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上)
——春秋战国时期赋税论*
2014-04-09周道生
□ 周道生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长沙 410116)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上)
——春秋战国时期赋税论*
□ 周道生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长沙 410116)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表现在冶铁技术的进步和铁器的普遍使用,水利工程的兴修、农田灌溉的进步和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矿业、商业的大发展和城市的扩大与繁荣。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变革首先是春秋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和赋税制度的变革,然后是战国时期的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的赋役管理制度中“均财节用”的理财原则和“量入为出”的财税法则及对财税官员十分严格的的监督和考核,仍值得今天借鉴
春秋战国赋税;变革时代;赋役制度;均财节用;量入为出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和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古代社会从奴隶制社会向皇权中央集权专制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始于西周最后一位国王——周幽王十一年(-770)灭亡,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洛阳市),至秦始皇统一六国(-221),共549年。
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至周烈王二十三年(-403)韩赵魏三家分晋,前后共367年。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03年的三家分晋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共182年的长期分裂和战争。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在农业上,由于铁器农具的使用,以及新的生产技术的采用,大规模的水利兴建和发挥作用,大大提高了农田耕作的深度和广度,也使辽阔的森林地区和大面积的荒地得以开发,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了。农作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加,剩余农产品比过去大为增多。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青铜制造技术进一步提高,煮盐、冶铁和漆器的手工业也迅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私营手工业主和小手工业者。奴隶主官商垄断的局面被打破,货币在市场交易中也得到广泛使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和社会各阶层的分化。首先是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一部分握有特权和经营工商业的奴隶主贵族霸占和侵占了大量新垦的荒地和森林地区的土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局面被打破,土地私有现象出现了。随着发生了土地自由买卖。工商奴隶主大量购买土地,不断扩充自己的私产,成了占有大量土地的新兴地主阶级,井田制遭到破坏。土地占有制的变化引起了剥削方式的改变和社会变革的到来。井田制时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是“同养公田“的劳役地税,即夏、商、西周时期的“贡、助、彻”的赋税制度。到春秋时期,最早在齐国,在田赋征取方面,管仲实行了“相地衰征”,即根据土地好坏或远近分成若干等级,按等级征收土地税。土地税主要是征收实物,劳役地租被实物所代替。接着在鲁国、楚国、郑国相继改革了赋税制度。鲁国推行“初税亩”,郑国作“丘赋”,楚国改革了税赋制度,实行根据土地收入的多少征收田赋的政策。
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社会上的一切事物都在急遽迅速变化着,曾一度强大的不可一世的奴隶主贵族势力土崩瓦解,而原来处在幼弱地位的封建地主阶级迅速变成了强大者,优胜者。真可谓“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这是一个比春秋时期更加剧烈、更加波澜壮阔社会大变革时期。旧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度逐渐崩溃。世袭领地和计口授田的井田制最后为地主私有土地制度所代替。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改变历史面貌、决定历史发展方向的革命时代,即由领主通过公田制以劳役地租形态对奴隶和农奴的剥削变成了地主通过土地的租佃关系,以实物地租或货物地租形式对农民进行剥削,以地主土地占有制经济结构形态代替了贵族领主制经济结构形态。封建地主占有的生产方式代替了奴隶主占有的生产方式。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成了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解放。铁制农具和牛耕普遍推广于农业生产中,农田水利设施大大提高,农业产量极大提高。工商业也突飞猛进。炼铁技术长足进步,并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纺织和染色技术也大大提高,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出现了许多繁荣的商业都市。大商人“结驷连驰”的商队往来于各诸侯国之间,有的已越出中国国境,成为最早的国际商人。这时著名的丝绸子路已经开通。战国时,货币经济也有了惊人发展,黄金已成本位货币,流通于诸侯各国。
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的迅猛发展,有如排山倒海之势,一举冲破了一切旧的思想罗网、旧的奴隶主贵族赖以维护的礼法政权,使旧的社会秩序陷于全面混乱,奴隶主贵族的正统思想全面崩溃,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旧的思想牢笼被冲破,奴隶主贵族阶级的“正统”思想锁链一节节地锈损,新的思想象潮水一样,一泻千里,无论任何力量都难以阻挡,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墨、道、法、名、杂、农、兵、阴阳、纵横各家的思想学说异常繁荣。当时许多学派公然宣扬财利思想。整个社会浸淫在营利精神的狂热之中,“金钱万能”已成为了人们的座右铭,利之所在,趋之若鹜,甚至于舍命以求。“民之利也,犯流矢,蹈白刃,陟血盩肝以来之,野无闻者,忍亲戚兄弟知交以求利。今无此之危,无此之丑,其为利甚厚,乘车食肉,泽及子孙,虽圣人之优不能禁,而况于乱”。(《吕氏春秋·节丧》)总之,营利精神笼罩了整个社会,支配了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人人都堕入利网,真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财富成了社会的最高威权,金钱成为人们的最高主宰。
战国时期的赋税制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秦国商鞅实行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提出了以“农战”为核心的重征关市之税和酒肉之税的赋税政策。他说:“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他还制定了“訾粟而税”的赋税政策,即按田亩数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多少折成标准亩征收赋税。魏国李悝提倡“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实行按土地肥脊程度,分等级征收田赋。
一 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和经济全面发展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个字“变”。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农业、手工也迅猛发展,商业、交通、货币也大大地向前跨进了一大步,而且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只有近百年来的民主革命时代才能与之相媲美。春秋战国时代的各种社会力量进行大分化、大改组。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灭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一颗颗旧贵族人头落地,一个个旧时代权势豪门家业凋零。一股股新势力突然勃起。如“八郤、五大夫、三卿”一朝覆灭,“栾、郤、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皀隶”,“宇庙之牺,为畎亩之勤”,“筚门闺窦之人而皆陵其上,陪臣、贵族家臣执掌国政”。社会制度由奴隶社会向封建专制皇朝过渡,国家形式从统一走向分裂,再从分裂走向割据,最后归于统一。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铁器逐渐普遍使用,当时中国的冶铁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公元前七世纪中叶至公元前6世纪,中国使用了铸铁,比欧洲使用铸铁早了19个世纪。战国中期以后,中国使用了生铁柔化技术,比欧洲早了20个世纪。冶铁技术的进步,为铁器的普遍使用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农业生产发生了飞跃变化,主要表现在牛耕和铁犁出现,施肥的进步和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兴修和合理的灌溉,广阔的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货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城市化,商业大都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沟通全国交通的网络也发达起来。下面分别加以叙述:
(一)冶铁技术的进步和铁器的普遍使用
人类历史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铁是陨铁,陨铁是天上掉下的陨石(铁、铬、镍的混合物),经煅打而制成的。中国在殷代和西周初年就开始锻打制造和使用陨。到春秋初期就开始使用“块锻法”炼铁,即把铁矿石放在炉中加热,温度达到800—1000℃时,再用木炭还原得到铁,这种铁质量比较差。至春秋晚期中国就掌握了用生铁冶涛法冶炼铁技术。同时,冶铁的鼓风设备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春秋晚期至战国初,中国发明了炼钢的技术。到战国中晚期,中国的冶铁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生铁柔化技术广泛推广。铁范的使用,钢制品及其热处理淬火工艺也广为运用。生铁柔化技术是战国时期中国冶炼铁技术史上的一大突破。此种技术是把生铁铸件经过热处理或将铸件加热后反复锻打,使其内部含碳量和内部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经柔化处理的铸件,提高了韧性,减少了脆性,扩大了铸铁的使用范围,也提高了铸铁的质量。铸造铁器最初使用陶范,陶范只能使用一次,反复制作陶范费工费时,使生产效率受到限制。战国时,中国的铸造铁器开始使用铁范。这种铁范能连续使用,铸成的器物质量好,不必再作太多的加工,可提高劳动效率和降低成本。从地下出土的文物看,战国时还有较高水平的铸铁模范设计和铸造工艺。不仅有单合范,而且还有比较复杂的复合范和双型腔。范的外型设计,保证了铸造时各部分的温度均匀。同时还采用了防止铸件变形的加强结构,和现在也不是太容易处理的金属型芯。铁范的应用,是铸造工艺上的一项重大发展。
战国时期,炼钢技术和热处理技术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和应用。这时的钢是用铁块加热反复捶打渗碳而制成的,称为“百炼钢”。
春秋战国时期,生铁冶铸技术,生铁柔化技术,制钢技术的出现和冶铁业的发达,使铁制生产工具逐渐普遍使用于农业、手工也和兵器。根据地下文物出土和考古发现,春秋战国时代,铁器的使用不仅遍布韩、赵、魏、齐、楚、燕、秦七国,而且在边疆少数民族区也使用了铁器。范围之广包括现在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辽宁、吉林、内蒙、新疆、宁夏等21个省。出土的农具有犁、锄、耙、铲、镰等,手工业工具有:斧、凿、锤、锥、针、锛等。兵器有剑、戟、矛、匕首、刀、杖、镞、弩机、甲胄等。其他还有轵、钉、钩、环等。战国时韩、楚两国以产钢铁兵器闻名,也是当时中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区。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在全世界居于遥遥领先地位。
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以自己的伟大生产实践和卓越的创造力,为世界冶金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水利工程的兴修、农田灌溉的进步和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冶铁技术的进步和铁器的广泛使用,生产力大大提高。铁制农具被普遍应用,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水利设施,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
春秋时期由于铁器的普遍使用,生产力大大提高,人们征服自然能力增强了。故春秋战国时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出现了高潮。当时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有:
期思陂和芍陂。这都是春秋前期楚国修建的大型陂塘蓄水工程。期思陂,在今河南省固始县,期思之水,亦称决水。据《水经注·决水注》载:“决水出庐江雩娄县南大别山,北过其县东,又自安丰县故城西北,经蓼县故城东,又西北,灌水注之,又北入淮。”现称史河。期思陂即引史河之水蓄为陂塘,灌溉史、灌两河水间地区的农田。它和以淠水为主源的芍陂相距200里。芍陂位于今安徽寿县安丰城南,今名安丰塘。此陂塘是引淠河和今东肥河作为主水源,将东面的凤阳积石山、东南面的龙池山,西面的六安龙穴山流来的水都汇集于芍陂中,形成大型陂塘。芍陂流百余里,灌田万顷。期思陂和芍陂都是楚国令尹孙叔敖所主持兴建,后人赞孙叔敖兴建这两大水利工程是“钟天地之美,收九泽之利。”
漳水十二渠。在今山西省。魏文侯二十五年(公元前422)西门豹为邺令,“法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灌。”(《史记·滑稽列传》)。
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是战国时比漳水十二渠晚100多年更著名更宏伟的大型水利工程,为泰国在岷江中游的灌县兴建的。这项工程是秦昭王后期蜀守李冰主持修建的。它位于成都平原,都江堰的兴修解决了成都平原的水旱灾害问题,把水患变成了水利。司马迁赞扬说:“蜀守冰,凿离碓,碎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史记·河渠书》)《华阳国志·蜀志》说:李冰在成都兴修都江堰,除了能“以行舟船”外,还可以“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都江堰修建的特点是选点正确,布局合理,造价低廉,施工简便,易于维修,工效卓著,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体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它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直到今日,将近三千年它仍然还在发挥良好的效益。
郑国渠。这项水利工程是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修建的。郑国渠是一条从泾水至洛水的灌溉工程,全场300余里,修成后,可溉田千万顷,皆亩收一钟(6石4斗),因此,关中成为沃野,再无水旱之灾,秦国赖以富强,终灭东方六国。统一天下。
邗沟和鸿沟。邗沟是吴国开凿的沟通江、淮的人工运河。这条运河,还间接地沟通了长江和黄河,对古代中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鸿沟是在战国时惠王十年(公元前361年)开凿的沟通黄河和淮水的人工运河。鸿沟的开凿沟通了黄河和淮河间的航道,把河、淮间重要水道彼此连接起来,促进了各水道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联系。这些运河的开凿除用于航运外,又兼及灌溉,促进了沿岸农业生产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农业经济高速发展,农业技术大为提高。铁犁和牛耕普遍推广和实用,精耕细作也在大范围内出现。特别到战国时,农业生产已从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发展,初步奠定了我国传统农业技术的基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到战国时农业耕作制度已从休耕为主发展到年年耕作和一年两熟。这在当时的世界上是居于前列的。如果与西欧相比,则领先他们1000余年。一年两收的耕作制度大大提高了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深耕、施肥、除草都很注重,而且还注意适当密植。因此,战国时期,农田单产面积还是比较高的。据李悝估计,战国初魏国农民在一般年成下,每亩可收粟一石半,好年成可收3-4石。据考古发现的银雀山汉墓出土竹简《田法》记载,战国时齐国地区上等田一亩可收2石7斗,中等田亩收2石,下等田亩收1石3斗。春秋战国时期,园圃业也已经出现,一般农户都有一个小园子,少的五亩,中等的七亩,大一点的有九亩。园圃中栽培的蔬菜、水果、桑树等。因此,春秋战国时代农业不仅粮食作物丰富,经济作物也得到了大发展。特别是南方,漆园、桑蚕、果业十分发达。“江南之林,云梦之柚”更是名满华夏。
(三)工矿业、商业的大发展和城市的扩大与繁荣
农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矿业和商业的大发展和商业大都市的兴起和繁荣。战国中晚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城市化高潮。
春秋战国时期,冶钢业、冶铁业、煮盐业、纺织业、木工与漆器制造等手工业都有了迅速发展。这时的青铜器一般以器形大、制作精、种类繁多为其特点。青铜器的用途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礼器,有鼎、鬲、甗、簋、簠、豆、爵、尊、觚、 、钟、饶等。兵器有戈、矛、钺、戟、刀、剑等。生产工具有削刀、锯、凿、锥、锉、鱼钩、斧、锛、耒、耜、锄、铲、镰等。青铜工艺技术也十分精湛,主要表现在金银技术和刻镂画像方面。战国时,青铜器无论礼器兵器,还是铜镜、符节、玺都在表面镶嵌金银等,制成美丽的图案或精美的文字。在壶、杯、奁上刻镂出细如发丝图画。这图案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军事活动和日常生活。无论是描绘战争场面,还是狩猎、宴乐,状物写人,无不栩栩如生。
春秋战国时,煮盐业特别发达,齐国、燕国都是当时的产盐大国。
春秋战国时代丝织业的发达盛况空前。当时生产的丝织品,名目繁多,色彩绚丽。从品种来说有绡、纨、缟、绨、缣、罗、锦等。从花纹上来说有龙、凤、麒麟等瑞兽,有各种花草、游鱼,还有歌舞的人物图案,异彩纷呈。纹样复杂多变,色彩斑斓。
战国时,漆器制造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当时漆器已成为人们生活常用器皿。有杯、盘、桌、椅、妆奁、弓、盾、戈柄等。从墓葬中出土的战国时的漆器工艺技术水平已很高了,简直令人吃惊。如出土的器物图案有龙凤云鸟纹、几何纹、狩猎图案等。五颜六色,光彩夺目。
战国时期,私营个体手工业也发展起来了。不少个体农民因经营手工业品而使家庭富裕起来了。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和货币经济繁荣。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空前兴盛。集市的分布极广,店肆形形色色,大小城市星罗棋布,到处是一派繁荣景象。全国出现了许多物产不同的经济区,各地都有一批著名的城市作为经济与政治的中心。各诸侯国,各地区之间都可以通过商业往来而日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至战国时,各诸侯国都出现了大的商业性都市,如“燕之涿(今河北涿县)、蓟(今北京市)、赵之邯郸(今河北邯郸)、魏之温(今河南温县)、轵(今河南泾源县)、韩之荥阳(今河南荥阳县)、楚之宛(今河南南阳市)、陈(今河南淮阳县)、郑之阳翟(今河南禹县)、三川之二周(今河南洛阳市)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盐铁论·通有篇》)。春秋战国时,由于商业发达,都市繁荣,全国各地的商品都凭借着发达的水陆交通自由流通。在每一个商业城市均可买到诸侯国各地所产的珍异物品。凡“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荀子·王制》)春秋战国时,由于商业发达,涌现了大批巨商富贾,他们富可敌国。如春秋时的范蠡“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号称“淘朱公”,富埒王侯。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曹、鲁等地经商,“家累千金”,“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骋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战国时吕不韦富可敌国,他从商业投机转为政治投机,由一个富商变为了秦国的宰相。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记述一批靠经商致富的大商贾,“猗顿用醢盐起,而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乌氏倮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繒物,间献遗戎王。……秦始皇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阙,而擅其利救世,家亦不訾。……礼抗万乘”。战国时的富豪,白圭以经商起家,漪顿以煮盐致富;郭纵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巴蜀寡妇清以开采丹砂富家,“礼抗万乘”,曹邴氏以冶铁起,富至巨万。战国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普遍使用,黄金和铜铸货币成为各诸侯国普遍通用的货币。在民间,铜币被广泛使用。
春秋战国时,不仅涌现了一大批富商,而且商人的社会地位也大为提高。秦国巨贾吕不韦后来做了秦国的宰相,封河南洛阳十万户。吕不韦在政治上得势,表现了大商贾发展的大方向,他们也和士人一样,成为社会上最活跃,最受尊重的人。人们在意识和道德观念上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上不再轻视经商和商人。特别到战国时,人们的义利观念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连春秋初期儒家的耻言利观念都转变到了“逐利思义”的理念上来了。连孔老夫子都惊呼:“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只要能赚钱,可以发家致富,我孔丘就是替别人看门也愿意干啊!当他的学生端木赐问他如何为政治国时,他慨然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他甚至还提出了:“惠则足以使人”,“因民之利而利之”的主张。至于与儒家同时的墨学的创始人墨家思想的代表墨子(名翟)更是明确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政治主张。他大声疾呼:“义,利也”,“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为天下度也”。把一个“利”字叫得价天响。
一部《管子》(绝大部分篇章是战国后期齐国崇尚管仲思想的学者相继叙集而成)更是通篇言利。大肆宣扬人的本质就是逐利。《管子》认为:“凡人之性,得所欲则乐,逢所恶则忧,此贵贱之所同也;近之不能勿欲,远之不能勿恶,人性皆然”,“夫凡人之性,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不远者,利在前也。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止,深渊之下,无所不入焉。故善者势力之在,而民自美安。不推而往,不引而来,不烦不扰,而民自富。如鸟之覆卵,无声无形,而唯见其成。”《管子》尽情发挥和铺陈人们求利逐利之本性,要求统治者应顺乎民性,尽量满足和利用人们“求富”、“逐利”的本性以经济手段来治国治民,以发展经济为手段,达到巩固政权的终极目的。法家学派的代表商鞅和韩非更是赤裸裸的“言利”,视人与人的关系为赤裸裸的交换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喜利畏罪”,在人际关系中每个人无不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来对待别人。出售轿子的人希望人人富贵,出售棺材的人希望天天死人,这并不是“舆人仁而匠之贼”,而是因为“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卖”。正因为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所以,那些为别人服务,为别人效劳的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可图。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交换关系。地主在雇工耕作,给雇农以美食和优厚的工资,是为了使雇农深耕熟耘,雇农为地主“致力而疾耘耕”则是为了多得些工资和美食。他们甚至把君臣关系也看成交换关系,“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本质是“主卖官爵,臣卖气力。”双方都是各为其利,以利互利的交易行为。人与人的关系是如此,国与国的关系更是如此。总之,战国后期,由于社会制度的大变革,猛烈冲击了社会意识中的传统观念。昔日人们都讳言财利,见利思义,宁可过着“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水洋洋,可以乐饥”的破屋安身、泉水充饥的潦倒生活,而如今是营利精神笼罩了整个社会,支配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利之所在,趋之若鹜,甚至舍命以求。春秋战国时期义利观经历了很大的变动,这一变动无疑是整个社会乃至意识形态领域变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人们义利观的变化是商业经济发展对观念形态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的结果。
商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引起人们义利观的转变,而且对整个春秋战国时代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社会思想的观念体系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和商业经济的发展完全摧毁了原有的等级社会的结果,铸造了新的社会阶级结构,传统的礼乐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并日趋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首先是旧的奴隶制社会的等级制度崩溃了。西周时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到皂隶、牧圉等奴隶,共有十等。所谓“天有十日,人有十等”。等级森严。不同等级的人享有不同的权利,居有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得逾越,遵循“礼”的规定,“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并规定了一定社会秩序,强制人们依顺、服从。这就是所谓“六顺”即“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违背这一社会秩序,叫做“六逆”,此所谓“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春秋战国时,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化,一批又一批原来的旧贵族亡国灭宗,子孙沦为庶人,放逐甽亩之中。而一批庶人,通过学习或立有军功,通过经商成了巨富,一跃而成为豪门富家。昔日的奴隶,通过“辟草萊,任土地”占有了部分土地,逐渐摆脱了奴隶的身份,成了自耕农,富贾巨商,大肆购买和掠夺土地,成了田连阡陌的大地主。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地主和农民。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往的各种规范和观念就逐渐走向崩溃。社会出现了“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现象。于是,旧的社会秩序,所谓“六顺”,被摧毁,原有的礼乐制度遭到人们的蔑视和摈弃。于是,“礼崩乐坏”的时刻来到了。到战国时,周代原有的等级规范和观念体系彻底崩溃,旧的道德城堡被完全颠覆。代之而起的是指向经济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这一社会观念的变化为社会政治格局的嬗变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失去土地的王室衰微不堪,权威地位彻底瓦解。昔日具有权威的国王和贵族从高高的塔尖上坠落下来。而士、庶人却社会地位上升。如原来家境贫寒、地位卑微的苏秦,后来成为身佩六国相印、社会地位显赫的卿相。社会阶级结构的剧变,引起了社会各政治集团的四分五裂,列国鼎成,诸侯相争。弑君杀父,内乱不已。权威的失落,政治中心的丧失和分裂,使得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政治环境逐渐宽松,各诸侯国执政者也表现得越来越宽容。由于旧的权威没有了,政治环境宽松了,人们便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依傍,可以仿效,可以遵循,人人都感觉到时代变了。眼前再没有什么“神圣”的东西不可侵犯。定于一尊的局面从此瓦解和消失了。于是,在人们的心里萌发了开放与平等的观念,新的观念和新的思想自然如泉水一般喷涌出来,学术自由化和多元化的局面产生了。百家争鸣的时代终于到来了。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言论自由,学术繁荣,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 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变革
春秋战国整整维持了500余年。在这五百多年里,经济上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两个,一是土地制度由公有(即国王所有)转变为私有。即井田制被废除,出现了私田,新兴地主阶级占有了大量土地。二是赋税制度由劳役地租转变成实物地租。
(一)春秋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和赋税制度的变革
古代中国的土地是公有的,即国王所有。到西周时土地仍然属于公有,即为周天子所有。周王(天子)代表国家,土地即属于国家。即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用分封制度来管理全国的土地。这就是史书上说的封建制。周王只管理王畿之内的那部分土地,称为王田或籍田。而把全国大部分土地分赐给他们的宗室子孙和大大小小的诸侯,成为他们的世袭领地,即封国。大小诸侯,同样也仿照这一方法,留下自己直接管理的那一部分土地,也把其余部分分赏给他的臣属,即为卿大夫类,作为他们的领地。同样卿大夫又将他们的土地分给他的家臣作为领地,这领地成为采邑。无论是国君,卿大夫还是贵族均不会自己亲自耕作,他们把土地划分一小块,一小块。每块如形同“井”字。中间为“公田”,周围八小块为“私田”,这就是井田制。中间那一块“公田”是属于国王。卿大夫或领主。由奴隶和自由民来耕作。“公田”的全部收获量归贵族领主。周围的八小块为奴隶、私自耕农自己耕种,收获量归耕作者。但奴隶和自耕农要在耕作好“公田”后,才能耕作“私田”。到春秋时,周王室衰微了,各诸侯国的诸侯势力日渐强大,他们自己的世袭领地逐渐霸占己有,再不向周天子进贡。周天子也无力控制各地诸侯。西周末,周宣王即位,不籍千亩。(《国语·周语》)周天子被迫放弃了直接榨取农夫剩余劳动力的共耕公田的制度。在周王畿内不再采用借民力助耕公田的剥削方式,而转变成“履亩而税”的实物地租。春秋时,各诸侯国势力越来越强大,诸侯大国以武力和霸主分身侵占他国土地,据为己有。他们扩疆掠土。土地最高所有权由国王下移至诸侯,此后有继续下移到卿大夫和新崛起的贵族。至战国时,由于工商业的迅猛发展,土地开始自由买卖。富商大贾通过购买和掠夺的方式,获得了大量土地,成为新兴地主阶级。井田制到此彻底崩溃。私有土地出现了。
(待续)
F812.9
A
1008-4614-(2014)02-0029-12
2014-3-21
周道生(1945—),男,湖南祁东人,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