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研究综述

2014-04-08王誉

2014年4期
关键词:积极影响时代性

作者简介:王誉(1989-),男,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2012级硕士研究生,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现代化史研究。

摘要:经世致用思想从较深的层面拓展了中国近代史的研究领域并可为当前的现代化事业提供历史的借鉴,因而逐步成为学者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围绕着经世致用思想,学界主要就经世致用思想的时代性、自在自为性、内在实质和积极效果等方面展开了讨论,取得了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

关键词:经世致用思想;时代性;自在自为性;内在实质;积极影响

1826年,以《皇朝经世文编》的编辑出版为标志,经世致用思想在清朝晚期被时人重新重视起来,促使着人们根据客观国情和世情,向西方学习,这是贯穿于中国近代化发韧期的重要精神动力。经世致用思想,它要求人们关注人生、社会的各个实际需要的领域,直面社会矛盾,理论联系实际,用经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治国安民的一种思想。

一、关于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的时代性

经世致用思想,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与时俱进的,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从思想史来看,经世致用观念由来已久。吴雁南等论者认为“自西汉‘独尊儒术后,它逐渐演变成儒家文化的一种传统精神,具有积极入世价值取向”[1]。龚书铎也认为“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儒学本身不可避免地要有所调整,以适应变局”[2]。面对着巨大的‘变局,儒学各派都趋向于经世致用。

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政治理论和政治抱负,都无不体现着传统经世致用思想的时代特点。史远芹在其主编的《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一书中讲到“龚自珍、魏源等倡导的经世致用思想,是鸦片战争期间思想解放的最初启动。经世致用思想开创了研究社会和批判现实问题的新学风,人们开始议论时政、揭露社会黑暗、研究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3]。

经世致用思想的内涵变化直接导致其社会实践具有浓厚的近代色彩。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后,‘夷务日渐渗入国计民生,成为经世之学的大题目。……,它们表现了传统经世之学在近代的延伸”[4]。“在十八世纪以后,‘经世致用思想促进了龚自珍、魏源等地主阶级改革派思想的形成,影响了一代士风,促进了向西方学习,更新了社会观念”[5]。地主阶级洋务派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倡导的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继之而起。

二、关于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的自在自为性

近代经世致用思想表现为自在性与自为性相结合。自在性是指这一思想是传统经世致用思想的自然传承,自为性则是指这一思想在近代面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近代转型而做出的有益发展。

有论者总结“清代初期,以顾炎武为代表,鉴于明亡的历史教训,主张经世致用,讲求天下郡国利病,崇尚务实,反对空谈,成为一时的风尚。但到乾隆、嘉庆年间,清朝统治已趋稳定,加之文字狱盛行,知识分子开始转向钻故纸堆,注重考据训诂,作纯学术性研究,不再关心国家政事,学术上虽取得一定成就,却使学风变得脱离实际,繁琐无用。到了道光、咸丰年间,因内忧外患连接不断,国家贫穷衰弱,学者又倡言经世致用以图富强,开始把学术研究同解决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学以致用”[6]。学者余英时也认为“晚清经世思想的兴起决不能解释为对西方挑战的反应,而是中国思想史自身的一种发展,其外在的刺激也依然是来自中国本土”[7]。

经世致用本身具有“入世”精神,这种自为性体现为积极学习西方,追求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洋务派之所以能在西方文化面前,毅然走向采西学制洋器,其根本原因之一乃是他们的思想与经世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8]。

三、关于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的内在实质和积极影响

与偏重修身养性、道德自律的‘内圣之学相对应,经世致用思想主要体现了治国安邦、讲求建功立业的‘外王精神。面向现实、注重实效、讲求建功立业的“外王”精神是传统经世致用思想的内在实质。“一般而言,当社会稳定、王朝强盛之时,往往是‘内圣之学兴旺;而当治世转衰、政治秩序出现危机之时,经世致用精神就会崛起。经世思想更多地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实用精神,这种精神使中国文化保持着一种生命力和再生力,每每使陷于危机的社会出乱而治,重新恢复王朝秩序”[9]。

近代经世致用思想作为救亡图存,谋求富强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深远历史意义。这一思想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传统社会的近代转型。王先明指出“在国门尚未完全打开,西方近代思想学说传入中国但并未被广大士子接受之前,近代经世致用思想无疑是最先进的。正是在此指导下,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得以起动。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新式教育等相继发展起来。张之洞‘究经世之务,‘以实用为归,促进洋务运动进一步深化。康有为等人利用经世致用思想促进政治改革”[10]。经世致用思想成为国人投身于近代化事业有效的思想武器。

怀疑、继承与创新统一于近代经世致用思想。近代先进的中国人,逐渐从传统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开眼看世界”到“师夷长技以制夷”,从“中体西用”到康梁维新,从辛亥革命到“以俄为师”,他们从传统思想中獲取积极力量,并与近代中国社会实际情势相结合,弘扬传统的精华,融会西学的新知,为变革现实提供理论依据,有力地推进了中国传统社会的近代转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吴雁南.中国近代社会思潮[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67.

[2]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0:113.

[3]史远芹.中国近代化的历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51-66.

[4]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57.

[5]马金科.“经世致用”与向西方学习[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1:97-102.

[6]史远芹.中国近代史专题讲座[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20-21.

[7]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259.

[8]周积明.经世思潮与洋务运动[J].河北学刊,1995,2:81-86.

[9]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43-52.

[10]王先明.“经世学”与近代“新学”的发端[J].社会科学战线,2000,4:140-149.

猜你喜欢

积极影响时代性
时代性来源于现实的生活
强化诗词用词的时代性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诗词的时代性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浅析智能手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解析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时代性价值取向下战争史教学再思考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英美原声电影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