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史教学方法新探
2014-04-09张虹
张虹
(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
中国新闻史教学方法新探
张虹
(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
新闻史具有历史学科的属性,中国新闻史教学可以借鉴新史学的研究方法,从史学的叙事性、思想性、现实性三个方面发挥历史的力量,使新闻史课程摆脱边缘化的状态,变得有益有用且富有吸引力。
新闻史;史学;叙事性;思想性;现实性
新闻史是新闻学科的三大支柱(新闻史、新闻理论和新闻技能教育)之一,在任何新闻学院的学科设置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新闻史却是一门枯燥、无用、极其边缘化的课程,与学生的现实体验和从业需求相距甚远,即使在考试、学分的压力下也没有多少人愿意主动学习。这是长期困扰着新闻史教学的问题。而纵观目前人们对这一难题的研究解决,我们会发现,大多数研究想当然地关注了新闻史在新闻学科领域的角色和属性,却忽视了它的历史学科的属性。依此思路,实际教学中难题的解决往往无法对症下药。其实,从汉语语法角度来说,“新闻史”是偏正短语,即“新闻”是对“史”的修饰,“史”是中心语。新闻史评述和研究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其教学要遵循历史的规律,充分发挥历史的特点,从历史的角度探讨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新闻史教学的诸多问题,充分发挥新闻史课程的作用。
20世纪以来,历史学的研究出现了不同于19世纪实证主义传统的一系列新动向和新发展,可以总称为“新史学”。新史学与旧史学的不同主要有三点:“一是更注重史学的‘当代性’,二是更注重史学的‘思想性’,三是更注重史学的‘叙事性’”。①李彬:《“新新闻史”:关于新闻史研究的一点设想》,《新闻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史学研究的这三点转变,同样也适用于新闻史教学。
一、新闻史的故事化叙述——史学的叙事性
史学首先是一种叙事,没有后人反复多样的叙述,历史就是虚空。而在教学中,如果历史的叙述枯燥干瘪,不能被学生接受,则无论新闻史多么重要多么有用,也难以为学生重视。所以,要展现新闻史作为历史学科的魅力,首先要以生动有趣的叙述吸引人。
目前的新闻史教材往往注重叙述框架的搭建、知识的系统性,内容高度浓缩。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的方式进行教学,则新闻史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年代表、大事记和一堆概念的死记硬背,没有人、事的流动,感受不到历史的脉搏,这样的历史是不能进入学生的生活和心灵的。不喜欢枯燥干瘪的事件罗列,而愿意读有情节有人物的叙述,这是人之常情,即使具有足够理性认知能力的大学生也是如此。而且,新闻史本身也并不就是如此面目枯燥。真正的历史不是无意义的事实、事件的混沌堆积,历史有客观的脉络,其中的历史事件有首尾有情节,有潜在的故事性,我们的叙述则是使这种故事性结构变为现实形态的途径。克罗齐说过,“不存在叙事的地方就没有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教学中,以故事化的形式叙述新闻史,不但不违背历史的客观真实,反而是在实现历史的客观真实;新闻史的故事化叙述不是讨巧学生的肤浅手段,而是它作为历史的题中应有之义。
新闻史中存在丰富多样的故事,尤其是那些波澜壮阔的重大事件,它们的错综复杂、曲折多变甚至机缘巧合并不亚于虚拟的文学故事。在新闻史教学中,运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不是要凭空杜撰(不论情节还是细节),制造课堂噱头,而是充分挖掘历史事实,补充教材的叙述,理清脉络,让学生透过新闻史表层的“何时何地何人何事”,领略历史真相的复杂生动,形成全面深刻的认识,避免对新闻史的简单化。当然,新闻史中还有非故事性的成分,而且课程学习的目的和时限决定了教学中不可能处处讲故事,所以可以选择情节相对紧凑、主题较突出的内容,进行故事化的叙述。
在叙述中,情节是故事结构的主干、筋骨,它搭起叙述的框架;人物、细节等是故事的血肉,它们使故事丰满,更接近真实,使历史充满生命力。在新闻史的故事化叙述中,尤其要注意充分发挥人物、细节的作用。“细节往往是具体的、形象的,可以使已经逝去了的历史重现出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原状,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①叶小兵:《细节的重要》,《历史教学》2005年第9期。鲜活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与学生的认知以及所思所想发生关联,使学生更容易与历史人物进行精神互动,在潜移默化中建立新闻职业规范,培养职业认同感,并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相对于新闻实务课程的技能培训,这是新闻史课程的特殊使命。
以中国新闻史中的“苏报案”为例:1903年6月,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应清政府要求,以鼓吹革命的罪名将《苏报》主要撰稿人章太炎、《革命军》作者邹容等人拘捕,并查封了《苏报》报馆,后来章、邹分别被判处三年和两年监禁,邹容最后死于狱中。这是苏报案的简要情节。相比于“大事记”的模式,这样叙述下的苏报案有了情节,能使人一眼明了“何时何人何事”,但于学习者、接受者来说,它与新闻史上其他报馆被封、因言获罪的案例没有什么不同,无所谓特殊意义,与学生也无所谓“精神互动”。
从人物和细节的角度,苏报案的叙述尚需要解决诸多疑问:为何《苏报》主笔章士钊、《苏报》主人陈范没有被捕,而与《苏报》无直接关系的邹容却被捕?章太炎如何表现?“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是什么机构?沿此追索,苏报案的故事化叙述可以补充的内容还有很多:《苏报》的来历、陈范的身份及《苏报》刊登革命言论的原由、始末,租界的权力,负责处理《苏报》事宜的南京陆师学堂总办俞明震与主笔章士钊的关系,工部局拘捕的经过,章太炎的前后表现……增加这些人物、环境、细节等内容,苏报案才能立体化。而一旦面对这样一个立体化的故事,就绝不仅仅是只听了一个故事而已。在这场精彩的“大戏”中,我们会看到清政府的荒唐可悲、中西价值观念的冲突、个人命运的悲欢,还有最真实的人性。
这样的叙述,激活了学生的记忆、体验与经验,与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关联,从而使知识的接受具体不空洞(关于殖民、租界,关于《苏报》等),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去除了神圣化,更全面准确(关于章太炎、邹容、陈范等),并且在这种富有感染力的认知过程中,增加了学生与历史人物的精神互动。教学内容的叙事性、情感性,不但便于学生吸收知识,而且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获得自己去感悟、去体验以及进一步探索的可能性。
二、新闻史教学中史观和史料的结合——史学的思想性
完整的历史学习,不仅仅是对史实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史实的理解和评判。新闻史的教学,不仅要对新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物和事件加以故事化的叙述,更应对新闻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加以揭示与概括。在讲授新闻史实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对新闻史现象进行能动的反思、总结和概括,进行理论层面的提升。其实,史料与史观的结合在教学中无处不在,因为叙述的过程就是一个主观建构的过程,故事本身潜藏着思想、精神、观念。我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看。
从宏观的叙述范式来说,教师采用何种模式叙述整个新闻史是一种史观的体现,它决定了学生从总体上对于“新闻史是什么”的理解。目前各种新闻史教材的叙述路径基本上都属于革命化范式,有着浓重的革命、政治色彩,这种以中共党史、路线斗争史代替新闻史的叙述方式的弊端已得到广泛的反思。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反思教材的叙述模式,认识到它的偏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通过挖掘新闻史上被忽视的内容——比如一些中间报纸和非党报人、国民党的新闻事业——来树立全局观,突破阶级斗争的框架,对新闻史更多采用专业的视角进行解读:新闻观念、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新闻传播业务经验(包括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新闻传媒的经营与管理(包括广告)等各方面的演进与发展。
从微观上,对人物、事件、报刊的评价,在已有史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敢于怀疑,不迷信于权威定论,独立思考,展开讨论。比如,针对《大公报》“小骂大帮忙”的评价,不是简单肯定或否定,引导学生从社会背景、办报宗旨、报纸与报人关系、报刊言论等角度,认识《大公报》的多面相,梳理《大公报》与国民党政府的关系,进而思考新闻与政党、国家的关系。如此,以史料为基础,进行新闻理论的升华,锻炼了学生的理性思考、判断能力。
三、新闻史与现实的结合——史学的当代性
对历史的研究是由现实的兴趣引起的,只有带着对现实的深切关怀去研究历史,才能真正发挥史学的功能。在学生的印象中,新闻史就是故纸堆,跟现实中风风火火、不断变化的新闻实践没有关联。要改变这种状况,在教学中,就要时刻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一)通过历史理解现实
柯林伍德认为“历史的终极目的不是知晓过去,而是理解现在”。历史的发展具有脉络性,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因为有过去,所以才成为现在,要想更深刻地理解现实就必须追溯其历史。比如,对于我国目前新闻体制上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认识,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特殊的管理方式产生的根源:新闻体制“事业单位”的内涵是什么?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新闻体制与现行新闻体制有何关联?这种新闻体制在解放初以至文革时期发挥了什么样的机能?解放前的民营报业在解放后命运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改革开放后“企业化管理”使新闻事业产生了什么变化?在对上述历史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发现现实中“事业单位”的性质与“企业化管理”方式之间有无矛盾?如此,对目前我国新闻体制改革的现状和前景才可以有较为深入和清晰的认识。
(二)从现实出发学习历史
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鲜活的新闻事件往往是历史规律的又一次粉墨登场或重新演绎。从当前学生关注的舆论热点、焦点作为切入口,去发现历史海洋中的鱼,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从已知新闻实践探求未知的新闻历史。在这个从现实到历史的倒溯中,我们能看到新闻事业发展中的“不变”,也能发现历史规律随时代不断发生的变化。
比如,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不但1979年之后在新闻界有过广泛争论,而且时至今日仍旧是新闻宣传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在教学中,就可以从当前舆论关注的相关内容入手进行倒溯学习: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随后,8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2009年,郑州市规划局信访副局长向记者发问:“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以及当前其他类似事件。由此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上有关党性人民性的关系问题:胡绩伟与胡乔木的争论,延安《解放日报》改版中确立的“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内涵等,并进一步思考“新闻本位”、“宣传本位”与党性人民性的关系。经由现实倒溯历史,又通过历史到达现实,在这反复穿梭和思考中,学生对党性人民性的关系以及在新闻工作中如何做到两者的统一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综上,在新闻史教学中,准确把握新闻史课程的历史学科属性,运用新史学的研究方法,以故事化的历史叙述吸引学生,以思想性的历史理论提升学生,以现实的视角使历史学习触接地气,充分发挥历史的魅力,则新闻史必定是有益且有用的,新闻史的学习也必定是快乐的。
[1]周建漳,赖勇龙.试论历史存在的故事性[J].史学理论研究,2010,(1)
[2]王敏.建构与意义赋予:苏报案研究[D].复旦大学,2008
[3]涂俊超,吴婷.新闻史教学如何接近时代——2009年武汉地区新闻史教学改革研究会综述[J].新闻前哨,2009,(7)
A new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for Chinese News History
ZHANG Hong
Journalism history has the attribute of history.China's journalism history teaching can draw lessons from the research method of New Historiography,play the power of history from three aspects of narrative,ideology,and reality.China's journalism history thus can get rid of the marginalized status,become useful and attractive.
journalism history;historiography;narrative;ideology;reality
G210.9
A
1009-9530(2014)04-0138-03
2014-04-23
张虹(1977-),女,安徽省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新闻史、新闻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