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学“假设”思想的借鉴
2014-04-09王勇凯
王勇凯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人类的欲望、理想及人类本性中的其他情感问题的。”[1]6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造人类精神财富,丰富着人类情感生活,在这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和经济学有共通之处。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学的借鉴,可以为自身提供许多新的分析技术,提升自身发展潜力。
一、主体假设:经济人
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对经济主体的基本假设。经济人假设理论主要包含三个基本问题:第一,人是自利人,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第二,人是理性人,有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能力。第三,有效法制下,经济人的行为能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即是说,个人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能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增加。经济人假设与以往假设不同之处在于把人看作具备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能力的自利人,此外还特别强调法制。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视人理性的一面,把个人看作是不具备理性能力被动接受者,而不重视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这一点显然与客观存在的经济人现象不相符。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借鉴经济人主体假设的基础上对受教育者进行重新分析,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内容和个人内在需求相符合,允许个人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最大化,摒弃以往通过实现集体利益来满足个体利益的教育观念,转变为以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实现来谋求社会整体利益的增加。当然,在运用经济人假设时容易造成误解,认为经济人假设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个体利益的现象,将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总体上是不成功的”[2]结果。其实,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作为集体利益实现的前提和条件,这并不是说可以忽视集体利益或者牺牲集体利益来实现个体利益,西方“经济人”假设中过度重视个人的利益和价值,忽视集体利益的行为,我们应该自觉舍弃掉。
二、制度假设:市场经济
不同的社会结构采用不同的经济制度,概括来说有三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市场起决定作用;另一种方式是政府起决定作用;此外,“这两种方式也可以混合起来使用,市场解决一部分问题,政府再作出一些决定”[3]。计划经济体制假设和市场经济体制假设的根本区别是个人在其经济活动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前者强调国家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具有被动接受性,个人经济行为受国家行政计划的支配。后者注重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动性即“理性”,强调个人的主体性及各主体之间的平等性。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或两种方式的混合经济体制,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假设下进行的,假定了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的有限和政府调控这只“有形的手”的滞后,在此假设的前提下,解决生产内容、生产方式和生产目的三个基本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着三个基本问题,即解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目的的问题。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也受着这一体制的制约,个人的各项基本活动受国家行政命令限制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家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走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从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来看,其基本的教育思路还停滞在计划经济时代,其制度假设仍为计划经济体制,其教育方式主要还是以强制手段实施,如在全日制大学课程教学中实行公共政治课必修制度等。思想政治教育应适时调整自身的制度假设前提,以现实为依据,贴近群众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充分尊重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者以平等的主体身份与受教育者进行对话,充分肯定受教育者的自由和权利,激发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克服以往教育活动过程中方向单一的缺陷。
三、信息假设:完全信息
所谓完全信息,就是市场参加者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当然,在现实经济中,没有人能够拥有各个方面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完全信息假设简单地说就是假设市场参与者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全部知识的了解。在完全信息经济过程中,信息是公共财产,信息的创造、传播和获得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即是说,各经济主体之间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是个人能理性地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原因。
完全信息假设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值得借鉴。事实上,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过程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假设基础上的,教育者往往有意无意地假设受教育者处在一个封闭的信息不畅的空间,教育者想要凭借强大的信息资源对受教育者形成信息优势。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自媒体和秒传播时代的到来,信息的获取方式越来越简单、快捷,教育者的信息优势逐渐消退直至消失,来自教育者的正式信息正在被不断地冲淡和弱化。比如,学生学习材料的获得途径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等,而不再单纯的是通过教师。这种信息的扩大化,不断侵蚀着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假设前提,教育者的信息优势已荡然无存。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再简单地基于信息优势或者对信息的控制和封锁能力优势来得到顺利进行和充分发挥,需要为思想政治教育重新设定信息假设前提,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拥有对称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强化教育者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不断增强话语吸引力和引导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前进。
四、条件假设:逐步放松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可以归纳为16个字:给定假设,简化关系;放松假设,逼近现实。”[4]6在经济学的研究中,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人们为了对事物内部规律进行探究,往往给定假设前提来简化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不断地放松假设条件,调试预期效果,用能够无限接近现实结果的假设条件不断取代前者,以期无限接近实际的认识。在不断调试、验证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论证理论。这种先假设,后论证,然后不断调整假设,达到无限接近现实的方法为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提供了技术支持。
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学的借鉴首先应该是方法借鉴,或者说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去反观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重在确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着力于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规范性研究,忽略教育对象的多样性、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实践证明,在理想状态下设定的教育目标,往往是简化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体现,如果不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情况进行修正,逐步放松假设,分析各种现实因素对教育目标的影响,论证教育目标的可行性,就是对教育规律的忽视,教育目标永远无法逼近现实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差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针对这一关注,迫切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置身于现实当中进行实证分析。例如,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受教育者主体能动性的忽视,对受教育者“心理预期”的过高估计,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思政政治教育的生产要考虑社会供需的比例关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的并存。大学生政治态度、价值取向等仍处在薄弱时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非常迫切。但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却存在着“供需矛盾”的现象,一方面,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目标要求琳琅满目;另一方面,大学生普遍感觉空虚,无法汲取精神食粮。这种供需之间的不匹配现象充分说明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教育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自主需求,引导学生需求合理发展”[5]。
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学的借鉴需要在理论研究中不断发现二者的相通之处,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修正,以便深化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深度,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罗伯特.D.考特,托马斯.S.尤伦.法和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 冯永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分析的若干思考[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0(2).
[3]吕孟仁.西方经济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4]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薛亮.高校思政教育需求的经济学解读[J].思想教育研究,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