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04-09夏尚民
夏 尚 民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夏 尚 民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并且在传承中兼容整合,丰富充实,发掘扬弃,批判继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
党的十八大在总结以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社会和个人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它是思想道德文化长期积淀凝练而形成的。习近平同志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现实土壤和历史传统基础上的,不可能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应该从哪些方面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呢?习近平同志说: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文化讲仁爱、重根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和基础
以农业文明为特征的中国古代社会,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注重德化、礼教的作用。加之历代思想家对民族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的总结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这就是“三纲”(君臣、父子、夫妇),“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由于历代强调的维度不同,有些观念是重叠的,反复出现的。以此为基点,又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道德观念和伦理规范。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联系呢?
1.1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倡导的核心价值观
富强,就是民富国强,财源充裕,国富兵强,敌不敢欺,官不贪财,将不畏死,力量强大,战无不胜。《管子·形势解》:“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国家富足强盛、国泰民安,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这也符合物质利益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基础的基本原则。在当代,富强不仅是物质的富裕,更要求精神文化财富以及软、硬实力的同步发展。
民主,在中国古代就是“民本”思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相当丰厚,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均有论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等著名观点对后世影响极大。民本思想主要是约束君主和官吏的道德和行为,核心是爱民利民。古代的民本也好,今天的民主也好,都认为民是国家的根本,都重视民生问题。
文明,就是指社会开化、进步的状态,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的特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一直被称为“礼仪之邦”。《管子·牧民》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实际是讲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中华文明内涵十分丰富,在继承中华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今天我们提倡文明,就是要建设较高层次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核。儒家思想主张“和为贵”“和而不同”。在“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中,“人和”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尚和合”思想的现代价值,提炼出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和谐文化”。提倡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和谐。对外推行以邻为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共同创造和谐世界。这才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乎规律的传承和发扬。
1.2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倡导的核心价值观
自由不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追求,更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与向往。庄子是论自由的第一个思想家。但他主张的自由实现的途径是尊重自然、尊重规律,人没有绝对的自由。要在人性与物性、理性与天道相互关系中明晰人性、理解自由。古代老子也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近现代,自由和民主是联系在一起的,自由的程度取决于民主的进程。近代梁启超曾写过《自由论》,表述了近代维新派的自由精神、自由思想和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一百多年来,多少志士仁人为自由民主献出生命。把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全体公民知道自由的可贵,追求自由,珍惜自由,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让人民享有充分的人权和自由。
平等和公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概念。追求平等是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的“大同”世界更进一步提出平等的理想社会状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礼记·礼运》)的解释是一脉相承的。历代农民起义的口号也是“均贫富”,要求社会平等。把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不断实现实质性平等。公正在中国古代社会就作为一种美德备受推崇,可概括为“无私、心虚、心平、心正”。如果说平等是民众的愿望和诉求,公正则是统治者的职责和义务,更是现代社会制度设计、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法治,中国古代社会既提倡法治,又注重人治;既依靠礼治,又推崇德治。先秦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法家人物,主张法治,反对礼治。韩非子提出“明法制,去私恩,令必行,禁必止”的法制观念。但法治思想在皇权在上的封建社会没有得到落实。传统文化更多强调德治、礼治,而实际上更多是人治。现代社会更注重法治建设。依法治国是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要求,通过法治来治国理政,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1.3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
爱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变的情怀。历代的爱国将领、志士仁人、爱国文人把爱国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精忠报国”“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表现了传统文化中爱国、报国、忧国、忧民的思想。把爱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的。
敬业,是中国古代从业的道德标准。“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敬业就要勤于学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些古训表现了古人仕事执业、穷力追新的敬业精神。今天讲敬业是和爱国联系在一起的。爱国是敬业的基础和动力,敬业是爱国的具体表现。爱国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要化作热爱家乡、热爱家庭、热爱劳动、团结友爱、文明守法等具体行动。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要素。“信”列为五常之德。儒家经典、宋明理学对诚信论述颇多。“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是做人的标准。把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中国古代诚信之道的传承,又是对现实社会中诚信缺失的强烈呼唤。
友善,就是人与人之间亲近和睦。“善”在中国古代有着深厚的伦理意义。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孟子亦云“与人为善,善莫大焉”,都是对“善”的最精辟概括。作为人际关系的友善,还应包括“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积小善为大善,“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友善作为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就是要孝敬长辈、关爱家人、宽以待人、诚以待人、和以代人、善以待人、平以待人。此外,还要善待自然,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核心,既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2.1 兼容包孕,整合创新
中华传统文化纷繁复杂,其核心价值观也互相重叠交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对中华传统文化全盘继承,而是不断地升华与创新。比如,“仁”是中华传统道德价值的核心。“仁者,爱人”,仁的本质是爱,在统治者就是“仁政”,在社会和个人就是“仁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仁”的本质上,在国家层面中,则体现为民主、和谐的概念当中;在社会层面,则包孕在平等、公正的理念当中;在个人层面,则蕴含在友善的范畴当中。“义”是中华传统价值观的重要观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为公正、法治。“信”则加以“诚”,直接改造为公民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中有分有合、有取有舍、有改造有创新。
2.2 深入发掘,丰富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贯穿于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如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贵和尚中”“民贵君轻”“精忠爱国”“仁爱孝悌”“克己奉公,修身慎独”“格物致知”等等,通过发掘改造融入到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当中。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和谐理论、法治思想等都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对中华传统文化要不断地发掘,古为今用,从而不断地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2.3 借鉴扬弃,批判继承
尊古不是复古,更不是食古不化。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传统文化产生于农业文明时代,主要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为背景,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局限性,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要加以鉴别,进行扬弃,批判继承。如标志封建等级观念的“三纲”,宣扬的是人身依附、绝对服从、男尊女卑的观念,主张的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它和今天的法治社会要求人人平等的观念格格不入。就是先哲圣人的话,也要加以鉴别,如孔子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就有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再如孟子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虽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分工的现实,但对于要求民主平等的当代社会,显然是相悖的。宋明以后,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启蒙读物如《名贤集》《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朱子家训》《女儿经》《菜根谭》等,在中国社会广为流传,对民众特别是对少年儿童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这些读物宣扬修身、治家、处世之道,或劝人向善、或传授知识、或励志求名、或感悟人生,并且朗朗上口,易记易背,通俗易懂,影响极广。但同时这些读物也带有唯心宿命、消极庸俗、愚忠奴性等色彩。这就要求我们在弘扬传统道德文化时必须进行扬弃,批判地继承。对适应时代潮流的中华传统美德要发扬光大,对愚昧落后、不合时宜的封建礼教应加以剔除。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杨雨晗.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
[3]郭齐勇.中华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和基础[N].光明日报,2014-04-02.
责任编辑:卢宏业
10.3969/j.issn.1674-6341.2014.04.054
2014-06-11
夏尚民(1955-),男,吉林农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
D641;G122
A
1674-6341(2014)04-01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