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之思考

2014-04-09吴军安

关键词:主体间性政治课哲学

吴军安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思政教研部,陕西西安712046)

“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之思考

吴军安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思政教研部,陕西西安712046)

当代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哲学基础。按照主体间性哲学思维,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摒弃传统的主体性教育理念,树立和贯彻主体间性教学理念,改革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途径和手段的多样化

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基于主体性哲学思维建构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提高教学效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逐步显露出自身缺陷。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教学效果的不甚理想就是例证。当代哲学领域中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哲学基础。

一、主体间性哲学理论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主体间性哲学的内涵

“主体间性”概念最早由20世纪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对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内在规定性,即主体间的相关性和统一性。其最重要的特性是主体之间的平等性、交互性。对于主体间性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交往的双方或多方都是平等的主体,都具有主体性。他们各自相互独立,彼此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另一方面,主体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的,具有交互性。”[1]

(二)主体间性哲学对传统二元对立哲学的超越

主体间性哲学既是对传统主体性哲学的扬弃,又是对主体性哲学的超越。主体间性哲学超越传统二元对立哲学的方面主要表现在:用主体间性取代了二元对立,即主体间性哲学不再像传统主体哲学那样,每个独立的个体将其他存在物视为外在于我的对象性的存在,而是将其视为与我一样的平等的主体;主体间性哲学用交互原则取代了传统哲学的主从原则,从而使关系双方成为平等、民主的主体;主体间性哲学用直接关系取代了传统主体哲学的间接关系,从而使人与人、人与对象之间成为一种天然的关系。

(三)主体间性哲学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启示

主体间性哲学对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共生性、平等性和交流关系的确认使得主体间性哲学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首先,教师要基于对主体间性哲学的认识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其次,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应倡导和建立平等、民主的和谐师生关系及教学环境;再次,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途径应多样化;最后,基于主体间性哲学思维应改革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二、我国传统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主体间性哲学不仅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教育思维方式,而且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思维转向主体间性哲学思维是一种必然。其必然性在于: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有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是主体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文化传承,是一种特殊的交流活动。它关注的是人的灵魂的唤醒和实际行动的实现,而不是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正如郝文武教授所言,“教育既离不开教育者的教,也离不开受教育者的学,也就是说既离不开作为教育者这个教育实践主体,也离不开受教育者这个学习主体。教育是教育实践主体指导受教育者学习主体的一种指导学习活动,即主体间的指导学习。”[3]因此,主体间性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是一种平等的、交互式的“主体——主体”关系即主体间性关系。而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师生之间是单向的、不平等的主客关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由主体性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转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就成为必然。

另一方面,主体性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严重缺陷与不足也要求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主体性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而过于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灌输作用;同时还体现在教育方法的单一和教育内容缺乏适应性,这又易造成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等问题。“教育实践表明,受教育者对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的认同,是受教育者能否自觉内化的最关键因素。如果内容、形式和方法不是受教育者所需要的,就无法实现对教育内容的内化,外化也就无从谈起。”[4]为此,基于主体间性哲学思维,我们应该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进行思考和探讨。

三、“主体间性”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一)摒弃传统的主体性教育理念,树立和贯彻主体间性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念

正确的教育理念是进行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效果。基于主体间性哲学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念转变的目标是由传统的主体性教育理念转变为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也就是说,我们要摒弃传统的基于主体性哲学思维方式的师生之间的主——客体关系,而确立基于主体间性哲学思维方式的师生之间的主体——主体关系。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下,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都当作是教育的价值主体、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本质是教师这一主体指导下的师生主体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而不是主体对客体的栽培和造就。所以,这就要求师生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和信任。同时,也要求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教育的主体是为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而学习,学习的动力不是外在的物质激励,而是内在的成长需要。此外,这一教育理念要求学生敞开心扉,真诚与教师沟通,将自己的思想、观点等反馈给教师,让师生双方在深入交流中达成主体间性的理解,最终达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

教师如何才能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念的这一转变呢?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哲学领域的现代性转向即主体性哲学转向主体间性哲学;其次,教师要深刻领会哲学的现代性转向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所具有的重要的理论和方法论意义并付诸于实践。

(二)改革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教学方式

“主体间性研究的是主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基础上的相互尊重、理解、沟通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关系,民主平等是主体间性的基础前提,交往对话是主体间性的本质属性。”[5]基于此,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进行一定的改革:

1.改变传统的课堂单向灌输方式而采用座谈会、讨论会等沟通和交流方式。我国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讲授的内容。在此情况下,教师很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动机、各自的特点和学习能力等,只是运用一种单向的、强制的灌输教学方式、方法,忽视了学生接受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规律。基于主体间性哲学思维,我们应建立师生主体间的平等、自由和民主的双向交流与互动的主体间商谈模式。在此模式下,教师不只是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地给学生讲授,而应该与学生一起进行互动交流和沟通。

在师生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学生围绕讨论的主题可以畅所欲言,教师应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批评和反对意见。所以,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观点和意见,无论是赞成或反对,都应允许公开地进行审查并准许学生进行辩护并同样受到尊重。其次师生之间应通过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方法相互理解和沟通从而达到教育内容实现内化并转化为自觉行动的目的。

2.采用校园漫步讨论、参观、考察等教学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师生沟通和交流的时间和地点可由学生来决定,体现其主体性,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比如,有时学生可以建议教学地点选择在学校的操场或花园,在自由漫步中进行交流和讨论,实现了师生间的平等、自由交流,这样也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此外,思想政治课教学还可以通过学生参观展览或纪念馆以及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在参观过程中学生可随时提出问题并与大家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这一教学方式中,讨论的问题都是由学生经过思考主动提出来的,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必将极大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途径和手段的多样化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主体——主体关系不仅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中得以确立和体现,而且还应该通过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途径和手段得以确立和体现。为此,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还应该利用以下相应的教育途径和手段进行,以更好地运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

1.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应该在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进行。课堂教学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进行也是一条效果极佳且非常必要的途径,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和利用。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现实生活中,关注他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并与他们真心交往和交流,倾听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与之耐心交流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当他们遇到某些困难需要解决时,教师应该多为他们想办法、出主意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在此过程中将思想政治课教学融入其中。这也充分地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这一主体的关注,从而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必然会极大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

2.高校应积极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手段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主体间性教育理论要求师生之间进行平等、民主的沟通和交流,但是面对面师生交流的主体的公开性,学生可能会因为怕在公开场合出错而矜持或提出与教师相反的意见和观点受到教师的批评等原因不能进行平等、自由的讨论。而网络这一手段恰好弥补了面对面交流的上述缺点和不足,因为网络的特点之一是使用主体具有隐蔽性。所以,借助网络手段进行师生之间的讨论时学生就会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真实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从而达到使师生这两个教育主体之间进行充分、平等和民主交流的目的。

(责任编辑 远 扬)

[1] 吴岳军.论主体间性哲学视阈下的德育师生关系范式[J].教育学术月刊,2011(2):41.

[2]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课教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3] 郝文武.教育:主体间的指导学习——学习化社会的教育本质新概念[J].教育研究,2002(3): 16.

[4] 陈国庆.搭建网络平台 融贯主体间性教育理念——对改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设想[J].理论导刊,2011(8):90.

[5] 颜炳乾.主体间性视域下的职教德育[J].职业技术教育,2010(25):1.

G642.0

A

1671-5454(2014)06-0091-03

2014-10-09

吴军安(1978-),男,河南鹤壁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思政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为2012年度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校级课题“主体间性哲学思维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政治课哲学
菱的哲学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如何上好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