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

2014-04-09孙珍珍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

孙珍珍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1 大数据时代的认识

1.1 何为大数据时代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类的活动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用一系列的符号来对客观事物进行描述,是一种具体人类劳动的抽象结果。数据发挥着存储、分析等功能。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据量急剧增加,数据的功能也极大地扩展,人们对数据进行分析、查询、处理,并应用于科学研究、互联网、电子商务等诸多领域,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大数据时代的出现与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美国政府认为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BigDataResearchandDevelopmentInitiative)”,对大数据的研究已经上升为了国家战略,这对未来国家的经济发展必然会产生重要影响。

大数据时代即数据为王的时代,是数据由一种处理对象转变为一种数字资源的时代,数据的种类和规模在急剧增加。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统计,到2011年全球数据量已达到1.8ZB,并且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飞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40ZB。大数据不仅仅是指大量的数据,也不仅仅是指数据的增长速度,而是对当前数据用新的方式和理念进行新的架构。大数据具有信息多样化、信息规模大、信息快速、信息灵活复杂等基本特征。大数据时代要求人们更新数据观念,从对数据无意识或浅层次的不自觉行为逐渐变为一种自觉行为,把大数据当做一种生产要素作用于经济活动使得效益最大化,也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影响国家决策和科学研究。大数据时代要更加注重事物的相关性分析,在纷繁复杂的大数据中作出决策。

1.2 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产业领域和政府部门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大数据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是现有企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诞生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它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数据,因此,在注重大数据的非结构化数据研究的同时也要关注传统数据的结构化数据的应用。

虽然大数据应用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大数据给社会的发展和创新带来价值。数据是抽象的,它又如何形成价值?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也使得数据成为增长最快的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目前,大数据的标准和产业格局尚未形成,这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宝贵机会。我国应该从战略上重视大数据的开发与应用,将它变为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和基本内容

劳动价值论是《资本论》立论的基础,也是马克思全部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是劳动价值论最基本的理论问题。

2.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直接理论来源是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经济学家首先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是价值的源泉的观点。但是他们并没有科学论证这一命题。也并没有把价值从交换价值中抽象出来,更没有说明创造价值的是什么样的劳动。因此,古典经济学家并不了解什么劳动形成价值及怎样形成价值,这也是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的重大缺陷。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他研究了劳动形成价值的特征,而且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价值的形成原因和形成机制,最后得出了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固。因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区别在于,马克思是从社会经济关系角度来揭示决定价值的劳动的性质的,最后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学说。而古典经济学家不懂得劳动二重性,也没有弄清楚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因而往往不能回答现实中的问题,使得劳动价值论不能够贯彻到底。

2.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 商品的二因素理论

劳动价值论以商品二因素为前提,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量是由体现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决定的,劳动量的多少和大小则是以劳动时间来计算的。但是,价值与使用价值一起共同构成商品的实体;使用主要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历史的一般性,价值表现不同商品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形成使用价值包括人的具体劳动与物质资料;形成价值财富的源泉是人类的抽象劳动。

2.2.2 劳动二重性学说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价值的只是劳动的量即抽象劳动,而不是劳动的质即具体劳动。马克思从分析资本主义的商品入手,得出商品包括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而商品的二因素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其中,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只有商品具备了使用价值,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社会劳动才能被承认,才能形成价值。可以说,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2.2.3 价值形式的发展及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原则进行交换。商品的价值只有在与其他商品交换时才能体现出来。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称之为交换价值,即价值形式。价值形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以货币来表现。以货币来表现的交换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值量并不决定于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2.4 商品拜物教学说

价值的本质通过分析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及秘密揭示出来。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而必须通过物与物即商品与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来表现,这样,商品就成为一种独立于商品生产者之外并支配它们命运的神秘力量。生产关系的物化以及物对人的支配,使人们对商品产生了神秘的观念。马克思将这种情况称为商品拜物教。

3 在大数据时代下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

3.1 正确面对大数据时代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构成的挑战

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商品主要表现为物质产品,生产劳动主要表现为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在当代,信息技术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随着科技发展和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换代,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正在日益下降,而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等许多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力的变革,生产具有智能化、网络化等特点。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体力劳动被脑力劳动所代替。脑力劳动在生产劳动中已日益居于主导地位。这些都远远不同于马克思所处时代的生产力水平。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劳动的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科技不仅作用于生产,而且涌现出许多新兴产业,大数据是新一代科学技术的集中反映,而且在价值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驱动型强的服务劳动也构成了一定的财富来源。大数据时代以信息等智力成果为基础构成的无形资产投入为主,企业的真正价值更多地取决于公司雇员头脑里和数据库里的数据和信息。因此,一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前提已经不复存在,甚至出现了“知识价值论”等论调,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前提基础是简单劳动,其劳动价值论过时了。

不可否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初期,其历史使命是揭露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人类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在当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经济崛起,人们正在被数据所包围,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新课题,通过这些课题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推动马克思理论不断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认为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人类劳动,而非具体的、特定的劳动形式。这种抽象人类劳动是随着生产劳动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具有一般性的意义,这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能够与时俱进的原因。对于这一理论,需要结合当今条件给予再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已包含的正确的理论需要继承,有些则需要结合当今条件进行发展。

3.2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劳动”内涵的理解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要看到劳动的外在形式在不断变化,主要表现在:脑力劳动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比重,复杂劳动也成为了劳动的主要形式。复杂劳动中的创新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与简单劳动相比已不是简单的倍乘关系,而具有几何级数的阔动效应,充满创新精神的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正成为创新劳动的主要形式。因此,创新劳动在现代商品经济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生产劳动的外延由主要生产物质产品变为精神商品、服务商品的需求急剧增加。非物质生产部门成为价值生产重要组成部分。人作用于劳动的形式也由生产过程的当事者转变为监督者和调节者。在当代条件下,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在企业的全部活动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但是,不管劳动的外在形式如何变化,都逃离不出抽象人类劳动这一范畴,其劳动只要提供的是商品,就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并没有改变马克思分析的抽象人类劳动的性质,也并没有改变商品的价值量是抽象人类劳动凝结这一现实的经济关系,更没有改变劳动价值论得以确立的基础和前提。用这些变化来否定劳动价值论,是没有说服力的。

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理论是一种新兴的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将面临着诸多挑战。大数据面临的新挑战迫切需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指导。我们要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指导,正确利用数据不断创造新价值,给国家治理、企业管理和个人生活不断提供便利条件。

[1]李国杰,程学旗.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6):647~649.

[2]邬贺铨.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求是杂志,2013,(4):47~49.

[3]马建光,姜巍.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及其应用[J].国防科技,2013,(2):12 ~14.

[4]钟盛熙,等.《资本论》与当代[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5.

[5]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李接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D].南京:南昌大学学位论文,2010.

猜你喜欢

马克思劳动价值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一粒米的价值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给”的价值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