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向积累善于“切割” 精准对接

2014-04-09张勇

广东教育·高中 2014年3期

张勇

【时文展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何永康

与民同忧,与民同乐,堪称美德。然而,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并不满足于此,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先”“后”二字,大有深意,值得我们认真领悟。

当天下人未忧之时,你能体察到潜伏的危机,并因之食不甘味、夜不成寐,是为“先忧”。1958年,当许多人被“浮夸风”刮昏了头,敲锣打鼓,喜气洋洋,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时候,彭德怀却紧锁眉头,日夜担心我们的社会主义家业毁于一旦,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作风有可能置于脑后。实践证明:他忧对了。人们痛定思苦,越发感到这种“先忧”精神的可贵。

“先忧”者并不是天生的“先知”者,彭德怀之所以能够想得深一些,看得远一些,操心得早一些,是因为他注重实事求是。为了弄清事实真相,他不辞辛劳,走访了那么多乡村和工厂,搞了那么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方才确信自己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有理有据,非忧不可;否则,愧对祖国和人民。

“先忧”者还必须是“先行”者。闭门忧思,袖手叹息,无益于天下,无助于变“忧”为“乐”的历史进程。这不仅需要有见识,而且需要有胆略。“先忧”者往往是少数,要想冲破世俗偏见,顶住各种压力,没有一点舍生取义、“以额叩关”的精神,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当然,“先行”者并不等于“独来独往”的英雄,要想行之有效,必须唤起民众,并肩携手而行;否则,只能是“斯人独憔悴”,“举杯消愁愁更愁”。彭德怀不怕罢官,挺身而出,上“万言书”,用自己的行动向千万人鸣响了警钟;没有这样的金石之言,就不会有今天的欢乐诗篇。

当忧转化为乐之后,“先忧”者应当如何行事呢?应当“后乐”。如果自恃有功,认为自己有先见之明、先行之苦,理所当然地争享受,争权利,乐于天下人之先,那简直是背叛!“先乐”可耻,那么“与民同乐”好不好呢?一般来说,此乃无可非议的美德。但是,作为一个有志于天下之乐的人,这样的标准就显得太低了。因为从长远的观念看,目前的“乐”还仅仅是“小乐”,比起“大庇天下”的前景,它委实太微不足道了。愿为民众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志士,难道可以满足于一得之功,躺在小小的安乐窝里做美梦吗?再者,当过去的“忧”转化为今天的“乐”之后,又会酝酿着新“忧”,这是由事物的矛盾法则所决定的。我们怎么能够“乐而忘忧”呢?所以,正确的态度是居安思危,永远当一个“先忧者”,永远当一个“后乐”的傻子。

愿先忧后乐精神长在,愿我们的生命其乐无穷!

【选自2013年《新高考》】

【技法鉴赏】

例证法作为高考议论文写作的常用方法,很多考生难见出彩。究其原因有三:一是“从众”,你有我有大家有;二是堆砌,罗列铺排,以多取胜;三是肤浅,叙而少议,议而不深,观点与例证油水分离。怎样克服上述缺点?我们从前文中可得到启示。

一、定向积累,深度钻探。高中生限于时间,素材积累应“点面结合”,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二三篇名著、二三位名人作为重点作深入了解。了解后还要思考,涉面之广与思考之“深”,都要高出同龄人一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深”。只有“深”了才能“新”,才能出彩。前文从丰富积淀中选取感受特深的彭德怀例,典型性强,便于深度钻探。

二、善于“分割”,精要用例。构思时可分解出两到三个分论点,把平时定向积累的重点材料“分割”成相应的部分用于论证分论点,用例内容力避重叠交叉,能从不同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形成“精要用例,一例贯穿”的严谨结构。前文“分割”出三个分论点:1. “先忧”就是当天下人未忧之时,你能体察到潜伏的危机,并因此食不甘味,夜不能寐;2.“先忧”者不是天生的“先知”者,而是先于学习、先于调查的结果,所以他们总是忧得有“理”有“据”;3.“先忧”者必须是“先行”者。上述三个分论点由表及里,逐层深化。

三、精准对接,加强说理。“对接”要“精准”,就必须在“说理到位”上下功夫。方法是正反对比,因果探求,表里分析,反证归谬,抓住关键词语反复“敲打”等等。不论是先叙后议,或是“议—叙—议”,还是边叙边议,都要使观点与材料“对”得准,“接”得顺,自然融合。由于用来论证分论点的材料“同源”而不重复,所以更能显示作者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更能凸显作者的思维个性,更能获得阅卷老师的认同。前文在论证“先忧”者还必须是“先行”者时运用正反对比和哲理思辨加强说理,再用彭德怀“挺身而出”的行动作论据,对接精准,用例精要。论证时抓住“先忧”、“先知”、“杞人忧天”、“先行”、“后乐”、“先见之明”、“先行之苦”、“与民同乐”、“小乐”、“大庇”、“新忧”、“乐而忘忧”等关键词巧妙展开,将道理说透。

【仿写佳作】

追问幸福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缪梦伊

当我们在追问幸福的路上苦苦寻觅而不得果,不妨停下,转身,便可发现:那位女子早已用一生觅得了那令人羡慕、敬佩的完整版的幸福真谛。【快速入题,看来“那位女子”应是作者平时“定向积累,深度钻探”的人物,“令人羡慕、敬佩”“完整版”则点明她“幸福观”的特征和影响,是全文立论的“纲”】

问及爱情,她回答:幸福是两人平淡的相守。【第一次“分割”,得出分论题之一“爱情幸福观”】

烟雨伦敦,迷蒙康桥,她与他相遇,共剪西窗残烛,话巴山夜雨。这份爱情满足了她的全部向往,她却在关键时刻毅然离开浪漫之都,与另一个看似木讷的青年牵手,从此由仙界坠入凡尘,过着被柴米油盐侵染的生活。她构思,他画图;她读书,他看报。膝下儿女双全,追逐玩闹。再平凡不过的家庭,给予了她极大的踏实与温暖。因为她懂得,轰轰烈烈的爱情往往只能存留一时,平平淡淡才会让幸福更持久。于是,她永远不会被烈火灼烧得遍体鳞伤,而是在平淡中觅得幸福的恒久绵长,这,便是幸福。【从“康桥相遇”“共剪”“看似木讷”“从此由仙界坠入凡尘”等关键语句,可以看出作者对“她”和两个“他”是何等熟悉。如果没有平时深入的了解和思考,不可能做出如此诗意化的叙述和哲理性的评论】endprint

问及事业,她回答:幸福是事业成就的满足。【第二次“分割”,得出分论题之二“事业幸福观”】

不辞辛劳踏遍欧洲寻访古建筑的是她;不顾艰辛在荒郊僻野考察遗址的是她;肺部重病仍在病床上读完二十四史、摘录中国古建筑特色的是她;病危前期预支生命完成各项论文的是她……在她决定将建筑作为毕生事业的那一刻起,她便奋斗不止。纷至沓来的成就让她真切感受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幸福。从此,哪怕战乱,哪怕病危,成就事业的追求不止,追寻幸福的心之火不灭,她用一生点亮事业至上的幸福。只有这份幸福,才能让她感知人生价值与意义,这,便是幸福。【作者已经将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和一往情深融入对“例”的分割和评议,行文所至明显超出了同龄人的视域和高度,显示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特色,这就是“善于‘分割,精要用例”带来的魅力】

问及人生,她回答:幸福是不需物质装点的平凡。【第三次“分割”,得出分论题之三“人生幸福观”】

早年的家境优越并未给她带来真正的幸福,相反,在战火纷飞之际,在荒山养病之时,她才得以褪去第一才女的光环,真正地舒展身心。当她在战争期间繁华落尽困居李庄,亲自提瓶子上街打油买醋,当她在香上小屋静心养病,独坐窗前写诗,偶与慕名来访的文人倾心交谈……那时的她最幸福。没有金钱名利的叨扰,没有趋炎附势者的相邀,生活变得平凡,幸福变得纯粹。没有光环的幸福,才最接近生活的原味,这,便是幸福。【这一次用例分割由前两次的横向转向纵向,从而在“人生”这一更高层面完整地展示林徽因的幸福观。“家境优越”“第一才女”“困居李庄”“上街打油买醋”“独坐窗前写诗”“慕名来访”等细节的逐一亮出并非出自随意铺排,而是经过精心筛选,都能与“幸福是不需物质装点的平凡”这一观点对接,定向性、逻辑性强】

当我们仍在追问幸福的过程中被似是而非的答案迷失了方向,请驻足倾听,林徽因的声音正从心底传来:幸福是不平庸的平凡。【“幸福是不平庸的平凡”新人耳目,实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统领此文三个分论点的“帅”,至此全文构成“引—分—总”的论证结构,缜密严谨】

【名师点评】

本文给我们的启迪是:一、“一例多证”法体现了例证法的个性化运用,是高中生写好议论文的智慧选择。胜人一筹的“定向积累”是前提,贵在平时有意识的坚持;“善于‘分割”“精准对接”是面对考题时同时进行、互为影响的关键环节。“分割”后才能“对接”,“分割”的目的是“对接”;“对接”是“分割”的展开、提升;“分割”科学,“对接”易于展开,“对接”精准,“分割”才能落到实处,才有新意。此两项技艺的展示,表现在考场,功夫却是靠平时练得。二、“加强说理”是“善于‘分割,精要用例”的关键所在。第3段在概述之后,通过“因为她懂得”一转,议论爱情的“轰轰烈烈”、“平平淡淡”与幸福的辩证关系,运用的是因果论证法;第⑤段运用归纳法和表里分析法论述“追求理想”与“实现幸福”之间的辩证关系;第7段虽然细节较多,但由于作者采用夹叙夹议法,让“平凡”“纯粹”“光环”“原味”“金钱名利”“趋炎附势者”这些概念都从不同角度指向“人生幸福是什么”,所以材料与论点的对接度高,说服力强。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责任编校 彭 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