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的视域转向
2014-04-09喻小琴
喻小琴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给学校课程建设带来了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普通高中必须在认识学校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批判、建构,实现学校课程建设的不断完善。本文以江苏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发展现状为基础,对学校课程建设校本取向的局限进行了分析,认为面向区域是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视域转向的重要选择,明确了区域视野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行为。
学校课程建设 普通高中 区域视野 校本取向
挖掘学校优势,彰显办学特色是普通高中发展的内生性要求,也是其多样化任务实现的前提条件。课程是学校理念、哲学和愿景目标的重要载体,它在承载学校发展要求的同时,也以其具有的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担当着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任务的实现。
一、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视域取向的现状:以江苏为例
自2001年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江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上,江苏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实践体现了“高水平、高质量”的目标定位,体现江苏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形成学校文化、课程文化为课程建设目标的三大鲜明追求[1]。优质、特色已成为江苏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表征,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和全省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又集中体现了这些特征。
有研究者从视域取向上,对江苏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和全省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进行过分析。通过31个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分析,发现在31所课程基地学校中,有学科(单项)课程基地学校16所,占总数的52%;同类学科(跨学科)课程基地学校6所,占总数的19%;异质学科(跨领域)课程基地学校3所,占总数的0.97%;基于校本的特色课程基地3所,占总数的0.97%;基于地域的特色课程基地学校2所,占总数的0.64%;跨学科、超领域的课程基地学校1所,占总数的0.3%。也就是说,在课程基地学校,有99.36%的学校课程建设都是以学科、学校特色或其他为主要内容,体现区域特色的课程建设学校只占到0.64%。
也有研究者以江苏省精品校本课程评选为例,对江苏省中小学优秀校本课程进行了分析,发现2012年江苏省普通高中精品校本课程开发门类中,学科拓展、文化艺术体育类、心理、德育、自我成长(包括良好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生涯规划等)、综合实践、科技等占到75%,其中学科拓展占到29%,地方文化在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门类中只占到25%。
2003年12月,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专门组织了问卷调查,对江苏省114所重点高级中学的校本课程开发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很多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内容基本是心理健康教育、文学阅读与欣赏、数学思维方法、计算机信息技术、英语口语、新闻采访、艺体、经济学、电子商务等。由此得出结论,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仅有一些联系地方特色、校史传统文化开发的课程是比较有特色的,但总的来说,共性大于个性[1]。
可以看出,尽管近年来区域、地方文化在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中所占比例有所提高,但并没有改变学科为主、学校为主的课程建设校本发展取向,以校为本依旧是江苏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最基本的视域取向。
二、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校本取向的局限性
学校课程建设的校本取向在克服国家课程取向弊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发挥学校课程建设主体能动性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使学校、教师成为了课程建设的真正主体,激发了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提升了课程建设能力。但是,随着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任务的提出、社区参与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的意识和作用增强等,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校本取向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出来。
第一,以校为本的课程建设取向忽视了地方、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遮掩了普通高中课程特色形成的区域差异。地方、社区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不同的地方文化差异、社区资源特色为学校课程特色的形成提供了可能。课程建设的校本取向把学校课程建设的视野局限在校内,只关注学校发展历史、教师特长、学科优势等资源的充分利用,而忽视了地方、社区等课程资源对学校课程建设的作用,从而使学校课程建设资源匮乏,并使所有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内容大同小异,共性大于个性,校级之间无课程特色可言。
第二,以校为本的课程建设取向减少了普通高中课程开设门类,缩小了学生课程选择的权力和空间。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基础上,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普通高中阶段教育提出的要求。地方、社区课程资源的缺失,大大缩小了课程建设范围、减少了课程开设的门类,呈现出课程建设门类重复,课程选择性狭窄等问题,无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选择内容,学生个性化选择课程的权力和自由缺失。
第三,以校为本的课程建设取向忽视了社区相关者主体作用的发挥,阻碍了学校与社区之间交往关系的建立。学校课程建设是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学校等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过程,他们从不同方面对学校课程建设做出了贡献。课程建设的校本取向完全排除了社区等相关者参与课程的建设过程,他们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应有发挥。社区参与学校课程建设主体作用的缺失,导致课程建设主体单一化,不仅增加了学校课程建设的负担,也影响着学校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还影响着学校与社区之间互动关系的建立,使学校课程实施缺少了社区的支持和监督。
第四,以校为本的课程建设取向影响了普通高中学校课程特色最大程度的彰显。不同的学校历史、教师特长、优势学科和重大活动项目为学校课程建设和特色形成提供了有限可能,但并不能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校课程特色的实现。丰富的社区课程资源、差异的地方文化为学校课程特色建设带来了无限空间。同时,社区、教育行政部门等其他多主体参与的缺失,导致学校课程无法在不同理念指引下、以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参与行为进行建设,从而影响学校课程建设多元特色的呈现。
三、区域视野——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的校本超越
区域视野在关注学校课程建设校本取向的同时,把视野投向校外的社区,寻求与社区的合作,依托社区物质环境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建设学校课程。课程建设区域视野实现了对其校本取向的完善与超越,为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带来了更广阔空间。
首先,从课程建设主体看,形成了教师、学生、社区相关者等共同参与的多主体局面。
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复杂性,意味着教材、教具等传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再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全部内容,参与教材编写或教具研制的教师也不再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单一主体,教师、学生以及社区相关者成为了学校课程建设的共同主体。教师是学校课程最重要的建设者,他们不仅通过发挥学科优势进行学科课程建设,还通过开发社区课程资源参与校本课程建设。学生不只是课程的学习者,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课程建设者,他们从不同渠道获得的知识、信息成为了课程建设的丰富资源,同时,他们对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有着自身的独特理解和探究兴趣,教师的鼓励、支持很容易激发他们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主体意识,并积极投入到课程建设中去。家长等社区相关者也不再与学校课程建设无关,参与学校课程建设成为了他们应有的义务,不仅要提供丰富的社区课程资源、参与课程建设过程,还应该对学校课程建设进行监督、提出建设性意见。只有教师、学生和社区相关者都成为学校课程建设主体,相互合作、共同参与,才能使学校课程的建设成为所有人集思广益的过程,学校课程成为共同智慧的产物。
其次,从课程建设方法看,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经验判断、理性思考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社区课程资源进行过程性调查、分析与管理。
通过挖掘学校历史、发挥教师专长、打造优势学科等方式建设学校课程主要是基于对校内课程资源进行的经验判断和理性思考,缺少对社区课程资源进行实地调研,课程建设区域视野必须对社区课程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利用。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需要要对社区课程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深入了解。社区课程资源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访谈和现场考察等,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方法的优缺点,结合课程建设要求进行选择性采纳,调查的目的在于建设社区课程资源库。其次需要对社区课程资源进行深入分析。在调查基础上,对社区课程资源的优势、特色和劣势、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估,明确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并制定具体的开发利用实施方案。最后需要对社区课程资源进行管理。成立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领导小组,对社区课程资源的调查、分析结果进行专门管理,完善社区课程资源库建设,制定相应的制度。同时,还应将社区课程资源纳入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确保学校课程改革常规化、过程化和动态化。
再次,从课程建设的形式看,弥补了学校课程社区课程资源缺失的同时,实现了社区课程资源在学科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中的深度渗透。
区域视野学校课程建设强调社区课程资源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在学科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中渗透等形式,实现社区课程资源与学校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具体形式有三种:一是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社区课程资源。课堂教学中渗透社区课程资源关键是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要做到社区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备课时,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全面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社区课程资源进行针对性选择,找到社区课程资源渗透于课堂教学的适切点;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邀请社区专家来学校与学生进行交流对话,也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社区进行实地参观,从而增强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社区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由于它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实践性、经验性课程,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社区课程资源,实现综合实践活动与社区课程资源的融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观念去理解、体现并创造出新的课程经验。三是在开发利用社区课程资源中形成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建设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地方性、特色性的课程建设,利用社区课程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建设是区域视野课程建设最重要的形式。
最后,从课程建设的思路看,立足于打破学校、社区之间的隔离状态,在建立学校—社区交往机制的基础上,实现了学校课程与社区课程资源的融合。
学校课程建设的校本取向意味着课程建设是学校自己的事,与社区无关,而课程建设的区域视野强调课程建设是学校与社区共同的任务,二者都必须承担课程建设的任务。为此,需要打破学校、社区之间的隔离状态,建立学校—社区交往机制,实现学校课程与社区课程资源融合,以学校—社区交往机制建立为基础。学校与社区交流合作是社区课程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前提和保证。为此,一方面学校需要改变“关门办学”的思想,突破传统学校课程建设狭隘模式的束缚,形成社区共同参与建设的大课程观,增强社区服务意识和能力的同时,积极争取社区在物质、舆论、环境等方面对学校课程建设的支持,为学校课程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社区也要形成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点,把学校发展当成社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教育服务意识,主动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人力、物力资源和环境支持;实现社区课程资源与学校课程的融合。首先要变革教育观念,自觉形成新的课程观、课程开发主体观、课程资源观、课程实施观、课程评价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等[2]。其次教师要确立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转变课程角色,实现教师课程实施者向课程研究者、开发者和创造者的转变。再次要在充分了解分析社区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学校课程建设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要求,对社区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为学校课程发展搭建新的平台。最后要建立完善的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机制,使教师自觉进行自我评价和改进,实现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对学校课程建设的推动作用。
四、区域视野中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的行为追求
1.区域视野中学校课程建设必须基于学生经验,关照他们的学习兴趣
基于学生经验的学校课程建设容易引发学生强烈的生活体验,唤起他们的真情实感,让他们在体验中有所感悟。还能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区实践活动的能力。为此,区域视野中学校课程建设必须以学生所熟悉的社区历史、地理、风俗习惯、典型人物、社区人们生活方式等社区课程资源为主要内容,引导他们走出校门,关注社区,走进社会,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同时,还要使课程建设关照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觉走进社区,主动进行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参与学校课程建设成为一种乐趣。
2.区域视野中学校课程建设必须与教师课程能力的提高相一致
教师课程能力的提高是在达成区域视野学校课程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中得到体现的。从区域视野进行学校课程建设,首先需要教师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意识,认识到静态的文本教材只是课程资源的形式之一,丰富的课程资源蕴含在社区环境、师生交往过程中。认识到教学不只是教案的简单实施,还要进行课程的建设与创新。其次教师要转变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定位,认识到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来源的唯一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主体,而是与学生一起成为共同的教学主体,教师有责任激发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另外,教师还要改变学生管理者的身份意识,建立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与学生相互对话、共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一起分享成功体验和成长快乐。新的课程建设要求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课程能力,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素养支撑。
3.区域视野中学校课程建设必须基于区域特点、体现地域差异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背景和人们生活方式等都不相同,形成了社区课程资源的区域差异。依托社区课程资源,从区域视野进行学校课程建设从而便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和特色。就江苏而言,社区课程资源存在着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校级之间发展的不均衡,具体体现为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社区课程资源状况比苏北地区优越,城市比农村优越,同一地区条件好的学校比条件差的学校优越。这主要是指人造物质资源,如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和社会人力资源,高等教育机构、科研院所等条件性资源。而在历史文化古迹、地方民俗、方言等文化资源方面,苏中、苏北地区相对较好。面向区域进行学校课程建设要从区域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体现地区差异、凸显区域特色。
4.区域视野中学校课程建设必须有利于经费、时空和学习等效益最大化
在教育经费不充裕、课程专家短缺的情况下,区域视野中学校课程建设务必体现效益性原则,努力做到以最少的经费、时间、空间、精力投入,取得最大、最好的效果。在经费使用上,尽量避免形成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要投入大量经费的观点,尽可能发挥那些不需要投入多少经费但能起到很好效果的社区课程资源的作用;在时间效益的把握上,一方面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尽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出丰富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要适时开发利用对当前教育教学有现实意义的社区课程资源,而无需一味地等待条件成熟;在空间利用上,要就近开发利用社区课程资源,就地取材,避免舍近求远,不切实际;促进学习效益的提高,关键在于开发利用的社区课程资源应尽可能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区域视野中学校课程建设必须实现校际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课程资源的共享
面向区域进行学校课程建设打破了以往学校和社区互不相关、各自为政的学校课程建设局面,实现了课程资源开发主体、课程资源内容收集和课程资源成果运用等方面的联合与共享。校际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课程资源共享不仅可以弥补教育资源短缺,提高社区课程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增强教师课程资源的共享意识,培养他们参与合作的能力。校际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共享的课程资源主要有物质资源、教师资源和学校经验资源等。物质资源共享要求学校的操场、功能室和各种场馆必须对社区开放,社区的文体设施、信息中心、动植物园和旅游景点等供学校免费使用;教师资源共享主要是要求校际之间相互开放课堂教学、教科研活动等,建立相互听课、课堂观摩和学术研讨机制,建构校际间松散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学校经验资源共享不仅包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也包括课程教学及其他好的做法等要在校际之间进行分享。
参考文献
[1] 杨九俊主编.建设新课程:江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李松林.社区课程资源开发对学校课程的支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见习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