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下的教学结构转变

2014-04-09

关键词:外语教学内容教材

吴 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

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许多国家都主张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信息网络技术在进入21世纪之后,各个方面都取得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在外语教育领域,通过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可以提高人们英语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在2007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中主要是强调要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有机整合,要求全面地使用以计算机与网络为核心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其完全地整合于外语课程之中。

张筱兰在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一书中提到,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后有两个目标价值。“一是通过整合实现课程信息化。也就是说将信息技术完全融入学科教学中,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自然程度犹如使用粉笔和黑板一样。二是实现信息技术课程化,即将信息技术通过正规的课程形式加以体现,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能自如地应用各种方法进行信息处理,为适应信息化社会打下必要的基础。”(张筱兰,2004)

我国外语教学的模式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讲授型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第二类是以学生为中心,我们称之为交互型教学模式。第三类我们称之为综合型教学模式。所谓的综合型模式就是在教学中兼顾教师和学生个体的能动性。

1 讲授型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式教学是我国外语教学的传统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主要是教师掌控课堂,学生则是扮演着被动接受者的角色。

1.1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在讲授型模式下,教与学是教师关注的中心。教师主要负责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控制教学活动

1.2 教学内容的形式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来确定所教的内容和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教材到教师是单向强交互过程。学生知识的来源是教材,主要是通过教师的面授形式进行传递的。学生通过教材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学习过程中,对教材内容很少有质疑,更谈不上修改,因此从教材到学生是单向弱交互。

1.3 教学媒体的利用

在讲授型模式下,教学媒体主要是承担辅助教师教学工具的作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教学媒体和利用教学媒体方面的能力比较弱,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单方向的强交互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媒体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但学生接受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无法操作教学媒体,因此教学媒体和学生之间的交互过程是单向的、弱势的。另一方面,教学媒体使用的类型及表现形式受到教学内容制约,因此教材和媒体二者之间是单向强交互过程。

讲授型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弊端。其优势一是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学习。二是有利于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三是有利于系统地讲授各个学科知识。弊端在于教师掌控整个教学过程,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容易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而且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受到限制。讲授型教学模式不利于教师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交互式教学模式

在交互式教学模式中,教学的主体转变为学生。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学的内容不再受到传统的教材的限制,而是包括与学习主体相关的信息资源。除传统的媒体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等进行教学。

2.1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在此模式中,学生转变为教与学的主体。学生主动去构建知识和加工所获得的信息。学生只有认为有必要时才会向教师提出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辅助者的作用,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双向弱交互关系。

2.2 教学内容的转变

在交互式模式中,教学的内容发生了转变。学生获取知识主要是通过教材和各种教学资源。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内容进行学习。因此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是双向强交互过程。与讲授型模式对比,交互式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其主要功能是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教学内容并为学生设计出知识呈现的方式。教师只是做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教师和教材的关系是单向的强交互过程。教材和教学内容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但是它们不能成为制约教学设计的因素。从教材到教师的过程是单向的、弱交互的。

2.3 教学媒体的利用

交互式模式中,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是通过教学媒体实现的。通过利用不同的教学媒体,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且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按照课程的要求来自行调节所学的内容和控制学习进度。教学媒体和学生之间是双向强交互的关系。教材和各种教学资源需要通过教学媒体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强交互过程。

交互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挥学习外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模式中学生主动去建构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交互式模式的优势一是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去探索外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以及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弊端是学生掌控学习的全部过程,忽视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过程。

3 综合型教学模式

何克抗提出在“主导——主体”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与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何克抗,2005)。综合型教学模式提倡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3.1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在信息化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扮演着知识传播者的角色,而信息化时代的教师的职能呈现多元化趋势。教师承担了学习过程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的角色,同时也是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协作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信息化学习的管理者。

在教学中,学生成为信息技术的使用者、分析者和评价者,问题的解决者与决策者,创造性高效的创作工具的使用者。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共同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与学生是双向强交互的关系。

3.2 教学内容的转变

综合模式中,计算机作为重要的教学媒体被应用到外语教学之中。与前两种教学模式相比,主导主体教学模式中教师缺乏可借鉴的教学经验。教师只有自己首先体验学习过程,用网络建构和获取知识,才能够了解计算机在外语教学中的优势所在;并可以切身体会到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挫折。在教学中,教师承担了课程设计者的角色,要求教师精心考虑和安排课堂教学的内容的每一个方面。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内容,指导学生进入其中展开学习活动,及时解决学习问题,提供示范或描述解决问题的步骤,协调完善整合教学过程。教师与教材及各种学习资料是双向强交互的关系。

在此教学结构中,学生“被灌输”的形象将得到改变,变得更主动、更积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真实生活资源设法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学生能积极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生活中去,使知识得到充分而有效的深化。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带着问题和任务去调查研究,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与教材和学习资料之间是双向强交互的关系。

3.3 教学媒体的利用

在信息化教学中,除传统的教学媒体外,还包括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媒体。教学内容通过课本、光盘及网络平台等媒体体现出来。光盘可以使教学内容以立体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而且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营造出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虚拟语言环境,学生可以利用光盘和网络进行学习。信息化教学媒体可以增强课文的讲解效果,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能得到提高。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将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延伸和扩展,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将内容更新。教学内容和媒体是双向强交互。教学媒体是教师和学生来获取和建构知识的途径,与媒体是双向强交互关系。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综合教学模式是结合了各种教学模式的优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更为先进的全面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充分发挥其教学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部分课堂教学内容转移至课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使用。综合型教学模式兼顾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主导和主体的作用,通过此种模式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都可以得到充分的提高。

[1]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张筱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3]王守仁.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余圣全,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5]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6]吴艳,王君杰.浅议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东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07,(5).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内容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