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荀子思想中“王”、“圣”两个理论范畴

2014-04-08刘振英

邯郸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国家元首王者荀子

刘振英

(邯郸学院 中文系,河北 邯郸 056005)

论荀子思想中“王”、“圣”两个理论范畴

刘振英

(邯郸学院 中文系,河北 邯郸 056005)

“王”、“圣”两个理论范畴是荀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荀子提出了“王”、“圣”这两个概念并对其不断完善,确立了两个概念的内涵,指出了二者对社会发展、国家强盛的意义,同时进一步阐明二者产生的条件,其中“王”、“圣”、“平”等概念是荀子思想的理论支点,对构建理想社会、培养国家管理精英、处理社会关系及利益公平分配提出了独创性的意见,较为完善地形成了国家与社会管理的思想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理论范畴;王;圣;平

我们对荀子思想的研究,要选择它的核心范畴,“王”、“圣”两个理论范畴是荀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是荀子思想研究的基石,什么是“王”?什么是“圣”?是两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荀子对“王”的概念的提出和界定。在荀子三十二篇中,提到“圣王”40处,“先王”49处,“王制”6处,“王霸”5处,“齐桓”6处,“晋文”2处,“楚庄王”5处,“勾践”2处,“阖闾”4处,“尧”51处,“舜”54处,“禹”59处。关于“王”的论述主要集中在《王制》、《非十二子》、《天论》、《礼论》、《性恶》等篇中。

首先,王的第一种意义是“王者”,即国家元首,社会领袖。也就是“尧”、“舜”、“禹”、“齐桓”、“晋文”等先代帝王和在荀子眼中理想化的国家元首,并且对这些国家元首做了分类:上君;中君;下君。他在《王制》篇中有这样的论述:“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三节者当,则其余莫不当矣;三节者不当,则其余虽曲当,犹将无益也。孔子曰:‘大节是也,小节是也,上君也。大节是也,小节一出焉,一入焉,中君也。大节非也,小节虽是也,吾无观其余矣。’”[1]77-78在这段文字中,荀子在孔子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王者的基本素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是平政爱民,其一是隆礼敬士,其一是尚贤使能。也就是说国家元首要实现“王天下”的理想,必须做到公平执政、爱护人民;必须做到尊崇礼仪、敬重士人;必须做到推崇贤良、任用能人。按照这个标准,荀子遵从了孔子的意见将国家元首分为上君、中君、下君,表达了自己对贤明君主的界定和思慕,自己渴望的是上君,在这样的国家元首的统治下,方能天下大治,这也是我们当今社会要思考的问题,即国家政要应具备的素质问题。国家元首必须是“修礼者”。“成侯、嗣公,聚敛计数之君也,未及取民也;子产,取民者也,未及为政也;管仲,为政者也,未及修礼也。故修礼者王,为政者强,取民者安,聚敛者亡。”[1]78荀子在提到国家元首素质时,按照素质的高下进行论述,聚敛者,搜刮民财工于心计;取民者,百姓爱戴,民心所向;为政者刑赏治国,条律严明;修礼者,尊崇礼仪,成就帝王之业。国家元首的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尊崇礼仪的人。尊崇礼仪的人可以“王天下”,荀子讲到:“王夺之人,霸夺之与,强夺之地。夺之人者臣诸侯,夺之与者友诸侯,夺之地者敌诸侯。臣诸侯者王,友诸侯者霸,敌诸侯者危。”[1]79在论述王者素质时,荀子又提出了“霸者”和“强者”,用二者与“王者”作对比。“用强者,人之城守,人之出战,而我以力胜也,则伤人之民必甚矣……人之民恶我甚,则日与我斗。人之城守,人之出战,而我以力胜之,则伤吾民必甚矣。”仗势强大武力的君主,不但伤害敌方人民的数量,而且也必然伤害自己老百姓的生命,使统治的百姓人数锐减。用霸者,“辟田野,实仓廪,便备用,案瑾募选阅材伎之士,然后渐庆赏以先之,严刑罚以纠之。”[1]81奉行霸道的君主开垦土地,充实粮仓,改进生产工具,严格招募、选拔、接纳有才能技艺的士人,用重赏来诱导他们,用严刑来约束他们,这是霸主的素质。而王者有区别于前二者的地方。“王者之人:饰动以礼义,听断以类,明振毫末,举措应变而不穷。夫是之谓有原。是王者之人也。”[1]84成就王业的国家元首,能用礼仪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能遵照法度来处理政事,明察秋毫,能随各种变化采取相应措施而不会束手无措,这是政治的根本,是王者的基本素质。荀况按照自己的政治伦理逻辑提出了理想化的“王”、“圣”等理论范畴,指出“王”、“圣”是能够在地域上、政治上、经济上及思想文化上实现完全统一的地主阶级统治者。荀子推崇“后王”,即“能够实现统一和推进进步政治路线的理想的封建君主。”[2]525

其次,王的第二种意义是“王与霸、安存与危亡”等政治状况,王的至善状态是一天下。荀子提出实行王道的主张,并列举政治纲领、策略措施、用人方针、听证方法、管理制度、官吏职事等各项举措:政治制度方面,强调隆礼仪,以等级名分确立统治秩序;任用人才方面,尚贤任能,破格提拔,奖功罚罪,加强集权;发展经济方面,提倡重视农耕,保护山林湖泽,加强物资流通。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荀况顺应历史潮流,为地主阶级统一中国,大造舆论。他认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最好的“王制”,能够完成统一事业的“治国之道”就是“王道”,能够“一天下”的封建君主是最贤明的“圣王”。因此,“王天下”的思想是荀况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荀况说“隆礼尊贤而王”,“修礼者王”,“尊圣者王”。这就是说,要统一天下,必须完全按照地主阶级的礼仪去做,并大胆任用有贤能的人才。在《王制》篇中荀况“从王者之论、之法、之制、之人等各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来争取民心,统一思想,发展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以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2]522王霸论是荀子政治理论中一个重要部分。“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治理国家的人“树立礼仪就可以称王天下,树立信用就可以称霸天下,玩弄权术就会灭亡。”[3]89

荀子对圣的概念的提出与界定。《荀子》三十二篇谈及“圣人”的概念的有84处。根据《荀子新注》列出最主要的20处[2]544-545如下:圣人者,以己度者也(非相);多言而类,圣人也(非十二子);修百王之法,……应当时之变,……如是则可谓圣人矣(儒效);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儒效);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儒效);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儒效);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儒效);非圣人莫之能王。圣人备道全美者也,是县天下之权称也(正论);天下者,至大也,非圣人莫之能有也(正论);圣人者,道之极也(礼论);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礼论);故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仁者之思也恭,圣人之思也乐(解蔽);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解蔽);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性恶);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性恶);言之千举万变,其统类一也,是圣人之知也(性恶);备而不矜,一自善也,谓之圣(君子);水至平,端不倾,心术如此象圣人(成相)。

在荀况理论体系中,圣,即圣人,是具有最高智慧和品德的思想家或政治家。圣人是国家政策、制度、法律礼法的制定者和修订者,只有圣人才具备完成国家疆域、文化思想、政治经济大统一的能力,此外圣人还具备超级的道德,他的言行可以作为衡量万事万物的准的,是人们效法的楷模。也就是说圣人是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方面做得最好的人,社会成员向他看齐,那么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了。

荀况对于“圣人”的解释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圣人是社会精英群体,是管理国家、推动国家发展繁荣的智力支持,是最高智慧和超级道德的集中体现。“俢百王之法,若辩黑白,应当时之变,若数一二;行礼要节而安之,若运四肢;要时立功之巧,若诏四时,平正和民之善,亿万之众而抟若一人;如是,则可谓圣人矣。”[2]98“曷谓一?曰:执神而固。曷为神?尽善挟治之谓神。曷谓固?曰:万物莫足以倾之之谓固。神固之谓圣人。”[2]99圣人是社会万千成员中的一员,但是他是社会运作、发展的枢纽,他可以团结社会中的每一位成员、高效地安排他们的工作,妥善地处理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利益纷争,形成合力,即“一”,并使之朝着正确的意志、美好的愿景行进,最后“止于至善”。“执神而固”,讲的是圣人的素质,即圣人必须具备坚定不移、任何外力都不能动摇的意志力和执行力,以最好的完备的方法治理国家。“井井兮其有理也,严严兮其能敬己也,分分兮其有终始也,厌厌兮其能长久也,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照照兮其用知之明也,修修兮其用统类之行也,绥绥兮其有文章也,熙熙兮其乐人之臧也,隐隐兮其恐人之不当也。”[2]99做事有条有理,严于责己,意志坚定,始终如一,内心坦荡安宁,智慧光明深远,行为端正,合乎礼仪,文采风流,行善如流,嫉恶如仇。这从性格、思想、智慧、行为、品德诸方面概括了圣人的基本素质,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树立了一个楷模。

2. 圣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磨练中逐步形成的。“以从俗为善,以货财为宝,以养生为己至道”,是普通民众的品德。“行法至坚,不以私欲乱所闻”是“劲士”具备的品德。“行法至坚,好修正其所闻,以桥饰其情性;其言多当矣,而未谕也;其行多当矣而未安也;其知虑多当矣而未周密也;上则能大其所隆,下则能开道不己若者”[2]98这是笃厚君子的美德。“修百王之法”,“应当时之变”,“行礼要节而安之”,“要时立功之巧”,“平正和民之善”,“亿万之众而抟若一人”这是圣人的品德。从普通民众到“劲士”,再到君子,最后到圣人,这是一个在思想上“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的过程,是一个“内圣”的过程。“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旦暮积谓之岁。至高谓之天,至下谓之地,宇中六指谓之极;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2]109普通的民众要不断的追求进取才能够度己到彼岸,成为一个“劲士”,不断地实践自己的计划才会成功,成为一个“笃厚君子”,不断的积累经验才会提高,达到至善至美最终将成为一个圣人。在《荀子·性恶》篇中荀况指出“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2]399在这里他强调了“积”在“圣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积善可以使“涂之人”为“圣人”,也是在讲“圣人”成长的过程和条件。

3. “平”的原则是圣人处理所有事件的核心指导思想,也是上文论述的“王者”处理政事的根本原则,是礼法的枢纽。“平”即心术平、政平、刑法平、税征平。“水至平,端不倾,心术如此象圣人。而有埶,直而用抴必参天[2]415”,“故公平者,听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1]74”,“刑政平,百姓和,国俗节,则兵劲城固,敌国案自诎矣[1]102”,“经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2]142”,“修礼以齐朝,正法以齐官,平政以齐民[2]159”,“出若入若,天下莫不平均,莫不治辨,是百王之所同也,而礼法之大分也[2]179”。圣人的思想态度像水一样至平而不倾,听讼像衡一样公平,刑罚制度、税收政策的执行非常公允适中,用礼来整顿朝廷、用法纪来管理百官、用公平政治来治理人民,普天之下的百姓的根本利益都处理得得当、公正、公平,这是“礼法之大分”。“平”的原则在国家政策的制定、执行、推进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有了“平”,国家管理就会出神入化,日臻善境。没有“平”,就没有“礼法”,就没有圣人,没有“王者”,国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就不会统一起来,“平天下”就不能实现,个人的愿景、国家的意志、民族的前途都将成为泡影。

(责任编辑:李俊丹 校对:贾建钢)

[1]荀子[M].安小兰,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2007.

[2]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 荀子新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79.

[3]殷晓明. 荀子[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On Xunzi “King”, “Saint” Two Theoretical Category

LIU Zhen-ying

(Institute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Handan College, Handan 056005, China)

“King”, “Saint” is the core areas of the two theories of ideology Xunzi, Xunzi proposed a “king”,“Saint“ these two concepts and thei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establish the meaning of the two concepts, pointing out both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ignificance of national prosperity, further pointed out that both the conditions generated by constructing an ideal society, develop national management elite, treatment 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social relations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views put forward ingenious, all of these is very worthy of our study.

theoretical category; king; Saint; fair

B222.6

A

1673-2030(2014)01-0026-03

2013-12-20

基金课题: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荀子“心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SZ2011938)

刘振英(1971—),男,河北成安人,文学硕士,邯郸学院中文系讲师。

猜你喜欢

国家元首王者荀子
经年守护,静待“王者归来”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谁是王者
跳跃王者
和谐
朝鲜派“国家元首”访问韩国
王者之风
网络诽谤案件公诉情形中“损害国家形象”的宪法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