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思政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微谈

2014-04-09颜立峰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9期
关键词:创设知识点情境

颜立峰

(江苏省高邮市临泽中学,江苏高邮225600)

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这样说道:“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认可布鲁纳的这一理念,并尝试在教学中践行这一情境教学的理念。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针对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现状和学科特点,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须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情境的创设要紧贴学生的兴趣点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最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情境本身一定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紧贴学生的兴趣点,以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为依据,创设出能够对学生产生足够吸引力的情境,这是问题情境发挥作用的首要前提。

在给学生讲到《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节的内容时,笔者就从当下比较热门“南海冲突”进行了问题情境的创设。一提到南海冲突,提到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争端,学生立刻来了兴趣,尤其是一些平时比较关注新闻时事的学生,他们纷纷对南海争端发表起自己各种各样的看法,并且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说到激动之处,有的学生甚至提出要对菲律宾“动武”,维护我们的正当权益。借着学生的这些情绪,笔者开始趁热打铁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国会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应对菲律宾的挑衅,这与我国制定的外交政策有什么关系?”

这一情境的创设之所以能够引起学生的强烈反响,就是因为抓住了学生对时事热点问题感兴趣的心理特点,以此为材料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自然会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

二、情境的创设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在很多学生的眼中,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实用性的学科,里面所阐述的一系列理论知识与自己的现实生活也是十分遥远的。正是因为这一心理的存在,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思政学科的时候缺乏积极性,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努力改变学生的心理,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注意结合一些学生较为熟悉的、比较“接地气”的情境,把思想政治教材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笔者在给学生讲《多彩的消费》“影响消费的因素”这一知识点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先把影响消费的因素一一罗列出来再逐一讲解,虽然也能够达到理解掌握的目的,但学生的学习状态必然是被动的,所出来的效果当然也不会很好。

因此,笔者决定摒弃传统的方式,围绕着生活实例给学生创设这样一个生活化的情境材料:现在有三个家庭,第一个家庭夫妻两人都是普通的农民工,家庭月收入是4000元,有两个孩子,一个读小学,一个读初中;第二个家庭,夫妻俩都是私企的普通职工,月收入8000元,但企业效益不好连年亏损,随时都有倒闭的风险,同时还有一个女儿在读高中;第三个家庭,丈夫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高管,妻子是医生,一个孩子已经大学毕业了,家庭月收入是30000元。给定了以上材料以后,笔者开始提问: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以上三个家庭哪个家庭的消费水平高?经过比较,学生很快给出了答案:“第三个家庭的消费水平最高。”这样,学生总结出了影响消费的第一个因素——收入。接下来,笔者又提了一个问题:“第二个家庭月收入并不低,那么,在他们消费的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对他们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呢?”经过思考,学生得出了“受到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的结论,从而得出了影响消费的另一个因素——预期。

就这样,以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材料设置问题情境,不仅让课本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创设情境的方式要灵活多变

相较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最大的优势就是情境的灵活性,能够满足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能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要注意广开思路,采用多种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如讲故事、做游戏、多媒体等都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很好选择。在多样化的情境下,学生会时刻感受到学习的新鲜感,这样不仅容易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具有诸多的益处。下面就详细介绍两种课堂常用的方式,通过游戏创设情境和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

通过游戏和多媒体创设情境就是以适应学生天性和心理活动特点的课堂基调为出发点,力图把书本上繁杂难懂的知识点以游戏或者视频图片等方式表现出来。高中学生任务繁重,经过一天的学习后已经头昏脑胀,如果再强行地灌输政治理念,只会让他们产生排斥心理;再者,政治上的理念观念都与学生的基础认知相差甚远,学生对其极为陌生,如果不采取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创设认知情境,那课堂上老师讲的再多也只是事倍功半。而游戏和多媒体这两种教学方式,既能营造一种简单轻松的课堂气氛,又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能让学生对政治整个课堂教学课程都充满新鲜感。

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这一重难点时,如果是按照传统方式:把四者的定义,区别和利弊一一罗列出来,学生就会处于机械记忆知识点的状态,那在理解和做题时自然容易转不过弯来,但是如果换一种方式:先创设情境,再总结归纳教学知识点,效果可能就全然不同。

笔者在教学时,首先是跟同学做一个“选举政治小标兵”的游戏,教师可以把班上学生分成四组,让他们分别用直接选举(组员直接投票然后计每人得票数,票高的当选),间接选举(整组分为几个小组,每小组选出小组代表,由小组代表投票再计票,票高的当选),等额选举(教师直接任命1 名候选人,然后组内只有这名候选人可以参选小标兵),差额选举(组内每位有意愿参选的组员都可以成为候选人,然后剩下的组员再投票,票数最多的候选人当选标兵)来选取出小标兵。通过这个小游戏,学生对接下来要讲学的“民主选举”知识点内容就有一定的理解,而且对各种选举的优缺点感受更深,更容易理解课文所表述的内容。然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播放村委会,人大常委等选举的图片和视频,让同学意识到政治内容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和息息相关,调动起学生的政治学习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事实也证明,先利用游戏和多媒体创设情境再进行教学的效果比普通硬灌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学生的课堂反应热烈,而且从课后习题也看出来,学生对这课的课堂知识点掌握也很到位,符合高效教学的教育理念。

总之,在思政课堂上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获得情感体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既顺应了当下新课改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本身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作文教师,我们既要有情境创设的意识,又要有情境创设的能力,努力为学生创设出有趣、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1]蒋运权.谈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情境设置[J].中学时代(理论版),2012(5).

[2]吴小华.浅谈高中政治问题情境的创设[J].新课程·中学,2011(05).

[3]冯有瑞.高中政治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践与思考[J].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2011.(02).

猜你喜欢

创设知识点情境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