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路径探析
2014-04-09王超品
蒋 红,王超品
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讲,由于各民族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较为明显的发展差异及由此产生的利益诉求的非一致性,导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反复证明:如果不能妥善协调这些关系,则会引起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分离甚至对立,导致民族问题的激化,牺牲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甚至导致政权的瓦解。因而,多民族国家必须通过进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来维护国家的战略安全,以此为基础实现稳定和发展。
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两个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相关研究表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既有一定程度相关,又存在显著差异。[注]高文珺等:《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结构及其影响——以云南汉族和少数民族居民调查为例》,《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首先,从词源上讲,“民族”与“国家”即是两个立意很不相同的概念。吉登斯认为,民族是指“居于拥有明确边界的领土上的集体,此集体隶属于同一的行政机构,其反思监控的源泉既有国内的国家机构又有国外的国家机构”,[注][英]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41页。而国家在实质上是“对归其统辖的社会体系的再生产的各个方面实施反思性的监控”[注][英]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9页。的组织。民族主要靠血缘、亲缘关系及宗教、神话的凝聚力量得以续存,而国家的续存则以国家主权为基石,国家主权是制定普遍规则体系及公民相关义务的最高立法和司法机构。由此构成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概念差异性的前提:“民族认同即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注]转引自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40页。而国家认同是“生活在某一国家之内的公民基于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热爱基础上而建立起来的认同”。[注]转引自贾英健《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80页。两者内涵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其一,二者指向的客体不同。民族认同的客体是“民族”,国家认同的客体则是“国家”;其二,二者认同的基础不同。“民族认同”中的“认同”倾向于伦理学范畴,血缘和文化传统的一致性构成了民族成员身份认同的基础;而“国家认同”中的“认同”则更多地倾向于政治哲学范畴,是指建立在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身份基础之上的,公民个体确认自己对国家归属的内心感受和带有抽象性的哲学思考,如厄内斯特·勒南所说:“在记忆与遗忘之间,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寻求一个平衡……国家预设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到了现在便化约成一项明显的事实,那就是国家认同。”[注]John Hutchinson and Anthony D.Smith,Nationalism, Oxford,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pp.16~17.
由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内涵差异性的存在,导致二者在实现过程中既有交集,又有冲突。对于单一的民族国家而言,由于国家认同是直接以民族认同为基础塑造的,因此二者之间的交集大于冲突,实现二者的整合也就具有了先天的优势条件。但在当今世界,全球范围内的人口流动与迁移、各民族之间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使得一国内部的民族构成日益复杂化,单一的民族国家逐渐被多民族国家所取代,在这个过程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冲突就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第一,从民族的角度分析,在多民族国家的内部,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利益诉求,当民族利益分配不均衡时,尤其是由于社会加快转型而形成阶段性的民族利益悬殊时,就会产生一系列族际冲突问题,如果冲突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发展较慢民族就会产生被剥夺感、心理失衡感,进而对国家的合法性产生质疑,导致国家认同出现危机;第二,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国家整合常常要求各民族在相当程度上放弃民族特性、弱化民族意识,而这往往会引起人口较少民族的心理及行为抵触,如果再出现境外反动势力的渗透,则容易引发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冲突;第三,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两种认同的冲突则更多地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多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必然伴随着传统文化解体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不断加剧的状况,在这一过程中,强烈的民族认同往往会伴随着对国家的认同危机同时出现,成为对抗本民族文化失落的表达方式。
二、世界范围内多民族国家的认同危机及整合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民族问题有激化趋势,很多国家都出现了民粹主义势力复活、消极民族认同情绪抬头并不断扩大化的状况,导致原来形成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脆弱平衡被打破,出现了对国家的不同程度的认同危机,影响甚至威胁到国家的政治稳定。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民族问题更是愈演愈烈,认同危机不断加剧,很难说不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构成影响。世界范围内多民族国家的认同危机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主要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利益分配的不平等,而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经济泡沫化又使得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福利神话趋于破灭,在原先的高福利政策掩盖下的民族矛盾、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断裂的问题被尖锐呈现。同时,西方国家对不发达与欠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所导致的文化冲突、全球范围内的人口流动所带来的民族和族群结构嬗变等,都是导致认同危机的重要因素。
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着原生性的冲突。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历史上就高度重视认同的整合问题,并且从历史上看,我国对认同的整合是成功的,才使得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历史明显长于分裂的历史。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认同整合的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得到解决。
第一,我国多民族国家现代化建构与民族个体发展诉求之间存在矛盾。当前,我国基本形成了各民族与国家各项体制之间的良性交融互动关系,但另一方面,各民族由于其自身文化传统、发展轨迹的延续性及与国内外其他民族之间的交互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自身的发展诉求,要树立自身的发展目标,而各民族的发展诉求、发展目标与我国现代化建构所追求的整体目标之间不一致的情况是很难避免的,这就会发生一系列的民族问题和冲突。
第二,我国各民族间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由于各民族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的不同,导致各民族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存在客观差异性,再加上各民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所获得的各种历史性条件及主观选择上的差异性,使得各民族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一致不可避免。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政策使我国各民族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成为了普遍性状况,并在相当程度上激发了经济发展较慢民族追赶发展较快民族的积极性,但是,如果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发展较慢的民族就会认为:是国家或经济发展较快的民族剥夺了他们的资源和发展机遇,从而产生被剥夺感和对国家认同的弱化;反之,经济发展快的民族就会认为是发展较慢民族、甚至是国家整体上拖累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歧视心理,并且同样会导致对国家认同的弱化。这两种心理对多民族国家实现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整合都是不利的,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两个认同彻底分裂,导致国家解体的恶性后果。例如,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发展较快的波罗的海沿岸各地和经济发展较落后的中亚、西伯利亚地区之间的族际经济利益关系严重失衡,使民族认同走向了国家的对立面,并最终导致国家认同的丧失、国家政权的瓦解。
第三,我国存在着消极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负面影响。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也不例外,都包含着积极的认同和消极的认同。积极的认同是指,一个民族国家(包括单一的民族国家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公民能够较好地将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相统一,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认同均抱有积极和自豪的心态,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等充满感情;相信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民族与国家的共同发展;消极的认同则相反,指一国公民以自身所属民族的利益为理由,以消极、悲观、失落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公民身份,并试图凭借逃避自己的民族身份来逃避公民身份。这种消极的认同容易使其成员在与其他民族社会成员交往的过程中陷入自我封闭的境地,逐渐沦为边缘人群,并进而由于其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弱势而加剧对国家的认同度降低,甚至会出现仇视社会、仇视国家的极端思想及行为。不可否认的是,消极认同的问题在我国现实地存在着,并且在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分化加剧的情况下存在恶化的可能性。
第四,我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可能导致文化差异性过大的问题。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历史上就长期存在着文化的多元性,并且这种多元性深植于各民族的血脉当中,因此绝非某朝某代的统治者所推行的“汉化”、“攘夷”政策能够加以消解的。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在我国得到了深入而迅猛的发展,呈现一种多民族杂糅、古今交汇、中西碰撞的复杂态势。就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多元文化政策自20世纪中后期实施以来,对缓和民族矛盾和民族主义情绪、维护国家的稳定确实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然与此同时,多元文化政策在推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夸大族群间文化差异性的倾向,如果任由这种倾向发展,统一的国家认同信念就会被淡化,进而使得多元文化主义演变成另外一种形式的种族主义,使族群之间与国家之间出现分离,极大地削弱国家的凝聚力。上述经验教训要求我国重视及谨慎对待文化多元化的现实,避免因各个文化子系统之间出现“过大差异”,引起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分离。
能否成功整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从根本上决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一个存在认同危机的时代,国家如果不能有效地促进公民对国家的认同,社会将分散成不同的无法整合的整体,无论是宗教、族群,还是利益集团、地缘组织等,都可能构成对国家的伤害,其后果将不仅是破坏社会稳定,甚至可能引发国家内部秩序的崩溃”。[注]关 凯:《族群政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1~102页。
三、当前我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的理论与实践路径
(一)我国的传统国家观念预示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深度整合的积极趋势
中国传统的国家观念包含两个主要内容,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观和传统文化中的“家国同构”观念。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观是即天下一统的王朝国家观。秦汉之前的古代中国,特别是周代以来,在经典文献中,古代思想家们利用表达地理实体的概念“山”、“海”以及表达方向、方位的词汇,用空间概念建构了中国式的、具有一元等级世界秩序特征的“天下观”。“天下观”是由“天下”、“畿服”等一系列空间概念构成的理论。“天下观”作为一种人文构想,不纯粹是对自然地理的论述,还蕴含着“天下一家”、“王者无外”的一元国家观念。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早在民族国家产生以前就已经生成国家认同,且一直持续地存在于中国历史之中,这种认同的核心是王朝认同。这种王朝国家观基于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天下中国,建立于历代人对王朝的忠诚感的基础之上,可以说,从天下中国到统一王朝的国家认同意识,乃是中国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育过程中长时期持续的历史记忆与经验,它深刻地影响到现代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和国家认同的形态。[注]姚大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时至今日,这种“家天下”、家国同体的认同观仍然是中国民众国家认同观的主流,大多数中国人把家庭作为国家的建构单位,在家族认同的基础上建构国家认同。
(二)积极推行协商民主制度,促进多民族国家广泛的政治认同
新形势下,面临着各民族对民族平等的越来越丰富而强烈的政治诉求,我国应该如何积极推进协商民主政治制度,以此推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首先,要推进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真正做到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对人民群众关心的国家政治和经济问题进行有效协商;其次,要进一步协调好各民族关系,维护好各民族的政治权利,积极推进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制度的建设,充分调动各党派和各族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再次,要在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的基础之上,努力加强对各族群众的教育和引导,增进各民族间的共识,从而构建“中华民族”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一体化认同。
(三)保障人口较少民族政治权利,强化认同整合的政治纽带
当前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的迫切任务,是切实保障好人口较少民族的政治权利。美国作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多民族国家,迄今为止通过推行“熔炉政策”较好地解决了认同整合问题,即:通过宪法赋予每个公民和族群以平等的政治权利,注意克服其民族歧视色彩,将各个不同时期的移民及其后裔熔炼和融合为一个统一体,建构美国的核心文化,溶于共同的美国精神之中。美国“熔炉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在于,在推进认同整合的过程中,应充分保障和尊重各民族的政治权利,在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基础上,共同建构中华民族精神,强化民族凝聚力。在此过程中,我国也应当认真汲取美国熔炉政策的反面教训,即:熔炉政策中每个公民和族群的平等权利其实并没有得到充分保障,种族歧视的色彩仍然存在,导致每个公民和族群进入“熔炉”的机会并不平等。这就需要我们在研究和参考美国熔炉政策的同时,充分考量我国的现实国情,努力探究确保各民族平等政治权利的路径及举措。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基本政治制度的层面体现国家对各民族平等政治权利的尊重和保护;其次,还要从人口较少民族代表的选举、干部的培养等政策层面加大对这些民族政治权利的保障力度。
(四)维护各民族经济利益,强化认同整合的经济纽带
经济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表现在民族关系上亦是如此,经济交往已成为当代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内各民族联系的主要纽带,只有建立在经济平等互惠基础上的民族关系能趋于稳固,反之,就会使经济利益受损民族产生消极的民族情绪和民族自卑感,甚至会导致极端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思想的产生和激化,使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走向分裂,如果再加上境外敌对势力的利用,则后果将不堪设想。故在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情况下,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切实保障好各民族、尤其是发展较慢民族、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利益。防止经济矛盾演化为民族矛盾甚至民族冲突。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正确调控民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满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利益需求,加快实现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平衡。
(五)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建设,强化认同整合的文化纽带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民族认同也好,国家认同也好,都不能割裂同文化认同的联系,各民族共有的文化认同是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一基础决定了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的合法性。事实上,即使民族文化的边界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出现了超越,也不能使民族文化多样性消失,相反还能够使民族国家文化的多样性与全球一体化的冲击相对抗。因此,我国在整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文化的纽带作用和凝聚力量,通过建设共有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把各民族多样化的自我认同归结到对国家的统一认同上来。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这决定了文化认同的核心即价值观认同。要充分发挥文化认同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功能,就必须首先从价值观建设上着力,通过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充分发挥核心价值体系对主流文化建设和构筑精神凝聚力量的作用,以价值认同为核心,从根本上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因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深化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这不仅体现了历史必然性,而且承载着我国在新的时代要求下实现认同整合的重大使命。
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构统一价值观认同的过程中,应冷静正视我们所面临的困难:首先,因各民族之间因经济发展水平、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性,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选择异质化的趋势正在深入发展。其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分裂国家统一的图谋愈演愈烈,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民众,尤其是边疆多民族地区、跨境民族群体中价值取向的混乱状态和对主流价值观的有意识排斥。在充分认识任务的艰巨性基础上,应以利益协调为出发点,将理论诉求与现实需要有效地统一起来,激发各民族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建构各民族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性认同,并且倡导者身体力行,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各族群众将价值认同从他律向自律转化,从思想向行动转化。最后,还应当充分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来做好保障基础。
总之,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矛盾冲突具有内在必然性,但应限制在可控范围内,否则就会威胁到国家的统一、稳定与发展。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同观及认同整合格局,为当代中国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有效整合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如果整合失当,将有可能使民族矛盾演化为政治冲突,影响和阻碍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因此,我国应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重新梳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各关系要素并加以重新整合,通过国家认同的重塑与巩固,让积淀深厚的民族自我认同意识与对国族身份的强烈情感和共同认同感紧密交融,从而形成巨大的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