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的跨组织信息系统信任机制的实证与实现
2014-04-09宋英杰
宋英杰
(黑龙江工业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黑龙江鸡西158100)
云计算作为“十大战略技术”之首,在未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云计算的蓬勃发展,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基于云的跨组织信息系统(CIOS)将成为未来跨组织信息系统(IOS)的主要形式。对于CIOS供应商乃至用户而言,了解CIOS的哪些特征会最终影响到用户对CIOS的信任和接受程度是十分迫切而重要的。而CIOS作为一种新事物,目前尚未建立起对其信任机制的实证研究。鉴于这方面的空白,本文以CIOS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进行了模型分析与探讨,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有关信息系统信任机制的研究框架。
1 基于云的跨组织信息系统信任机制的基本概念
1.1 基于云的跨组织信息系统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商业竞争也由单一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演化为供应链间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纷纷与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建立了统一的信息系统,通过跨组织之间的信息共享,来实现更低的采购成本和更快更高效的订单响应速度,促进信息更顺畅地流通,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绩效。这种复杂、开放、跨越了企业边界,打破了传统封闭模式的信息系统就是跨组织信息系统(Inter-OrganizationalSystems,IOS)。近年来,基于成本和技术上的考量,商用IOS多以互联网取代专有网络为其数据的交换平台,这样的IOS被称为“基于互联网的跨组织信息系统”(Internet basedInter- OrganizationalinformationSystems,IIOS)。而随着互联网相关服务的增加和使用,云计算(cloudcomputing)作为一种新型交付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模式快速、便捷、高效,不需要进行太多的管理工作,也不需要同服务供应商进行太多交互。在云计算的概念2006年被提出之后,部分IIOS开始以“云”为实现形式和交付平台,这被称之为“基于云的跨组织信息系统”(CloudbasedInter-OrganizationalinformationSystemsCIOS)。
1.2 信息系统中的信任问题
许多中外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的可信性(trustworthiness)
然而一直以来,社会科学领域对于“信任”的概念也存在着分歧。有众多学者分别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信任的概念进行过诠释,这些诠释大体上围绕着是否“理性”而阐发,即主要区别在于信任是否是主体对客体的理性判断与预期。Hoffman等人在2006年提出了有关信任的定义,即“对某服务将被满足或某承诺将被兑现的预期”,该定义考虑了用户知识的不完备性,对理性和非理性的成分兼容并包,相对而言比较合理,因而在目前的信息系统研究领域被广为接受。此外,Hoffman还提出了计算系统的通用信任模型,尽管未对该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但已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参考。2011年,用户对IIOS的信任模型在实证研究的支持下被建立起来。Lai等人指出,用户对IIOS的信任主要会受到可用性、可靠性与有效性、可审计性及可互操作性等因素的影响。CHU等人则通过分析CIOS与一般IIOS的不同,在原基础之上加入了可控性等因素,形成CIOS信任的一般框架模型。
2 基于云的跨组织信息系统信任机制的实证研究
为了对跨组织信息系统的信任机制进行科学、合理地研究,在此对CIOS中信任的产生和作用机制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1:CIOS的可靠性对于用户的信任程度具有积极影响;
假设2:CIOS的可用性对于用户的信任程度具有积极影响;
假设3:CIOS的可控性对于用户的信任程度具有积极影响;
假设4:CIOS的互操作性对于用户的信任程度具有积极影响。
其后,我们又分别从若干方面对上述假设进行了研究。如对CIOS的可靠性,主要从计算机抗攻击的鲁棒性、计算机的容错性以及数据的恢复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可用性,从网络访问服务和交互服务等方面建立研究模型;对可控性的研究主要基于对系统所需资源、技术和知识的掌控;而对互操作性则通过对不同数据库间的数据信息交换分析来进行研究。
为了进一步验证假设,本研究另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获取一手资料。因对技术性要求较高,本次问卷调查要求受访者除具备一定的IT知识外还要基本熟悉系统的操作与使用。又因本研究针对的是CIOS用户对系统的信任程度,因而受访者必须限制在非IT企业中的雇员。所以,我们将调查问卷的目标人群定位为使用信息系统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其他职能人员。通过在线问卷平台,我们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发放,并严格规定了每个MAC地址的最多填写次数,防止重填错填。整个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5份,回收率为96.25%;其中有效问卷378份,有效率为98.18%。受访者中绝大多数为CIOS应用的相关人群,具有较高的样本代表性。
基于已回收的问卷,我们利用SPSS21对样本数据建立了信度与效度模型,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与回归分析。通过信度与效度模型,我们对量表的结构效度予以了接受。而后我们对各因子变量建立了系数矩阵,并根据判定标准进行了判定,发现其线性风险较小,各部分间独立性较强,更适合做多元回归分析。在回归分析中,通过建立不同的因变量与自变量组合,得到了相应的回归方程来分别检验各个假设。最终结果证明,假设1、假设2、假设3和假设4均获得支持。
这表明四个因素均对CIOS的信任性产生着影响。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对用户而言可靠性是影响其信任度的最重要因素。具体而言,用户对鲁棒性的感知得分普遍较高,而对容错技术则略显悲观,在全部问题项中获得了比较低的感知分数,这表明用户对该项性能的运行存在普遍担忧。同样的,可控性因素也是较为倚重的影响因素。而在可靠性分析中,用户普遍对系统所需的知识的感知给出了比较低的分数。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CIOS是伴随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新事物,用户对其普遍缺乏了解,很难在短时间内用知识对其进行武装。就互操作性因素而言,尽管互操作性对用户的信任机制普遍存在正向影响,但却不会影响用户对CIOS的使用意向和使用态度。这表明信任作为概念而言具有复杂性,本身带有多重维度,不同的维度可能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并因此产生截然不同的后续效应。
3 促进云的跨组织信息系统信任机制的实现建议
基于CIOS存在的可靠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互操作性特点,对CIOS的开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可靠性方面
要从部署方式、检测手段、抗攻击算法以及云清洗等方面着手提高系统的抗攻击能力,以应对系统失效。具体而言,要统一调度,不断加强对系统异常情况的测试,在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时均要有异常相关的异常情况测试;同时还要重视对系统的容错设计,通过磁盘检修、磁盘镜像、双工磁盘、事务跟踪等项目保持系统的健壮性。
3.2 可用性方面
用户对系统的可用性普遍存在一系列要求,既不必为采用容错技术而付出高额的代价,也不必额外提供运行时间。这就要求每个系统从最基本的学习能力、错误率、效率到高品质的跨平台技术、Internet接入和交互性设计上都具有优势,且这些优势要让用户普遍感受得到。毕竟对于新事物而言,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真正感受到其带来的可行性与实惠,真正了解它的功能。
3.3 可控性方面
提高系统可控性的最佳措施莫过于提供用户更多的访问和使用权限。从系统的启动到停止,从数据配置到数据控制,都要以增强可控性为目标,将权限控制和可控性验证结合起来,这就可能需要人工服务来加以改良和弥补。此外,用户对CIOS可控性的担忧主要来源于对于操持系统所具备的知识存在不自信。为了消除这种心理障碍,需要不断加强相关培训,以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和不足。
3.4 互操作性方面
由于企业是架构于异质性的基准之上,因而应用与服务的互操作性是电子商务环境中企业的主要要求之一。因此,各企业间要落实新的互操作性原则并不断践行相应行动,包括确保开放连接、实现业务单据级别上的数据交换标准化、促进数据可移植性、鼓励与客户与行业的开放式接触,等等。这些新原则、新举措将能够使互操作性提升至一个全新的高度,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选择。
4 结语
通过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信任机制是跨组织信息系统顺畅运行的基础。越是密切合作的组织,其对信息共享的要求程度也越高,对跨组织间的可信赖性也越发看重。同时,信任程度越加深,跨组织合作间的冲突就越容易得以缓和。在分工与合作越来越密切的今天,跨组织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间相互竞争的一种战略要求,而基于信任机制的创建对跨组织信息系统的正向帮助,在此对信任机制的相关探讨及述评是十分必要的。
[1]张家祥,方凌江,罗雪山.LISI的分析与借鉴计算机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3,20(12):115 ~116.
[2]张焕国,等.可信计算研究进展[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2(5):513 ~518.
[3]袁宝明.社会关系网络产生信任——一种嵌入性视角[J].陇东学院学报,2012,23(4):118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