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确把握当前油地合作的新特征
——以胜利油田、东营市为例

2014-04-09张树友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油田建设发展

张树友

(胜利油田 政策研究室,山东 东营 257001)

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油地合作的深化史、进步史。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地上服从地下,牛给油让路,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力生产、方便生活的建设模式,是油田建设初期或者过去较长一个时期形成并遵循的一些重要规律,是协调油田企业发展与地方区域建设大的原则规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昔日荒凉艰苦的油田建设主战场变成了经济社会的新兴地,油田内外部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结合胜利油田和东营市的实际,梳理油地合作新的形势变化,研究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油地合作的思路、任务和措施,进一步在做实油地合作上迈出新步伐,在推动油地双方在转变发展方式上率先作为,在实现油田与区域经济社会共赢发展、科学发展上开拓新局面。

一、油地合作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1.政治上形成了以大局为重、积极作为的合作氛围。油地以国家利益、能源安全为重,以油田生产、城市建设为重,以区域发展、整体利益为重,油田发展带动区域进步,区域进步为油田发展带来便利生产生活环境。油田大力支持油区城市及工农业基础建设,陆续兴建了铁路、公路、黄河大桥、机场、海港、平原水库、发电厂、防海潮大堤等大型公益工程,形成了工农两利的水、电、路、讯、港配套体系,为油地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地方政府支持油田开垦农场、兴建家园、建设生产生活基地,支持油田分离办社会职能、改制分流、维护油区大局稳定,为油田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这些都已载入油地双方发展的光辉史册。

近两年,油地双方领导班子坚持从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高度推进油地合作,更加自觉地把自身发展放在大格局中去看待,以战略的眼光筹谋发展,以全新的思维促进共赢,油地合作进入新境界。油地联席会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对一些事关油地大局的事项进行共同商讨、通盘考虑、统筹协调;遇有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随时召开,对话沟通、磋商机制日益完善;在改革发展稳定等重大问题上相互支撑,在油田生产、城市建设、民生工程等重大事项上步调一致,在广利河改造、水源地开发、石化产业合作等重大项目上通力协作,为油地合作发展谱写了新篇章。

2.经济上走上了互利共赢、优势互补的发展路子。对地方税收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油田经济对当地GDP、财政税收有着重要贡献,近年来在山东省纳税百强榜中,胜利油田始终位列第1名。项目带动与辐射力持续增强。逐步形成了以石油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群,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油田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员工的消费需求,带动了区域石油装备制造、炼油化工、建筑施工、橡胶制品、餐饮服务、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发展,仅东营地区,每年油田与当地企业签订的各类经济合同占油田总合同份数的2/3,合同金额占油田总合同额的1/4。

3.综合治理上构建了联防联治、畅通长效的防控体系。油地双方坚持“油地统一领导、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联手打击各类涉油犯罪,强化油区综治和社会管理,加强敏感时期的联合维稳合作,形成了联防联治的长效机制。近两年,联手组织规模较大的取缔活动,治理重点区块,查处非法外运车辆等,极大地打击和震慑了涉油违法犯罪,油区治安环境明显改善。

4.民生上形成了互为支撑、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油田努力克服成本、资金紧张等诸多困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支持地方发展建设,安排投资用于广利河治理、城区改造、黄河治理、海堤防护加固、道路建设、三网绿化等工程,修筑油区共建公路。油田帮扶乡镇工作成效显著,积极为被帮扶乡镇排忧解难,帮助相关企业开拓市场,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地方政府针对油田员工住房紧张、布局分散、位置偏远等实际困难,落实相关建房用地和配套政策,支持油田住房建设。积极推动油田员工群众享受市民待遇,油田劳动家属及非从业人员办理了养老保险。

5.油地合作的基本经验。油地合作所做的工作卓有成效,取得的经验弥足珍贵:经验一:坚持顶层设计、统筹兼顾,是深化油地合作的基本前提。长期以来,“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和“地上服从地下”等重大原则,既是油田构建生产生活体系的根本遵循,也是油地合作的前提保障,成为油地双方合作的顶层设计和行动自觉。经验二:坚持着眼大局、主动作为,是深化油地合作的核心理念。服从国家石油战略,建设大油田、发展大油田,是大局;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大局。对油田来讲,要从独立工矿区的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国情社情企情,正确处理好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的关系,树立起大企业负责任的良好形象。对于地方来讲,因油而生、因油而兴是历史,依托油田发展是优势,而又不能过分地依赖油田,必须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开拓新的未来。经验三:坚持项目合作、优势互补,是深化油地合作的关键举措。油地合作,项目合作是关键。对于油田与地方来说,一个是国有特大型石油能源企业,一个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黄河三角洲,两者之间融合性大、互补性大、合作空间大,具有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可能性、必要性。因此,通过实际可行的项目合作,来实现油地双方的合力发展、借势发展,是务实高效之路。

经验四:坚持连心联力、长效机制,是深化油地合作的有力保障。同顶一片蓝天、共踏一方热土。要从共建共享的高度来思考和处理油地关系,真诚相待,肝胆相照,连心联力,真正做到讲感情求和谐、讲责任谋共兴、讲规范利长远,保障油地合作合情合理合法、有序顺畅规范运行。

二、油地合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近年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高度重视企地合作,与各大省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深化油地合作搭建了平台和载体。油区地方政府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与积极性,可以说油地合作达到了一个历史新高度、进入一个新时期。

1.油地合作面临的形势。油地合作面临形势总的判断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油地合作处于一个历史转型期、快速发展期和大有作为期;油地双方合作态度将更加自觉、合作领域将更加宽广、合作势头将更加迅猛、合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基本特征是:加快发展与加速共融是油地合作的主题主线和主攻方向。“加快发展”,即油田与地方既表现出各自快速发展的特征,又表现出整体快速发展的倾向。一方面,油田油气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生活环境整体提升;另一方面,地方城市化进程加快,区域经济规模效益大幅提升、竞争力增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加速共融”,即油田与地方加快发展的实现形式,双方相互延伸融合、共赢发展态势更加凸显,合作进程加快。基本要求是“三个转变”:由过去的地上服从地下,向地下地上兼顾转变,体现出油地协调发展的趋势;由过去的生产带动生活,向生产生活兼顾转变,体现出油田地方生产生活全面发展的趋势;由临机处置、一事一议等个案处理,向机制化、常态化、一揽子统筹解决问题方向转变,体现了油地合作水平整体提升的趋势。之所以作出以上判断,主要依据为:其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影响油地之间生产生活的基础要素和方式都发生很大变化,对深化油地合作提出了新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油田生产经营进入相对平稳时期,要实现科学持续发展,必须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集约化发展之路;区域经济进入快速扩张提升期,对油地合作的内涵、方式提出再深化、再创新的要求。油地之间更加离不开对方的支持,创新合作形式、相互借势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其二,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油田生产生活将产生现实和巨大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油田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依然十分巩固,油地合作有着得天独厚、不可限量的战略需求和发展空间。到2020年左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是胜利油田发现60周年的时候。这段时期,既是国家黄蓝战略实施关键期,油区城镇化步伐加快期,也是油田生产布局受到较大影响的变动期和生活环境提档升级的机遇期,新的油地关系协调准则将逐渐清晰,并影响长远。当前,区域经济迅速扩张时期的特点是发展速度快、建设规模大,许多主力油区被纳入其中,对油田当期影响剧烈,对勘探开发建设产生明显制约。以东营市为例,2011年城镇化率达到60.9%,居山东省前列,中心城建成区面积已由58平方公里扩大到近140平方公里,东营市长远规划中心城控制面积1100平方公里,将扩张7倍之多。城市化进程加快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这一时期,我们可以放开手来顺势而为,以建设现代化大油田、打造世界一流为目标,改造提升我们的老油田,改造提升我们的大本营,改善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因此这个时期油地合作的主要任务是:着眼长远顶层设计,规划大局,有效化解现实矛盾,抓住机遇营造一流发展环境。其三,石油石化产业调整布局、抢占市场的战略安排,为油地合作增添了新内涵、新使命。近年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各大石油石化集团,为应对形势挑战,增强核心竞争力,纷纷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市场布局、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以期赢得发展先机。油田的油地合作不仅在于油田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还承载着中石化战略布局、占住市场的重要使命。四是员工群众的新期待,为油地合作提供了新支持。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经济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油田员工群众对于快速、持续改善自身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具有强烈的期待。只要是有利于这个方面的举措,势必会赢得广大油田员工群众的响应与支持,也为深化油地合作,实现民生诉求,提供了强大的民意支持。

2.油地合作中的现实矛盾问题。同也要清醒看到油地合作中的现实矛盾问题。首先,对新形势下深化油地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尚需强化。主要是对油地发展的环境变化特点认识不充分,在处理油地关系、油地合作上,还存在因循守旧、机械呆板的现象。就油田来讲,还存在单纯强调“地上服从地下”的思想,对区域发展需求、变化关注不够。比如,在城中采油厂发展、城中后勤场站搬迁、生产生活矿区建设方面,思路创新不足;在地上地下关系调整、油气资源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冲突、油田地方利益的统筹、独立事件与规范运行的协调等问题上,还需系统深入思考。就地方来讲,靠山吃山、靠油吃油,过分依赖油田的惯性仍然存在,靠油田可以建城、兴城,但过分依赖油田就局限了城市发展的视野和空间,对油地双方都是极为不利的。其次,油地合作运行中仍然存在不扎实的现象。油地双方合作呈现高层共识易、中层执行难、基层纠缠多的状况。地方政府对油田多头管理、多环节协调,审批手续繁琐;油田在处理油地合作问题时,也存在层次较多、各自为政、力量分散的现象,难以形成合力。再次,油田在合作中存在被动处置的问题。不愿意与地方打交道,与地方有关的事项不愿意多考虑,顶层设计、深层谋划不够。遇事权宜之计多,随机上阵多,战略考量少。如在地方城镇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油田生产建设矛盾面前,存在统筹规划不足、与地方对接力度不够等问题。最后,油地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仍需加强。油地合作事项有的还存在新官不理旧事的现象,偷油、盗气、吃地盘、阻挠油田施工等形势依然严峻,团伙暴力抢劫原油案件时有发生。

总之,不论从当前实际看,还是从长远发展看,做实油地合作,有基础、有条件、更有需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油地合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融入地方、借势发展、合作共赢”为原则,以“利益优先、换位思考、诚信合作”为要求,强化顶层设计、平台创建、机制创新,实施重点项目带动、示范区建设引领,做实油地合作,努力实现油田利益最优化、矿区建设最优化、地方税收最大化,为油田打造世界一流、实现率先发展助力加油。

3.深化油地合作要达到三个目标。通过深化油地合作,具体要达到三个目标。目标之一:生产高效发展。油气生产是油田的生存之根、发展之基、效益之源,是油田利益最优化的主要体现,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接续产业的重要支撑,应成为油田与地方最根本的利益交汇点、关注点。油地合作要把保障油气生产作为第一要务,共重油气生产大计、共维油气生产大局、共创油气生产环境、共促油气生产大业,保障油田持续增储上产。目标之二:生活融入发展。提高油田员工群众生活水平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矿区建设与民生是油地合作的重要融合点。油地合作要按照与时代发展相符合、与油地区域状况相匹配、与人民期待相适应的原则,认真解决好油田广大员工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要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胸襟,打造胜利大本营,接纳胜利大本营,融入区域大环境,构建结构合理、互动并进、协调发展、独具油城特色的矿区建设和服务体系。目标之三:生态共建发展。绿色低碳、生态文明是油田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也是地方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客观需要。要从源头上加强环境保护,加强油地结合,出台节能减排支持政策,共同治理油田“三废”、地方不达标炼化,促进生态共赢。要强化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油田、平安油区建设,推动社会管理新进程。

三、深化油地合作的主要措施

1.进一步解放思想,营造互相借势、互利共赢的浓厚氛围。要围绕油气生产和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律解放思想,树立共兴共荣的战略意识。油气资源开采是资源型城市的基础性支撑,是城市建设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潜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所在;城市发展是油田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油田提高竞争力、凝聚力和生产生活水平的重要载体。首先,要围绕油地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解放思想,树立借势发展的新理念。当前正是油地合作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这个时期用好了,合作关系理顺了,必将为双方奠定长远有利的发展基础。要从关系油田稳定发展、员工群众长远利益出发,抓住机遇,创新思路,务实合作,狠抓执行,在借势发展中解决好现实问题和长远发展问题。其次,要围绕油田主动作为解放思想,引导地方转观念、凝共识。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油田对地方税收、GDP、消费拉动等方面的贡献,积极反映油田的新思路、新变化、新举措,主动反映目前油田遇到的困难和现实需求,征得地方更多理解支持。

2.深化体制机制建设,确保油地合作有效沟通、顺利推动。首先,完善油地重大发展规划、重大战略问题对接机制。充分利用油田“两会”、地方“两会”、常委会等决策职能,集中进行重大战略、重要规划对接,集中出台油地合作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方案,增强油地合作的决策力、推动力、执行力。继续深化油地高层沟通机制,利用好油地联席会、座谈会、洽谈会等平台,抓好重大项目规划调整、临时应急沟通,形成五年规划、三年调整、一年项目的沟通对接办法。要争取政府建立油田重点项目现场办公制度、重大问题绿色通道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重大规划、重大项目的扎实运行。

其次,油地双方建立专门的对口协调机构。针对油田内部多头对外、多层对外的情况,油田成立了油地结合办公室,牵头负责油地重大关系的协调、大项目合作等事宜;推进油地协调区域化管理试点,在滨南、现河、孤岛、临盘等4个区域,以采油厂、油公司为主体,分别成立4个油地协调工作区域办公室。这些措施都对整合资源、规范运行程序、提高协调实效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推进油地合作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发展。建议地方政府也建立油地结合机构,把油田作为一个整体去对待,以利于油地双方对口协调相关事宜、解决有关问题。双方油地结合机构着重解决如下问题:一是建立规范运行程序。当前,油田的油地结合办要以项目运作为载体,逐步健全完善机构运行程序。要建立兼职部门参与的月度运行会议,通报油地合作情况、项目运行情况,统一步调,形成合力;要建立二级单位和油地部门季度协调会议,对制约重点项目的问题、二级单位集中反映的问题进行汇总,研究解决办法后,与地方油地结合机构进行协调解决;要召开年度总结会议,系统盘点合作事宜,深入分析解决合作问题,明确下一年度合作目标、规划;要对接油地合作三至五年规划,明确阶段性工作重点,并在合作过程中对规划予以逐步完善。二是建立工作信息通报制度。油田定期向地方通报生产经营情况、下步思路、开发规划等,政府也要通报有关建设规划,进行超前对接,防止事后纠纷,推动日常工作顺利进行。三是解决突发性、应急性问题。要集中研究设施迁占、井位落实、工农协调、污染赔偿等问题,对于能解决的问题,协调相关职能部门集中研究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提出分步解决方案和建议。四是进行前瞻性研究。汲取国内外油地合作发展经验,针对油地发展现状,分析油地发展的共同点、利益结合点,超前谋划设计关乎油地重大利益的思路、平台和项目,制定油地共赢发展的政策,提出一揽子解决油地合作的建议和措施。

再次,油地合作考核联动机制。一是油地合作成效要与油地双方业绩评价挂钩,作为考核单位领导干部业绩的依据之一,纳入油田两会和地方政府人代会的法定程序之中,督促油地在内部都形成坚决执行合作政策、落实合作协议的强大动力,做到规范有序。二是要从各自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在一个时期内约定相应的合作增长计划、环境改善计划,通过加快合作进程,满足双方现实诉求。三是每个年度都要对油地合作项目进展、油地关系改善、油区综合治理、油地相互支持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总结、讲评、考核,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双向考核、奖优罚劣。四是统筹好油地合作、油地日常生产生活关系协调和油区综治关系。这三者是油地关系的主要内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包容,难以严格区分开来。油地合作,主要是大项目、大规划,体现整体性和长远性,其主体是油田或者油田授权下的特定二级单位,合作对象是东营地市一级或者授权下的特定县区。油地双方共同确立后,油田方面由油地结合办代表油田具体协调,地方方面应建立专门机构进行协调。油田日常生产生活运行中的油地关系协调,主要是日常工作运行,体现区域整合性、步调一致性,形成合力拳头,其职能由油地处、生产部等日常生产协调指挥部门统筹,以二级或区域中心为主组织实施。油区综治,主要是油田生产生活环境维护,体现油田全方位、多层次、多环节,看好门,管好人,人人有责,人人负责。这三者之间要形成联动机制,沟通信息、互相支撑。

3.发挥油田优势,用好自有资源,搭建促进地方税收增长、经济带动的合作平台。首先,用好油气资源平台。油气资源是油地合作的最大平台。要优化油田油气资源流向布局,通过扩大石化总厂产能、整合山东省内炼化企业等方式,尽量多地使胜利原油就地加工。加大对油公司资源区块投放力度,增强油公司稳产后劲,把油田增量税收最大限度地倾斜留在地方。其次,用好胜利工业园平台。充分利用好胜利工业园建设平台,深化产学研、油地校科技合作。油地联手打造创新型园区、创新型产业,开发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培植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造就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科技人才。再次,建立油田农业土地开发利用平台。要充分用足国家惠农政策,积极与地方大型农业企业合作,推动专业化运作,经营土地资源,促进资本化运营,推动土地资源的对接、整合及开发。

4.发挥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加大油地合作推动力度。大项目具有资金投向集中、运行快、见效快、税收增加显著、影响大的特点,也将是今后几年油地合作的主要模式。要瞄准双方利益共同点,研究共同发展的重大项目。以项目共建为纽带,强化市场、政策、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一体化建设,推动油地实现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结合,促进共同融合发展。首先,进一步搞好水源地合作开发。以广南水源地土地合作开发为核心,油田支持政府征收属于企业的水库土地用于合作开发,换取水务市场,并以政府交付的土地征收补偿费用,用于改造水务设施,做大做强水务市场。油田在加大对地方经济总量和税收贡献力度的同时,也扩大了自身经营规模。其次,支持地方打造石油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油田发挥市场带头、技术支持等优势,通过油地联手、改制企业积极参与,共同促进提高石油成套设备研发能力,开发系列配套产品,重点发展石油钻采装备和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形成集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石油装备高端产业链,在打造国内一流的石油装备产业基地进程中做出贡献。再次,持续完善油田基地提升改造工程。在油地联手制订西城建设改造五年计划的基础上,优先安排与油田密切相关项目、重点解决西城交通问题,实施好西城建设改造项目,确保西城面貌有大的改观。

5.探索建设示范区工程,为形成新时期油地合作新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设示范区工程是油地双方加快合作融合的试验田,是油田利益最大化、最优化的有效抓手,在此基础上,形成全面带动。首先,合作打造城中采油厂建设示范工程。有的采油厂的生产区地处城市建设的核心区域,在城市高速发展进程中,需要把握、利用、规避和应对的问题很多。打造油田生产示范区,就是结合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采油厂勘探开发现状,整体化布局、一体化设计、工厂化运行、集中化管理、信息化整合,探索“井工厂”模式,建立“提高安全等级、分区分类防护、绿色长效高效”的新型安全环保模式,建立城市水系、绿化带、建筑群防护模式,探索在油田中科学建城市、在城市中科学采油的新路子。争取地方政府对油田生态建设方面的支持,加强油田自身安全环保、清洁生产。其次,合作打造油田生活矿区示范区工程。要从油田和地方层面抓好顶层设计,做好规划对接,积极探索员工住房建设、老旧住宅小区改造的合作途径和办法,推动矿区建设与城镇建设互动共融,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品位。再次,以公共资源设施双向开放为先导,合作打造共建共享示范带。油田单位的公园、绿地公共设施,地方政府的基础建设,在条件成熟的环节和方面先行开放,成为油地双方的共享资源。这也是当前地方政府力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从融入社会的高度,积极配合,共同推进,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最优化。

6.争取地方支持,努力推动油地合作长效化进程。首先,争取地方政府对油田生产方面的支持。一是支持勘探开发的战略布局,保证空间预留。按照地上地下兼顾、城市功能发展和油气资源开发并举的原则,加强地方城市建设规划与油田开发部署的结合,切实保证油田勘探开发的战略布局。创新勘探开发空间预留的方式方法,探索把油气资源用地区域分为现实区、潜力区、远景区,在已经有油气显示的现实区,采取在城市建设中预留勘探开发钻井、采油、各类油气处理及泵站等建设用地的方式,保证油田生产用地;在具有资源潜力、未排上勘探日程的潜力区,创新方式预留用地;在通过地质分析具有一定生油潜力的远景区,可与地方政府提前签订优先用地协议,在与大的城市规划不冲突的前提下,确保将来油田征地顺利。二是支持油田日常生产运行,保证顺畅高效。做好油地日常性工作,处理好征地、赔偿、油区综合治理等油地日常合作项目。要争取地方政府整合力量,做到规范管控、统筹上下,促进油地集中协调,切实保证油田正常生产运行。三是支持油田生产应急,保证应对重大事件有序有力。对管线穿孔、盗油盗气、阻挠施工等突发性、应急性问题,地方政府应本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对油田给予充分支持保障。

其次,争取地方政府对油田生活矿区建设方面的支持。一是支持油田提升矿区建设水平。在矿区建设上,切实把油区矿区建设作为城市布局的重要部分优化布局,在区域规划、基础建设、环境改造等方面加大力度,从整体上改善油区生活环境。在矿区管理上,强化油地在社会管理方面的合作,加强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秩序,应对各种社会风险,逐步把公共就业、民政、司法、法律援助等政府职能和商业、家政、中介等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引入社区,提高矿区社会化管理水平。二是支持油田城镇居民享受市民待遇。积极创造条件,在最低生活保障、医疗、养老等方面与市民享受同等待遇。要在小区维修改造、棚户区改造等方面加强合作,积极争取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三是争取地方关照油田实际,加大公共资源投放力度。油田布局点多线长面广,条件艰苦,员工队伍又是一支素质较高的产业大军,对医疗、教育、市政管理、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等有较高的需求,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考虑到油田子女实际情况和受教育的迫切需求,解除员工队伍的后顾之忧。

再次,争取地方政府对油田生态建设方面的支持。打造绿色生态油田,既是需要更是责任。要争取地方支持油田企业建立节能减排的生产体系,政策上支持低品位油田的开采工作,扩大资源的利用率。要加强油田自身安全环保、清洁生产,加强生态林、自然保护区、湿地和滩涂、海洋等区域的保护,促进油地双方在这些领域的合作。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行环保、节能技术;开展节水减排、节能降耗工作,推行清洁化生产;加强科技创新,着力研究清洁生产技术、绿色油田技术、生态恢复技术,推动生态油田、绿色油田建设。

猜你喜欢

油田建设发展
碳中和油田的未来之路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掘金油田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