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习兴趣是学好科学课的关键

2014-04-09刘尚尉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9期
关键词:科学课科学情境

刘尚尉

(黑龙江省望奎县富饶小学,黑龙江望奎152100)

培养学习兴趣是学好科学课的关键

刘尚尉

(黑龙江省望奎县富饶小学,黑龙江望奎152100)

科学课的学习重点不在于学生学了多少科学知识,而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学习方法,是否培养了科学探究的精神。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发展探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使学生以渴望、快乐、向往的心情运用自主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技能解决学习中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课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不断强化,加以引导,从细微入手,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兴趣;科学素养;培养

在小学教育阶段如何使小学生学好科学课,养成热爱科学的良好品质,兴趣是关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教师要充分利用科学课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儿童学习研究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把学习科学跟运用科学的具体目标联系起来,实现培养小学生科学兴趣的基础教育目标。

一、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关键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强烈、求知欲旺盛,一旦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弄个究竟才肯罢休,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和行动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启发他们更加关注身边的科学,让他们更好地在生活中学科学。运用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故事情境等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主动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有机地展开教学。

如何运用问题情境,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出一个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中进行科学探究,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在《生物的启示》这节课中,我创设问题情境,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动物世界》节目中鸟儿在夕阳中自由飞翔的画面,在优美的画面欣赏中,我问学生“你们想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吗?”学生都回答“想”!于是我告诉同学们人类梦想飞翔的愿望自古至今都没有停止过。人们从飞鸟的身上得到启发而发明了飞机,从而实现这个梦想,可以在蓝天上自由自在的飞翔。接着,引导同学观察飞鸟和飞机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引发学生思考:人类为什么能从飞鸟身上得到启发?除了从飞鸟身上得到启发发明飞机以外,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的事例?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启迪学生对科学事物的热爱和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喜欢科学的思想感情。

如果科学课能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使学生在智力、交际、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制作电磁铁》一课时,在学习了制作电磁铁的方法之后,我利用学生在课上制作的电磁铁和其他一些小学具,设计了一个看谁的电磁铁更有力的游戏,让每个小组选出本组同学认为磁力最大的电磁铁进行磁力大小的比赛,而且,每组同学都有一次进一步改进电磁铁的机会,这样,不仅让学生在游戏中愉悦了心情,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又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使知识得到拓展延伸,增强了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以科学课堂为主要阵地,以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为载体

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课堂无疑是最好的阵地。这就给科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把握好自己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课前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这样才有助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在短短的40分钟内学使学生学到科学研究的方法,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可是科学教材内容非常抽象,概念化的知识非常多,对于小学生而言毫无乐趣可言。我们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并组织丰富多彩的科技实验和制做活动,因为这些才是他们真正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和体验获取知识、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中,多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教师要学会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天然条件,开展各种活动。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使科学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比如利用身边的小动物和植物开展制作动植物标本活动,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植物的生长过程,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更重要的是开发了身边的教育资源,一举多得。

三、建立良好师生感情,带动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感情。因为感情有助于使学生产生兴趣,如果学生对老师有感情,走得近,那他们就会对那个老师所教的课产生兴趣。感情越深,走得越近,兴趣越会越浓。因此,在上课时,教师一定要做到语言和蔼可亲、教态笑容可掬、辅导耐心细致,使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敬,就像自己的亲人。还要能够正确对待学生出现的各种错误,不随意批评学生,更不能挖苦、讽刺学生,以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挫伤学习的积极性。

四、积极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教师应做到及时发现,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正面的评价或及时的纠正、引导。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这样既能使学生感觉到老师带给他们的温暖,又能使学生觉得老师时时刻刻都在关心他、注意他,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但是,要切忌批评学生,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多地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也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学生兴趣

“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科学课程教学手段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教学工作实施的必要手段,它不但为科学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信息,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所以,教师要以教材为中心,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服务于学生的科学学习。要引导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学会主动探究与思考,学会借鉴与选择。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现代媒体器材的应用能力,锻炼搜集信息的能力,增强学习信心,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科学课教学离不开科学实验,这也是学生最喜爱的课堂活动之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科学课的教材中,有很多充满趣味的实验,这些实验有些需要特定的实验器材才能完成,但大多数都可以利用身边现有的资源进行实验,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都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会非常想要参加实验,教师应该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为学生开展实验铺平道路。与此同时,实验中丰富的科学知识,使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既学会了科学课的相关知识,又锻炼了实践动手能力,吸引学生主动探究。

培养学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从细微入手,孜孜不倦辛勤的耕耘才能见到成效,真正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编辑∕高伟

刘尚尉(1963-),男,黑龙江望奎人,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科学课科学情境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护患情境会话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拔牙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