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行为观察量表的设计及使用

2014-04-09李健

体育教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互动师生互动课堂教学

摘 要:本文根据体育课堂教学规律、特点,抽取关键因素,设计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行为观察量表。“互动”指教师的语言、非言语行为作用于学生以及学生的回应及反馈的关系,以此观察、分析、诊断课堂教学问题;同时培养教师的观察力以及对课堂教学观察系统的知觉,以改进教师无效教学行为,提高学生学习和练习效果,为体育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行为观察量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3-0045-03

一、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行为观察的价值

体育课堂教学行为观察是考察教学质量的窗口,通过行为观察直接或间接了解教师的教学技能、内在素质、教育教学观念以及学生学习的效果、体验等,是考察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

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复杂的、交互的、多元的、立体的,同时又是动态的、不间断的、连续的,是教与学的统一体。研究和分析课堂教学“互动”效果,需要通过观察记录的方式收集教学现场第一手资料,由于它是动态性、即时性的,在观察前要设计简便、实用、好操作、便于记录、能快速捕捉、提炼教学特点的观察量表,以提高观察的效果,为课堂教学分析和课后反思提供依据。但目前的观察记录表或观察量表没有将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或者说教师行为作用与学生行为的结果联系起来,不利于观察教师的“教”对学生“学”的行为影响及学生学习与练习效果的反馈,仍然以“教师为中心”,更多关注教师的行为,如:教师的讲解、示范、组织、教学过程、教法等。因此本文结合体育课堂教学规律及特点,抽取关键因素,设计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行为观察量表,通过观察、分析、诊断课堂教学问题,为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参考;同时培养教师的观察力以及对课堂教学观察系统的知觉,改进教师无效教学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练习效果,为体育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提供依据。

二、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行为观察量表的设计

1.课堂教学行为观察的相关研究

西方有些学者曾将教学行为作为自变量,教学效果为因变量,采用系统观察客观记录,测量课堂教学行为,并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估。如:代罗森海因(Rosenshine)和佛斯特(Furst)总结11种学生成绩与课堂教学行为有关的课堂教学内容,包括表达的清晰性、教学的灵活性、高度的情绪性、任务取向等等,认为教师的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有对应的线性因果关系;同时认为教师的行为具有独立性、可分解性、客观性、可观察性,并把教师的行为分为提问、讲述、演示、表扬等进行研究。弗兰德斯用“社会相互作用模式”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的影响,运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研究课堂中师生言语互动行为,提出“教师应该更多地对学生施加间接影响,多提问少讲授,要用更多的接受和表扬来激励学生,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所表达的想法和感情。”

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上半叶。从早期研究: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什么样的教师是有效教师?研究主要在于鉴别可能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教师特征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根据学生的应答和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积极性等学习行为,评估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通过学生的理解评估教师的语言讲解行为等研究评价教学效果。

2.体育课堂教学行为观察量表的设计与编制

体育课堂教学行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较少,本研究在借鉴其他学科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体育课堂教学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动态性强、复杂多变等特征,并根据体育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行为观察量表”,为系统观察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以及学生对教师行为反馈提供记录和诊断方法,为研究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效果产生的原因做深度分析的指标和依据。

体育教学活动是双边的过程,教师的教与指导、学生的练习与提问、教师的组织与学生的呼应等都要作用到学生的身上,产生行为的结果,改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在复杂的体育课堂教学行为观察、诊断研究中,提炼关键因素是保证行为观察效果的重要环节。笔者结合长期体育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研究与思考、反问与反馈,根据体育课堂教学规律,编制了“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行为观察量表”,为进行体育课堂教学系统观察提供方法。

体育课堂教学行为是复杂的、可生成的、情境性的、可记录的。量表根据体育课堂教学特点,将体育课堂的行为分为: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互动”行为、教师教学组织与学生“互动”行为。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互动”行为又分为: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语言行为包括:教师语言行为与学生回应与反馈,其中有教师的讲解、要求、提示、解答、口令等;学生的应答、提问、教师讲解时学生回应及疑问等。非语言行为包括:教师示范、保护与帮助、体态语言等;学生练习、听讲时的注意力、学习效果反馈等。教学组织与学生“互动”行为分为:教师组织、学生回应与反馈。练习形式分为:个别、小组、集体以及在三种形式下的反馈效果等。本量表按体育课结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各部分的规律进行归纳提炼,同时为便于快速记录与诊断,将各行为分等级为:好、一般、差,对每个关键因素说明,并赋予符号(表1)。

三、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行为观察量表的使用

1.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行为观察量表使用的准备工作

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行为观察量表简便、实用,在课堂教学观察现场快速记录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和练习行为,并能根据课堂教学情境有针对性、有重点、快速的记录,但在运用量表前,首先,要设计检查量表,可以结合课例针对性修改;其次,要熟悉量表的结构、维度、内容以及符号代表的含义;第三,要提前打印好、准备好量表;第四,要提前了解授课学校、授课内容、授课对象、授课教师的相关情况;第五,要提前到达观察现场,选择最佳观察点;第六,要及时对观察量表修改及完善;第七,课后根据观察量表的记录,针对性撰写课堂教学观察报告,如: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分析、教学效果及原因分析、改进建议及措施,为减少或消除无效教学行为提供建议和参考。

2.体育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行为观察量表记录诊断与分析建议(表2)

本表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特点:记录教师特点及个人风格的独特性;记录教师运用独特的、创造性的、科学的解决教学问题、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2.突发事件应对与解决方式的记录等。

3.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运动负荷、教学结果评价的总体评价及描述。

4.教师行为(用标记★▲×记录在表格中,便于课后分析)

(1)讲解:★好(表达简洁清楚,语言逻辑性强,声音洪亮,语速适中);▲一般(表达清楚,有一定逻辑性);×差(表达不清楚,逻辑性较差,不能针对性控制语速)。

(2)指导与教法措施:★好(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指导,方法得当,效果好;指导学生练习效果好);▲一般(指导手段与解决问题方法不能有针对性的区别对待);×差(不能针对性地解决教学问题)。

(3)提问:★好(设计问题针对目标、内容等,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及学习情境);▲一般(不能针对具体问题情境提问,问题针对性不强);×较差(提问的问题没有价值)。

(4)示范:★好(示范标准优美、突出示范重点,控制示范时机,示范位置好);▲一般(示范标准,示范重点不够突出);×较差(示范效率低,无目的)。

(5)要求:★好(对学生要求符合教学情境、教学内容特点、学生心理及生理特点);▲一般(对学生要求符合教学情境、教学内容特点);×差(不能针对教学情境有效提出恰当的要求)。

(6)组织:★好(教学组织效率高、合理、经济,学生注意力集中);▲一般(组织合理,80%的学生注意力集中);×较差(组织不够合理、时间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

5.学生行为(用标记★▲×记录在表格中,便于课后分析)

(1)动作:★好(规范、正确,学习注意力集中,练习积极、主动);▲一般(规范、正确,练习积极);×较差(规范、正确)。

(2)提问与回答:★好(回答问题积极、思维敏捷快速,并能针对性提问);▲一般(回答问题积极、思维活跃;提问不够积极主动、问题没有价值);×较差(回答问题不积极、主动,没有提问)。

(3)练习:★好(个人、小组练习中相互指导,解决问题,互动性强,练习效果好);▲一般(个人、小组练习按老师要求练习,小组的互动不够积极、主动);×较差(个人、小组练习不按老师要求练习,学习气氛沉闷、小组互动差)。

(4)注意:★好(学生注意力集中);▲一般(有一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较差(学生的纪律松散)。

参考文献:

[1]李健,谭刚,王荣民.中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理论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

[2]张建琼.国内外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之比较[J].外国教育研究,2005.3.

[3]李健,刘晓燕,赵德喜,袁培华.体育课堂教学观察[J].体育教学,2006.3.

[4]李健.体育课堂教学观察量表的设计及使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1.

[5]李健.体育课堂教学观察结构及观察指标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2.2.

(注: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DGB10189)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互动师生互动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