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和改进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014-04-09何伟昌

实事求是 2014年3期
关键词:血肉作风理想信念

何伟昌

(中共新疆区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党的建设

加强和改进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何伟昌

(中共新疆区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作风建设至关重要,关系到其性质和宗旨能否体现,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风建设 血肉联系 反对“四风” 标本兼治

党的作风是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工作、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是党的宗旨、性质、执政理念等的一种外在表现,是广大人民群众观察、了解和评价中国共产党的直接感受。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作风建设至关重要,关系到其性质和宗旨能否体现,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他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解决不好,“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领导的事业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动力。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只有坚持发展生产力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才能真正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并最终实现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高价值的追求。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执政地位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因此,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并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己任,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来推动历史前进”。[1]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总结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成立之初的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政党,成长为一个拥有8500多万党员并长期执政的政党,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就,其根本原因就是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的根本任务。政党是群众掌握和行使公共权力的工具,执政党通过公共权力的运行,来维护和实现它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克服执政党本身可能发生异化并最终公权私用的负面效应。因此,如何让执政党融于人民之中,发挥人民群众的参与、监督作用成为关键。对此,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努力使自身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从广大人民群众那里不断的汲取营养和力量,最终形成了以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要内容的诸多优良作风。当前,这些优良作风要得到真正的坚持和发扬,归根到底,就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基所在。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的重点是坚决反对“四风”

人民群众对执政党执政地位的认同和拥护,除了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外,还通过对身边党员干部的作风状况的感知来评价执政党是否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当前,我们党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群众反映强烈,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侵蚀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因此,坚决反对“四风”,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点任务。

“形式主义,主要是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2]其实质是一些党员干部功利主义思想严重,懒惰作风突出,在工作中缺乏实干精神,严重违背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认识上坚持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在思想方法上强调片面化和绝对化,在价值导向上强调个人主义。形式主义劳民伤财,没有实效,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在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注重搞形式、讲排场;热衷于文山会海、华而不实;追求政绩工程、弄虚作假;喜好各种作秀、捞取政治资本等。

“官僚主义,主要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2]其实质是一些党员干部坚持“官本位”,特权思想严重,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公共权力的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导致公共权力自我服务化和脱离群众化。官僚主义易于滋生腐败,严重侵蚀党的肌体,弱化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在工作中表现为调查研究不深入、盲目决策;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群众利益;组织观念淡薄、独断专行、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等。

“享乐主义,主要是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逐名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2]其实质是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革命意志衰退,意志消沉,缺乏进取精神,宗旨意识淡漠,同时,干部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享乐主义严重破坏了党和国家的形象,败坏党风政风,在工作中表现为思想空虚、不思进取;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追求安逸生活;工作不敢担当、缺乏创新;讲究排场、花天酒地等。

“奢靡之风,主要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2]其实质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受西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影响,人生观扭曲,贪图享受,攀比心理严重,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奢靡之风是极度的享乐主义,不但大量浪费国家和人民的宝贵钱财,更是消极腐败现象滋长蔓延的温床,奢靡不治,将会亡党。在工作中主要表现为大兴土木,兴建豪华楼堂馆所;热衷造节办节,劳民伤财;违规公款接待,铺张浪费;个人生活挥霍无度,追求享受,道德败坏等。

党的作风建设中的“四风”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四风”的解决,关系到我们党能否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效应对执政风险;关系到能否不断扩大和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能否真正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获取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加强和改进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对策是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作风建设具有长期性、顽固性和反复性,不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必须既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建立长效机制。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着力治标又要注重治本。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共产主义理想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正是从内心深处认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才会为之不懈奋斗,甚至付出生命。因此,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强大精神动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想基础,认真践行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保证。党的优良作风正是在我们党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为之不懈奋斗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改进教育方式,避免空洞的说教与套话,将理想信念教育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相结合,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改进作风,为民服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同时,要将“三观”教育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之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正确行使手中掌握的权力,“必须永不动摇信仰,做到坦荡做人、谨慎用权,光明正大、堂堂正正”,[3]才能真正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是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不论我们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必须长期艰苦奋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和宗旨。”[4](P481)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需要,是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是党的优良作风的外在体现。因此,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保持俭朴的生活作风,防微杜渐,克服追求享乐的腐朽思想,在实践中坚持改善生活与诚实劳动的统一,个人享受与人民幸福的统一,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统一,克勤克俭,真抓实干,清正廉洁。唯有如此,才能赢得民心,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是领导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各级领导干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骨干,是党员队伍中的优秀分子,是人民群众的表率,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忠实践行者和发扬者,其作风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和维护,关系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党风、政风、民风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方面,要率先垂范,身正令行,多为人民群众出实招、办实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真正做到同人民群众心连心,同甘苦,共命运。

四是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制度是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加强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着眼于制度约束,充分发挥制度在作风建设上的管理、监督、约束、规范和强制作用,强化全体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规范全体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行为,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首先,要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要求党员干部定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利益诉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答疑解惑,协助基层解决工作中群众关心的具体问题。以此为基础,构建群众参与决策机制,重大决策问题充分了解民情,尊重民意,做到问计于民;构建群众监督机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操作过程要公开透明,公示于民;构建群众咨询机制,对群众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及时进行宣传,回答群众的疑惑,引导于民。其次,要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党性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作风纪律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员的党性有其具体的内涵和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每位党员必须不断改进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因此,要以党内民主生活会为基础,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有力武器,着力构建党性定期分析制度,不断发现和解决党员领导干部在作风、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解决,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最后,要健全党员干部作风状况评价机制。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是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评价。因此,对党员干部作风状况的评价要在坚持组织考察评价的基础上引入群众评价机制,要围绕党员干部的工作职责和服务范围,吸收不同层面的群众代表参与民主测评、满意度调查等评价环节,让群众直接参与干部作风状况评价,使评价主体更加广泛;要改革党员干部作风状况评价方式,在坚持和完善传统的组织评价、单位内部评价基础上,引入第三方评价,委托相关的社会组织和调查机构,通过电话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相关单位和领导干部的作风状况进行独立的调查,并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以确保客观性和真实性,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真切切地为民服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1] 习近平.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J].求是,2012(06).

[2] 习近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qzlx.people.com.cn/n/2013/0726/c365007-22344078.html,2013-07-26.

[3] 习近平.坚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能力[N].人民日报,2013-09-26.

[4] 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R].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Z].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编辑:李月明

D261.3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4.03.14

猜你喜欢

血肉作风理想信念
黄显声:血肉长城第一人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血肉相依
血肉相依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