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取向融合视角下的高职课程建设
2014-04-08谭晓虹
谭晓虹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5)
课程建设是影响和保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高职课程建设的目的是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科学规划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质量全面、持续、稳定地提高,提升办学水平和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从社会价值取向的角度出发,高职教育需要突出实践性;从个人维度与社会维度融合的价值取向出发,高职教育必须强调个性化发展与全面性要求的统一;从学术性的价值取向角度,高职教育的自身发展必须要重视学术性。基于此,我国的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主要围绕着满足学生现实和未来发展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展开的。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如何解决能力本位与全面发展的课程理念、针对性与适应性的课程内容问题这两对矛盾。而要想解决上述矛盾,实现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目标,必须在有机融合的价值取向指导下,建立起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总目标,扬长避短、兼收并蓄的课程模式。本文结合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实践,探讨价值取向融合视角下的高职课程建设。
一、构建多元化、系统化的高职课程体系
1.遵从社会维度价值取向,课程设置针对性与适应性相结合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是服务于社会职业需求。职业自身的规律对从业人员有着客观要求,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首先要与社会广泛需求的职业群及相关的职业岗位技术标准相适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职业岗位标准制定高职教育的课程目标。学校要在充分做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以社会职业岗位为依据,以适应社会人才需求为基点设置课程专业,构建课程结构,提高课程体系设置的针对性,满足企事业工作需求。
2.建立校企合作的高职教育课程建设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行业、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必须发挥课程专家及研究型专业教师在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建立起研究取向的高职教育课程建设模式。[1]高职院校要主动与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机构密切联系,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人才、劳务市场密切协作,一方面向企业宣讲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成果,另一方面了解企业对人才需要的规格和方向。坚持校企合作,发挥企业在高职教育课程的整个开发与建设过程中的“指导性”作用。[2]
3.树立人格本位兼顾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观
终身教育和“职业人”向“社会人”转化的思想使高职课程目标由单纯针对职业岗位扩展到整个职业生涯;课程设置注重整体优化,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一体;“能力”内涵强调整合能力,知识技能结构突出综合和创新特征;专业技能的内涵强调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结合,侧重于创造性智力技能;课程内容既重视专业基础理论、实际技能训练,又注重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创业能力等非技能性能力的教育;课程模式强调多样化,采用多元有机整合的评价标准,使评价更具职业导向性和实效性;课程体系突出优化衔接、定向选择、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3]
4.设置综合化的课程体系
高职课程建设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宏观方面,高职课程设置要从国家或学校的角度出发,既要考虑到高职教育的根本宗旨,使课程设置满足培养胜任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需要,又要满足教育的社会功能及根本要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鉴于此,高职课程设置的定位必须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一致,既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要实现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由此,高职课程设置应综合化,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动手能力强的人才为中心,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既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综合素质,又强化其专业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使高职学生厚基础、强技能、宽口径、会学习、善思考,全面发展。[4]
二、深化配套的课程内容、评价及相关体系
1.实施多样化的课程内容
社会职业分工的精细化、社会职业多样化,直接决定了高职课程内容的多样化。高职课程多元化的需求主体,决定了高职课程建设的多元融合的价值取向;一是满足社会生产发展需求,根据工作过程选择、设计教学内容;二是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求,高职课程内容既应紧扣专业岗位需要的技术能力,又应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三是满足高职教育课程发展的需要,要突出高职课程的高等性,以区别于中职课程,还应及时反映时代的变化,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2.实施系统化的课程评价
高职课程建设多元融合的价值取向,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课程评价体系要充分考虑是否满足国家和社会需要,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同时还要考虑满足高职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建立系统化、多元化、多角度的评价体系。高职教育课程评价不但要包括学生的素质、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方面,还应该对课程评价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3.构建特色专业体系
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首先,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根据职业发展和职业能力需求,面向职业技术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需要确定专业设置。其次,建立依据灵活市场导向的专业设置机制,对根据技术领域设置的专业,考虑其应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第三,突出专业设置的复合性。由于生产第一线的工作往往是综合性的,必须用多学科的知识和多种技能才能解决,因此,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时经常要根据跨学科的需要,设置复合型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
4.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有机统一
首先,培养的学生应“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为此,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以职业实践为导向的、适应高职学生认知特点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学而能用,把订单培养、岗位培训和从业资格证书的考核鉴定工作统一起来,在规定的教学时间融入岗位培训的内容,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操作和动手能力,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三、创新与实践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十年来一直尝试课程开发方案的创新。学院课程开发形成了完善的系统,全过程管理,全过程监控,根据运行情况及时总结评价、修改完善,使课程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开发框架体系如下。
1.课程开发框架体系内涵
(1)四个阶段:一是市场调研阶段,解决“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订单用户以企业为主,学校课程设计应充分考虑企业需求,了解职业岗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要求。二是课程体系构建阶段。学校和企业共同遵循“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的指导思想,邀请企业人员参与,共同确定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课程体系。三是课程的开发阶段,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遵循教育规律,通过专业课程模式,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与单元(一次课)教学设计,将工作活动与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四是课程的组织实施与验收阶段。对专业课程模式全过程监控、评价,全方位、系统化地管理,建立与之配套的激励、奖惩机制,保证课程建设效果。[6]
(2)三个维度:维度一是公共基础与素质教育课程开发,解决通识教育如何为专业服务问题。具体做法是增加素质教育学分一项,体现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维度二是校本课程的专业化开发。借鉴德国在职业教育方面的经验和先进理念,根据企业需要设计专业课程的关系,解决好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培养的问题。维度三是教学运行保障体系构建。建立教学管理、运行体制、保障措施、激励机制等方面配套制度,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序开展以及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
2.校本特色课程开发与设置
学院课程开发与设置的总体思路:课程开发框架体系由学校和与企业用人单位密切协作顶层设计,形成重点专业点引领课程体系建设,带动专业群,辐射所有专业面。学院统一设计规划,各专业、系分级实施。
(1)课程体系设置实施。精心培育7 个重点专业,带动15 个紧密相关专业作为主干,科学实施课程设置,构建了与企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高职教育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实施阶段,学院主动联系企业,结合大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共同确定专业课程内容,把真实工作过程融入教学过程。其次,按照系统规划、坚持公共基础课程为专业服务的原则,通过企业专家的论证,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有机融入公共基础与素质教育课程。教学计划中增设培养素质教育的通识课程内容,学业结束时计算学分,使得公共基础与素质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有利结合,相互促进,全力促进课程的整体改革。[7]
(2)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学院深入重点专业所对应的企事业广泛调研,根据专业类别设计课程内容。对操作类、应用类的工科专业,按照各专业岗位(群)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形成岗位真实的工作分析表,并融入教学活动,完成课程整体设计。对旅游、法律类等专业,着重于学生实际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单元教学设计,倡导教师个体创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需要通过每个施教者、每堂课、每个具体教学环节来实现。因此,每个单元课程教学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完美实现教学目标。学院以7 个重点专业为龙头,带动15 个相关专业完成核心课程的整体与单元教学设计,并将开发与设计的方案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实施,在实践中检验课程的效果和可操作性。为确保课程实施质量,学校几个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过程进行课程管理。项目办理念引导,提供规范化标准;教务处通过日常管理,保证各教学环节有序展开;督导室对课程实施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各二级教学单位严格落实。同时,学院强化管理机制、奖励机制,调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推动教学与课程改革逐步深入。
经过两轮的尝试,学院的课程改革得到企事业合作单位的好评,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课程改革的成果和经验也在辽宁省充分发挥了引领与示范作用。
[1]李斯杰.示范性建设后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策略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11) : 76-78.
[2]李学峰.高职课程开发理念、模式和技术的实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2) :75-76.
[3]苏 俭.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再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5) : 74-76.
[4]童乃诚.高职课程教学内容建设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4) : 5-7.
[5]洪贞银.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与评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詹先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内涵及其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0(4) : 37-42.
[7]赵连瑞.关于优化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6) 下: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