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总体”到“建成”:小康社会思想的逻辑进路

2014-04-09朱宪臣

实事求是 2014年3期
关键词:小康总体小康社会

朱宪臣

(中共新疆区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一、小康社会与唯物史观的关系:小康社会逻辑起点的设定

小康社会思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逻辑起点的设定必须考虑这一理论以及实践的历史发展脉络;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的相互联系。基于这两点认识,我们把小康社会与唯物史观的关系设定为小康社会思想的合理逻辑起点。

1.中国传统的“小康”思想及其局限。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由历史发展而来,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历史,社会和历史存在着必然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小康”的提法最早出现于《诗经·大雅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1](P349)意即休养生息。《礼经》中记载的“小康”社会为:天下是一家一姓的财产,人们只把自己的亲人和儿女作为亲人,财产和劳力私有,大家遵从礼仪纲纪,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关系分明,奉行礼制。在小康社会之后可以概括为“大同”社会。西汉时期的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出现对“大同”社会的描述,说天下是大家所共有的,人们不单单奉养自己的父母和抚养自己的子女,使老有所养、壮有所为、幼有所学,社会上没有人搞阴谋,没有盗贼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不用关闭大门,这样的社会就是“大同”社会。宋代洪迈的《夷坚志》中有“久困于穷,冀以小康”[2](P717)来表达劳动人民对心目中美好社会的向往。从这一点来说,“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是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社会形态代表着衣食无忧的丰裕生活,经济上比较宽裕,政治上比较稳定,社会井然有序,人民安居乐业。

历史发展到近代,康有为以启蒙思想家的气魄,著《大同书》,用西方进化论的原理阐释《礼运》中的小康、大同概念,他把人类社会设计为“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3](P79)其中“升平世”也就是“小康”社会,人类经由封建社会的“据乱世”到温和改革达到的“升平世”,进而最终走向“太平世”的未来理想世界。他的这一“大同”思想因其乌托邦性质被毛泽东评价为“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4](P1471)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社会则以三民主义为基础,既继承了传统大同社会的思想,又吸收近代西方社会主义的某些观点,形成了新的社会理想。他相信“将来世界上总有和平之望,总有大同之一日”,“此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理想”。[5](P25)他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人在社会之中,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6](P263)

就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史而言,在中国思想者对未来社会的设计和想象中,小康社会总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富足有关,其实质是老百姓有劳有逸、不为衣食所困的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虽有如此的渊源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康与中国共产党所述小康社会仍然差距甚大。无论是小康社会的理论架构,抑或小康社会的深刻内涵,都远非传统小康同日而语。诚然,当代的小康社会话语不是隔断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推倒“重构”,而是在理性研判基础上实现传统向现代的转换,并且赋予小康社会新的时代意义。从这一基点出发,我们今天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历史上的小康追求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也是对其理论和实践的超越与创新。

2.邓小平用“小康社会”指称“中国式的现代化”。首先做出这一转换和超越的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他在1979年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只是一个小康的国家。”[7](PP237~238)在这里,邓小平把建设现代化的目标用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小康”来表达,比较通俗易懂且容易为干部和群众所理解与接受。关于“小康”的标准,他认为是“到本世纪末(指20世纪末,编者注),争取国民生产总值每人平均达到一千美元,算个小康水平。”[7](P259)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要“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8](P64)至1987年党的十三大,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得到全党确认,并为此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规划,从发展蓝图、发展战略、基本原则、方针政策到量度标准诸方面进行了部署。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意蕴的小康社会富含中国特色,中国式的“小康社会”是要走一条与西方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3.小康社会思想与唯物史观并行不悖。邓小平借用的“小康”概念以及他独创性的现代小康社会思想,以其现代性和科学性的内涵,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同时赋予其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小康社会思想所阐释的社会形态,并非是另辟蹊径而游离于社会形态以外,而是在人类社会进程中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特殊社会形态。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同时也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理论一直坚持认为中国所处的社会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那么在这个漫长的阶段中,是否有一种社会形态能够描述我们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呢?智慧的中国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那就是把中国的传统小康社会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基本原理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现代性的小康社会思想。这一社会发展模式没有否定或改变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恰恰相反,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框架内、社会发展阶段上某一部分的补充或展开;这一社会形态更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只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民族性与区域性的自主发展模式,它与唯物史观并行不悖。

二、小康社会的逻辑框架:小康社会的科学向度分析

自从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以来,无论是政界还是理论界都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专家学者对小康社会概念给出了多达十几种的界定和论说,目前也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笔者在对这些多样化概念的梳理过程中,逐渐对小康社会的逻辑框架有了一定的把握,为了便于表述和系统地认识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脉络,文中按照小康社会思想的纵深推进对“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和“建成小康”进行阐释和科学分析。

1.“总体小康”的规划图景。根据邓小平在20世纪末实现小康的设想,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到2000年我国胜利实现“三步走”的前两步战略规划,人均GDP为800多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虽然“总体小康”还是一个低标准的、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小康社会还是一个整体全面的社会形态概念,但它所包含的社会架构各个方面的各项指标还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小康社会的特征,按照邓小平的描述有六个方面内容,[8](P54)涉及到了人们的吃穿住用、教育卫生等各个方面。1991年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又界定了小康社会的社会属性和实现水平两个方面。[9](P62)在当年国家统计局等12个部门提出的小康水平的16项指标,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到2000年,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三项指标外,其余13项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10]据此,国家统计局认为到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已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①

“总体小康”的图景在表述上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是指“总体小康”还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刚刚“达标”,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小康水平”,它与党所期望的社会发展水平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2.“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与“总体小康”相比,“全面小康”的设计则更加全面、更加科学,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小康社会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理论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全面小康”的社会形态各项目标进行了量化和界定,其内容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等各个方面,这使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标准更加明晰。[11](PP543~544)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拟定了包含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四个方面的16项具体指标体系,[12]这一目标体系符合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也充分体现了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要求,而且具有简洁性和易操作的特点。

“全面小康”是“更高水平的小康”,就是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11](P543)由此可以看出,“全面小康”与“总体小康”作为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重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二者的关系,前者并不是后者的简单延续,而是一种扬弃的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二者都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二者严格地割裂开来,也不能为后者否定前者或为前者而抛弃后者。

3.“建成小康”的科学设计。党的十八大在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适时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内涵丰富,定位精准,既继承前人又不墨守成规,既延续历史又有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3]而在2011年国家统计局对小康社会的统计监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评价体系则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六大方面23个监测指标。[14]这一设计科学的指标体系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细化和量化,是在“全面小康”基础上的传承与拓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量化指标体系中,不仅仅意味着超过中等收入国家门槛的3 000美元的经济发展指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等标志性规定,而且更多的是包含法治、文化诸要素在内的综合性标准概念。可以说,法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靠的制度基础,文化则是战略着眼点和支撑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血脉。从宏观角度分析,这一科学的规划设计,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充满着党运筹帷幄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道路的选择上,我们一如既往,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在理论指导上,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在新的历史时期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新的起点上强大的思想武器;在制度的支撑上,符合中国国情、体现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全球化大潮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这一制度是通往小康社会的体制保障。正是基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我们才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做到理想信念持久、政治立场坚定,前进道路上不动摇。

三、小康社会的践行考量:小康社会的价值向度分析

对小康社会历史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并对其逻辑架构进行分析,仅是小康社会思想的一个维度,是小康社会的科学向度。同时,小康社会思想还有价值向度,即如何评价和规范小康社会思想在中国社会进程和发展中的作用。只有将小康社会思想的科学向度和价值向度统一起来,才能完整地把握小康社会思想,进而得出正确的逻辑结论。这既是小康社会思想逻辑起点的必然展开,也是对小康社会思想逻辑起点的反映和回应。现代小康社会思想伴随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其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人文价值的考量可为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奠定基础。

1.小康社会思想的理论价值。小康社会思想在中国大地的布展,其理论价值对于建设适合本国发展社会主义无先例可循的中国来说尤显重要。

第一,小康社会思想既具有深厚的历史维度,又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元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厦,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加了新鲜的中国元素和中国表达,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正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抓住机遇,敢于创新,善于利用国际国内的有利条件,理论先行,然后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又改进理论,始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创造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少有的中国奇迹。

第二,小康社会思想在认识论上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中国特色意味着我们的发展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借鉴,小康社会其实也是我们的一次“冒险”,不过这样的“冒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证明是可行的。3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渐次有序推进,中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综合国力等都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深刻变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进一步拓展,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重新思考和定位: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小康社会思想为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任何一种理论形态因人的思想的局限性都有阶段性,小康社会思想亦是如此。按照我们的规划,到2020年我们如期建成小康社会,那么我们的社会是否就停滞不前了呢?我们是否就躺在前辈的功劳簿上睡大觉了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那我们在彼时的起点上又该如何发展呢?小康社会思想蕴含的未来社会的进路向我们昭示了发展趋向:建国一百周年的时候,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虽然我们无法精确预测那时的社会是什么样式,但无疑会较“总体小康”、“全面小康”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的社会有质的变化。

2.小康社会思想的实践价值。正确的理论一经指导实践,实践便迸发出惊人的力量和价值。小康社会思想的实践价值表现在:首先,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发挥、社会主义吸引力的增强奠定了物质基础。小康社会一个重要标准是共同富裕,而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就是促进经济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事业,而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不符合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特征,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其次,确立了易于操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目标,这为中国一步一步地踏实前进积累了建设经验。小康社会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段时期内的任务和目标量化,最大程度上根据国情确定我们的发展战略和策略,增强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最后,小康社会思想的实践价值还体现在小康社会实践的综合效益。从实践主体看,无论“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关注的都是人的发展,我们提升经济水平、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生态良性发展,所有的目标指向都是为了人的更好的生活,为了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和保持人的持久、强劲的发展能力,这也是小康社会超越旧有的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之根本所在。从实践的时间角度看,小康社会是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的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观是长远利益与当前效益的辩证统一。从实践的空间角度看,小康社会没有设定整齐划一的区域标准,而是从大处着眼,允许一部分地区率先实现小康,进而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的辩证统一。

3.小康社会思想的人文价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奋斗目标,而且它以其强大的社会推动力,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首先,小康社会的最高价值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评价尺度,既是小康社会人的发展的一种价值理想,又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实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本质要求,小康社会应该是一个为人的自由、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引起生产关系以及全部社会关系的根本性变革,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本前提和保证。可以说,人的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其次,小康社会突出人是发展的主体和核心。在小康社会思想的逻辑框架内,“以人为本”贯穿各个方面,这意味着小康社会形态中,发展的主体、发展的动力、发展的尺度、发展的目的都是具有尊严、价值和自由的人。“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推进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是发展的主体,就是充分尊重人的特性和本质,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社会是人的社会,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就是真正把人民群众当做历史的主人,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来谋求发展。

四、小康社会的逻辑旨归: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在十八大报告中,小康社会的话语由之前的“全面建设”转换为“全面建成”。“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3]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全世界面前立下的充满自信的豪迈誓言。小康社会思想从发轫到全面建成的逻辑进路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寄托和承载着执政党的殷殷期望,更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美好追求。在中国这样一个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有着独特历史文化传统和特殊国情的国家,建成普惠人民大众的小康社会,本身就是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在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有益社会发展成果基础上,赋予其鲜明中国特色和价值取向的伟大创造。

具体而言,建成小康社会,从质的层面看,它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时空背景,基于改善民生的现实考量,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为首要任务,这是以最基础的生活层面为目标导向。十八大报告通篇都直陈如何解决民生问题,把发展的维度延展到和民生相关的各个方面,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这些都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5]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从量的层面,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双倍增”、“三型政党”建设、新“四化同步”、“五位一体”的新布局等,[13]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方面的新要求。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些“量”的指标,就要深刻认识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复杂的国际环境,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科学研判形势、科学作出决策、科学持续发展,按照“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要求,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顺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人的层面看,小康社会的建成,归根结底是作为主体的“人”在一定条件下的对象性活动,那么人的能动性的发挥、人的精神面貌、人的价值观将直接影响人的对象性活动的效果。小康社会的建成必须是在多元时代凝聚全国人民共识情况下的共同的行动,绝非独立的个体所能胜任。要想凝聚这种共识,国家层面,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社会层面,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个人层面,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这也就是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3]人作为社会动物,他的发展必须以社会为依托,有着积极向上、健康科学价值观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人,一定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的发展、自由的发展、和谐的发展、持续的发展。

[1]吴树平等点校.十三经(标点本)[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

[2][宋]洪迈.夷坚志: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康有为.大同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孙中山全集: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孙中山文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0]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三大区别[EB/OL].http://www.people.com.cn/GB/jinji/20021118/868845.html,2002-11-18.

[11]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16项指标[N].经济参考报,2004-03-11.

[1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14]国家统计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EB/OL].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fxbg/201112/t20111219_16151.html,2011-12-19.

[15]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

[注释]

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宏观层次看,2000年我国GDP达8.94万亿人民币,总量排世界第六,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7.4倍,经济年均增长9.52%;国力日益强盛,经济体制日趋健全、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社会全面进步,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小康景象。从微观层面看,城乡居民输入大幅度提高,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0年实际增加一倍多,1990—2001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了62%;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这表现在消费总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日趋合理,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消费品的档次升级换代;城乡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建立和完善。

猜你喜欢

小康总体小康社会
我家的小康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我家的小康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小康之路
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