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2014-04-09常国祥祁红岩
李 满,常国祥,韩 龙,祁红岩
(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李 满,常国祥,韩 龙,祁红岩
(黑龙江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智能化电气设备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人工智能的发展,特别是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控制已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和主导。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量,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是教育部新增的一个试点专业。我校在2013年申报该专业成功,本文从社会需求着手,对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及专业发展进行了分析,遵循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特点,从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出发,对我院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特别是工程实践环节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介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工程实践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与国际的接轨,工业控制领域中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控制已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主要内容。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量,该专业的人才缺少,有着很大的就业市场容量、广阔的就业前景和较高的薪酬待遇。
2012年,国家对高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整。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本次目录修订的最大亮点在于将专业的具体设置,分为了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两大部分。基本专业是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特设专业是针对不同高校办学特色,或适应近年来人才培养特殊需求设置的专业。
针对专业细分化和时代发展需要,我校申请的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已经获得国家批准并将于2014年开始招生,因此研究一套适合我校特色和新专业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十分重要的。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培养具备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在电工与电子、控制理论与检测、信息处理与智能化控制等方向能进行科技研发,具有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的能力,是创新型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属宽口径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好,学生毕业后可以在供电系统、电气装置、自动控制系统从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开发与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的设计、安装、调试、控制、维护、分析、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有关的科研院所、高校、公司从事自动化装置与系统运行研究、计算机开发与应用技术方面的设计、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1.专业梯队的建设。学校为该专业已培养和引进了大量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能够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历4人,在读博士3人,并有国家级《电气工程实践》教学团队1个,省和校级名师各1人。黑龙江省优秀教师2人。师资队伍老中青结合,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很强的发展后劲。
2.构建阶梯型培养方式。按时间和培养目标逐层递进,大一学年要求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大二学年要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智能控制等;大三学年要较好地掌握智能控制、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大四和实习期要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训练,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研、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能与其他技术人员有效地交流。
3.加强“三结合”式实践工程训练。首先是方向与实践内容的结合,目前已建成控制系统、ARM、FPGA设计、PLC应用、通信、DSP、智能控制、测控工程、传感器及检测等工程实践基地31个,基地面积为6 059平方米,固定资产2 112万元,并成功申报了国家级精品课《电气工程实践》和省电气工程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其次是专业教师和实践课程结合,学院有各类专业教师,其中基础教师为电工、电子两个基础实验室。可以负责基础实践类的工程训练。专业课教师负责具体方向的实践课程。每次实验可容纳一个班,一人一组,完全可以满足学生验证性实验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再次是教学和设计相结合,在教学环节中插入实验并在课程后期加入设计类实验,教师提出实际的结果和要求,由学生两人一组完成硬件和相关软件的设计内容,并写出可行性报告或者做成具体实物。最后是实践和实习相结合,学院和哈尔滨电业局等8个单位签订了校外实习基地。在实习前已经完成电气工程、等仿真类的工程实践,实现与企业对接模式。
三、人才培养的创新
1.建立科研导师制。要结合高校学生的具体能力和实际水平,来选择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也非常高的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的教师来担任学生的导师,来对学生的课题研究进行指导,导师要根据学生的专长和兴趣爱好为他们制定不同的计划,对学生起到引导和鼓励的作用。
2.建立专门的科研创新队伍。成立专门的机构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布置和规划,为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应该对管理的队伍加强建设,对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直接负责,通过各种兴趣学习团体,提高学生的团队学习共同进步。老生带新生、软件型人才和硬件型人才互补等方式了解科技创新活动的各种动向,使业务水平和科技创新的服务意识得到充分提高。学校鼓励学生进行研发设计,并给予场所、设备、教师和电子器件的支持,通过校赛、省赛、国赛等电子类相关学科的比赛,促进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国内各个高校开展的竞赛积极配套建设实验室或者进行创新实验的场地,可以将学校的专业科学实验室进行开放,利用先进的设备来进行实验研究,为大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3.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学校可以通过邀请国内、国外的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报告或者举办学术研讨会,使学生了解新理论和新的技术手段,把握科技和市场的前沿。
四、结束语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培养具备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在电工与电子、控制理论与检测、信息处理与智能化控制等方向能进行科技研发,具有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的能力,是创新型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因此研究套索一套适合我校特色和新专业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十分重要的。依托本高校培养优势,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提供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科技工程类技术人才。
[1]刘丽珍,石长地,李志平等.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15).
[2]孙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2).
[3]毛智勇,赵林惠,张建成.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3(21).
编辑∕岳凤
李满(1975-),女,汉族,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研究,复杂系统识别,系统建模的研究。
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Y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