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言语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2014-04-09童晓燕
童晓燕
(安徽建筑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幽默言语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童晓燕
(安徽建筑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幽默言语交际失败有着深刻的认知原因,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在交际者认知语境能否互显、听者能否辨别说话者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方面的差异、以及听者能否实现认知框架的动态转换方面寻找幽默交际失败的原因,为幽默言语交际失败做出一个初步的解释。
幽默言语;交际失败;认知语用
一、引言
幽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交际方式。幽默的定义众说纷纭,研究由来已久,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等人。关于幽默,陈春华分为情景幽默和言语幽默①陈春华:《会话幽默的语用分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第21页。。言语幽默是因人们对词语意义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学者们往往从修辞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角度分析成功幽默的制笑机制和其解读过程。对于失败的幽默言语交际,国内学者研究成果不多,国外学者如Bell②Nancy Bell,Responses toIncomprehensible Humor,Journal of Pragmatics,Vol.57,2013,pp.176-189。曾探讨导致幽默言语交际失败的外界环境因素以及听者的反应。对于受话人或听者没有理解、欣赏幽默的言语—即幽默言语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机制目前尚缺乏一定的研究。因而本文从认知语用的角度探讨幽默言语交际失败的内在原因。
二、幽默言语交际失败现象
以往的幽默研究主要假定幽默言语发出者说完幽默话语之后会引起听者觉得好笑的反应,从而达到缓解紧张情势、避免尴尬等语用效果。但是在实际的交际中听者并不一定能听懂话语中的幽默,并不是每次交际都能成功,失败在所难免。曹阳认为在言语交际中不符合交际者意图或预期的交际效果即为交际失败③曹阳:《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外语学刊》2012年第6期,第96页。。对于幽默的言语,言者往往暗含讽刺挖苦、委婉批评之意,或话中有话暗藏玄机。听者需要听出言外之意,并做出相应的反馈,交际才算成功。如果听者不产生符合言者幽默意图的交际效果往往被认定为幽默交际失败。如下文摘自英国情景喜剧《黑爵士》(Blackadder)④摘引自Geert Brône,Hyper-and Misunderstanding in Interactional Humor,Journal of Pragmatics,Vol. 40,No.12,2008,p.2036.中的一个片段,情景是这样:Edmund Blackadderh(以下简称为Ed)、George(简称为Ge)和Baldrick(简称为Ba)三人离开英国战壕,来到一片无人区,George手执一份军事地图:
Ed:Now,where the hell are we?
Ge:…we appear to have crawled into an area marked with mushrooms.
Ed:(Patiently)What do those symbols denote?
Ge:Pfff.Thatwe’re in a field ofmushrooms?
Ed:Lieutenant,that is a military map,it is unlikely to list interesting flora and fungi.Look at
Ge:Good Lord,you’re quite right sir,it says“mine”.So,these mushrooms must belong to the man whomade themap.
Ed:Either that,or we’re in the middle of a mine-field.
Ba:Oh,dear.
Ge:So,he owns the field aswell?the key and you’ll discover that those mushrooms aren’t for picking.
在这段对话第二个话轮,Edmund提问George军事地图上蘑菇标记的含义时,George愚蠢地推测他们身处一片蘑菇地。于是Edmund说到这是军事地图,不大可能会标记出有趣的花卉和菌类,并幽默地说到这些蘑菇可不能摘,言下之意就是这是很危险军事上的标记,在实际环境中不能随便触碰。可是George在看到地图上的“mine”之后误认为蘑菇不能摘是因为它归地图制作者所有,所以不能采摘,实际上“mine”的含义应该是地雷,而不是名词性物主代词“我的”。很显然,他没有弄懂Edmund“蘑菇不能采摘”这句话所传达的幽默,甚至当Edmund提醒他们可能身处于“minefield”时,他还固执地认为地图制作者拥有那块地。这是典型的幽默交际失败的例子。
三、幽默言语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分析
(一)认知语境
关联理论认为语境是认知环境——一种心理建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①Dan Sperber&Deidre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年,第15页。,它是认知主体以往和交际时周围的各种物质环境因素以概念表征的形式储存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并不是具体的情景因素。何兆熊②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1页。认为交际双方的认知语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交际者对交际时共处的认知语境的了解和把握是交际成功的首要条件,交际能否成功往往取决于交际双方对对方的认知语境能否显映。认知语境的因素既涉及交际时的具体客观情景因素,也涉及交际双方的认知因素,如已知的各种事实、信念、假设以及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幽默言语交际也是一种交际,其成功与否同样取决于认知语境这个首要条件。在解读幽默时,听者需要激活自己的背景知识并结合各种线索从而达到和说话人的认知语境互显的效果,这样幽默交际才能成功。如果说话者的认知语境不能和听话者互显,幽默交际就注定失败。如下面引自《傲慢与偏见》③Jane Austen.Pride and Prejudice,英语学习大书虫研究室译,奎屯:伊犁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页。的一段对话,情形是当得知一个富有的单身汉彬格莱搬来附近时,拥有五个成年女儿的贝内特太太催促其丈夫贝内特先生去拜访彬格莱先生,可是贝内特先生却不大愿意。
“我看没有那个必要。你带着女儿们去就行啦,要不你索性打发她们自己去,这样或许更好些,因为你的姿色并不亚于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你一去,彬格莱先生倒先看中你呢。”“亲爱的,你太恭维我了。我当年确实算个美人儿,但是,现在我可不敢说有什么出众的地方了。一个女人家有了五个成年的女儿,就不该想到自己的美貌啦。”
在贝内特先生的认知语境中,一个年青富有的单身汉搬来时就立马飞蛾扑火般地巴结他实在有失绅士体面,所以他不愿意去拜访。可是贝内特太太却不依不饶依然坚持让他跑一趟。于是,厌烦之至的他说了句“你的姿色并不亚于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你一去,彬格莱先生倒先看中你呢”这样明显有违事实的话来调侃太太,制造幽默。希望太太这样的念头,然而,贝内特太太显然不明白丈夫的心思,没有和他的认知语境互显,把他调侃式的语言当成了真诚的恭维。这样,贝内特先生幽默的言语交际没有达到他所预期的交际效果,这是明显的幽默言语交际失败的例子。不过,从小说本身来说,这却恰恰生动地塑造了贝内特太太愚钝、浅薄、俗气的人物形象,达到了小说的部分叙事目的。
(二)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根据Sperber&Wilson④Dan Sperber&Deidre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年,第58-61页。的观点,说话人的明示行为背后存在着两种意图:(1)信息意图;(2)交际意图。信息意图指的是交际者生成一定的话语刺激从而达到提供交际具体内容的意图。交际意图是交际者真正的意图,即说话人希望听话人明白说话人有传达某个信息意图的意图。例如,A说“今晚我们一起逛街吧?”B回答说“我明天还有考试”。B告诉A明天他有考试,传达了这个信息,这就是信息意图。此外,B还想让A明白他为什么要传递这个信息,比如推导出B想表达“不能去逛街”,这就是B的交际意图。信息意图虽然很重要,但是成功的交际往往只须要获取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即可。A只须要明白B的回答“我明天还有考试”实际上是婉拒和他一起逛街的意思那么交际就算成功。
对于一般的言语交际来说,有时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差异很大,而对于幽默交际来说,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差异往往更大。在幽默的解读过程中,听者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语境必须使其正确地识别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才能成功地解读幽默。如果幽默的难易度超出了听者的认知能力,那么听者就无法识别其中的交际意图,理解、欣赏幽默也无从谈起。如下文《傲慢与偏见》中对白:
贝内特太太不屑再作任何回答,可是自己又忍不住气,就责骂起一个女儿来了。“别老是咳个不停,吉蒂,看在老天爷份上!稍稍体谅一下我的神经吧。你把它们都给撕破啦。”“吉蒂咳嗽也太不注意了,”她的父亲说,“她选的时候不对。”“我又不是自己咳着玩的。”吉蒂没好气地回答。①Jane Austen,Pride and Prejudice,英语学习大书虫研究室译,奎屯:伊犁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页。
当贝内特太太抱怨小女儿吉蒂咳嗽刺激她的神经时,贝内特先生说到吉蒂的咳嗽选的时机不对。其信息意图似乎是在帮其太太谴责女儿的咳嗽,让太太获得心理的平衡。但是,根据一般知识,我们都知道病人无法通过意志控制咳嗽,也就没有“选对时候”之说。因而,他的帮腔只不过是调侃幽默的话语而已,其交际意图实际上是谴责自己的太太对女儿过于苛求。可是,他的交际意图很显然没有被他的女儿识别,因为她说了句“我又不是自己咳着玩的”,表达对父亲谴责其咳嗽的不满,这只是回应了他的信息意图。可见,贝内特先生的幽默言语交际没有得到正确的回应,无论是他的太太还是他的女儿都不能听懂他的幽默,内心苦闷可想而知。
(三)认知框架的转换
学术界往往认为人类学家Bateson首先在人类学中使用“框架”这个术语②Deborah Tannen,Framing in Discours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年,第18页。。Ungerer③Friedrich Ungerer&Hans-Jorg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p209.指出,在语言学界Fillmore首先引入了框架理论。那么语言学界的“框架”究竟指什么呢?Taylor④John Taylo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第87页。曾认为框架是指连接与某个给定语言形式相关的多个认知域的知识网络。例如:描写“母亲”框架就涉及到婚姻域、生殖域、遗传域等,谈到“考试”框架时必然涉及到监考教师、考生、试卷以及监考等域。人与人之间往往不必要详细说明所有的信息就可以成功地沟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们大脑中存储了很多框架,一谈到相关的框架就会启动该框架中的相关认知域,这样就能理解彼此的话语。根据Coulson⑤Seana Coulson,SemanticLeaps:Fame-Shifting and Conceptual Blending in Meaning Constru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p.33.的观点,语言意义的理解意味着启动并填充框架,即自动激活与之相关的一整套知识经验的过程。
幽默的理解需要启动框架之间的转换,听者首先根据自己的认知语境识别一个框架,在遇到与此框架不符的冲突信息时,放弃原先设想的框架,重新解读并获得新的框架。这种再解读过程,就是Coulson所提到的框架转化理论。如下例:
顾客:服务员,我的汤里有只死苍蝇。
服务员:知道了,先生。这只苍蝇不太擅长游泳。
当我们读到“汤里有苍蝇”时,所启动的是汤不卫生,需要“换汤”的框架;因为服务生却将顾客的话语理解成不明白苍蝇为什么会在汤里淹死,启动了“游泳”的框架,即包括游泳者、水、游泳衣等认知域。一只死苍蝇在汤里的恶心场面被服务员“巧妙”地变成了苍蝇是否具有游泳能力的探讨,于是让人觉得可笑。因而,只有启动框架的转换,才能正确地理解对白中的幽默。
可是,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的差异,每个人在理解幽默文本时的框架转换能力有差异,同一个幽默文本如果不能得到恰当的转换往往就不能使受话者理解甚至引起误会。如第一个例子中Edmund说到“those mushrooms aren’t for picking”时,他口中的蘑菇代表的是地雷,因而不能采摘。所以他利用“地雷不能碰”和“蘑菇不能采摘”这两件事之间的巨大差异制造幽默,要正确体味其中的幽默就必须要启动“地雷”和“蘑菇”之间的框架转换。可是George看到“mine”时,他认为那些蘑菇属于制作地图的人。因而,他还是固执地认为蘑菇标记就是指蘑菇,很显然并没有启动框架的转换,因而也无法理解Edmund话中的反讽和幽默。可见,正确地转换框架对于成功的幽默交际是多么重要。
四、结语
正常的言语交际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尚且会失败,更不用说对听者挑战较大的幽默言语。在解读幽默言语时,听者不仅需要结合背景知识和语境知识实现和说话者的认知语境互显,而且还需要透过说话者信息意图识别其交际意图并能够成功地实现认知框架的动态转换。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幽默交际就可能失败。当然,幽默言语交际失败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阐释如审美经验、语言能力以及心理因素等,本文只是从认知语用的视角做了一个初步的尝试。
A cognitive and pragmatic approach to failed humorous interaction
TONG Xiaoyan
Through cognitive and pragmatic approach,this paper is designed to exp lore the causes for failed humorous interac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whether the cognitive environment of interlocutors could be mutually manifest,whether the hearer could differenti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peaker's informative and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and whether the hearer could realize the dynamic cognitive frame-shifting. Hopefully,some cognitive causes for failed humorous interactions will be presented.Hence,it will bring about a tentative exp lanation for failed humorous interaction.
humorous interaction;failed interaction;cognitive and pragmatic approach
H030
A
1009-9530(2014)04-0101-04
2014-05-05
童晓燕(1983-),女,安徽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