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4-04-08徐晓辉
徐晓辉,兰 草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 43007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徐晓辉,兰 草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 430072)
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年来教育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文中通过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指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严重脱节。因此要加强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培养拔尖创新创业人才。最后结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实践,提出要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建设、平台搭建和外部环境营造,努力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实验教学;人才培养;现代信息技术
1 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国际上关于创新教育(Innovation Education)有两种定义:(1)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或创新性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即是创新教育。(2)创新教育就是为了使人们能够创新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即凡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创新教育。
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也有两种定义。狭义地讲,创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从事商业活动的综合能力的教育,使学生从单纯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广义地讲,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1]。从教育本身的定义来看,创业教育是注重于培养适应社会、提高能力、 传递方法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育活动。
创新创业教育是与具体的实践紧密结合的,因此可以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经济迅速变化,创业教育以创造性和创新性为基本内涵,培养学生能够预测变化应对变化,迫使学生产生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模式,这是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的升华[2]。“创新创业教育攸关大学生就业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许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共识。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雷家骕先生认为: “创新创业教育应给教育对象传授世界眼光、基于国情的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教育对象的创新创业意识与精神。应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去理解、去实践、去推进[3]。积极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2 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2.1 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
2010年5月,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明确要求高等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包括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建立质量检测跟踪体系、加强理论研究与经验交流等[4]。2012年5月,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要求高校开展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等三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2012年8月,教育部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对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做出了明确规定。创业教育已逐渐被全国各大高校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体系[6]。
2.2 我国经济转型、发展阶段升级的要求和需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市场对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日益提升。因此,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也日渐成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新趋势。
2.3 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转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注重单一的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创业、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从单一教育向综合教育转变,培养出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适应现代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需要,形成劳动力市场创业竞争,解决我国目前毕业生就业问题,提高劳动资源利用效率。
3 加强创新创业实验教学
3.1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拔尖创新创业人才
大学教育要研究的核心工作就是要弄清楚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关于拔尖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列为衡量一所高校办学中最核心竞争力指标。最近,英国《泰晤士报》也把这一项作为学校在全球排位的核心考评指标之一,列出了全球建校50年的前50位最有发展潜力的学校。
在我国高校办学中关于培养人才的创业能力问题也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有人认为:在我国“985”、“211”高校中要慎重地把培养人才的创业能力作为重要内容。因为如果把有限的办学资源大量地配置到创新创业实验实践教学上,可能会违背这些学校办学的初衷和宗旨。但是,从当前全球的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就业形势严峻,大量劳动者找不到工作而直接影响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因此,迫切呼吁有这样的一批创新创业人才的出现来提振经济。美国奥巴马政府十分看重拔尖性创新创业人才的出现,像比尔盖茨、提出云计算的马克等,尽管他们没有大学毕业,但是却极其受市场欢迎和器重。现在,世界上有一种趋势,就是把培养富翁的数量和校友馈赠学校的经费作为评价大学教育成功的标志,美国一所大学由于培养的富翁少了,所以没能进入“常青藤大学联盟”。因此,我们说,培养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大学教育尤其是实验实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流的大学就是培养一流人才的投资机构,可以把分文不值的人培养成为百万富翁,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态势。
创业离不开创新,按照熊彼特原来的意思,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未有过的若干要素重新组合到生产过程中使其发生裂变的新的生产函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其中包含了创立和壮大企业的因素。武汉大学把创造、创新、创业,简称“三创”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也是武汉大学的办学特色。从1893年建校以来,武汉大学的历任校长都把“三创”作为办学的主要任务来抓。这个从历任校长的记录中都可以找到相关的证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从学科到专业都体现这样一种办学理念。现在,武汉大学每年有300到500万元的经费支持学生的研究、创业的培训和服务。只要你有想法,通过老师的评定,就可以获得一定的经费来做相应的研究项目。在全世界公认的“三大检索“论文中,武汉大学学生发表的就有几百篇,且影响因子6到7的论文也不少。我们一些专业选拔博士研究生直接从本科生中挑选苗子。有影响的科研成果为学生创业提供了机会,武汉大学的学生办公司,每年有两百人左右在创业,例如,受天使基金等资助的就做得比较好。
3.2 拔尖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实验教学的工作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人才就特别要求要有创新创业能力。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认为在未来全世界可能只需要10所大学就够了,这绝对不是耸人听闻,因为在当今的互联网环境下特别是现在出现的网络大学,往往一炮走红。一位美籍印度人组建了一个网上学校,叫可汗学院,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再加上2011年底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的慕课(MOOCs),给我们整个传统教育带来了颠覆性的革命,我们的大学教育如果离开了实验实践教学,仅是知识的传授,那么斯坦福大学教授的预言真是要成为现实了。
在实验室培养人才最先是从德国洪堡大学开始的,也叫洪堡精神,产生大学的第二项职能,即科学研究。我认为,只在网络上学习而不到实践中去做,是体验不到创新创业的真谛的。所以,我们说,近代以来的科学是实验科学,就是靠实验来培养人才。中国谚语说得好:“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说一遍、说一遍不如做一遍。”只有具体去执行、去做,才能把学习者的思维与行动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成为主动汲取知识的主体,并通过实践体验得到相关技能和隐性知识的训练。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当然需要从实验中来实现。很多才干必须要到实验室或实践中才能获得。具体从武汉大学来看,通过对现有培养方案的重新修订特别加强了对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武汉大学除了在课内注重实验教学投入以外,还投入上百万元的经费支持校外实践实习,包括让老师指导学生申报相关项目,以立项建设的方式推进实验、实践教学的开展。另外还专门修建了7 600m2左右的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提供给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这方面的活动,目标是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3 新的工业革命呼唤着创新创业实验教学的变革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和大数据、云计算等带来一次新的工业革命,其影响程度比以往历次工业革命更为广泛、更为深刻。以前的工业革命,像蒸汽机、电的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分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些可能是某种人的肢体的延伸,或者是动力和通信方面的使用。但最新的工业革命将深化到人脑的活动中。前年,武汉大学的一个学生团队参加Intel公司组织的创业比赛拿了金奖回来,他们就说,有一个团队已经实现了电脑和人脑的互动。这将给人类的生产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带来很大的挑战。所以,首先开发人的思维,或者说,培养人的想象力的工作应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来抓。我们认为,高校的实验实践教学就是要培养人的想象力和知行一体化,也就是如果你首先想到了,马上就可以兑现你想到的东西,现在电脑的三维设计配合3D打印技术基本就可以实现。前不久,有一个“软博会”展示将电脑上的三维结构图案用塑料粉末材料通过3D技术打印出来一个一次成型龙的实体模型。这种智力机器可以满足人们个性化的要求。只要想得到,就可以办得到。这给我们实验室建设带来了很大的竞争,更强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要。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意识到这一点,不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生存的能力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4 经济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大学不仅是知识传授传承的场所更是探索和创造新知识 新学问的场所。作为创业教育的第一批试点单位,武汉大学综合考虑自身作为综合性大学的特征,为开创符合自身情况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最终形成了综合型的“三创”(创造、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我们坚持面向全体、注重引导、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原则,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在创新创业实验实践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创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过多年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形成了较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我们在本科层次的学生培养中,形成了辐射型的全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由各个学院依据自身专业特色,开展各类创业教育活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作为武汉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基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根据我院经济与管理两大学科门类相互交融和渗透的特色,利用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学和软硬件优势,形成了创新创业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的经济管理类创业教育体系。首先,根据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按照学生人数以及实际教学任务,合理核定专任教师编制,配备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创业教育专任教师;然后,制定了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具有“三创”精神和能力的经济管理类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在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探索:(1)在学校教务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将创业教育融入经管本科教学中。(2)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将创业教育以必修课形式融入经管类本科教学课堂,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3)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引导各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4)通过双学位课程,为武汉大学其他学院学生进行创业教育。(5)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业通识课程。(6)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成立多个创业教育相关社团,统筹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讲座、论坛、模拟实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7)支持学生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各类创业相关竞赛。(8)同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创业实习平台。(9)组织、资助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10)举办企业家论坛,邀请院友、校友和杰出企业家举办讲座和交流。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通过三位一体(创业理论教育、创业实验教育、创业实践教育)辐射型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通过对学院经管类本科生三创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创业教育的推动下,成功申报到一系列创新创业专业建设项目;涌现出一批成功的创业人才:创业团队“改图网”在全球创业挑战赛中摘得桂冠,并成功创办“改图网”,成为全国最大的在线设计印刷平台;在全国“挑战杯”创业运营模拟、用友“商道”“花旗杯”等竞赛中屡获金奖。
5 结束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未来我们将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建设、平台搭建和外部环境营造,进一步探索创新创业实验教学模式,优化创新创业实验实训体系,深化平台建设,强化创新创业项目库建设,加强企业合作,完善高校间资源共享机制,努力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1] 雷家骕.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科技,2007(2):26-29.
[2] 王革,曹胜利,刘乔斐.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9(6):54-56.
[3] 曹胜利. 创新创业教育呼唤模拟教学与体验式课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8):1-4.
[4] 教育部办公厅.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Z].教办[2010]3号,2010-05-04.
[5] 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S].教高函[2012]5号,2012-02-22.
[6] 教育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S].教高厅[2012]4号,2012-08-01.
Study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xperiment Teaching Mode
XU Xiaohui, LAN Ca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 hot topic of the education sector in recent years. By analyzing the necess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points out ou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re seriously out of line with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erefor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xperimental teaching has to be strengthened to train top-notch creative talents.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 Wuhan University, this paper proposed to continue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platform structures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o create and build a new mod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4-02-17
徐晓辉(1977-),男,研究生,实验师,主要从事经济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与研究工作。
G642.423
A
10.3969/j.issn.1672-4550.2014.06.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