在地理背景上,其二是能够结合教材和地图相关知识,其三是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其四是要考虑其时效性。如可以选择的热点包括气候变暖、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中国国内大型工程建设、中国在海外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能源问题、重大自然灾害等。分析热点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分析解决热点问题的出发点依然是地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因此没有必要将热点问题重点化。
(作者单位:广东汕头华侨中学)
责任编校 李平安endprint
其次,应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线索。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线索,是对知识的加工和重组,需要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明确联系途径和方向,这样在遇到新问题时,才能提取应用。旧知识在新的指导思想下,经过重新组合、归纳、联系、迁移,就成为“有组织的”新知识。例如:
空间分布的接近联系或对比联系如:世界大洲的分布—板块的分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年轻的褶皱山脉的分布—年轻的高原的分布—某些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古老的高原的分布—主要平原的分布—与冲积平原有关的大河的分布。
地理事物间因果关系的联系,如: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不均衡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洋流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植被的分布—自然带的分布。
地理事物间平行并列关系的联系,如:各种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或共同作用于同一地理事物的各种因素(如影响气候的因素)。
地理事物间主次从属关系的联系,如:外力作用与其包含的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自然资源与其包含的土地资源、大气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地理事物间大小包含关系的联系,如: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及其他行星系统;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及陆地水—地表水(河流水、湖泊水、冰川)、地下水(潜水、承压水)等。
最后,形成地理知识的骨架。知识具有系统性、关联性,就像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且有纵横交错的根。构建网络可以使零散孤立的知识系统整合,既有利于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又使学生从宏观上整体把握该部分知识。
2. 变复习课为复习活动课,提高解题能力。
高考复习课最终是要将你的学生变成强大的地理解题人,由学生来处理和解决试卷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每节课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解决问题,这种课是高效的、优质的课。与学生互动是有效掌握课堂效度的重要手段。如有学生反映:“我喜欢上课听老师讲,老师讲的我都听得懂,而且听课很认真,但为什么让我做的时候我都做不来,哪怕是讲了很多遍,可还是错。”可见满堂灌、一言堂式的复习方式,讲得再精彩,学生活动的时间太少,复习效率不高。因此要设计好每一节课,尽量使复习课向复习活动课转变,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多与学生互动,提高复习效率。
首先,图表方面可“逼”学生动手,让学生展现身手。复习中必然涉及到多种图表,如地图、景观图、原理图、示意图、曲线图、柱状图、联系图、数据表等,要使学生掌握分析图表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对图表的分析能力,可让学生绘图、列表、列关系式结构式等,养成经常看图和分析图表的习惯。我在第一轮复习中,先后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绘制各式日照图、大气垂直分层图、热力环流(城市热岛效应、海陆风、山谷风)、气压带、风带、季风、锋面、气旋、水循环、洋流、岩石圈物质循环、地质构造图、气候类型分布、自然带分布图等,并且适当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学生踊跃参加,效果不错。
其次,精选试题,课前小测,规范答题。所谓精选的试题应该在内容上是重点,在题型上是经典,方法上是具体步骤化的。一般而言可以用高考试题和各地的模拟试题,要注意试题的时代性。例如,有位学生向老师反映:“拿到题目后,我也知道要审题,要思考,可我只能想到一点两点,答题还是凭感觉。”说明学生审题、答题的规范性没有经过诊断性地演练,答题弊病始终存在。所以我在第一轮复习中,选择四年来的高考试题和近三年各地的一、二模试题为材料,在每节课前一般会安排十分钟,选择一些小题对学生进行小测验。让学生先归纳出与题目相关的知识体系,调用解题的相关技能。学生不仅要思考,还要求全员动笔写出自己的答案,即使错误也不怕。目的就是要从审题(包括审材料、审图表、审题分)、分析、解答到书写答案进行系统的规范操作,规范学生的答题训练。
再次,学生动口,观点讨论,经验共享。针对部分学生答案和试题参考答案悬殊太大,答案表现出不全、不准、不优、不简,层次不清、东扯西拉、不整洁、不能用地理专业语言、不规范等现象,小测验后,根据时间安排,通过提问、答问、讨论、交流和展示等形式,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表述自己的答案,表达解题思路,并介绍做题的经验,达到经验共享。培训学生尽可能做到学会合理组织答题思路,讲究答题层次性和逻辑性,准确使用地理语言答题,会答的要答具体,问什么答什么,答在点子上,书写清楚、逻辑严密、文意顺畅。学生在小测验中完成的作业本还要修改,并且定期收上来给教师查阅或批改,课堂训练得到较好的落实。
最后,教师主导,提高讲评课质量。讲评课的目的在于查漏补缺, 巩固双基;深化考点的知识内容,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思考,发展思维、丰富体验;传授或交流解题方法、技巧,培养并规范学生的解题习惯,提高应试能力。讲评课要引导学生讨论、反思、求异、辨析、质疑 ,要让学生利用典型试题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利用活动内容,引导学生活学活用,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共享,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验证理论原理形成地理思维方式,解决新问题—达到会运用。
3. 注重区域地理,重视地图复习。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复习中要让学生充分重视地图,培养学生看图习惯和能力。从近几年来看,高考试卷的地理图像、图表等所占的比重在不断地增加,无图考图的试题也屡见不鲜,而考生恰恰是在此方面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综合题(56分)均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试题凸显了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对区域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要求高,一般以大比例尺局部区域图的形式出现,综合考查考生对区域内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相关的地理能力。如教师在复习中涉及到气候类型、陆地自然带、地形区、工业区、农业区、重要经济区、洋流、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等内容,应该引导学生落实到地图中,通过图文转化推导出区域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区域特征。如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第41(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此问题就涉及到青藏高原地区“高寒、昼夜温差大”的基本特征,学生除了要能把西宁定位在青藏高原,还必须能推导出上述特征。因此我们必须花大力气来复习区域地理,尤其是区域图像的复习。
4. 关注社会热点,注意实际运用。
“关注现实,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价值观”是文综命题的“主旋律”之一。高三复习中要引导学生密切关注社会焦点热点,多角度、多层次地运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对现实问题中的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课题加以阐述、评价。地理方面与热点结合的命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热点问题必须能够体现学科特点,一定要定位在地理背景上,其二是能够结合教材和地图相关知识,其三是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其四是要考虑其时效性。如可以选择的热点包括气候变暖、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中国国内大型工程建设、中国在海外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能源问题、重大自然灾害等。分析热点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分析解决热点问题的出发点依然是地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因此没有必要将热点问题重点化。
(作者单位:广东汕头华侨中学)
责任编校 李平安endprint
其次,应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线索。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线索,是对知识的加工和重组,需要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明确联系途径和方向,这样在遇到新问题时,才能提取应用。旧知识在新的指导思想下,经过重新组合、归纳、联系、迁移,就成为“有组织的”新知识。例如:
空间分布的接近联系或对比联系如:世界大洲的分布—板块的分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年轻的褶皱山脉的分布—年轻的高原的分布—某些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古老的高原的分布—主要平原的分布—与冲积平原有关的大河的分布。
地理事物间因果关系的联系,如: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不均衡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洋流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植被的分布—自然带的分布。
地理事物间平行并列关系的联系,如:各种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或共同作用于同一地理事物的各种因素(如影响气候的因素)。
地理事物间主次从属关系的联系,如:外力作用与其包含的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自然资源与其包含的土地资源、大气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地理事物间大小包含关系的联系,如: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及其他行星系统;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及陆地水—地表水(河流水、湖泊水、冰川)、地下水(潜水、承压水)等。
最后,形成地理知识的骨架。知识具有系统性、关联性,就像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且有纵横交错的根。构建网络可以使零散孤立的知识系统整合,既有利于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又使学生从宏观上整体把握该部分知识。
2. 变复习课为复习活动课,提高解题能力。
高考复习课最终是要将你的学生变成强大的地理解题人,由学生来处理和解决试卷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每节课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解决问题,这种课是高效的、优质的课。与学生互动是有效掌握课堂效度的重要手段。如有学生反映:“我喜欢上课听老师讲,老师讲的我都听得懂,而且听课很认真,但为什么让我做的时候我都做不来,哪怕是讲了很多遍,可还是错。”可见满堂灌、一言堂式的复习方式,讲得再精彩,学生活动的时间太少,复习效率不高。因此要设计好每一节课,尽量使复习课向复习活动课转变,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多与学生互动,提高复习效率。
首先,图表方面可“逼”学生动手,让学生展现身手。复习中必然涉及到多种图表,如地图、景观图、原理图、示意图、曲线图、柱状图、联系图、数据表等,要使学生掌握分析图表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对图表的分析能力,可让学生绘图、列表、列关系式结构式等,养成经常看图和分析图表的习惯。我在第一轮复习中,先后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绘制各式日照图、大气垂直分层图、热力环流(城市热岛效应、海陆风、山谷风)、气压带、风带、季风、锋面、气旋、水循环、洋流、岩石圈物质循环、地质构造图、气候类型分布、自然带分布图等,并且适当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学生踊跃参加,效果不错。
其次,精选试题,课前小测,规范答题。所谓精选的试题应该在内容上是重点,在题型上是经典,方法上是具体步骤化的。一般而言可以用高考试题和各地的模拟试题,要注意试题的时代性。例如,有位学生向老师反映:“拿到题目后,我也知道要审题,要思考,可我只能想到一点两点,答题还是凭感觉。”说明学生审题、答题的规范性没有经过诊断性地演练,答题弊病始终存在。所以我在第一轮复习中,选择四年来的高考试题和近三年各地的一、二模试题为材料,在每节课前一般会安排十分钟,选择一些小题对学生进行小测验。让学生先归纳出与题目相关的知识体系,调用解题的相关技能。学生不仅要思考,还要求全员动笔写出自己的答案,即使错误也不怕。目的就是要从审题(包括审材料、审图表、审题分)、分析、解答到书写答案进行系统的规范操作,规范学生的答题训练。
再次,学生动口,观点讨论,经验共享。针对部分学生答案和试题参考答案悬殊太大,答案表现出不全、不准、不优、不简,层次不清、东扯西拉、不整洁、不能用地理专业语言、不规范等现象,小测验后,根据时间安排,通过提问、答问、讨论、交流和展示等形式,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表述自己的答案,表达解题思路,并介绍做题的经验,达到经验共享。培训学生尽可能做到学会合理组织答题思路,讲究答题层次性和逻辑性,准确使用地理语言答题,会答的要答具体,问什么答什么,答在点子上,书写清楚、逻辑严密、文意顺畅。学生在小测验中完成的作业本还要修改,并且定期收上来给教师查阅或批改,课堂训练得到较好的落实。
最后,教师主导,提高讲评课质量。讲评课的目的在于查漏补缺, 巩固双基;深化考点的知识内容,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思考,发展思维、丰富体验;传授或交流解题方法、技巧,培养并规范学生的解题习惯,提高应试能力。讲评课要引导学生讨论、反思、求异、辨析、质疑 ,要让学生利用典型试题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利用活动内容,引导学生活学活用,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共享,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验证理论原理形成地理思维方式,解决新问题—达到会运用。
3. 注重区域地理,重视地图复习。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复习中要让学生充分重视地图,培养学生看图习惯和能力。从近几年来看,高考试卷的地理图像、图表等所占的比重在不断地增加,无图考图的试题也屡见不鲜,而考生恰恰是在此方面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综合题(56分)均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试题凸显了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对区域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要求高,一般以大比例尺局部区域图的形式出现,综合考查考生对区域内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相关的地理能力。如教师在复习中涉及到气候类型、陆地自然带、地形区、工业区、农业区、重要经济区、洋流、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等内容,应该引导学生落实到地图中,通过图文转化推导出区域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区域特征。如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第41(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此问题就涉及到青藏高原地区“高寒、昼夜温差大”的基本特征,学生除了要能把西宁定位在青藏高原,还必须能推导出上述特征。因此我们必须花大力气来复习区域地理,尤其是区域图像的复习。
4. 关注社会热点,注意实际运用。
“关注现实,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价值观”是文综命题的“主旋律”之一。高三复习中要引导学生密切关注社会焦点热点,多角度、多层次地运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对现实问题中的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课题加以阐述、评价。地理方面与热点结合的命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热点问题必须能够体现学科特点,一定要定位在地理背景上,其二是能够结合教材和地图相关知识,其三是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其四是要考虑其时效性。如可以选择的热点包括气候变暖、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中国国内大型工程建设、中国在海外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能源问题、重大自然灾害等。分析热点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分析解决热点问题的出发点依然是地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因此没有必要将热点问题重点化。
(作者单位:广东汕头华侨中学)
责任编校 李平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