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言:作为行动人类学的医学人类学

2014-04-09

思想战线 2014年2期
关键词:民族学人类学医学

健康问题在当今世界或持续改革开放的中国,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无论是政府、政党、商界、民间或学术界,公民健康已经被视为民生基本问题之一。在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在物质生活层面帮助国人摆脱了短缺经济时代,物质生活水平在过去30年内的大幅度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国人的预期寿命在改革开放之后进入了一个缓慢发展的平台。与此同时,两周内患病率在物质生活提高的情境下反而逐年上升。这主要是中国的疾病发生规律从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转入了慢性病和退化性疾病。疾病谱的转变,因伴随着老龄化程度而变得日益严峻。物质相对丰富之后,食品安全问题、大气污染问题、交通死亡问题以及精神疾患,也对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诸多挑战。人类学需要面对这些社会变迁带来的阵痛。医学人类学则是一门直接面对社会苦痛的学问。

积极推动医学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促进行动人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步骤。1980年,在美国人类学学会召开1980年年会期间,费孝通接受了马林诺夫斯基奖,并发表过一次精彩的演讲,题目是“迈向人民的人类学”。在那次演讲中,费先生回顾了他在英国师从马林诺夫斯基的心得,并以充满激情的口吻说道:“当前世界上的各族人民确实需要真正反映客观事实的社会科学知识来为他们实现一个和平、平等、繁荣的社会而服务,以人类社会文化为其研究对象的人类学者就有责任满足广大人民的这种急切要求,建立起这样一门为人民服务的人类学。”

今天,在思考费先生的倡导时,我们有必要认识到,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行动人类学之急迫性。至少一部分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者,需要积极主动地利用人类学知识造福于人类。行动人类学需要专门从事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的学者们,在重大问题上充分依靠学科智慧的积累,发表见解并采取行动。这需要我们勇于反思、质疑、挑战那些否定文化多样性、否定文化平等诉求、否定文化包容的荒谬言论和野蛮做法。这样的行动人类学,也是广义的人类学在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基石之一。在当代中国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者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民族平等、农民进城、生态恶化、农村土地制度、水库移民、婚姻家庭关系、医疗公平性、教育机会、医学多样化、基层选举、文化遗产保护等重大问题,发表了具有独立见解和批判精神的文章和言论。其中一部分学者还以技术支持和政策倡导的方式迈入了行动者的行列。

我们也必须看到,当面临人类学家最有发言权的诸多重大社会和文化问题之际,我们的声音仍然薄弱。我们的很多研究成果,既不能影响重大问题的决策人,也不能传达给民众,甚至不能引发同行的共鸣或呼应。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我们对知识生产的理解有局限性。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类学积累的知识,本应运用到文化反思和社会批评之中。另外,我们对实施行动人类学的路径,也有认识上的局限。就具体路径而言,我们需要在学科内,建立一个履行社会责任的学术氛围。我们需要勇于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意见领袖对话;我们需要积极寻找政策倡导的机会;我们需要善于同其他学科的学者,就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问题展开合作研究。同时,我们需要在人类学家最有发言权的重大问题上,争取到表述的权利。

为此,医学人类学应肩负着行动的重任,同时为人类学理论方法的升华提供着广阔的天地。

猜你喜欢

民族学人类学医学
历史民族学课程发凡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学科简介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项目调研与分析——基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项目
医学的进步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发展战略语境下的中国山地民族学研究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