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十朋精神的对话
2014-04-08虞云国
虞 云 国
博主按:2012年12月18日浙江乐清市举办王十朋精神高峰论坛,我与何忠礼、葛金芳先生应邀出席。以下博文就节选自这次论坛的纪录稿。
董倩(特邀央视主持人):各位早上好,我非常荣幸被邀请来主持纪念王十朋这样一个论坛。按说,我是有资格担任的,因为我是学历史出身,但是很坦率也很遗憾地说,作为历史系的毕业生,我并不知道王十朋这个人。我在学习历史的4年时间里面,从来没有听到过、邂逅过王十朋这个名字。但是为了准备这个论坛,我做了大量的准备,我知道了王十朋。
在准备的过程中,我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纪念生活在900年前的一位古人,为什么温州市、乐清市的领导会悉数参加今天的论坛,他们为什么?就是因为王十朋是温州出来的一个状元吗?还是因为王十朋是一个卓有影响力的文学家?或者功利点说,我们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我想,都是,但都不是。
以我对温州以及王十朋粗浅的了解,我觉得温州人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群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一定有着某些因素在塑造着温州人的这种独特,而王十朋就是塑造这种特性的一个非常重大的存在。
今天我们邀请到非常专业的专家,他们会告诉我们,王十朋到底在什么地方,怎样影响到我们,影响到温州,影响温州人。今天上午的论坛是一系列活动中的一个,这一系列活动是为了纪念王十朋,同时也是发掘温州历史,加强温州文化建设。
我来介绍一下今天上午参加论坛的嘉宾,他们都是业内非常有名的,也是权威人士。
我们首先邀请的是北京大学古代文体研究中心主任钱志熙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葛金芳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南宋史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历史系何忠礼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虞云国教授,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志强先生。欢迎各位。
董倩:今年是王十朋诞辰900 周年。换句话说,王十朋今年已经900 岁了,我们为什么要纪念这么一位大儒?首先,你们五位都是业内的专家,我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为什么要研究王十朋?
我刚才说了,我是学历史的,但是我并没有接触过王十朋这样一个人,老师给我的史料上,好像从来没有提过这样一个人。在我看来这是非常冷僻的人物,为什么你们要研究他,而且把他当作研究的一个方向,钱教授?
钱志熙:我是乐清人。在温州、乐清一带,王十朋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刚才董倩说的,我们在《中国通史》等历史教材里面,确实不太会做专门介绍,在文学史上也不会做专门介绍。但他在历代的读书人里还是相当有影响的。
董倩:你为什么要研究王十朋?
钱志熙:我研究王十朋在20 多年前,读宋代笔记,发现里面有很多王十朋的笔记。从研究文学里认识了王十朋。进一步发现王十朋的人品、人格是极有造诣的,到后来发现他整体的思想很有深度,是值得深入发掘的人物。
董倩:葛教授您呢?
葛金芳:最近这10 多年,我从事南宋方面的研究,因此对南宋政治经济文化有所了解,王十朋在南宋初年,在高宗后期和孝宗前期,是地方清官里比较出色的一位。孝宗时代应该说是南宋从战乱走向和平,整个社会氛围从主权退让走向奋发图强,经济上也从战乱破坏走向慢慢恢复。在这样一个时代,像王十朋这样的地方官员,对南宋孝宗时代的崛起,做了很多很多的工作。因此,这些地方官员的政绩值得挖掘。
董倩:人们都是经世致用,您觉得纪念王十朋对现实的意义是什么呢?
葛金芳:应该说,主要是挖掘温州当地的文化资源,同时利用这样的文化资源使温州人的精神进一步发扬。
董倩:何教授,您研究王十朋多少年?
何忠礼:我是研究宋代史,特别是南宋史。在研究当中,我发现王十朋的人格魅力,他的经世致用的思想和实践,非常了不起。但是,历史上对他还不是很公道。
董倩:谁对他不公道?
何忠礼:这个可能同理学思想有关,南宋到了中后期,理学思想成了一个控制社会的思想,理学家或者说道学家从南宋后期起,一直到元明清,他们把持了历史的撰写。而王十朋这个人是儒家学者,他不是道学门派的。而道学家们的门户观念很深,你不是我门派的,你再好我也不会实事求是地赞扬你。因此,王十朋的地位,王十朋的业绩,没有真正地得到宣传、得到评价。所以我感到很不公平。王十朋不仅是乐清的大贤,也是南宋的大贤。
董倩:我倒是觉得公平与不公平是相对而言,王十朋考状元的时候,本来是第九名,后来被皇上直接提成状元了。那您说,对本来考第一的那个人公平不公平?所以我觉得作为历史的一种平衡,被排挤一下也是比较公平的。何教授您怎么不说话?
何忠礼:当时实际上不叫状元,状元是民间的说法,到了明代以后第一名才叫状元。我主要讲的是后世的评价问题,对他不公平。
董倩:所以我觉得拨乱反正了,今天都公平了,您看市委市政府领导都这么重视他,我觉得也是平衡了。虞教授你怎么看?
虞云国:我通过著名南戏《荆钗记》认识了王十朋,后来关注更多了。
尤其是这一两年,我重新读了王十朋的文集,我觉得他在乐清历史上出现并不是偶然的,短片中有评价说,乐清很偏僻。这里,我要作一个小小的说明,乐清现在已经成为东南沿海百强市了,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从唐朝以来乐清确实是比较偏远不太发达的地方。中唐以后,中国有一个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过程,到了北宋、南宋之际已经基本完成。王十朋就是在经济发展大背景下,在浙江乐清出现的。
另外,从文化角度来看,随着经济发展,文化必定有一个相应的发展。我们从学术史上可以看到,浙东学派的兴盛,在南宋初期达到了高峰,浙东学派的先驱在王十朋所在的时期已经出现了。另一种观点认为,王十朋在某种层面上说,也是浙东学派的先驱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乐清出现王十朋就不是偶然。
第二点,在这个时代,我们中国传统的家族社会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中唐以前的门阀地主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庶族地主登上了历史舞台,明显成为当时统治阶级的一个基础,他们再也没有特殊世袭的政治特权背景,必然要在政治生活中把握自己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经济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包括王十朋在诗歌里面说到,“赖有先人二顷田”。
这个实际上奠定了庶族地主阶级的经济基础。作为庶族地主阶级经济基础的奠定,他在经济上、政治上都要谋求自己发展,也就是说,既要从事物质生产,也要从事精神发展。那么,我们说,宋代实际上是一个科举社会,你要在发展方面获得更大的空间,必然要打通科举道路。王十朋所走的路就是耕读之路。
董倩:今天在座的很多人都不是专业了解历史的,他们都很想了解一下,我们为什么要纪念王十朋,所以我作为主持人愿意充当你们之间的桥梁,说一些今天大家很想了解的东西,而不是你们作为学者式的很专业的了解。
比如说刚才触及的,即今天大家都很关注的话题——科举制度。这在某种程度上等于今天的高考制度。
我们知道,王十朋活了59年,有2/3 的时间,甚至超过2/3 的时间——46年,他都在考试,最后他幸运地考上了。如果他考不上的话他会怎么样?何先生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您说说,46 岁了还高考呢,这日子混得……
何忠礼:如果说王十朋不是生活在宋代,而是生活在唐代,他连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董倩:为什么呢?您是说他在唐朝可能混得还不如宋朝,为什么呢?
何忠礼:唐代虽然正式形成了科举制度,但是,还带着以往公荐的残余,就是察举制的很多很多残余,一个是讲门第,惟有官僚子弟实际可以参加考试,宋代取消了门第限制。
其次,唐代科举有很多弊病,按以往来说,他们也是按照成绩的高低来取,但实际上不然。到了宋代,对唐代科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彻底消除了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才真正做到一切以真才实学为标准,像王十朋这样的农家子弟考取科举才有了可能。
董倩:一个人46年都在考试,算是一件好事吗?
何忠礼:宋代考试非常难,你很难考一次、两次、三次就考上。我统计了一下,你要知道王十朋考状元这一次,有25 万人参加考试。25 万人取一个,你说,他多厉害。
董倩:他是很棒,但是用46年去考试,我觉得这是一种用折磨自己的方式考取功名。您觉得在今天提倡这种价值观,今天开这么一个会肯定要分析一下,您认可这种考试吗?
葛金芳:应该说用今天的价值观来看,当然会产生你说的想法。但是我们还原到南宋时期,当时的农村教育、城市教育是汉唐时期没法比的。当时的小学、蒙学非常普遍,大量平民子女在读书,他们有一个最高的目标就是通过考试出仕,是他们惟一的标志。
董倩:我打断一下,这和今天我们高考,千军万马都要过独木桥考上好大学,一样不一样?
葛金芳:有点类似。
他的人生目标,这个目标的内涵就是我学的这套理学,我学的这套王道,我学的德政,我要拿来治国平天下,或穷者独善其身,我学的这些东西,我就要让它在世上流播开来,流播的前提就是当官。
董倩:刚才何教授说,到了宋朝这样一种科举制度已经很完善了,只有科举这条路可以实现士人心中这种治国的理想吗?
葛金芳:这就像国考嘛,9 700 多人里面就选一个嘛!
董倩:但是现在大家都不认可这个理念,大家都觉得这个有问题。那么,当时是否也是有问题?
葛金芳:在当时来讲,它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它当然也有负面作用。正面影响第一是使有抱负的读书人,怀抱儒家理想的读书人,不断充实到仕途来。第二,它使文化得到传播,这是主要的。
应该说还是正面影响为主。
钱志熙:王十朋也不能说46年都在考试,他少年时代其实是凌乱的岁月。其实状元对王十朋而言不重要,当然,他并不是以中状元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他追求一种抱负。
中国古代,儒家士大夫,修身齐家平天下,他是走这条路的。走这一条路必然要考试,这条路能不能走通,科举考试是很重要的,如果科举考试没考上的话,王十朋的一生也会有所作为。
董倩:假如46 岁那年他没有被皇上钦点,他会怎样?
钱志熙:当时温州已经出现大批文人,出现了王十朋的前辈。如果王十朋没有考上,会成为从事地方教育的乡贤。
当然,如果他没有走上仕途,不能完全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王十朋参加的考试从某种角度说,超过了应试教育的科举考试。王十朋不以考中功名为目的,而以考上后为国家做一番事业为目的。当时有人拿他和董仲舒作对比。当时秦桧得势,皇帝正在想如何把主要的君权拿回来。王十朋精通春秋学,符合当时时代需求。所以他参加的廷试不是今天的应试考试,古代的考试是为政治选拔人才。所以他的作用很大。
董倩:如果说考不考取不重要,那他为什么还一直在考?
何忠礼:以前读书人要实现抱负,他非得做官,而他要做官非得参加科举考试。这一点,范仲淹、朱熹等也如此。
因此,朱熹说,即使孔子生活在宋代,他也一定要走科举之路。因此宋代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参加科举考试。
董倩:那我们以今天的价值观来衡量王十朋,他身上的价值在哪里?
虞云国:刚才几位都强调了宋代知识分子要走科举这条道。在当时的科举制度下面,有幸通过科举入仕途的并不少。当然,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考状元的士人也不是好士人。从这个角度来看,简单的解释,你当一个部长比我一个大学教授发挥的作用肯定要大。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如果考不取功名的话,我还是可以发挥我作为一个士人的作用。宋代教育的发展,具有双轨制,一方面官学很发达,一方面民间教育很发达,民间教育中书院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果不能入科举,一批士大夫可以在书院中从事自己的教育事业和学术研究。
董倩:书院在普及文化方面,尤其是在当时偏居一隅的温州乐清来说,如果没有考取功名,继续办书院会是什么情况?
虞云国:科举和书院有个内在关系,书院当时承担着多方面功能,从书院走向科举,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宋代在理学最终形成之前,它的思想学术环境还是比较开放的,理学发展过程中,书院成为讲学的场所。如果王十朋没能走上仕途,他可能会在书院中从事他应该做的教育事业。在王十朋之前,就有位乡贤,钱教授说的王十朋的老师潘翼,实际上是没能走通科举之路的人,但他对乐清文化发展有很大的作用,王十朋与他的老师形成互补,他们都发挥了作用。正是因为有些乡贤没有走通科举,整个社会教育发展了,社会才会有进步。
董倩:我很苛刻地问各位一句话,因为王十朋跟陆游、辛弃疾他们是同时代的人,为什么没有一句王十朋的诗句能够让我们耳熟能详,比如说陆游、辛弃疾的诗我们可以随手拈来。偏偏今天我们说的王十朋,他留下了什么呢?
钱志熙:我一直在思考,想回答这个问题。王十朋一生从事文学工作,他早年在乡里以才气闻名,他几乎没有一天不写诗的,朱熹对他文学也有很高的评价:“醇厚质直,恳恻流畅。”
就如你所讲,为什么他没有留下名篇?我觉得,王十朋的作品阅读起来极其赏心悦目,他的文学修辞方面极其清新流利,你读《梅溪集》,你会发现可读性很强。但是你把他和苏轼、韩愈比一下,王十朋列入第一流的大家可能有困难。
要成为第一流的大家,如唐宋八大家,如李杜,需要很高的才气、思想。王十朋思想、经历都有,但是王十朋整个文学创造的力量不足,这是很复杂的问题。
董倩:是不是他忙着考试,所以没时间钻研?
钱志熙:啊,不是不是!
董倩:对于我们来说,您是太专业了,我们看您的头衔,是北大古代文体研究中心主任,您可以很细致地去品读王十朋的诗词曲赋,他都美在哪里。对于我们,就应该用古人一代代选择,大家都认为口口相传的作品,那才是精品,然后我们去读。
比如我孩子在北师大读书,我不会因为北大古代文体研究中心主任钱教授说王十朋好,我就让孩子背王十朋的诗,我会让他去背苏轼的诗句。那为什么大家都说王十朋好,但是王十朋没有名诗流传下来呢?
钱志熙:嗯,怎么说呢?我是研究文学史的,经常有这样的评价,但是王十朋在文章类别上面,主要学习八大家的,他最推崇的文学家是韩愈。王十朋极其努力学习韩愈,虽然最后的造诣难与韩愈相比。
但是王十朋对后人也是有影响的,比如“三宿山中始出山,出山心尚在山间。浮名夺我林泉趣,不及山僧一味闲”一诗,朱熹等人在南岳唱和时就有模仿。王十朋诗句对后来的永嘉学派也是有影响的。
还有,王十朋的文章不太侧重文学修辞方面,而是注重文章内容本身。王十朋在创作方面,是比较快,比较自然的。他主张的观念是,文学要一气呵成。
但是真正要成为一名大师的话,还需要精心雕琢。王十朋是一个大文学家,但他的文学理念是属于古文派的那种。
我自己的态度,在读王十朋的作品时没必要和他人比。他的文集能够列入《四部丛刊》,这表明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已经有相当高的地位。
董倩:我绝对无心冒犯王十朋,但我还是不同意您的观点,只要是大家就要有大家的文字流传下来。
您说,因为他是大家就不要和别的大家比,这说不通啊。您身在其中可能说不通,我们让不在文学领域的其他专家说说。
虞云国:我想大家也有不同,有些是不能比的,比如英国剧作家很多,只有一个莎士比亚,你不能说:“萧伯纳,你为什么不是莎士比亚!”契诃夫有这么一句话,大致意思是,大狗小狗都有叫的权力,这句话很不恰当,但把事情说明白了。我们说武无第二,文无第一。
第二个要宣传甄选出来的作品,专家应在这方面多做工作。另外,钱基博的《中国文学史》里是否有可能提到他,当然这个文学史基本上只是很专业的人在读。包括王十朋的诗作里面,有这么几首是值得摘选出来让我们加以大力宣传的。
董倩:刚刚何教授说,王十朋的历史价值被低估了,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在某种程度上王十朋是否与明代的清官海瑞有得一比,但是因为宣传不够等原因,王十朋被淹没在历史的古籍里,我这种说法对不对? 何忠礼:王十朋不能与海瑞相提并论,这不妥,因为他俩生活在不同的朝代,海瑞生活在明代,王十朋生活在宋代,明代士大夫是不可以畅所欲言,更不能向皇上纳谏,官再大,一不小心,被廷杖,剥下裤子就打。而宋代可以说是一个封建的民主社会,士大夫可以畅所欲言,自由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或对政治的想法,冒犯皇帝、冒犯宰相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王十朋可以与范仲淹相提并论。范仲淹是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南宋有王十朋,北宋有范仲淹。
董倩:据史料记载,王十朋是一个非常爱民的官员,不惜一切为民争利,出台各种政策,只为让老百姓活得舒服一点,包括减税政策等等,我想知道,当时大多数官员都像王十朋这么做,还是王十朋是这么做比较“个性”的?
葛金芳:这是王十朋典型的文人性格,他有一套自己施政的理念。
董倩:那你的意思还是觉得他与别人不一样,典型性还是与别人不一样,我之所以用“个性”这个词,我只想了解一下,他施政与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是爱民还是与民夺利?
葛金芳:有一样也有不一样,不能说他完全“个性”,他与别的官员一样为民亲政,他的典型性是指他与别人不一样,在当时也是“个性”,不是完全的个性,他不与民夺利而为民争利,正是他的可贵之处。
董倩:王十朋在施政理念上与大多数的官员不一样,他是怎么生存的?
葛金芳:他的生存办法就是洁身自好,你抓不住我的小辫子,我的小辫子比较少,你就拿我没办法,我本身是比较干净的,哪怕不能认同我这套施政理念,也不能把我怎么样。靠洁身自好,增强对抗权贵的勇气,增强自己。
王十朋的书房名为“不欺室”,不欺骗别人,不欺骗自己,诚实做人,他的公堂是“无隐堂”,没有杂念,我不搞暗箱操作,当众审理,没有猫腻。靠这些来推行他的施政理念。
董倩:但是他能推行多远、推行多久,辐射半径有多大,现在我们不说潜规则,但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潜规则,都有暗箱操作,大家都这么做,而你那么清高,你不这么做,还说自己多么的不欺,多么的无隐,他是怎么推行其政治理念,这种政治理念的辐射面有多广?
葛金芳:应该说在他主政的地方,在王十朋在湖州、泉州当知州时,作为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他的政治理念可以得到推广,他的为官方略,无欺无疑,爱民、诚实、干实事在当时是有一定的影响效果,作为一种当官的榜样。当然很多地方的官员就没有像他当得好,也有其他的原因。
比如说,当时中央财政负担比较重,每年都要地方奉献一定的税费,且税费很高,当时老百姓怨声载道,很多地方迫于上级的压力,每年都上缴这么多税费。但王十朋反对剥下而呈上,也就是说,中央如果搜刮地方财政,你可以找别人去,我不干,我辞官,我走人,我不干还不行嘛,最后宁愿以牺牲自己的仕途为代价。
董倩:这与他的追求是否有矛盾?他追求了一辈子,就是要当官,就要为民办事,如果我当不了官,与上面理念不服就不干,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就不干,那他是尊重还是不尊重自己的选择?
葛金芳:这里有两个东西,一个王道,一是正统,一是学统,当自己从官从政与自己的学统相违背时,宁愿牺牲自己个人的仕途,也不能违背自己个人的学术理念。当官做事必须尊重自己的选择,在与王道之间敢于选择,宁愿牺牲自己的仕途。这样一种举动是很高贵的。
董倩:是很高贵,但是不实用。因为当大家都跟现实发生冲突时,都说我坚持我自己的,不跟现实抗争,那就没人去抗争了。
葛金芳:辞官不做,就是一种伟大的抗争,这种品格相当高,我就是辞官不做,牺牲自己的前途,等着你来抓我的小辫子,这给当时的读书人士人树立了一个很高很高的榜样。
董倩:他之所以这么做与温州人的地方的基因有关系吗?与地域文化上的基因有关系吗,都说温州人很倔的,他作出这种选择,跟温州的文化基因有关系吗?
葛金芳:这与温州人的地方基因有关系,(与)温州经济生活有关,地域比较偏远,且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方,随着人口增加,生存环境紧张。当地养不活这么多人,需要通过两种途径来改变命运,拼命读书,走科举之路,去当官。或做小买卖,然后做中买卖、大买卖,最后发展到海外贸易,到朝鲜、日本去,所以在两宋时,浙江人大量到海外去发展。王十朋就是在艰难的生活中敢于拼搏的一种体现。勇于进取,但是如果与自己的理想相悖,那么辞官也在所不惜,这与温州人的磨难精神有一定的关系。
何忠礼:这是王十朋的人生理念,其实是儒家思想的很好体现,就是我应该怎么报效朝廷、报效国家,对老百姓爱护,身正不怕影子斜,一种品质,他的刚正不阿,敢想敢做,能上能下,敢于对朝廷的错误思想、错误决定进行抵制。老实说,今天我们有些人对错误政策不敢抵制,主要是有私心。他敢于与大官抗衡,主要是没有私心。
他敢于与宰相对抗,他弹劾当朝宰相史浩有8个罪;他敢于与大将抗争,他觉得你这个大将的权力太大,他就提出来,主要是他自身素质的过硬,他不怕,不为己谋利也不为己谋私,心底无私天地宽。
董倩: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
何忠礼:对。别人奈何不了什么,在宋代毕竟还是士大夫的制度。这样一种环境也使得他敢于抗争。
虞云国:两个层面,由于庶族地主阶层的兴起。由于士大夫阶层在宋代已形成,士大夫阶层形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主流价值观,不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有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是以这么一种理念去行动,文化价值观的形成从王十朋的诗文里都可以看到,王十朋攻读孔孟之书,践行君子之道,能读能行,是出类拔萃的代表人物。能读而不能行,不算为真正的读书人。
第二个方面,宋代为知识分子参政议政提供了一个比较大的政治空间,哪怕得罪了皇帝,得罪了权贵,可以不在朝廷任职,还可以到地方任职,即便不在地方任职,我退休了,国家也有一定的待遇。一般的士大夫还有一定的经济来支撑,还有自己的家产,有恒产才能有恒心,我不做官了,坚持自我价值的实现,坚持政治理想,我们不能用现代的功利心,现在的仕途向往来衡量当年的理想。
董倩:历史典故里记载有这么一件事,当朝的宰相看上了王十朋管辖内的一块地要修后花园,而这块地其实已被建作书院,宰相要这块地,王十朋说这哪成,这书院怎么可以当宰相的后花园。如果我们现在的总理问我们乐清的领导要某块已是学校的地,我想问问在座的领导,换了你们怎么做?哪个领导来回答这个问题?拿个话筒给领导。我知道这是一个难题,我回答不了。
林晓峰(乐清市长):很高兴话筒传递到我手里,假如有这样的机会我们要珍惜,但是我们要处理好关系,我将持对上对下都负责态度,来处理好这件事。我会禀报总理这块地已建学校,你要用的地我周边还可以安排,国家如果在这里有重大的建设项目,我们肯定支持啊。
董倩:我想,王十朋如果有你这样通融,他不应该是这样一个结果,我很赞赏你的这种做法,不仅要对民负责,我上面还有领导我也要负责。有时候我想,王十朋为什么这么“轴”啊?他为什么不通融一点啊?
虞云国:还是要从当时的士大夫确立的主流价值观说起,所以我们说,精神的力量是强大的、无穷的,名节是千秋万代的事,王十朋为什么这么“轴”?他要保持名节。当时的士大夫主流价值观是为名节,为留名千秋万代,保持自己的名节,不奉承权贵,不阿谀他人,千秋评论,历代评价,他们有自己的人格追求,他们的为人为官,是我们现代人的榜样。
董倩:他是一个大家,在学术上,在追求上非常崇高,我们今天不能以这样的崇高的、遥不可及的标准去要求今天的执政者。
虞云国:但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董倩:今天上午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从3个方面来分析这名大贤大儒给世人留下的影响,最后,下面请教授用一句话概括一下王十朋对当下价值、道德的影响。
虞云国: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要保持知识分子的人格、气节。
何忠礼:王十朋是一个实干家,他不空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现在的干部要学习王十朋的实干精神与工作作风,这样我们的中华民族才能强大。
钱志熙:王十朋的刚正不阿的人格,坚持理想,他体现温州人的实干特点,对当代人有启迪作用,王十朋的君子人格应该研究和弘扬。
葛金芳:我觉得在温州要学习王十朋的为官者应该勤政爱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百姓心中留下一座感人的丰碑。
张志强:乐清作为中国百强县,也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王十朋的政治理想与坚持就是乐清人的坚持与理想,是温州精神的一种体现。发掘王十朋将作为乐清文化建设的一个方向,引领下阶段的文化方向。
董倩:通过这个论坛,我对王十朋这个伟大人物从不了解到了解。王十朋对于我来说,就像一颗星星一样远远地挂在天上,他是我们难以企及的,但他散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当我们迷失方向的时候,他告诉我们的前行道路在哪里,路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