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置新型吉妮环固定式宫内节育器80例

2014-04-09张淑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5期
关键词:副反应节育器副作用

张淑斌

放置新型吉妮环固定式宫内节育器80例

张淑斌

目的 观察新型吉妮环临床效果。方法 对放置新型吉妮环80例, 临床观察使用6个月,并与MCu功能性IUD80例进行比较。结果 新型吉妮环6个月的脱落率、出血率、妊娠率明显低于MCu, 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吉妮环避孕效果好,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新型吉妮环;临床效果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目前我国育龄妇女普通采用的长效避孕方法。它安全实用、简单有效、可逆性强, 但亦有一定的副作用, 如不规则阴道流血、腰酸疼痛、月经量增加等,也可能发生避孕失败, 如环脱落、移位、带环受孕等。新型吉妮环有效改变了以上问题。本文从2008年6月~2012年12月对新型吉妮环与MCu功能性IUD(简称MCu)的临床使用效果进行观察、随访,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对象为2008年6月~2012年12月就诊于本站的宫腔较大及宫颈口松驰者共160例, 随机分为吉妮环组(80例)、MCu组(80例)。对象身体健康, 年龄23~43岁,经产妇, 月经正常。放置时间为正常月经干净后3~7 d或人流术后立即放置。无放置IUD禁忌证。放置宫内节育器后1、3、6个月进行随访, 主要随访内容是:副反应和环位置。

1. 2 方法 IUD类型新型吉妮环(天津和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结构为一根2-0聚丙烯丝线串连6个铜套组成。丝线顶端系成一个小结, 铜套表面积为330 mm2。MCu IUD(辽宁省鞍山爱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支架由TiNi形状记忆合金制成, 外形成弓状, 无尾丝, 铜表面积110 mm2。

1. 3 统计学方法 临床应用效果分析采用Tietze生命表法

统计, 以χ2检验。

2 结果

①一般情况将吉妮环组与MCu组的年龄、孕次、产次、宫腔深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使用效果与副作用对两组对象在放环后1、3、6个月后进行随访, 随访率达100%。吉妮环组与MCu组比较, 在腰腹疼痛、出血、月经周期改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妊娠率和脱落率上新型吉妮环组与MCu组相比较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3 讨论

①新型吉妮环脱落率低新型吉妮环构型和制作材料独特[2], 吉妮环由于支架柔和的弹张力, 使吉节育器可随子宫的舒张而舒张, 维系着动态平衡, 不易嵌顿及向下移位而脱落。②新型吉妮环的副作用宫内节育器的副作用是因症取出的主要原因。由于吉妮环构型和制作材料独特, 与子宫接触面积小, 减少了子宫对环的排斥反应, 放环后出血、月经周期改变、腰腹疼痛等副反应与MCu相比较低。③吉妮环有效期长, 安全可靠, 更为重要的是减少了反复取、上环、换环造成的身心损伤和手术意外带来的风险[3,4]。

综上所述, 新型吉妮环具有机械性压迫小, 不易脱落、移位, 且副反应有明显改善, 是一种高效的宫内节育器, 具有广阔发展前景[5], 值得推广。

[1] 吴尚纯,胡静,吴明辉,等. Gyne Fix IN与TCu 380A宫内节育器的随机比较性临床研究.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8(6):347-348.

[2] 马艳萍,宿凌云,章晓梅. GyneFixIN与TCu220C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0(7):313-314.

[3] 蒋永廷,何亚丁,何菁,等.两种IUD用于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的临床效果比较.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2,10(1):56-57.

[4] 何玉华,管毓坚,朱发仙,等.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吉妮IUD120例临床观察.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1,9(3):159.

[5] 梁持正.放置MCu功能性IUD24个月临床效果观察.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5,15(2):109-111.

274000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计划生育服务站

猜你喜欢

副反应节育器副作用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宫内节育器异位、嵌顿的因素探讨
动物免疫副反应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药物副作用,到底怎么解?
安眠药可以这样吃
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副反应的处置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浅谈生猪免疫副反应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阴超对节育器异位合并宫内早孕的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