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艺术专业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2014-04-09范为超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环境

范为超

(湖南工业大学 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环境艺术”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包括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环境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艺术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这个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家居装饰的设计方法,具有施工图及效果图的制作能力,掌握综合预算和简单的技能和技巧,培养面向园林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与施工、管理、服务等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技能人才。据有关专家测算,在未来十年内,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师的需求每年将以20%的比例增长。正因为市场对环境艺术人才的需求,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在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一个环境艺术设计方向。该方向在艺术设计大类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再开设了 “建筑与设计制图”、“专业手绘”、“空间形态与模型”、“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建筑CAD”“空间环境设计原理”、“装饰材料与施工”、“三维电脑设计”、“人体工程学”、“建筑设计方案”、“景观设计基础”、 “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基础”、“城市主题景观设计”、“商业空间室内设计”、“建筑装饰预算学”、“空间环境综合设计”等18门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合格实用的 “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多年来,学院在环境艺术人才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大多能胜任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有不少的学生还自办了公司,甚至成为名声显赫的领军人才。综观分析毕业生中这些优秀人才的成长历程,我们发现,这些成功人士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原因,大多是在学校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比较注意自身人文素质的充实和提高。正因为如此,我们课题组在追踪成功毕业生的调查中和摸清现在在校学生人文素质精神的实际状况下,认真探索环境艺术专业人才人文素质精神的培养方案,以便为培养高素质的环境艺术人才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环境艺术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精神现状

什么是人文素质?词典辞书没有解释,专家学者争论颇多。《辞海》说:“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1]302“人文科学,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1]305“素质”是指 “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的内容和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1]1222综合上述释义,我们可以把人文素质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如何为人处世的学问;二是文化艺术知识,主要包括哲学、文学、历史、音乐、美术等;三是将上述两方面的知识精华融入到自己的脑海中,应用于自己的人生实践中。那么,在环境艺术专业学生中,能够掌握为人处世和文化艺术知识并运用于自己的人生实践中的情况怎样呢?经过问卷调查,效果并不太理想,主要存在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

(一)价值观念偏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的形式不断多样化,尤其是利益关系格局的不断变化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造成了当代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偏离。部分大学生个人主义思想严重,中国传统道德价值中的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意识淡薄,缺乏责任心和上进心。尤为严重的是诚信严重缺失,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有部分学生上交的平时考试作业,就有拷贝高年级同学的作品,也有全部抄袭网络作品,甚至出现互相抄袭的现象,同时上交的作业完全雷同。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借鉴、不断创作的过程。虽然艺术创作设计允许向其他优秀作品学习,甚至允许借鉴其他优秀作品的长处。但这种学习和借鉴主要是其他优秀作品的创作理念,创作方法和创作思路,但绝对不允许将其他人的作品毫不保留地抄袭过来。抄袭和借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二)人文知识贫乏。部分环境艺术类大学生在人文知识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主要表现在文学、美学、音乐、美术等知识的贫乏。这种人文知识的贫乏使得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环境设计和创作工作,设计出来的作品档次不高,缺乏一定的艺术深度、广度和新意。部分学生在就业时,对用人单位提出的很粗浅的人文知识问题,竟然不能回答,以致白白丧失就业机会。

(三)学习兴趣低落。部分环境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在高中阶段文化学习成绩比较差,对艺术专业本来就没有兴趣,但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上大学,临时动员孩子学习美术,以便通过回避文化成绩不好的劣势,通过捷径进入大学。而高校环境艺术专业对学生要求非常高,不但要求学生具备绘画基本功、设计能力、计算机表现能力等综合能力,还特别要求学习具备综合的审美能力,使之通过美学理论的学习来学习美,发现美并创造美。这些本来以为进入大学可以好好放松一下自己的大学生,骤然碰到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不但产生严重的畏惧感,而且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因而造成学习兴趣低落。

(四)审美情趣低俗。部分学生由于知识面狭窄,既不了解中外著名的音乐、美术、文学作品,又没有正确高尚的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因而常常把那些低俗的流行歌曲和网络游戏视着精彩刺激的艺术作品,整天沉迷其中,而对那些形成高品位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想像力和创造力有着潜移默化影响的优秀作品则不屑一顾。学校团委组织的高品位的文化艺术活动月,既有经典名著、名曲的演播,又有美术展览和摄影展览,但参观和参与的学生并不太多。事后进行活动反馈调查,有部分学生觉得这些高品位的文化活动对自身发展作用不大,还不如网络游戏精彩刺激。

(五)心理健康失调。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不少环境艺术的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加上这些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时被父母家人捧为掌上明珠,社会经验不足,独立生活能力不强,特别是对自己缺乏正确和全面的认识,进入大学以后,面临一个全新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一下子难以适应,从而导致心理健康失调,不能正确地分辨风靡校园的各种文化思潮,不能正确地对待交友恋爱,不能正确地面对学习道路上的各种挫折,不能正确地化解各种各样的外在矛盾和内心冲突,因而极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如学校2013年上半年接连发生的几起自杀事件,就充分证明了大学生们心理健康的严重失调。

(六)创新精神缺乏。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是创新,所以,学术界历来认为设计专业是最具创造力的专业,也是培养创新能力最有成效的学科。但是,这种创新能力必须扎根于丰厚的文化土壤之中,才能生出新根,长出新芽。不少走上社会后取得卓越成绩的校友告诉我们,要想设计有创意,必须熟悉世界优秀的设计作品和了解中西方深厚的文化传统,才能在设计时迸发灵感,创作出有新意的作品。然而,有不少艺术类大学生在校时不看名著,不欣赏优秀作品,不熟悉中外历史,不了解美学原著,临到设计创作时,只会东拼西凑或盲目模仿。这样下去,怎么可能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呢?

(七)人际关系淡薄。前面说过,人文素质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是为人处世的学问。部分环境艺术学生虽然也学习了一定的人文知识,但却没有具备与之相应的人文精神。即没有把所学的人文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意识、思想和感情,更没有转变为良好的善行和品德。因而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这主要表现在漠视他人的存在和强调自己的个性和需要。有时同一个班,甚至同一个寝室的同学,老死不相往来。有些学生深夜一人玩网络游戏,根本无视寝室其他人是否能够安然入睡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经常发生,人为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甚至拔拳相向。这种学生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但会淡薄对有缘四年同窗的同学之情,而且会淡薄对祖国、民族的热爱之情,最终丧失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环境艺术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这种历史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前苏联教育模式在早期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艺术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当时我国特定的国际环境导致了我国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只注意了向前苏联的学习而忽视了关注西方艺术教育教学和创作的成功之处,特别是前苏联高校艺术教育教学和创作中过分强调政治功能而忽视艺术价值对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教学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二是我国早期高等教育重理轻文的影响。建国之初,为了加快改变旧中国的落后面貌,尽快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强国,高等教育比较偏重于理工科的建设以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造成了重理轻文的倾向。艺术属于大文科,是大文科中的副科,长期以来得不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社会上不少人认为,只有成绩不好才去学习艺术,参加艺术考试是高考上大学的一条捷径,所以,部分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是临高考时再匆忙突击一下艺术科目而进入艺术类专业的,而非真正喜爱艺术,并终身以艺术为职业。

(二)现实原因。现实原因主要有四个:一是教师队伍问题。高校艺术类专业教师有两类:即专业课教师和文化课教师。据调查,文化课教师因为是上艺术类课程中的非专业课,自认为地位、收入和发展都不如专业课教师,因此教学不是很用心,再加上学生对非专业课的重视程度不高,两者相加,导致了文化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二是校园人文氛围不浓。目前高校的各类检查和评估非常频繁,而这些评估体系中,对校园人文氛围没有定量的指标。因此,在资金紧迫和缺乏的高校,比较注重评估指标体系要求的各类硬件设施和专业设施建设,而忽视了校园内人文环境等软件环境的建设。三是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教育理念的偏差,在课程设置上过分强调专业课的课时,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强调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含金量,加以教师没有专业课教师用心,因而造成了学生的人文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学生艺术设计创作的质量。四是艺术实践走过场。环境艺术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生只有尽可能多地参加艺术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机结合,才能提高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但由于实践经费及外出实践管理困难等原因,造成了艺术实践的时间不多以及过分集中,使学生不能及时地很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地结合。

(三)社会原因。社会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基础教育的偏差。在基础教育中,普通中学往往是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学生去学习艺术,以期通过捷径进入大学,这种状况在家长和学校之间取得了高度的一致。而在所谓的 “艺术特长学校”或 “特色学校”等非普通高中学校中,则是大幅度压缩文化基础课程,大幅度增加艺术课程,并美之名曰 “强化训练”。这样一来,使得本来文化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再在压缩文化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基本上学不到什么文化基础知识。这又怎么能够提高这些进入大学的学生的人文素质呢?二是招生政策的偏差。环境艺术学生的文化录取线,远远低于其他专业的文化录取线。一般来说,艺术类高考生的文化分只需具备其他专业的最低文化录取线的60%就可以进入高校学习。这种政策过早地促使艺术类考生放松了文化知识的学习,使得大量文化素质较为薄弱的学生进入环境艺术专业学习,形成了一种从事文化工作的人本身不太懂文化的奇怪现象。三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不断提供给人们优厚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泛滥。在这种负面影响下,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享受,越来越追求最快和最大限度的功利化成功。正因为如此,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人文素质对于艺术专业的重要性,而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带学生赚钱这样的急功近利上,导致不能很好地学好培养人文素质所必须学的人文知识。

(四)自身原因。自身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部分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环境艺术专业学生主要来源于普通高中的艺术特长生或 “特色学校”的学生。前面已经论述过,这些考生中有部分学生是因为文化成绩差才走艺术捷径的,而且作为艺术特长生培养时,在专业考试前基本上很少学习文化知识,只是专业考试通过后才突击学习文化,因此,这部分考生在入校前,其人文知识的程度就比较低。2012年湖南文科美术二本省控线文化分为398;理科美术二本省控线文化分为313分,分别与文、理科的省控线相差125分和138分。如果仅看文化成绩,还没有达到三本的省控线。二是部分学生观念发生偏差。在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中,有部分学生存在着 “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知识”的倾向,认为自己是学环境设计的,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主要靠专业技能打天下,而那些对人综合素质起着潜移默化作用的文化知识则看不出有什么效用。因此,这部分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学习比较认真专心,而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则不太感兴趣,从而导致了人文素质的降低。

三、环境艺术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精神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如何加强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精神,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要端正思想,明确人文素质精神的具备和提高对于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人文素质精神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精神内化到人的头脑所表现出来的为人处世的气质和修养。这些气质和修养主要体现在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加强和提高人文素质精神,对于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优秀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个人层面来讲,通过人文素质精神的培养,可以使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使他们步入人文艺术的殿堂,接受历史、文学、哲学、音乐的熏陶,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可以使他们净化心灵,健全人格,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团结友爱的团队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从国家层面说,加强和提高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为国家培养专业扎实、技术高超、品德高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以确保中华民族的复兴早日实现,以确保中国梦的辉煌灿烂指日可待。

其次是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以确保人文素质教育落在实处。这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要明确环境艺术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精神的培养目标。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所要达到的目标可以用六句话概括:即: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谐的人际关系,高雅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心理人格,求实的创新精神。二是要推进环境艺术教育的教学改革。即在课程设置上,要开设人文知识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爱好选修符合自己的课程;在教师配备上,尽量安排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开设人文素质课程,这样做既有利于教师以自身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又有利于吸引学生改变 “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知识”的倾向。在教学内容上,要坚持首选国家级精品教材,或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编写的优秀教材。当然,在两者皆有困难的情况下,可组织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编写具有特色和针对性较强的校本教材。这种校本教材的编写,要特别注意吸纳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民族特色,这种传承也是创新中国特色环境艺术教育的主要方式。在课程学习评价上,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学生学习该课程的评价考核体系。考评结果和专业课程考核结果一样,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顺利毕业,以保证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三是要加强校园人文氛围的建设,要用丰富多彩的校园人文活动来促进环境艺术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要通过校园人文经典的阅读充实环境艺术专业学生自身人文知识;要利用各类主题活动、讲座、展览等,让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在欣赏教育过程中,去提升高雅的审美情趣。四是要加强艺术实践锻炼。要规范艺术实践环节,鼓励和要求学生多参加艺术实践,以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要创新艺术实践活动形式,引导他们一边体验生活,一边进行艺术创作,以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培养他们创新实践能力。五是要创新教学方法,如研讨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实践式教学法等等,让学生在研讨中,典型举例中和具体实践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素质精神的无穷魅力,并在这种魅力中陶冶高尚的情操,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精神。

环境艺术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精神的培养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全院乃至全校各部门的大力配合,协同作战。只要我们认真遵循教育规律,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就一定能将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精神的培养教育工程推向一个更新更高的发展阶段。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环境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