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标记红鳍东方鲀可行性研究
2014-04-08陈雷刘海映王秀利张红张嵩杨贵福张秀芹
陈雷刘海映王秀利张红张嵩杨贵福张秀芹
(1. 大连海洋大学 辽宁省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连 116023;2. 大连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大连 116023)
荧光标记红鳍东方鲀可行性研究
陈雷1刘海映1王秀利2张红1张嵩1杨贵福1张秀芹1
(1. 大连海洋大学 辽宁省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连 116023;2. 大连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大连 116023)
2012年7月13日至10月1日,注射荧光染料(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VIE)标记体重(13.58±1.19)g、体长(7.15±0.61)cm的红鳍东方鲀。标记部位为左侧尾柄的上、下半部,分别记为标记Ⅰ、Ⅱ组。标记30 d、55 d、80 d后标记组的存活率、体重、体长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标记30 d后无论是通过紫外光源照射还是肉眼观察标记组的保持率均为100%;55 d和80 d时的保持率均有所下降,并表现为紫外光源照射识别的保持率高于肉眼观察的,80 d时通过紫外光源照射识别标记Ⅰ、Ⅱ组红鳍东方鲀的荧光标记保持率均在93%以上,可见荧光标记红鳍东方鲀具有可行性。
红鳍东方鲀 荧光标记 可行性
近年来,由于受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恶化的影响,渔业资源量严重衰退,世界各地均把增殖放流作为恢复渔业资源的主要措施。为了准确评价增殖放流效果、确定放流生物种群分布及洄游路线,通常在放流时标志部分放流生物。目前标志方法很多,主要分为体外和体内两大类。体外标志有切鳍、剪棘、挂标志牌等;体内标志有荧光标记、同位素标志、档案式标记、分离式卫星标志、生物遥测标记等方式。在这些标志方法中,体外挂牌标志具有低费用、易发现、好回收等优点,所以应用广泛。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隶属于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东方鲀属,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海、渤海和东海,是重要经济鱼类资源,是出口创汇主要品种,被奉为“百鱼之首”,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捕捞过度,其资源量明显下降,已形成不了渔汛。黄海北部海洋岛渔场自2010年开始增殖放流红鳍东方鲀,2011年至今每年挂牌标志1-2万尾,通过跟踪调查发现标志鱼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未标志鱼,推断挂牌标志对标志鱼的生长有一定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通过对鲑[1,2]、褐鳟[3]、凡纳滨对虾[4]、日本对虾[5]、中国对虾[6,7]注射荧光染料(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VIE)进行标记发现,VIE标记对标志生物的存活率、生长速度等均无不良影响,且易于识别,证明了VIE标记上述生物具有可行性。如果VIE标记对标记红鳍东方鲀的存活率、生长速度无显著影响,且易于识别回收,那么对于红鳍东方鲀来说VIE标记将是一种优于挂牌的标志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用红鳍东方鲀购于东港市祥顺渔业有限公司,体重(13.58±1.19)g、体长(7.15±0.61)cm,饲养于大连海洋大学的农业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养殖用水槽为大连汇鑫钛有限公司生产的循环水槽,共6品、18个水槽,水槽的长、宽、高分别为80、45、45 cm;养殖用水为大连黑石礁海域经沉淀沙滤后的自然海水,自然水温18-24℃,pH7.9-8.2,盐度30‰-32‰,24 h不间断充气,日换水1次,换水量为1/3。每日8:00、17:00投喂粉碎的杂鱼肉,投饲率为鱼体质量的4%。试验前暂养1周。试验时间为2012年7月13日至10月1日,共80 d。
荧光标记材料、工具为美国西北海洋技术公司(Northwest Marine Technology,INC.)生产的红色硅胶染料及其配套注射装置。
1. 2 方法
1.2.1 试验分组 挑选规格均匀、肉眼观察健康无病的红鳍东方鲀180尾,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标记Ⅰ组、标记Ⅱ组。每组均60尾。2012年7月13日荧光标记。
1.2.2 荧光标记方法 将标记用红色硅胶染料按说明书进行配制,即硅胶染料与凝固剂按10∶1 的比例混合均匀。将混合物吸取到0.3 mL的小型注射器中,注射器在使用前用医用酒精消毒。标记Ⅰ组注射部位为红鳍东方鲀的左侧尾柄的上半部,该部位的皮肤为深色,如图1;标记Ⅱ组注射部位为左侧尾柄的下半部,该部位皮肤为白色,如图2。将荧光染料注射到皮肤与肌肉的结合部位,标记线条长度为10 mm 左右,方向与鱼体平行。每尾鱼标记操作时间控制在20 s以内。对照组不标记。标记当天如有死亡个体,统计即时死亡个体数量,计算即时死亡率。
试验期间记录死亡个体的数量,标记后30 d、55 d、80 d检查标记Ⅰ、Ⅱ组VIE标记的保持率,并测定体重、体长。
VIE标记的保持率(%)=识别出VIE标记的红鳍东方鲀数量/最初标记的红鳍东方鲀总数量× 100%。
1.2.3 统计分析 利用SPSS13 软件分析对照组、标记Ⅰ、Ⅱ组在标记后30 d、55 d、80 d的存活率、生长情况,并对30 d、55 d、80 d红鳍东方鲀VIE标记的保持率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VIE标记对红鳍东方鲀存活率的影响
红鳍东方鲀标记当天标记Ⅰ组、Ⅱ组和对照组均无死亡情况,即时死亡率为0。标记组在饲养30 d、55 d、80 d后的存活率低于同期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详见表1。
2.2 VIE标记对红鳍东方鲀生长情况的影响
将标记Ⅰ组、Ⅱ组和对照组在试验养殖30 d、55 d、80 d后的体重、体长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表2)显示,标记Ⅰ组、Ⅱ组和对照组的体重、体长均无显著差异(P>0.05)。
2.3 红鳍东方鲀VIE标记的保持率情况
标记Ⅰ组和标记Ⅱ组在试验养殖30 d、55 d、80 d后,通过紫外光源照射、肉眼两种方式进行观察。30 d时标记组的保持率无论是通过紫外光源照射还是肉眼观察均为100%,只是个别标记鱼的标记线条有中断现象。55 d和80 d的保持率有所下降,并表现为通过紫外光源照射识别的保持率高于肉眼观察。试验过程中,标记Ⅰ组与标记Ⅱ组30 d时的保持率均为100%,之后标记Ⅰ组的保持率始终高于标记Ⅱ组,肉眼观察识别的保持率(表3)差异更明显,55 d相差5.8%,80 d相差13%,而紫外光源照射分别相差1.9%、2.2%。
3 讨论
3.1 VIE标记对红鳍东方鲀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标记对动物生长和存活率有无影响是衡量标记适用性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对红鳍东方鲀标记后的即时死亡率、试验养殖期间的存活率、体重、体长进行统计,发现VIE标记后红鳍东方鲀的即时死亡率为0,标记组在试验养殖30 d、55 d、80 d后的存活率虽然低于同期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标记组与对照组的体重、体长在试验过程中、试验结束时均无显著差异。可见,VIE标记对红鳍东方鲀的存活和生长无显著影响,相对于挂牌标记,VIE标记对红鳍东方鲀的损伤较小。
3.2 红鳍东方鲀VIE标记的保持率情况
标记的保持率是评价标记适用性的另一项重要指标。VIE标记日本对虾的试验结果表明红色的效果最好[5],所以本研究选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红鳍东方鲀。VIE标记30 d后标记组的保持率无论是通过紫外光源照射还是肉眼观察均为100%,只是个别标记鱼的标记线条有中断现象。55 d和80 d的保持率无论是通过紫外光源照射还是肉眼观察均有所下降,这可能与随着标记鱼的生长,皮肤逐渐增厚、透明性降低有关。55 d、80 d时标记线条出现明显的位置移动现象,且中断现象较30 d时有加剧趋势,这也与鱼体的生长有关。
VIE标记红鳍东方鲀养殖80 d后,通过紫外光源照射识别标记Ⅰ组与标记Ⅱ组红鳍东方鲀的标记保持率均在93%以上,虽然标记线条有明显的位置移动、中断现象,但标记仍然清晰,易于发现。这一结果与VIE标记褐鳟[3]、红鲷[8]、蓝鲶鱼[9]、乌尔鳇[10]等鱼类的研究结果一致。因此VIE标记红鳍东方鲀是可行的,相比损伤较大的挂牌标志,VIE标记无疑为红鳍东方鲀标志放流提供了更佳的方法。本次试验中VIE标记两种不同部位即标记Ⅰ组、Ⅱ组,标记80 d后通过紫外光源照射识别的保持率仅相差2.2%,但肉眼观察两组之间相差13%,因此VIE标记红鳍东方鲀的最佳位置是尾柄的上半部,即深色皮肤部位,这样有利于增殖放流时准确回收标志鱼。分析原因是,虽然尾柄上半部的皮肤颜色较深,但该部位的皮肤透明性要好于尾柄下半部的白色部位,这与乌尔鳇[10]VIE标记时选择透明度相对较高的吻部腹面作为标志位置相似。通过本次试验发现,无论是标记尾柄上半部还是下半部,在试验中、后期通过紫外光源照射识别标记鱼的保持率均高于肉眼观察,如果在夜间或黑暗处通过紫外光源照射识别,VIE标记更加清晰,因此如果在红鳍东方鲀增殖放流中采用VIE标记,建议在夜间或黑暗处通过紫外光源照射进行回捕鱼识别。VIE标记将不仅可以应用于标志放流,还可应用于红鳍东方鲀的育种、养殖过程中的家系识别。
中国对虾荧光标记120 d[7]、210 d[11]后均具有较高的保持率,而本次研究仅探讨了VIE标记红鳍东方鲀在80 d内的保持率情况,更长时间后的保持率高低还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4 结论
VIE标记红鳍东方鲀具有可行性,而且标记的最佳部位为尾柄上半部的深色皮肤区域。
[1] Bonneau JL, Thurow RF, Scarnecchia DL. Capture, marking, and enumeration of juvenile bull trout and cutthroat trout in small, low conductivity streams[J].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Fisheries Management, 1995, 15:563-568.
[2] Choe MK, Yamazaki F. An evaluation of fluorescent elastomer tagging method for juvenile masu salmon(Oncorhynchus masou)[J].Fish Genetics and Breeding Science, 1996, 23:41-50.
[3] Esben MO, Leif AV. An evaluation of 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 for marking age-0 brown trout[J].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Fisheries Management, 2001, 21:967-970.
[4] Godin DM, Carr WH, Hagino G, et al. Evaluation of a fluorescent elastomer internal tag in juvenile and adult shrimp Penaeus vannamei[J]. Aquaculture, 1995, 139:243-248.
[5] 刘海映, 王秀利, 田燚, 等.成体对虾的荧光标记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 2009(4):122-125.
[6] 刘海映, 王秀利, 李旭威, 等.幼体中国对虾荧光标记虾的制作[J]. 生物技术通报, 2009(10):124-126, 131.
[7] 刘海映, 王秀利, 田燚, 等.中国对虾荧光标记虾的大规模制作与养殖试验[J].生物技术通报, 2010(10):185-187.
[8] Brennan NP, Leber KM, Blackburn BR.Use of coded—wire and 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 tags for marine stock enhancement with juvenile red snapper(Lutjanus campechanus)[J].Fisheries Research, 2007, 83(1):90-97.
[9] Zeller MM, Cairns SH. Evaluation of 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VIE)for marking fingerling blue catfish[J].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Fisheries Management, 2010, 30(1):254-258.
[10] 杨晓鸽, 危起伟, 杜浩, 等.可见植入荧光标记和编码金属标对达乌尔鳇标志效果的初步研究[J].淡水渔业, 2013, 43(2):43-47.
[11] 罗坤, 张天时, 孔杰, 等. 中国对虾幼虾荧光体内标记技术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 2008, 29(3):48-52.
(责任编辑 李楠)
Feasibility of Fluorescent Tag on Takifugu rubripes
Chen Lei1Liu Haiying1Wang Xiuli2Zhang Hong1Zhang Song1Yang Guifu1Zhang Xiuqin1
(1. Center for Marine Ranching Engineering Science Research of Liaoning,Dalian Ocean University,Dalian 116023;2. College of Fisheries and Life Science,Dalian 116023)
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VIE)tag was used to tag Takifugu rubripes body weight(13.58±1.19)g, body length(7.15± 0.61)cm from 13, July of 2012 to 1, October of 2012. The part of tag was the top half of left caudal peduncle in the group Ⅰ, and it was the lower half in the group Ⅱ.The survival rate and growth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ll groups between 30 days to 80 days(P>0.05). The tag retention rates were 100% in the tagging groups, they fell later, and it was higher under the shine of ultraviolet than perusal. The tag retention rates of tagging groups were more than 93% in the 80 days, so VIE was a suitable tagging method for Takifugu rubripes.
Takifugu rubripes Fluorescent tag Feasibility
2013-10-09
农业部渔业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农财发[2012]31号)
陈雷,男,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海水养殖与增殖;E-mail:chenlei@dlou.edu.cn
刘海映,男,教授,研究方向:渔水资源增殖;E-mail:hyliu@dlo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