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人眼中的中国文化与中国人
——《十八世纪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研究》
2014-04-08肖群忠
肖群忠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872)
西人眼中的中国文化与中国人
——《十八世纪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研究》
肖群忠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872)
中国在近现代的历史上,一直在探讨走向进步和民族复兴的道路。首先是学西方的船坚炮利,再试图学其制度文明,然后引进科学与民主的思想观念。但这一切似乎还未能遂其所愿,因此,先贤们又把眼光盯到了国民性改造上。实际上,不仅中国人自己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国民性,此前,当西方人发现东方后,也在不断地研究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国民性,形成了很多成果。《十八世纪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研究》是陈丛兰在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基础上经过修改完善而形成的。本书将十九世纪前西方关于中国国民性的论述分为三个阶段:思想发轫时期的旅行家时代,思想演进时期的传教士时代和思想深化时期的思想家时代,梳理了西方思想家关于“国民性”的内涵,回溯了十三至十九世纪间的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的研究成果,以伦理学的视角,重点阐述分析了启蒙思想家关于中国国民性的价值取向、理想人格与群体人格特征等内容,拓展了伦理学研究视角和领域,在经史合一、伦理文化分析等研究方法上也有所探索。
国民性;中国文化;西方文化
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离不开经济、科技、社会的进步,更离不开人自身的进步。人是社会历史进步的主体,在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过程中,人在其中也在不断地进步。人既是社会历史进步的主体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
中国在近现代的历史上,一直在探讨走向进步和民族复兴的道路。首先是学西方的船坚炮利的物质、军事技术,再试图学其制度文明而进行政治变革,最后再学其文化,引进科学与民主的思想观念。但这一切似乎还未能遂其所愿,因此,先贤们又把眼光盯到了国民性改造上。梁启超先生著《新民说》,认为中国进步的关键在于民智、民德、民力、民气的进步,自此开启了百年来中国思想界的中国国民性研究。鲁迅先生不仅自己反思中国国民性,还向国人推介美国人史密斯撰写的《中国人的特性》一书,产生了很大影响。不仅在中国思想界有关于中国国民性的研究,而且,在此前后,更有陈季同、辜鸿铭、林语堂等人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民性,如后两位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吾国吾民》两本书影响都很大。
实际上,不仅中国人自己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国民性,此前,当西方人发现东方后,也在不断地研究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国民性,成为国外汉学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很多成果。所以,国民性研究既是文化学的研究内容,也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最后归着点,改造国民性成为伦理学研究的最终使命之一。
陈丛兰副教授于2005至2009年间在我指导下,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本书是在她的博士论文基础上经过修改完善而形成的。当她提出自己的选题想法后,我觉得这种断代的、思想史的研究,又是另一只眼睛看中国,角度还是很新鲜的;对于较多从事伦理学、哲学训练的人,往往重视义理的探讨,而这种合思想与历史为一的研究,正是一种经史合一的研究视角与方法,体现了她求实的研究态度。对于一个女性青年学者来说,本书之所以把研究视阈圈定在十八世纪西方的中国国民性思想,是因为通过了解“他者”视野中的中国国民性,一方面能够进一步认识中国国民性的本体,以及形成这一本体的自然、社会、文化因素。另一方面,中国国民形象贯穿西方现代历史叙事之始终,西方现代性自我观念的构成与认同,正是通过确立中国这一“他者”形象完成的。所以,通过探索西方中国国民性之本体,也可以大致掌握西方文化的历时性特质和西方人心理的发展历程。其次,从深层根源上看,中国的启蒙运动关于文化的自省与国民性的批判,这一观念大多建基于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的话语系统之上。这使得近代国民性改造运动呈现出全盘否定的极端态势,由此导致国民的虚无主义价值取向和自卑自弃的性格特征。这都无益于中国人的现代化建设。因此,研究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的背景、内容、动机及实质,有助于我们反思中国近现代的国民性改造运动。再次,历史地看,十八世纪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在西方中国人形象史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是对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中国人论的一次思想性总结,又基本奠定了此后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的理论框架。故研究这一段的思想,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之理论基础和发展流脉。又次,从具体内容看,十八世纪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经历了一次根本性转折:中国国民的人格从前期的正面特征转向中后期的负面人格特征。从这一点上看,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国民性思想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分析其转折的根本原因,有助于我们理性地思考、分析中国国民性的诸多问题。最后,目前关于十八世纪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的研究工作,国内的学者已为之拓荒,然而这些研究更多地是从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视角加以探讨,纯粹从伦理学角度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本书将十九世纪前西方关于中国国民性的论述分为三个阶段:思想发轫时期的旅行家时代;思想演进时期的传教士时代和思想深化时期的思想家时代。以伦理分析法,将第三阶段即思想深化时期西方中国人论置于十八世纪(或更早)的中国国民性之本体、中国国民性的现实本体、十八世纪西方的现实需要等大系统中,对其进行局部剖析与整体概括的综合性研究。这一时期,西方的中国热扩大到思想界,启蒙思想家基于前期传教士等人对中国的印象展开中国国民性问题的想象发挥,形成观点截然不同的两个派别,即“颂华派”和“贬华派”。
其中,在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伦理型文化基本抱持肯定态度的基础上,以莱布尼茨、伏尔泰等为代表的“颂华派”思想家认为中国人在价值取向方面表现为重现世、轻来生的人本主义,重群体、轻个体的整体主义和重和平、轻扩张的和平主义;重笔塑造了代表中国人道德理想人格的孔子和政治理想人格的君王之性格特征,从中国人的器物、制度和思想,中国人对礼的尊崇以及在处理人伦关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等方面,推断出中国国民智慧、循礼(理)和守德的群体人格特征。在这些“颂华派”思想家看来,中国的开明君主制为国民形成良好的人格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而伦理型文化则对仁慈、智慧的君主和温文尔雅、节制、正义和守德的中国国民性形成方面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虽然“颂华派”的观点在一些方面也能认识到中国国民的部分心理和人格特征,但是在更多的方面却呈现出过分美化的趋向。“颂华派”的中国国民性思想在十八世纪上半叶占据着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的主流。
与“颂华派”观点相反,以孟德斯鸠、狄德罗等为代表的“贬华派”思想家在“东方专制主义制度”的否定话语基础上,对中国国民的价值取向、性格特征均持以否定和批判的态度。他们认为,中国人在价值取向方面表现出的保守主义和权威主义导致了中华文明的停滞,而民族神话的匮乏则形成了他们功利性的信仰取向;由此,“贬华派”一方面对中国圣人与君王的理想人格特征进行贬斥,另一方面则将中国国民的一般精神定位于“奴性”精神,认为专制制度下的中国国民主要表现为抱残守缺、缺乏诚信和虚伪愚蠢等人格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于中国的专制制度,即制度的恶决定了人性的恶。“贬华派”的中国国民性思想代表了十八世纪中叶以后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的主流观点。虽然,这些启蒙思想家大多出于自身的需要对中国国民性进行无情的贬斥和批判,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中国国民的痼习和缺点,其思想发人深思。
在梳理十三至十八世纪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的历史演变,点面结合地分析和论述颂华和贬华思想家中国国民性思想之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本书进一步探讨了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的解释理论。本书认为,“颂华派”思想家从道德史观、唯理论的立场出发,阐述中国国民性的价值取向和性格特征,把中国人形象视为“道德的中国人”,目的在于为欧洲树立一个道德君王和道德国民之楷模;而“贬华派”则从进步史观和自由主义理论出发,批判和贬斥中国国民性,把中国人定位在“奴性的国民”、“道德堕落的中国人”,其动机是为了证明欧洲人在种族、文化和道德方面的优越性。因此,一方面启蒙思想家对中国国民性的探讨已经深入到制度、思想和人格的层面,在一定程度上也指出中国国民的诸多劣根性,其思想具有敏锐性特征。它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国民性的现实本体,进而改造国民性以实现人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褒扬和贬斥,其动机所包含的利用取向远远超过了研究的取向。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笔下的中国国民性并非是中国国民人格的真实反映,而是被刻意地想象和构造出来的。因而其思想又具有虚幻性和歧视性特征。启蒙思想家的中国人论对十九世纪中西方的中国国民性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世界变得越来越开放,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人与外国人的交往互动越来越密切,在世界各地,有成千上万的走出国门的中国人,中、西方的学术交流,人民之间的直接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密切。中、西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让我们睁开眼睛看世界,也应该知道世界其他国家的思想家们是如何看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因此,本书不仅在研究上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而且,它的出版,我想也会为读书界和一般读者所感兴趣,即通过研究第三只眼中看到的自己来达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
本书梳理了西方特别是十八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家关于“国民性”的内涵,虽为一断代研究,但也回溯了十三至十九世纪间的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研究的几个历史时期:旅行家时代,传教士时代和思想家时代的相关研究成果,以伦理学的视角,重点阐述分析了启蒙思想家关于中国国民性的价值取向、理想人格与群体人格特征等基本内容,是一本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拓展了伦理学的研究视角与领域,在经史合一,伦理文化分析等研究方法上也都有所探索。
另外,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于在当代条件下,如何改造中国国民性,不断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在出境游等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提高国人的公共文明素质,树立“礼义之邦”的文明大国形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因此,笔者愿为之序并把它推荐给读者,通过阅读了解西方人是如何看待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以获得一种认知上的理性愉悦和实践借鉴。
(责任编辑:余志平)
2014-04-11
肖群忠(1960- ),男,陕西彬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B82-09
A
2095-4824(2014)04-0126-03
通过这样一种博士研究,我想可以培养她严谨求实的学风,因此,我就同意了她的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