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如何承担引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2014-04-08张希胜
张希胜
(同济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 200092)
大学如何承担引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张希胜
(同济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 200092)
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含义的阐述,以及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分析,提出了大学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于:一是实现大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表现在教学、研究、建设和管理等诸方面;二是大学引领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表现在大学的社会责任、社会地位、软实力等方面。建立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体制,应当从教学体制、科研体制、管理体制、服务体制、引领体制、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评价机制等几方面着手。
研究型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和内容;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
一、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引领全球可持续发展核心地位[1]26-28
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以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各国高教界的教育家和学者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将影响下一世纪大学发展变革方向的契机和讯息,迅速地展开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随着国际可持续发展论坛的不断召开,如何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任首当其冲地落在了高等教育的肩上。承载着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大学逐步成为国际可持续发展论坛的中心角色,步入引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地位。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这次会议人们把注意力转向环境问题,此后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增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编写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使可持续发展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1991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出版了《关注地球:可持续生活的战略》,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态系统承载力容许的范围内,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1992年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 世纪议程》,其第36章强调,教育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在充分肯定了“可持续发展教育”(ESD)的重要性,强调对人类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仅意味着将环境保护列入课程,而且意味着促进经济目标、社会需要和生态责任之间的平衡发展。”会议颁发的一系列文件中,主张首先应该变革教育,以便能使“学生掌握在社区可持续生活的技能、观点、价值观念和知识。”在此会通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的实施计划》中,提请联合国大会“考虑采用‘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并以 2005年作为其起始年的建议。2002年6 月,联合国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WSSD)预备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建议得到会议的支持。
2002年 12月,联合国大会(UNGA)通过了第57/254号决议,将2005至2014年确定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缩写为DES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以下简称“教育十年”,英文缩写DESD)的目的在于: 通过“教育十年” 的确立,落实约翰内斯堡世界首脑会议提出的目标,将可持续发展整合于教育系统的各个层面,增强人们实现“教育十年”目标的动力和承诺,从而使教育成为变革的关键力量,使教育成为可持续的人类社会的基础,并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革新性政策、方案与实践方面加强国际合作。
可见,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已经获得了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起核心作用的地位。
二、大学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引领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一)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
新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在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时期,深刻认识和分析影响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把高等教育的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是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大学可持续发展是指大学主动吸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以之作为大学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注意调控发展过程,使现实的大学发展具备持续、协调等良性特征,既能满足大学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基本含义:
(1)大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面临的各种挑战以及自身发展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大学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原则,一方面能够正确处理自身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推动高等教育适应时代、不断前进,以保持自身的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大学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2)大学教育及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这主要是指大学变革传统的教育教学体系,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导向,设计学科或专业课程教学模块,让各个学科和专业的学生自觉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思想理念来思考、研究和对待各自的专业以及工作。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生态地球公民,使之具有科学、社会和全球意识,能有效地参与当地、国家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能,并承诺进行负责任的个体和集体行动,帮助人们为更平等的、可持续的未来而努力。同时,积极探索和开展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科学研究,研发绿色环保节能的科学技术。[2]111
(3)大学服务和引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新世纪大学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也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这种作用实现的方式,其一是通过“产、学、官、研”等合作方式,积极介入城市和社会的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影响和改变企业、政府的传统思想,实现经济、产业、社会发展转型,促进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二是大学通过所培养的具有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人才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地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这种贡献突出表现在,大学可以利用自身的师资优势,通过教学培养出具备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的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其三是利用自身的知识生产和文化传播优势,主动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带动和引领社会大众以及相关行业领域开展可持续发展实践探索;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科研活动,为社会提供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科学技术。
大学可持续发展的这几方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大学在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正是其引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体现,也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在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的高低与作用的大小是大学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现与衡量标尺;而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决定着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经济保障、文化环境与教育方向。
(二)在学校的教学、研究和建设与管理等的各个方面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1)教学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教学方式需要切实的变革。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设计学科或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课程模块,增加可持续发展理论知识的选修课,同时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指导编撰专业教材。教学方式由知识传授性教育转变为问题解决式教育(或称人本主义教育)。传统的知识传授性教育,即以知识传授为主要任务的教育,束缚人的思维,扼杀人的创造创新精神,导致越来越多的问题,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而问题解决式教育,是指基于人本主义哲学、以问题解决为主要教育框架的教育,主张教育的所有任务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的。它具有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育无与伦比的优势,如:教育过程将知识、能力、态度培养等教育内容融为一体,学生为了解决问题而去学习知识,为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有助于整合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可能来源于校园、社区、家庭,或某一学术性学科),而不只是校园内的教材、教师,等等。为此,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导向下,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建设、教学组织、讲授式教学、教师和学生评价等教育的整体框架进行重新架构。[3]9-19
(2)发展绿色科技,把跨学科学术研究置于科研工作的首位,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体制。[4]101-110绿色科技,简单地说,就是适应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科学和技术,或称可持续科技。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科技要为可持续发展服务,为生态环境服务;二是科技在考虑经济目标的同时,兼顾环境目标。而从事绿色科技的研究即绿色科研,特指超越了现代以来的简单性科学范式,在新的复杂性科学的基础上的,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进化为目的的科学研究。它不仅考虑人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同时也考虑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从而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都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研究。这就需要人们将科学研究范式由注重专业的、单学科的研究转向综合交叉的跨学科研究。
面向21世纪的大学科学研究,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学科专业目录的跨学科改革为契机,通过跨学科学术组织体系、组织结构的构建和学科专业目录的跨学科改革,建立起一套有利于建设一流学科、一流人才和一流科研成果的科研教学管理体制。在这个全球化时代,通过跨学科、跨文化、跨国界的合作来追求学校的远大未来,是件很自然的事情。
(3)建设绿色大学校园、校园文化及其评价体系。[5]49-682008年3月,教育部主持召开了“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研讨会”,指出建设节约型、可持续发展校园,是全球环境和资源问题对大学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大学校园环境是学校各项活动赖以存在和生成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文化活动的总和。大学校园建设既是大学培养人才的硬实力,也是熏陶人、影响人的软实力。因此,建设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校园既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优美环境培育人、带动社会其他部门持续发展的需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校园,首先是对学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对建筑节能提出要求,对校园景观生态精心布置,对环境污染和垃圾、污水进行及时处理和回收,提高校园资源的利用率。其次,要倡导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校园文化风尚。节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应在学校管理和学生生活中养成节约的习惯。要积极推广节能、节水、节耗材的新技术、新工艺在校园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最后,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来规范校园的建设和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把大学校园真正建设成为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模范社区。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过程中经过历史的积淀、多元文化的激荡交融、自身的努力和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它以知识及其学科(专业)为其存在的组织文化基础,主要凝聚在大学拥有的以人文和科学的相互融合为核心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是大学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是大学核心竞争力(包括凝聚力、教育力、创造力和影响力)之所在,是大学求生存、求发展、办好学和全面承担重大社会责任的根本,大学理所当然地应当成为人类社会的知识权威和发展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因此,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文化,就应在思想上、组织上、活动上积极营造氛围,同时加大宣传,使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广大师生内心深处,由观念进而落实的行动上。[6]11-15
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评价对于绿色可持续大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它通过把握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方向激励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提供决策依据。它不仅是促进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包括了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评价的功能、主体、目标、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收集和处理指标方法和评价保障措施等几大关键要素。[7]65-66为此,可以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T 50378-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指导文件精神进行设计规划和建造,结合一般评价体系构建程序和方法的研究,构建一套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评价体系。[8]25-28
(4)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的管理机制。[9]57-59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大学建设应当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过程,其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直接影响着整个绿色大学建设的质量,只有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与改进—发现问题……”这样不断循环改进的基础上,绿色大学建设及运营管理的质量才能不断提高。因此构建优化绿色可持续发展大学的管理机制,从计划、执行、评价、优化等四步骤,对绿色大学建设与管理的各种要素进行组织、分解,从而促进绿色大学建设管理质量的提高:
1)“计划”阶段。主要包括愿景、使命、目标、组织结构和发展战略。一所大学所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不仅反映了这所大学对可持续发展的鼓励程度,也为高校推进“绿色大学”建设确立了明晰的价值取向和行动的基本框架。绿色大学的主要使命不是获取通用知识,而在于如何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应涉及具体的建设内容、参与者和活动领域。此外,它还包含了组织人员的核心价值观和信仰。绿色大学的目标应是明确、具体、直观和可量化的,学校的每一位成员都应积极参与其中,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执行”阶段,即整个学校的运作过程。一所大学的“运作”包括大学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实践活动。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学校管理人员、教职工和学生都应意识到自己微小的活动将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在日常活动中,树立责任意识,自觉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管理和监督,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行为,为绿色校园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3)“评价”阶段。评价主要包括评价指标和质量控制,以检查绿色大学建设实践的绩效表现、管理方式和手段,找出不足,进而从教学、科研、管理各方面进行内部调整,在改革中推进绿色大学的发展。一个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指标应该考虑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环境、经济和社会。可借鉴企业管理中平衡记分卡的新型绩效管理体系,连接从愿景到战略的所有环节,对绿色大学战略实施进行有效评价,对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环境、经济和社会进行考核,即严密又精确,同时,平衡记分卡还强调各个指标之间的联系,一个指标的实现,有利于其它指标的实现。
4)可持续发展大学建设与管理的“优化”阶段。绿色大学的整个建设过程,通过不断的循环往复以探究绿色大学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有效提高绿色大学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评价阶段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优化阶段则致力于解决问题。为了促进大学的绿色改革和创新,各个部门要通力合作,实行绿色建设、绿色消费、绿色采购等,真正实现大学可持续发展。
当然,优化阶段虽然是整个管理运作循环的最后一步,但并不意味着整个过程就此结束。在优化阶段,学校根据评价阶段的得与失,制定绿色大学进一步发展的决策,进入下一个更高级的循环阶段,从而推动学校不断地的革新和发展,带动学校、甚至是地方和整个区域可持续的发展。
三、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中担当倡导者和中坚力量,是大学引领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集中表现
大学的责任来源于大学的社会地位、拥有的资源和享有的权利。自中世纪大学创建以来,大学一直起着传承知识、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如今人类已经进入新世纪、新的历史时期,全球一体化的形成、“地球村”的出现,人类社会如何进一步发展和行动,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与否。学术界的专家和学者们早已呼吁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大力倡导和推行绿色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念。大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其发展战略抉择体现了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程度、可持续观念的强度,直接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力度。大学需要承担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北大校长陈佳洱院士在庆祝北大百年校庆而举办的大学校长论坛演讲中指出,引导社会向前发展,是大学应予完成的使命。也有学者指出,大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能促进社会变革的机构,大学具有塑造社会的能力,大学是检验许多较为重要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原理的场所。在这样的历史机遇期,大学更应该成为文化自觉的主阵地,在构筑文化的根基、引领社会主流文化、确立核心价值和道统上做出独特贡献。[10]7-8
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大学与它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大学处在一个广阔的社会环境中,从所处社区到局部地区乃至全国、全球社会,大学都肩负着引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在高等教育环境中,协同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大学应该是开放的。一方面,大学与政府、各种社会组织之间,大学与大学之间,可以建立联合的形式,共享知识、信息、技术、资源和目标;另一方面,大学通过与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合作,不仅能够获得政府的舆论引导和政策支持,还可以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促进绿色大学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进程。这样,既增强大学的在可持续发展社会中的影响力,又可以取得双赢的社会效果和效益。
创新文化是大学的“软实力”,是与创新活动密切关联的文化形态,它是社会成员对创新活动的基本态度,是社会制度安排的观念基础。因此,大学应当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软实力”,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文化的开创、传播、践行等方面走在社会的前面,引领世界走上和谐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现代大学要有国际责任感,培养负责任的现代公民,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和领袖人才,是各国教育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革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对中国大学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中国大学自觉履行社会使命,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积极探索大学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关系。[11]5-6这些正是大学引领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集中体现。
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是大学引领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建立大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体系,应当从教学体制、科研体制、管理体制、服务体制、引领体制、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评价机制等几方面着手。
(1)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重新设置学科专业课程模块,构建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体制。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融入教学过程,通过课程、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等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价值观念,促进知识的增长。如:按学科大类重组现有课程,重新设置教学课程模块,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开设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选修课程;以专题的形式开设可持续发展课程;设置一定的学分等。在课程学习中,强调实验、调研、问题解决和跨学科的学习方法的运用,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此外,还可以通过各种非正式的教育活动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如在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等环保纪念日举办各种形式的实践和宣传活动,学生通过直观展示、演讲、辩论等形式积极参与,相互交流和学习,增强环保和低碳意识。还可以提供如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和在线学习等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更好地传授可持续发展思想。
(2)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科研体制。以可持续性为导向的绿色科研,需要发挥综合学科优势,积极组织和开展跨学科研究,研究和开发一批减少环境污染和危害的绿色产品和技术,促进绿色科研成果的转化。在科研开发的过程中,科研人员要对自己的科研行为负责,考虑活动的伦理和道德后果。大学应该加大对绿色科研的资金投入,积极支持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研究项目的立项和研究,加强国际国内的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研究合作,提高学校的科研层次,推动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的深入。
(3)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大学,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校各部门的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其目标,因此建立一个广泛协调的专职机构尤为必要。可以在大学内部设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或办公室,专门指导、组织和管理绿色大学建设的实践,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如提出绿色大学建设的愿景和目标,制定战略计划,监督学校教学、科研和日常运作,评价绩效等等,在管理机构的层面上为“绿色大学” 建设提供支持。对内,可加强学校各学术和行政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对外,可发挥沟通大学与社区、政府和其他高校的作用。可持续发展办公室的成员可以由学校董事、教职工、学生、社区和政府人员组成,旨在通过教学、科研、管理和运作等活动,使大学肩负起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同时,建立绿色大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大学的重要环节。在选取评价指标过程中,始终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结合自身教育、科研、社会服务、资源消耗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从中选取合理的绿色大学的评估指标,才能建构或者选择合理的绿色大学评估指标体系,对绿色大学建设的实践进行绩效评估,进而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大学建设活动的不断改进,从而实现长远发展。
(4)建设和完善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体制。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教育学家提出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以来,大学便承担起了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任务。这被认为是现代大学发展历程中的第二次学术革命。这一革命的结果是大学与社会的前所未有的紧密结合,大学开始在社会的创新活动中占居核心的地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学正从社会的边缘走向杜会的中心,大学发展的广阔空间已被打开,产、学、研、官等机构的紧密合作已经成为大学服务社会这一功能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体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目标不一致等,致使大学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受到种种阻碍和困惑,限制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可持续进程。为此,不断完善和加强大学可持续服务社会的制度、体制、管理等的建设已是当务之急。同时,大学的发展与规划应与所在城区、社区的发展规划通盘考虑,使二者共生发展;校区文化的辐射与周边公共社区文化建设有机融合。积极促使大学知识和智力资源外溢,以大学为中心,加强大学与科技园区、社区以至于城区的融合和联动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带动和引领社会政治经济和人文等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苏红霞 校对:朱艳红)
[1]黄宇. 可持续发展视野中的大学:绿色大学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希胜. 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研究[J]. 邯郸学院学报,2012 (2).
[3]张卓玉. 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人本主义的回答[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程妍. 跨学科研究与研究型大学建设[D].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5]崔媛. 我国研究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技术大学,2006.
[6]金玉婷. 构建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评价体系[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7]张宏伟,张雪花. 实践中的绿色大学建设[J]. 环境教育,2011(1).
[8]宋凌,李宏军,等. 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校园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分析[J].建筑科学,2010(6).
[9]戴云鹏. 戴明环在绿色大学建设中的运用[J]. 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1).
[10]黄宇. 可持续发展视野中大学面临的挑战与责任[J]. 教育文化论坛,2010(5).
[11]王明义. 大学的第四功能:引领文化[J]. 宜宾学院学报,2009(3).
How to Take the Mission for the University to Lead the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ZHANG Xi-sheng
(Th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of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throug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ducation meaning's elaboration, analysis and connot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of the go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es in: the one is to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itself, in teaching, research,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and other aspects; the two is the university to lead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n the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social status, soft pow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system, should be from the education system, scientific research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service system, leading system,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Research Univers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arget and content; university education syst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642
A
1673-2030(2014)01-0103-06
2013-11-23
张希胜(1968—),男,安徽滁州人,同济大学高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