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若干方向的商务内涵建设构想

2014-04-09曹德春

山东外语教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商务商务英语外语

曹德春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河南郑州 450046)

商务英语本科专业若干方向的商务内涵建设构想

曹德春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河南郑州 450046)

当前,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或方向)建设同质化趋向明显,无法满足我国日趋频繁的跨国并购、地方政府海外招商、国际入境旅游宣传、国际工程招标等国际商务活动对于多元化英语交流人才的需求。本文提出将商务英语专业分设五个方向,即: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组织、国际公共关系、国际旅游和国际工程,并分别为这五个方向商务类课程设置提出了建议。希望本文有助于我国商务英语专业的多元化发展,满足社会对于多元化、高层次商务英语交流人才的需求。

商务英语;专业方向;商务内涵;课程设置

1.0 研究背景

商务英语作为一个专业和学科在外语学界和社会上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接受,全国近800所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或方向。然而,并非所有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或方向的高校真正懂得如何去建设,有的感到迷茫、困惑:如何摆正语言和商务之间的关系,语言多一点,还是商务多一点?商务模块的课程开什么?从开设商务英语专业或方向的80所样本高校的网站上课程设置或招生简章上看,大多数高校是将商务英语专业或方向的商务板块按照国际贸易的内涵来建设的,同质化倾向明显。

在外语学界,有的教师、甚至外语院系领导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内涵还存在着误解,比如:一些自行设定“旅游英语专业”、“金融英语专业”的高校外语院系的领导或教师认为,自己所开的专业与商务英语专业不是一码事,根本不属于商务英语学科的范畴。

上述的现象表明:(1)商务英语专业或学科的广义内涵在外语学界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不少高校是在迷茫和彷徨中建设商务英语专业或方向的;(2)商务英语专业的内涵建设同质化倾向明显,既没有体现各个高校的特色,也难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高端化国际商务实践对于复合型外语交流人才的需求;(3)商务英语学科的商务内涵建设滞后于我国多元化国际商务活动实践的现实需要。要解决这些问题,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建设商务英语专业的商务内涵?

2.0 学界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商务内涵建设的探讨

近几年,伴随着教育部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官方批复,人们对于商务英语学科合理性的质疑逐渐平息,将关注的焦点投向了商务英语学科的边界界定和内涵建设。内涵建设的核心是课程设置,对此,商务英语学界已有不少探讨,焦点问题之一是“语言”与“商务”的比例问题。陈准民、王立非(2009)指出,商务知识课程应占20-30%。赵军峰(2006)以37所外语、财经、理工、综合类高校为样本,对全国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各高校开设商务类课程的比例差别很大,从10%到60%不等。张云清、黄鷁飞(2013)通过对福建省内68家具有代表性的涉外企事业单位的调研分析后认为,商务知识、技能以及商务实践类课程的比例应该占到45%。

对于商务类课程具体应该开什么课程,专门的学术探讨比较少见,但是一些研究商务英语专业内涵或课程设置的论文涉及到了商务类课程设置问题。王立非、李琳(2011)提出,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群应包括三门核心课: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国际商法导论,以及若干商务方向课和商务技能课:工商导论、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营销、国际金融、电子商务、会计学、统计学等。孙翠兰、鲍文(2010)基于全国性的调研实证数据将全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或方向所开设的课程分为六个类别,即:通用英语技能类、语言文学类、商务英语基础类、(一般用途)商务英语类、(特殊用途)商务英语类以及商务专业类。(一般用途)商务英语类包括:外贸英语、财经英语、法律英语、金融英语、国际航海英语与函电、海运法规英语、国际货运代理业务英语、国际商务谈判英语、商务英语信息处理技术、国际营销英语,等等。商务专业类包括:财务管理、战略管理学、国际经济学、出口管理、涉外经贸法律文书写作、工商导论、管理学、管理沟通、国际金融、国际经济法、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国际商务案例分析等。这与作者对全国80所开设商务英语专业或方向的样本高校商务课程设置的网上信息检索的结果十分相似。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有商务英语专业或方向的商务类课程设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商务基础性、通用类课程,第二类是与国际贸易行业相关、属于进出口贸易流程上下游各环节的课程。

国际商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国际商务指的是一般进出口贸易,广义的国际商务指的是一切以盈利为目的的国际活动,比如: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旅游、国际会计、国际工程、国际公关等等。与此对应,以培养国际商务外语交流人才为己任的我国商务英语专业也应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商务英语专业或方向重在培养国际贸易行业的英语交流人才,广义的商务英语专业或方向旨在培养多元化的国际商务活动各领域(如:国际金融、国际会计等)的英语交流人才。从前述论文的商务课程设置以及笔者从全国80所开设商务英语专业或方向外语院系的网页上所展示的课程设置来看,当前我国商务英语专业或方向的内涵建设几乎一边倒地侧重于开设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课程。换句话说,大多数高校专注于建设狭义的商务英语专业或方向。

广义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得如何呢?在中国知网上检索一下就会发现,商务英语学科已经存在着“旅游英语”、“金融英语”、“财经英语”、“会计英语”、“工程英语”等几个疑似的专业方向了,其中以“旅游英语”最为“成熟”。在中国知网上选取“文献”栏目,键入“旅游英语”,就会得到3万多条检索结果,其中以“…旅游英语专业…”冠名的期刊文章数以百计,以其冠名的硕士学位论文也有30多篇;键入“金融英语”,可得到2万多条检索结果,其中以“…金融英语专业…”冠名的期刊文章有4篇,硕士论文没有;键入“财经英语”、“会计英语”、“工程英语”也分别可以得到数百至数千条的检索结果。

那些冠以“旅游英语”、“金融英语”、“会计英语”、“工程英语”等名目的文章中,探讨的内容主要是语言特色分析、教学方法、翻译技巧等等。以“…旅游英语专业…”和“…金融英语专业…”冠名的文章中有几篇谈及其课程设置(赵蕾,2007;王姝绘,2008;李杨,2011;等等),其余文章没有涉及“旅游英语”、“金融英语”等的课程设置问题。

开设“旅游英语”、“金融英语”、“财经英语”、“会计英语”、“工程英语”的外语院系是否意识到这些“专业”或方向属于商务英语学科呢?在中国知网的检索中,几乎没有发现相关文章或硕士、博士论文提及“旅游英语”、“金融英语”、“会计英语”、“工程英语”与商务英语专业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笔者两年前曾组织一次主要由本省部分外语院系领导参加的商务英语课程建设论坛,邀请一位外语系主任参加,她答复说:“我们开的是旅游英语专业,不是商务英语专业”。此类认识,笔者在省外参加会议的场合也数次领教过。

无论是在中国知网的检索中,还是在一些场合与外语同行的交流中,我们都可以得到一些这样的信息:(1)在商务英语专业方面,存在着事实上的数个商务英语方向——旅游英语、金融英语、会计英语、工程英语等等;(2)这些方向的建设还处于懵懂状态,其商务类课程设置还很单薄、不成系统;(3)很多的作者也许没有意识到旅游英语、金融英语等与商务英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广义的商务英语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还存在着不少的误解。

现有几个自然“生长”出来的疑似商务英语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需要,但是能否培养出我国波澜壮阔的国际经济贸易事业所需要的人才呢?商务英语专业是否需要有意识地、系统地分设几个方向?分设哪几个方向呢?

3.0 商务英语专业分设若干方向的必要性

商务英语专业有没有必要分设一些方向呢?很有必要,这是由我国国际贸易形态日趋多元化、高层次化所决定的,也是由各高校自身层次的差异性以及所拥有的学术资源的差异性所决定的。

3.1 适应高层次化、多元化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趋势的需要

近十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外贸易连年高速增长,2012年总额达到3.87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一;我国多年来一直都是国际资本的热选之地,连续19年成为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冠军。与此同时,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亮点频现,“蛇吞象”式中外并购大戏接连上演:2003年TCL接连收购法国汤姆逊和阿尔卡特,2004年联想收购美国IBM个人电脑,2008年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CIFA,2010年吉利收购瑞典沃尔沃等等,不胜枚举。2011年中国企业共完成110起跨国并购交易,披露交易金额达280.99亿美元,同比增长达112.9%,创历史新高(张大龙,2012)。

与此同时,我国企业还纷纷走出国门,到境外上市融资,目前已经经历过五次海外上市浪潮。2013年前11个月,中国企业有47家实现海外上市,总融资额为 108.21亿美元(http://www.askci.com,2013/12/6),平均每个月我国都有四、五家企业到海外上市。一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到海外招商引资热度持续不减,仅在巴黎一地每年省部级代表团就有200多个(吴建民,2008),平均一两天就有一个。

跨国并购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中外企业谈判、向国内外媒体、投资者发布新闻、公告,在收购后的日常运营中,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员工之间的关系需要维护,企业信息需要在各部门、各层次人员中有效地流转,企业知名度、美誉度需要不断提升与维护。企业海外上市以及地方政府海外招商目的都是争取更多的投资者,性质接近,行前需要准备大量外国投资者看得懂、感兴趣的外语资料,之后需要到世界各地巡回路演,用恰当的外国语言说服、打动投资者、股东、当地政府、新闻媒体、消费者代表等利益相关者,上市成功、招商成功以后还要定期、不定期地与这些利益相关者进行书面的或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所有这些交流与沟通工作都需要大量集外语、国际商务、国际公共关系、跨文化交流知识与技能为一身的高水平外语交流人才来完成。以培养复合型外语交流人才为己任,以商务英语为特色的一些高校,如果瞄准高端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适当调整一下自己的专业和学科发展方向,则恰逢其时。

3.2 避免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全国同质化的需要

当前,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全国同质化倾向明显,无论是外语类高校,还是财经类高校、理工类高校、综合类高校;无论是“985”、“211”等重点高校,还是三本、专科层次的一般高校,其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都一边倒地瞄准一般性国际贸易——进出口贸易所需要的一般性英语交流人才。这不仅无法满足我国多元化、高层次化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人才需要,也无法适应其所在高校的优势学科的发展,无法享用其优质的办学资源以及优惠的办学政策。本文建议,开设商务英语专业或方向的高校,要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科和办学资源,适当调整一下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方向,比如:外经贸大、广外、上海外经贸大等外语外贸名校,试行培养高层次国际商务交流人才;理工类高校,试行培养国际工程类英语交流人才;三本、专科层次的高校,仍留守培养对英语水平要求不太高的进出口贸易交流人才、一般性国际旅游人才、一般性国际结算人才,等等。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商务英语全国同质化的倾向,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商务英语的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融入所在高校的主流学科建设之中,彼此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4.0 商务英语专业若干方向商务内涵建设构想

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可以细分为若干个方向,而各个不同方向内涵建设的载体是商务课程设置。依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要求》(试行)(陈准民、王立非,2009),商务英语专业的商务类课程约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照此推算,商务类课程应该在12门左右,其中一半为商务基础课、通用课,比如:国际经济学、国际企业管理、国际商法、国际营销学、商务英语阅读,另一半为国际商务方向课程,即不同行业、不同职业(国际贸易、国际公关、国际工程等等)的方向课程。

4.1 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方向)

无论是不带方向的商务英语专业,还是带有国际贸易方向的商务英语专业,都可以按照狭义的国际贸易的内涵来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即进出口贸易英语交流人才。笔者15年的进出口贸易实践表明,在进出口贸易的各个环节里,一定水平的英语能力(比如:大学英语四级)是必要前提,高水平的英语技能则是锦上添花。但是,仅有英语是不够的,必须具备一定的国际商务知识、跨文化交际技能,这与美国学者Varner(2000)的论证是一致的。Li&Mead(2000)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在中外贸易交流过程中,英语语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表达。因此,学生英语基础和师资力量都相对薄弱的专科层次、三本以及一部分二本的高校,适合发展狭义的商务英语专业或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方向)。这符合我国大多数涉外企业的业务实际需要。

一般进出口国际贸易的交流过程包括:询盘、复盘、签约、安排货款支付、安排生产、监督生产质量和进度、投保、发运(海运、空运、陆运或多式联运)、清关、国际结算等环节,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国际贸易通用语——英语(其它语种的总体使用频率大大低于英语)、进出口业务流程、国际营销、电子商务、跨文化商务交际等技术层面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需要一些宏观的国际经济、国际企业管理知识。需要强调的是,前者(技术层面的知识与技能)是大学毕业生入职国际贸易行业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后者(宏观的经济、管理知识)是毕业生将来从事高级国际贸易管理工作的知识储备。

因此,一般商务英语专业以及商务英语(国际贸易方向)的商务类课程应包括:(1)商务基础、通用课程:国际经济学、国际企业管理、国际商法、国际营销学、跨文化商务交际、商务英语阅读等等;(2)国际商务方向课程: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国际金融(或国际结算)、国际商务沟通(或商务英语写作)、国际物流概论、国际保险等。

4.2 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务组织方向)

伴随着我国经济崛起,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我国越来越多的高层人士开始担任国际组织的主要领导职务。比如:2011年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曹文萱,2011);2013年9月,我国国际钢铁协会副主席张晓刚当选国际标准组织主席(鲁金博,2013),11月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7届大会主席(蔡菲菲,2013),等等。这些现象都表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为我国人士担当国际组织的高层领导创造了外部条件。然而,仅有外部条件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起国际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出通晓国际组织高层管理岗位遴选规则、具备国际组织领导素质和专业素质的人才。

国际组织高管必备的专业素质之一便是跨国界、跨文化沟通能力。按照国际组织遴选高层领导的惯例,候选人需要参加竞选,口头演讲、书面陈述等阐明自己立场和管理理念的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要使自己的演讲和陈述能够打动评委和观众,坚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外语功底以及出色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竞选成功以后,在英语为主要工作语言、文化背景各异的国际组织当中有效地开展工作,也需要卓越的英语沟通能力。

总体而言,我国高校拥有培养通晓外国语言文学人才的完善的、成熟的行政体系、学科体系和专业体系,但是以国际组织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学科体系、专业体系相对滞后。因此,我国商务英语学界的领军高校应该担当起培养国际商务组织的专业人士和管理人士的历史重任,设置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务组织方向),将培养目标设定为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各类跨国企业等商务类国际组织所需要的英语交流人才。

国际商务组织是世界各国政府、跨国企业之间高端经济贸易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或参与者,其对领导人、管理者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的要求无疑是很高的。业内人士不仅需要具备宏观的国际经济、国际企业管理、中外商情等宏观层面的知识,还需要具备英语、跨文化交际、大型组织内部的管理沟通、国际商务礼仪等技术层面的知识与技能。此外,任何一个国际商务组织,无论是管理、经营兼备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还是纯粹经营性质的跨国企业,都需要在世界范围内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赢得国际社会更广泛的支持,需要“营销”自己的理念、政策。作为从业者,无论职位高低,都需要一定的国际营销知识与技能。因此,建议商务英语(国际商务组织方向)的商务类课程包括两个部分:(1)商务基础课:国际经济学、国际企业管理、国际商法、国际营销学、跨文化商务交际、商务英语阅读等等;(2)国际商务方向课:世界经济、跨国组织概论、中外企业比较、外国商情概论、管理沟通概论、国际社交礼仪等等。

4.3 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公共关系方向)

国际公共关系是跨国企业的核心业务之一,其工作职责是面向国际投资者、消费者、经销商、供应商、媒体,不断提升本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一般都设有公共关系部,有的企业还在公司领导层设有公共关系总监职位。我国的跨国企业成长时间较短,多数没有设立国际公共关系的岗位,但是都在或多或少地从事着初级阶段的国际公共关系业务,比如在国外境外做广告宣传,推广本企业的产品、服务和形象。通过跨国并购而迈入跨国企业行列的企业,比如联想、TCL、吉利等,都经历过高级形态的国际公共关系活动,比如接受国际媒体的采访,回应国际股东、外籍员工、国际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问询等。并购之后,定期、不定期地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慈善捐赠、承办企业内部通讯等,这些都是国际公共关系的业务范畴。

企业海外上市的路演、地方政府的海外招商说明会等也都是高级形态的国际公共关系活动。国际公共关系活动的核心沟通与交流,是面对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恰当地表达本企业、本地区的合作意愿,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投资,需要从业者具备精湛的外语水平和良好的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此外,还要具备跨文化沟通、传播能力的基础性、支持性和扩展性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建议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公共关系)商务类课程包括两部分:(1)商务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国际企业管理、国际商法、商务英语阅读、跨文化商务交际等;(2)商务方向课程可以设置为:国际公共关系学、整合营销传播概论、危机公关、国际投资学、国际新闻概论、国际社交礼仪等。

当前,在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里,以培养高层次国际公共关系为己任的专业和学科还不多见,尚未形成体系,滞后于我国企业和地方政府开展高层次国际经贸事业的实际需要。此时,如果商务英语学界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公共关系方向),则恰逢其时,可以弥补我国国际公共关系人才培养的短板和缺憾。

4.4 商务英语专业(国际旅游方向)

最近十年来,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收入稳步增长,从2003年的9790万人次到2012年的13240万人次。与此同时,我国的出国旅游人数更是连年持续递增,从2002年的1660万人次,到2012年的8318万人次①,增长5倍。当今,我国国际旅游事业已经发展成为一条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的完整产业。不少城市或景区开始向国际社会推介本市、本景区的旅游资源,期望获得更多的国际游客。然而,国际营销策略相对滞后、外语表达无法打动外国游客,根本的原因在于复合型外语旅游人才的匮乏。纵观我国国际旅游人才培养,多数是由专科、三本层次的高校承担的,培养的知识与技能主要集中在涉外饭店前台接待、一般性导游解说等,难以满足高层次、多元化的国际旅游营销的交流需求。

为了满足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高层次交流需求,商务英语学界不妨担当起我国旅游景区、旅游城市国际营销的先行者和探索者。国际入境旅游资源丰富的北京、上海、西安、桂林等地的高校可以探索设立商务英语专业(国际旅游方向),将培养目标锁定为国际旅行社的出入境英语导游人才以及国际旅游景区的英语营销人才。

上述两类国际旅游人才的核心技能是外语水平、跨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力。为了游刃有余地施展跨文化交流和传播能力,国际旅游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国际商法等通用性商务知识,还需要具备旅游行业的基础性知识、跨文化传播的延伸性知识与技能。因此,建议商务英语专业(国际旅游方向)所开设的商务类课程包括:(1)商务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国际企业管理、国际商法、国际营销学、商务英语阅读、跨文化商务交际等;(2)国际商务方向课程:旅游学概论、国际导游实务、整合营销传播概论、跨文化旅游营销、旅游城市及旅游景区的国际传播等。

4.5 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工程方向)

近十年来,我国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业务的各类工程公司如同其它经济领域一样,在国际工程领域日趋活跃。以水利工程为例,当前国际水利工程中大约一半是由我国企业承建的,我国大型水利、电力工程公司大约一半的业务是国际工程业务,不仅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而且需要大量的工程招标、商务谈判人员,日常运营管理人员。每年大型水利工程公司来校要求最多、要人最迫切的都是懂工程、懂商务的外语毕业生。为适应市场的需求,水利行业的一些外语院系不妨尝试改革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国际水利工程方向)。

从国际水利工程一线反馈过来的信息来看,外语类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包括:国际工程招标材料的准备、联系国内外媒体、用中外双语发布招标信息、应标材料准备、答辩、签订合同、支付工程货款、监理工程质量与进度等。在日常工作中,他们还负责中外工程师、管理人员以及工人之间的日常交流、翻译和管理工作。要胜任这些工作,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还需要具备基本的工程技术知识以及一定的国际商务知识。因此,建议商务英语(国际水利工程方向)的商务类课程包括两个部分:(1)商务基础课:国际经济学、国际企业管理、国际商法、国际营销学、商务英语阅读、跨文化商务交际等;(2)商务工程方向课:水利概论、工程图学、土木工程、国际工程招标、FIDIC合同等。

我国理工类大学数量很多,综合性大学里的理工科专业数量也很多,本文难以一一阐述,仅以笔者所在的水利高校为例作简单陈述,其基本理念和做法可以适用于其它理工类高校外语院系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商务内涵建设,比如:交通大学的外语院系可考虑建设商务英语(国际交通工程方向),海事大学建设商务英语(国际海事工程方向)等。这样,一方面可以赢得考生的信任,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本校以工科背景为主体的管理层的支持,未来发展的基础将一定是牢固的、坚实的。

5.0 结语

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国家经济贸易活动不断朝着多元化、高层次方向发展,需要大量不同层次、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商务外语交流人才,而当前我国高校尚未建立起相应的多层次国际商务交流人才的培养体系。作为这类人才的先行者,商务英语学界亟待增加、调整若干个新的培养方向,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同时,这样在理论上也可以充实、丰富商务英语学科的内涵,厘清外语学界的一些误解和困惑,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按照商务英语学科现有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建议设立若干个专业方向:国际贸易方向、国际商务组织方向、国际公共关系方向、国际旅游方向、国际工程方向,并对这五个方向的商务类课程设置给出了初步建议。这五个方向的设想和课程设置都是探索性质的,仅是作者观察、思辨与分析的结果,论证未必准确,商务课程设置未必科学,都有待大量实证研究的佐证、相关行业专家及专业人士的审阅和修改。但是,仍希望本文能给有兴趣、具备更丰富专业背景的学者以启发,协助他们为商务英语学科构思出更加科学、更加贴近我国多元化、多层次国际商务活动实际需要的若干个专业方向。

注释::

① http://news.sina.com.cn/c/2013-03-09/113226479492.shtm l

[1]Li,S.M.F.&K.Mead.An analysis of English in the workplace:The Communication needs of textile and clothing merchandiser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0,(2):19-25.

[2]Varner,I.A.A conceptual model for 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J].The 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2000,(3):37-44.

[3]蔡菲菲.中国代表首次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主席[N].人民网,2013-11-06.

[4]曹文萱.朱民将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中国话语权增[N].中国新闻网,2011-07-26.

[5]陈准民,王立非.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要求[J].中国外语,2009,(4):4-11.

[6]李杨.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金融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刍议[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5 -19.

[7]鲁金博.中国人首次当选国际标准化组织主席[N].新华网,2013-09-21.

[8]孙翠兰,鲍文.国际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5):153-156.

[9]王立非,李琳.商务外语的学科内涵与发展路径分析[J].外语界,2011,(6):6-14.

[10]王姝绘.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8,(3):78-81.

[11]吴建民.中国官员需修“对外交流课”[N].人民日报,2008-11-23.

[12]张大龙.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对策探讨[N].广东经济,2012-12-19.

[13]张云清,黄鷁飞.从需求分析视角探析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3):88-92.

[14]赵军峰.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调查[J].中国外语,2006,(5):9-12.

[15]赵蕾.从旅游行业现状看我校旅游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J].黄山学院学报,2007,(2):162-165.

Assumption on Business Courses for a Variety of Orientations of Business English Undergraduate Programs in China

CAO De-chu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450046,China)

Currently,there exists obvious homogenization in developing Business English either as amajor or as an orientation across Chinese universities.Therefore,themultiple and higher level needs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als are not met in Chines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ctivities such as cross-border M&As,overseas IPOs,promotions for foreign investments by Chinese regional governments,publicity for inbound tourism,biddings for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projects and so on.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ub-dividing a variety of orientation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namely international trade,international business institution,international public relations,international tourism,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and goes on to suggest a list of business courses for each of the five orientations.Hopefully,this articlemay help enhance the multipl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English as a major and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formultiple and higher-level Business English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als.

Business English;disciplinary orientation;business connotation;curriculum design

H319

A

1002-2643(2014)03-0020-05

2014-01-15

曹德春(1965-),男,河南信阳人,教授,院长。研究方向:商务英语、跨文化商务交际。

猜你喜欢

商务商务英语外语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大山教你学外语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商务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