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说理由实见虚,富有文采

2014-04-09魏文华

广东教育·高中 2014年3期
关键词:文火喻体定力

魏文华

【时文展示】

读书如熬粥

赵畅

我的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烧出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

是的,要熬一锅好粥,首先在于有“好米”。米好,粥就好。粥拼的是米,是米本身,是那种不加附加值的实力与质地。有了“好米”,还须用“文火”,即要用比较弱的火来熬,用“文火”易熬透,既能保持营养成分不流失,又能保持那份天然的鲜香味。熬粥还得有耐心,须持续。一锅好粥,少说得熬上个把小时。熬粥之妙,令我想及读书。细细回味一番,读书不正如熬粥一般吗?

是啊,读书之法,贵在选择。要多读经典好书,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的。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不仅是词汇的限制,同时又是智力和想象力的限制,是知识和思想贫乏的表现。”略萨对阅读经典的真谛作了深刻的诠释。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任何效果。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无限、刺激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

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要读书,须善耐寂寞,甘守孤独。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是一种孤独,它更适合于独啜。不要因为这份寂寞与单调,你就感到厌烦无味,就与读书渐离渐远,这样只会徒劳无功。坚持读书,须有目标追求。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便是典范。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回忆说:“那时在德国的学生们大多数玩得乱得不得了,只有孟真(傅斯年)和(陈)寅恪两个是‘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意思是说,他们对读书对学问颇有定力。这种咬定目标、坚持不懈的定力,值得每个读书人学习。读书要做到恒久有定力,对那些以忙为由而少读书、不读书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胡耀邦同志曾说过一句话:“你要多读书,就要少打扑克,少跳舞,少看电影。”可不是吗?时间挤挤总是有的,就看你舍不舍得少打点扑克麻将了。

读书如熬粥,也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续”三大法则,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选自2013年2月23日《人民日报》“读书管见“专栏】

【技法鉴赏】

各地高考作文的“评分细则”都规定一等文必须“有文采”。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证明比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是显示“有文采”的有效手段。

比喻论证用于局部论证较多,如全文以比喻立论,则更能亮出作者思维的灵动和深刻。《读书如熬粥》就是一篇既有局部喻证又以一喻贯全文的范作,文章的喻证艺术值得我们借鉴。

一、取喻贴切,观点鲜明。谈如何读书的文章,切入的角度可以很多。作者从他的生活经验中选取“熬粥”作为喻体,通俗,新鲜。喻体“好米、文火、持续”与本体“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之间的契合度高,作者亮出的鲜明的读书观能以浓浓的生活情趣吸引读者,为读者所接受。

二、述喻简要,喻贯全文。以喻立论的文章,喻体的内涵阐述与结构安排必须服从论证的需要,做到适度自然。本文开篇提出“熬粥”之喻,简明阐述“好米、文火、持续”的要求,篇幅只占全文的五分之一,作者用一句“熬粥之妙,令我想及读书”适时收住喻体阐述,再用一句反问转入论证,从而保证了论证部分的主体地位。进入主体论证部分,作者还用“读书须用‘文火”这样的句子照应喻体,结尾更是回应开篇“熬粥”三要素,再次接通喻体与本体的相似点,强化了立论对于提升人生价值的特殊意义,使文章显示喻贯全文、首尾圆合的结构美。

三、用喻多样,手法灵活。除了“熬粥”之喻贯穿全文外,文章在论证的主体部分还多次设喻,可谓精彩纷呈。作者或连用“老牛吃草”和长途旅行这两个喻体,补充阐述“文火”之喻的内涵,使立论更富生活味和诗意美;或与引证法结合,引进高尔基的“窗户”之喻,使论证更有权威性;或以“独啜”为喻否定“心血来潮”式读书;或引入“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之喻,强调读书须有定力,从而给“熬粥”之喻增添了厚重感,接着引用胡耀邦同志的一番话,回答怎样有“定力”之问,使论述更深入一层。作者灵活地将喻证法与引证法、例证法和正反对比证法巧妙结合,使这篇议论文说理更精彩,更有可读性。

【仿写佳作】

题目:当你带着羡慕欣赏别人时,当你怀着责备批评别人时……朋友,你意识到没有,我们常常忽略的是对自我的欣赏与批评……其实,对行走在人生路上的你我而言,他视与自视都不可或缺。请你以“自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健康“自视”:通向成功的三级台阶

江苏如东高级中学 叶向梅

成功的道路是曲折的,使曲折变为畅通的秘诀是:树立健康的“自视”观,铺设通向成功的三级台阶。【开篇选取“台阶”设喻,亮出中心论点,贴切简洁】

健康“自视”的第一个台阶是相信自己,不管什么时候,心中总有一句话在回荡:“你能行!”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在二十岁时曾面临一项重大的人生选择,那就是选择肯定有饭吃的足球事业,还是选择前景不可卜知的音乐事业。家人劝他选足球,他却毅然选择了音乐——因为他相信自己能行。正是因为他的自信,铺设了洒满鲜花的台阶,使他走上了通向“一代歌神”的红地毯。【叙例后的议论扣住喻体“台阶”展开,用语富有文采】endprint

健康“自视”的第二个台阶是纵使你一无所有,也要乐观面对自己的生存环境。著名作家左拉贫困时曾用捕雀器在屋顶上捕捉麻雀,以此充饥。为了写作,他典当衣物,在凛冽寒冬他只能用棉被御寒。偶尔得到半根蜡烛,他会高兴得像过节一样,因为晚上他可以看书写作了。生活的艰难没有打倒他,他始终跨越着乐观开朗的台阶,最终成了一位世界著名作家。由此可见,健康的“自视”观是面对生活磨难时必不可少的调味剂和助推力。当富有的物质和优越的环境成为你的“他视”所得,你千万别自卑,如果让它们成为压倒你的沉重包袱,何谈负重跨越生活的台阶?【议论又一次扣住喻体“台阶”】

健康“自视”的第三个台阶是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著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被喻为“独弦琴上练出来的小提琴家”。他曾经被捕入狱二十年,二十年中他用一把只剩一根弦的小提琴反复练习。二十年如一日,他的实践,他的坚持使他在成功之路上拾级而上。【“拾级而上”暗扣喻体“台阶”】美国作家海明威年轻时曾立志超过莎士比亚,“打倒”伏尔泰。当他的朋友已经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他出的书却惨遭失败。但他不气馁,不妥协,他的《老人与海》终于获得了诺贝尔奖。他说:“人是不可以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绝不能打败他。”你可以“消灭”自卑者,却不可能“打败”在坚毅台阶上顶风冒雨的行走者。【议论再次扣住喻体“台阶”】在生活中有多少人因为不堪几次痛苦的失败就中止在台阶前。其实满怀希望上路却淋了一路雨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大群,最后真正到达终点的人是坚信太阳在前方,守望“自视”毅然跨越一级级台阶的人。【至此可见一喻贯全文的特色】

不让扭曲的“他视”模糊了视线,跨越健康“自视”的三个台阶——相信能做最好的自己,坚信自我价值,乐观面对磨难,百折不挠,持之以恒,成功肯定就在前方!【总结全文,三个“台阶”,喻意逐级提升,形象性与逻辑性紧密结合】

【名师点评】

本文开篇提出中心论点,运用“总分总”结构安排论证,结构清晰,事例丰富,说理充分,是一篇较为出色的立论文。喻证法的运用,是文章的一个亮点。可供借鉴处有:一、拟题设喻,亮出论点;二、开篇结尾都扣住喻体展开议论,主体部分的分论点处处点到喻体“台阶”,显示“一喻贯全文”的严谨结构;三、扣住喻体论证说理,使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例如“是因为他的自信,铺设了洒满鲜花的台阶”“你可以‘消灭自卑者,却不可能‘打败在坚毅台阶上顶风冒雨的行走者”等;四、“台阶”之喻与其它比喻结合运用,例如用“调味剂”和“助推力”比喻健康的“自视”观,这就使文章的喻证显示出多样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责任编校 彭 琳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火喻体定力
比喻让描写更形象
赵文火
赵文火
涵养宠辱不惊的定力
赵文火
基建的“定力”与“发力”
赵文火作品欣赏
行政行为公定力研究之学术梳理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增强政治定力 担当发展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