矻矻经年自成一格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与《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序
2014-04-09许钧
许钧
(南京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08)
矻矻经年自成一格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与《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序
许钧
(南京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08)
周领顺是我国翻译研究界最为活跃的中青年学者之一,我与他认识已有多年,知道他具有跨学科的学术背景。我也经常在国内学术杂志读到他以跨学科的视野,对翻译,特别是对翻译批评所做的探索性工作。就我的了解,周领顺最早是做语言学研究的,但最近这些年,他将主要精力转向他一直以来有着浓厚兴趣的翻译学研究领域,而其对翻译学的独特思考与新见,最初表现在他2003年于《上海科技翻译》发起的那场有关翻译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大讨论。
翻译学作为一门学科,不及学科意义上的语言学和文学研究的历史那么悠久,走过的路也不那么顺利。从严格的意义上说,翻译学还比较年轻,其分支领域还有待细化和进一步拓展,而作为翻译学主要分支的翻译批评,尤其如此。
在国际译学界,对于翻译批评的用力还比较分散,而在具体的批评标准上,还时而有人云亦云、随感而发的现象。鉴于这样的状况,周领顺立下长志,矻矻经年,潜心著书立说,一写就是5个春秋。他首次提出批评意义上的“译者行为”概念而聚焦于该专题的翻译批评研究;他把“译者行为”研究系统化,使之凸显于翻译批评学科并合理地冠以“译者行为批评”之名;他从中提炼出译者行为评价的理论框架,并尝试性地将其用于批评的实践;他提出翻译批评三个阶段的划分等等。他有足够的学派意识,自成一格。
译者行为批评是翻译批评学科的进一步细化,将翻译批评推进到了翻译内外相结合的翻译社会学研究阶段。在我看来,周领顺所探索的译者行为批评是对译者语言性和社会性角色行为之于译文关系的评价,是对于译者在翻译社会化过程中的角色化及其作用于文本的一般性行为规律特征的研究。在社会视域下,从译者及其行为切入所做的研究,对于提升翻译批评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公正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翻译批评,也是国际翻译批评界亟待克服的难题。
任何译文的诞生,都不可能发生于真空,而译者的意志性始终左右着译文的生成并反见于译者的行为中。各个译者虽有意志个性,但各类译者在相似的意志性支配下,其行为却有着共性的规律可循。摸透译者行为的规律,对于透彻认识翻译活动的本质特征,意义非同寻常。译者行为研究是在对译者行为规律进行描写的基础上展开的,其研究成果为理性规约未来译者的行为,做了理论上的准备和实践上的预验证,更为翻译研究开展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资深化的主题。
理论上一个概念的创生,可以使研究方法得到很大的改观。周领顺为了细化翻译批评的执行细则,提出了“译内效果”、“译外效果”、“角色化”等概念和连续统评价模式等,还提出了“翻译”和“译者”的描写定义,即:
翻译是译语再现源语意义程度不等之物或之为。
译者是借译语再现源语意义程度不等之执行者。
他所坚持的,就是学术上强调的“范畴化”,不仅要细致,而且要在细化的基础上尽可能实现客观。
周领顺的译者行为研究走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几年前,我应邀在扬州大学讲学时提到,他挖的是一座“金矿”,他是为数不多的有个性、有潜力的中青年研究者之一;我在2011年马鞍山“国际化背景下的翻译与翻译研究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讲到,他的译者行为研究处于“国际前沿”……。我在给他的信里写道,“读了你很多文章,为你活跃的思想和精辟的见解叫好。”我一直关注着他的系列研究,从他早年的英汉“转性词”对比系列到目前的“译者行为”研究系列,无不透出他扎实、肯干、敢于探索的精神。
我特别看重踏踏实实的学者。研究是一个过程,尽管研究结果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他所做的终究不是“应景”之作,不是急功近利之作。这样的探索精神,我们要给予积极的肯定,而国家社科课题和教育部社科课题的立项,也是对这种精神的诠释。
周领顺的汉语专题研究和翻译专题研究都相当专,虽然各自独立,但其透出的探索精神是一致的。他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汉语移动域框架语义分析》和这两部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专著《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与《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都在见证着他坚毅而求实的不懈探索之路。
这两部专著有很多新见,有的见解有异于传统,有的观点也许还值得商榷。我特别希望译学界的同仁关注这两部著作,关心翻译批评理论建设,在目前翻译市场混乱、版权引进盲目、翻译质量下滑的情况下,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展开有效的翻译批评,真正发挥翻译批评的作用,促进我国翻译事业健康地发展。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