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帝国主义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2014-04-09陈敏捷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产业

陈敏捷

摘 要: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文化帝国主义对于中国的文化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面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挑战,迅速发展中国文化产业已经是大势所趋。必须提高人民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克服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的各种矛盾,高举创新旗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文化帝国主义;文化产业;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6-0039-02

在当今社会,帝国主义已经不能通过直接控制某个国家的领土来攫取经济利润,而是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深入到了现代生活中的具体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活动之中,当然我们也能在一般的文化领域看到帝国主义的身影。

文化帝国主义作为新帝国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英国学者汤林森在其著作《文化帝国主义》中说道:“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国家有那样一种权力,可以把他们的文化转置到别的国家。但实际情况并不那么简单。这牵涉到对文化的理解。在我看来,文化是人们对他的日常生活的理解,他们怎么看待自己的特定的生活。它的传播与扩散是非常复杂的。”著名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萨义德在其著作《文化与帝国主义》中指出所谓的文化并不是远离政治和利益的传统文学,而是与帝国主义的扩张紧密联系的事物,文化是“帝国主义物质基础中与经济、政治同等重要的决定性的活跃因素”。

一、文化帝国主义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冲击

中国是文化资源的大国,但同时也是文化资源的弱国,尤其是在加入WTO后,中国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不足更加明显地暴露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中。

大众文化产业是新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文化输出的最常见的形式。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在《大众的反叛》中指出大众文化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大众文化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是文化与产业资本联姻的结果。大众文化从诞生伊始就以商品的形式出现。文化作为一种商品,它极力开拓市场,以获取最大的利润。电影制片厂、广播电视机构、报刊杂志、网站等正是这些文化商品的生产机构。

而新帝国主义国家正是通过文化商品来同化发展中国家的思想意识,贬低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宣传美化自己的国家。就以美国好莱坞电影为例,美国作为新帝国主义的领导国家,将其全球霸权的政治意识融入在电影当中。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在惊叹于各种大片剧情和特效之时,也同时受到强制性的意识形态的灌输,换句话说,也就是受到文化侵略。

在中国加入WTO之前,为了保护国内的电影产业,中国政府对于每年的“进口大片”有10部的配额。但是政府不能干预人们的观影选择。之前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对于观众的吸引力低下,电影票房排行的前列基本都是进口片。一部《泰坦尼克号》就能吃掉了当年全国票房的一半。加入WTO以后,配额变成了20部,但是这并不能满足国外资本的胃口,他们利用中外合资拍片的形式,仍然在加速占据中国正在兴起的电影市场。在这些外资的背后都是一些跨国公司,它们的业务分布在世界各地。有关数据表明近年来推动中国电影票房高速增长的力量,更多的是进口影片,并且国产影片一直保持着超过80%的影片亏损率。

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文化产业入侵。这里的物质文化指的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等。一定的物质文化表现出了特定的生活方式。比如在饮食方面,代表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等,又如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锐步等。这些产品在中国相关市场的占有率居高不下,深受中国青少年的喜爱。青少年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还没成型,容易受到外界影响。青少年市场作为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也是一个比较容易取得突破的市场。在中国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里,已经培育起一批美国物质文化的忠诚“粉丝”,这些青少年从小开始吃麦当劳,看迪士尼动画,穿耐克。到了高中和大学阶段,大批学生到英美发达国家留学。这些学生处在西方大环境中,更容易接受西方的观念。他们归国以后,自然而然地会影响周围的人。西方的节日往往是西方跨国公司宣传促销的手段。这些西方节日恰好迎合了青少年喜爱新鲜事物的特点。情人节、圣诞节已成为中国年轻一辈喜爱的节日,青少年对洋节的喜爱程度更有超过春节的趋势。

二、中国文化产业应对文化帝国主义的发展策略

中国相对于西方文化产业强国来说,属于弱势文化国家,中国的文化产业刚刚兴起,产业结构不合理,法律法规和文化管理体制不健全,缺少与跨国巨头竞争的能力。可喜的是,面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将这种发展的意义置于战略高度党的十六大就提出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文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文化产业应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提高人民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每一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蕴含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文明成果。民族文化受到侵略时,就会给这个民族带来深层次危机。文化作为民族认同的符号,其最为核心的内容是该国的意识形态,即建立在明确的世界观之上的,对国家的发展道路及政治经济制度进行自我规定和自我辩护的一整套信念和理想体系。而文化商品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缩影,当市场上充斥着国外的文化商品的时候,外来文化对人们的意识形态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更具有隐蔽性。长久以后,这个国家就会失去思想文化独立性,更为可怕的是文化主权的丧失。

2.要正确认识文化产业。中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这几年开始加速,文化产业的界定更加广泛和明确。在2002年以前,文化产业的范围狭小,仅限于歌厅、舞厅等娱乐场所。到了2012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仅仅是文化产品的生产的一个分类。但是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人对于文化产业的认识不足,还停留在过去的认识,甚至认为文化产业等同于娱乐业。目前,一些电影、电视节目和动漫游戏等盲目跟风,越来越偏向娱乐化,失去了民族文化内涵,让人认为这些文化产品是属于娱乐产业。这样下去,势必会丢掉民族文化的根。endprint

3.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破除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旧观念,推行文化产业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融入国民经济体系。面对外国资本的竞争,首先必需破除只注重文化的意思形态宣传功能,不注重文化的商品属性的旧观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们必须以市场的手段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确立文化建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政府投资和民间资本相结合的理念模式,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一切有利于发展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管理经营模式都值得我们借鉴。但是也不能矫枉过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规律决定了文化产业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易使得文化产业中全部社会关系被定义成为商品关系,交换价值尺度取代了商品的一切价值,从而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

4.处理好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民族文化产业就是要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国历经五千年从未中断。这五千年的发展,留给我们的是巨大的物质与精神财富。随着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地位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毫无疑问,在全球竞争中,中国元素是中国文化产业的最大优势。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要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就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但是,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极端的传统文化热和国学热,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已经跟不上现今文化全球化的脚步。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着力提高文化的创造力,采取现代化的文化产品制作和传播方式,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和品牌,才是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宋效峰.文化全球化与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6,(3).

[2] [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 [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4] 何群.中国电影产业或将面临的发展陷阱及其原因[J].电影艺术,2013,(4).

[5] 朱波.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帝国主义影响研究[D].广州: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2.

[6]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赛特.大众的反叛[M].刘训练,佟德志,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

[7] 温丽娟.国外帝国主义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责任编辑 刘娇娇]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数字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世界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对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分析:以传媒类文化产业为例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