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天体育“三个一”,健康工作五十年

2014-04-09

体育教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三个一北京市教委体育老师

本刊记者

关键词:清华附小;三个一;1+X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3-0080-01

2014年2月28日上午,清华附小“1+X课程”体育课程展示活动举行。奥运冠军肖钦、王海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百米冠军胡凯以及教育部、北京市教委、海淀区教委主管体育工作的相关领导出席了活动。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广泛开展体育运动,促进学校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体育在学生的成长中、人才培养中发挥更积极更重要的作用,结合“1+X课程”的新举措,秉持“有趣、出汗、安全、技能”的原则,清华附小提出了“每天体育‘三个一,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倡议。这既是一个响亮的口号,也是一个艰难的践行过程。

多年来,清华附小秉持“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使命,提出小学六年“健康、阳光、乐学”的核心素养,把“健康”放在了首位,设定了“一身好体魄”课程目标,推行体育课程“三个一”模式。

第一个“一”:每班每天一节体育课。“我的课堂我喜欢”。学生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完成体育学科的相关要求,达到基本的标准,也传承了马约翰先生倡导的强迫体育锻炼。特别指出的是,为了避免重复性训练的枯燥,每周5节的体育课,其中3节上国家规定课程,学校特意拿出1节开展足球专项训练,促进学校品牌特色发展,还有1节体育自选课程。

第二个“一”:每天一个健身大课间以及晨练微课堂。“我的课间我选择”。这两者是学校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的“自主选择时空”。晨练微课堂从早晨入校开始到7:50结束,学生随意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全程都有体育老师指导和陪伴。健身大课间时长45分钟,变原来的被动做广播体操为主动的项目参与。学生们在运动场上,既可以以班为单位跑步、跳绳,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参加各种体育社团,还可以自主到操场不同的健身区域去,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练习专门的运动项目。

第三个“一”:每个学生一个体育自主选修项目。“我的项目我做主”。如轮滑、板球、棒球、篮球、健美操、足球等,在同一时间,学生打破班级限制,根据爱好组成新的班级,体育老师则根据自己的特长执教相应的项目。这样的体育课设置,使每个清华附小学生在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下,至少熟练掌握两个运动项目。

今年是国家教育改革深化开展的一年,也是清华附小“1+X课程”进一步深化的一年。“亲近母语”“体育锻炼”“创新与实践”是附小课程的三大特色。每天体育“三个一”,既响应国家及北京市教委的号召与要求,同时又是附小百年文化和马约翰体育精神的传承。

马约翰是我国体育教育的精神领袖,也曾是清华附小的校董。马约翰曾经教诲运动员们“球可输,体育道德不能输”,注重通过体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今天,鞠躬礼是清华附小的一张名片,既是弘扬“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也是附小整合的思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体现。每天体育“三个一”,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意义深远。清华附小的体育课程设置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落实并延展了国家关于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求。体育回到了增强体魄的本质,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受到的约束越来越少,不仅增强了体质,心灵也得到了释放。

此次展示活动得到了教育部、北京市教委、海淀区教委领导的高度肯定与评价,他们指出清华附小的体育课程建设实现了课程领航,为全民健身提供了榜样,是清华附小的一个开创性的举措。■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个一北京市教委体育老师
体育老师在电影院上语文课
从美育视角谈城宫计划舞蹈教育
2019年首都体育学院推广普及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和冰雪运动情况总结
有些唐突
生本课堂的“三个一”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四百秒的体育课
引领导向 靠制度建设做到“三个一”
姜还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