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014-04-09王华森等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王华森等

摘 要:该文主要结合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分子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对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总结经验。通过教学改革,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分子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以期为培养高素质农科类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6-128-02

21世纪科技快速发展,被誉为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分子生物学就是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当中诞生的一门知识面覆盖广、实验性极强的新兴学科,是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生命的奥秘,是生命科学的带头学科和前沿,与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并列为当今世界三大新兴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并应用到医学、农业、工业等各个领域,成为研究其他各个学科的基础和手段[1,2]。该门课程既有抽象、前沿的知识点,又有技术性极强的实验内容。如何让理论与实践完美的对接与碰撞,实现“转基因重组”,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如运用多媒体手段、互联网等提升教学水平,如何利用幽默的语言和多变的教学方式让枯燥、抽象的分子生物学课程“焕然一新”,创造出别样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全面的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技能,激发起他们对该门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作为农科类高校,多年来,我校在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下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依据该学科的特点和农科类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和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与改革要求,在实践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探索,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果。

1 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现状

目前,农业院校分子生物学的教学课时一般都在30~40学时,我校园艺专业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是理论32学时,实验10学时。而分子生物学理论内容抽象难懂,实验性强,但实验都依附于理论课的内容,大多为一些基础的验证性实验,例如植物DNA的提取、PCR、蛋白质的提取与纯化、基因克隆等,学生只要按照老师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即可,这样就缺少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环节,只是被动的接受,并且在本科教学中又受到学时少和学生人数多的影响,学生不可能全部进行操作。并且现在主要以理论课的考查为主,实验成绩占的比重小,直接导致学生实验课积极性不高,从而减弱了他们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改革内容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其技术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农业上。作为农科类高校,为培养高素质的农科类高素质人才,实现农学与分子生物学有机结合,现进行以下5个方面的教学改革。

2.1 统筹安排教学内容,构建完善的理论教学体系 分子生物学主要包括重组DNA技术、基因表达调控、结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这4个方面的研究[2]。我校农学院园艺专业这门课课程时间安排在第三年第一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基础性学科,如生物化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等,而分子生物学与这些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并有一定的重复性,所以在授课时要突出重点难点,对每一章节的内容有所取舍,避免交叉重复。再如“复制、转录及翻译的全过程”、“核酸的结构特点”等内容在生物化学和遗传学中已经详细的讲过,因此在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的讲授过程中要淡化这些重复的内容,把重点放在整个分子的机制上,从而使得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得到合理的优化[3]。

2.2 优化整合实验内容,建立完整的实验体系 分子生物学实验性很强,因此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精心筛选整合实验内容,从验证、综合和探索3个方面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并且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老师只是给予适当的提示,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动性,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为此,我们从实验教学内容、思路设计、结果评价3方面进行改革,将原先分散单独的实验内容连贯起来,确保实验的综合性和连续性。在教学方式上,一个班级30人,如果简单重复做一个完全相同的实验,意义不大,也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将一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实验的合理设计,创造不同的变化,每个小组之间的结果又可以相互比较,不仅提高了教学的效果,而且锻炼了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2.3 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钱伟长院士说:“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4]说明教学和科研是不可分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教学是基础,是核心;科研则是教学的延伸与发展[5]。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充分发挥授课老师的科研优势,将其研究的内容适时的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并让学生参与到相关的科研活动中,这样既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4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现如今,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它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视频为一体,形象生动的展现一些条条框框规律性的问题,使学生很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并且更能够理解其中的奥秘[6]。特别对于分子生物学这门学科来说,它枯燥乏味、抽象难懂,而运用多媒体技术,从声、像、音等方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则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生动、快速、准确、科学的传达所教学的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在有限的课时内传达更多的信息,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提高教学效率。

2.5 课程考核机制 伴随着教学方法的改进,课程组也积极的探索课程考核机制的改革,力求从全方位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而不是简单地只把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最终成绩。将该课程的考核分为实验成绩、理论成绩和日常出勤和作业完成情况3部分,分别占40%、40%和20%,相对以往的教学更加注重了实验课的考核,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课学生成绩考核标准:(1)平时的实验态度(20%):包括实验过程是否积极参与,与团队的协作完成情况;(2)基本的实验操作(40%):包括实验素养、操作过程与仪器的正确使用情况;(3)实验设计(40%):包括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实验过程等。endprint

总之,通过对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多角度的考核,从而合理地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做到公平、公正。

3 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改革成效

3.1 确立了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分子生物学发展迅速,内容更新快,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该学科的发展。多年来,课程组一直在探索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其他农学院校的课程设计,总结他们的改革经验,确定了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的改革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验两大教学体系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科学合理的安排各个教学实践内容,不断的优化建立起来的实验教学体系。

3.2 科研与教学完美结合,构建了较高层次的实验体系 分子生物学实验优化整合后,整个实验涵盖分光光度技术、离心技术、电泳技术、PCR技术和基因重组技术等,构成了较高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适应了学科的发展,并且实验教学与教师自身的科研项目完美结合,以科研优势促进人才的培养。

4 结语

以上是我们在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探索与经验总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断的进行实践、探索和总结。对于分子生物学这门内容更新速度快、概念抽象、实践应用性强的学科来说,我们将以培养“创新型、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不断的深化理论和实践改革,推进分子生物学课程改革更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郝福英,周先碗,黄玉芝,等.生命科学实验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彦杰.地方高校《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改革初探[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2(6):65-66.

[3]朱玉贤,李毅,郑晓峰,等.现代分子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姜寒玉,司怀军,魏小红,等.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2(34):96-97.

[5]白朴存,李春萍,宋银敏.科研促进本科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6]尚丽平.浅谈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7(1).

[7]刘美荣.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6).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子生物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初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成军:从HCV入手,探索脂类代谢分子生物学新机制
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分子生物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