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道路自信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14-04-09周红禄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现代化道路制度

周红禄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 管理系,广东 广州 510507)

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知判断,认为通过党的建设可以强化党领导中国道路的外在形象,通过关注民生建设可以更好促使人民内在认同中国道路。邓小平道路自信思想对当前做好大众的中国道路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邓小平道路自信的认知

道路自信其内在的前提就是对道路的认知,邓小平的道路自信正是建立在中国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认知基础之上。

1.中国式现代化是道路自信的物质基础。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1]87在通往共产主义理想道路上,社会主义应该立足于现实的社会实际,而不应把社会主义建设建构在脱离现实生产力水平的乌托邦之上。“建国以来我们犯的几次错误,都是由于要求过急,目标过高,脱离了中国的实际,结果发展反倒慢了。”[2]202邓小平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后,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在制定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国情的情况,他提出:“真正摸准、摸清我们的国情和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据以正确决定我们的长远规划的原则”[3]356。因此,在准确判断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邓小平提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2]29中国式现代化充分考虑到了中国落后的现实生产力水平,同时又规避了西方现代化道路上的弊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把这一道路称为小康社会,他认为,“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2]54小康社会在抛弃了贫穷就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后,考虑到中国现实发展水平,从不同方面丰富了小康社会的内涵。从收入来看,小康社会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从社会结构来看,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有日子普遍好过。从国家地位来看,小康是摆脱了贫困状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可以说,邓小平定位的小康目标贴近中国国情,防止了在发展过程中的急躁情绪,避免了超越现实生产力发展的“左”的错误,从一定程度来说是更积极稳妥可实现的。对于小康社会,在20世纪80年代苏州工农业总产值人均接近800美元时就呈现出了一种发展的前景。当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后,如下问题都解决了: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20平方米,因为土地不足,向空中发展,小城镇和农村盖二三层楼房的已经不少;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这些具体可见的事实不仅是对小康社会进行有力的补充,也是对中国道路内容上可能性的一种例证。在达到人均八百美元的一个基础上,我国经济发展在实现小康后,在21世纪用30年到50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也是可行的。正如邓小平在与美国客人谈及到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时指出的那样,“我们现在做的事,就是一心一意搞建设。我国人民对这个目标就充满信心。”[4]1013

2.社会主义制度是道路自信的制度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增强了人民对中国特色主义道路的信心,邓小平认为中国道路的制度属性使中国道路具有其他制度不可比拟的发展制度优势。作为超越资本主义制度形态的社会主义制度形态,其优越性集中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1978年邓小平在谈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时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总要通过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来体现”[5]330。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的发展实际上要落实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3]128具体来讲,就是要“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3]128。中国道路的制度优越性不仅在生产力上,还超越了前社会主义制度的弊端。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作为道路的基本属性,社会主义制度“绝不允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产生新的剥削制度。”[5]567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要始终注意避免两极分化。要逐步增加人民收入,不允许产生剥削阶级。不仅如此,邓小平还进一步把两极分化和剥削制度作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之一,他认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2]110-111中国道路自身所具有的制度优越性实际上是对剥削制度的超越,同时也是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回归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回归。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提出的,“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283

二、邓小平道路自信的执政党与大众的关联

中国道路在内容上的可能性和制度优越性上能使我们信任它,但内容上的可能性和制度的优越性作为一种客观的认知对象,关键还在于外在的主体大众对道路的实践效果的认同程度。因此,道路的自信更关键的是从认知层面上升到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对所走道路的信心。邓小平站在人民立场上,提出执政党的建设要强化能力建设以树立良好的执政形象,同时着力于民生建设来搭建起人民群众对中国道路的自信。

1.执政党建设构建道路自信的外在形象。党的形象源于形象主体即中国共产党的行为,大众对党执政行为的认知结果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党的认同,这种认同又会进一步深化到对行为主体的思想、政策等的认同。因而,在实践中必须重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行为。正如邓小平在20世纪50年代就指出,“在中国来说,谁有资格犯大错误,就是中国共产党,犯了错误影响也最大。”[6]270作为中国道路的领导核心,可以说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道路。从这两个层面来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道路是统一。作为中国道路的执政者,执政的成效直接决定大众对道路的认同程度。执政成效主要包括相互间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党作为领导核心、执政党,带领人民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的实践;二是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实践[7],这里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前提,前者可以说是后者的一个实践活动的具体展现和检验,因而通过党的自身建设的实践可以更好的强化中国道路。在1980年2月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就提出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怎么才合格的问题。要成功领导中国道路的顺利推进,邓小平认为:“党应该是一个战斗的队伍,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应该是统一的、有高度觉悟的、有纪律的队伍。”[3]268只有具有了战斗力才能担任起中国道路的重任,才能保证中国道路成为顺利推进以及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2]39因此,为了更好地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通过克服一切不利于党领导的制度来加强党的执政力。邓小平提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3]322邓小平还从社会主义事业角度强调,“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的希望。”[3]333邓小平从宏观上把握了党的建设对中国道路的影响,还从微观方面强调党的执政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改革开放后,在少部分党员身上滋生的消极腐败现象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要取信于民,就要重新树立党的优良形象,邓小平在1989年就要求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要扎扎实实做几件事情,体现出我们是真正反对腐败,新的领导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就可以使党的政策更明朗,更能获得人民支持。这样从宏观和微观上把握党的建设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关联,从而有效树立了党的良好形象,进而以良好的形象展现在人民群众之中,以此促进人民群众对党执政力及其所蕴含的道路、制度和理论的认同。

2.民生建设强化道路自信的内在认同。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历史唯物主义时曾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79因此,在肯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时,我们必须确定吃喝住行的历史前提。这些吃喝住行作为基本的历史前提,它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要任务,因此立足到社会主道路实践中,改善吃喝住行条件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利益的最大事情[8]。如果说执政能力反映出党能否领导中国道路,那么民生建设则直接关系到中国道路为了谁的问题。因此,邓小平认为民生建设直接回答了道路为了谁的问题。

在经历“文革”十年内乱后,中国经济发展遭受极大打击。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解决吃饭问题成为民生建设中的头等大事。“几亿人口搞饭吃,粮食问题还没有真正过关。”[3]90如果吃饭问题不解决,根本就无从谈其他的建设,邓小平回忆1959到1963年困难时期时认为人民群众吃不饱饭,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连温饱都没有保障,怎么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2]255这些必然会影响到社会主义在群众的声望。因而邓小平极为重视吃饭的问题。就中国而言,吃饭问题主要就在于农业和农村。对此,邓小平一再强调:“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2]65“要解决占我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的吃穿问题,使他们生活好一点,可不容易。”[4]1207邓小平对农村和农业的担心直接就是对于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的关心,邓小平在制定三步走战略时,第一步定于解决温饱问题意义就在于此。

进入改革时期,邓小平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在改革之初,邓小平就从哲学角度提出“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3]146。面对一直以来的贫困就是社会主义的认识,邓小平提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3]146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不仅仅在制度上优越于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社会水平必然也是如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后,特别是从1984年到1988年5年里的经济发展,农村改革带来许多新的变化,农作物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广大农民购买力增加了,不仅盖了大批新房子,而且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手表“四大件”和一些高档消费品进入普通农民家庭。这些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不仅仅使得人民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同时人民对中国的发展也有日益信心。在靠近香港的广东地区曾经一度外出到香港的人比较多,在广东等地实施改革建立特区后,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邓小平分析认为原因之一是在这里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只要我们政策始终是围绕人民物质文化的,人民肯定是会积极拥护的,只要是中国搞社会主义,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人民必然会从实际中看到中国道路与自身生活的关系,正如邓小平说的,“凡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受到广大人民拥护的事情,不论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多少困难,一定会得到成功。”[2]142

三、邓小平道路自信的当代启示

1.道路自信必须突出优越性。中国道路的优越性既有理论上的优越,同时在社会实践中也有优越性。中国道路自信作为一个立体式图景,包含了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化目标等层面的内容,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必然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化目标的优越性上。邓小平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总是把两者辩证统一起来加以论述。1979年7月29日邓小平在青岛考察时就指出,我们的政治路线就是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后在1984年阐述中国对外政策时,他再次强调:“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57随后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了社会主义制度与现代化的统一。“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2]110“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2]138,“我们搞的四个现代化有个名字,就是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2]1811987年提出了我们的根本路线,就是把工作重点转到建设上来,不受任何干扰,一心一意、坚定不移地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就是努力把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2]259从这些对现代化目标的论述可以看出,中国道路既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保障,保障了中国道路始终是为了多数人利益的,是共同富裕的道路。同时又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各层面的保障,可以说中国道路是为人民全面自由发展的道路。

2.道路自信包含两个不同主体的自信,不同自信在内容要求上要有针对性。在中国道路上,有作为领导核心的主体,也有推动中国道路前进的主体的人民群众。两个不同层次的主体在需求和要求上也呈现出了很大差异,因而两者必然会有不同的要求。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中国道路要展现出来的自信实际上是源于中国共产党,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自身对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准确的认识和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这样,就党的建设来看,就需要更好地提升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中的领导能力和马克思主义信念。面对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发展要求,党的能力就必须要跟得上时代步伐,积极提升执政能力。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就深刻的指出,能不能把我国的科学技术尽快地搞上去,关键在于我们党是不是善于领导科学技术工作。面对执政的新要求,“需要建立一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而且是一支宏大的队伍。”[3]264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有能力方面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2]110在十三大闭幕式上邓小平提出希望党中央能作出切实可行的决定,使全党的各级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有一定的时间学习,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并认为只有加强理论学习才能防止一些同志,特别是一些新上来的中青年同志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直达到我们的最后目的,实现共产主义。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说,对中国道路的自信更多来源于在现实利益中的满足。在面对苏东剧变的国际形势变化时,邓小平分析认为,“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如果经济发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2]354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人民群众从中国道路中得到实惠,那么自然会把珍惜这来自不易的成果,自然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只有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6]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李朝阳.邓小平党的形象观论析[J].求实,2012(8).

[8]王金水.邓小平民生思想探析[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1).

猜你喜欢

现代化道路制度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边疆治理现代化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