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迪厄《区隔》的国内研究综述
2014-04-08姚富瑞
姚富瑞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布迪厄的著作涉及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历史、政治、哲学、美学、文学、语言学等领域,而且其在这些领域中都颇有建树,西方世界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对其思想开始了较为广泛地关注,尤其对其社会学、教育学以及文化思想方面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并有大量的成果问世。但是国内学术界对布迪厄思想关注较晚,目前国内对布迪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思想,文化理论,社会学理论,语言学、人类学思想、传播理论,美学,文艺学等方面。在上述这些研究领域当中,教育思想与文化理论研究占得比例较大,各类研究成果较多,也是中国学术界接受布迪厄的主要领域;对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在国内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关于语言学、人类学思想的研究文章数量也较多;对布迪厄传播理论的研究主要是结合其专著《关于电视》来进行思考的,也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研究文章;其文艺学、美学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山东师范大学李占伟在其2011年的博士论文《布迪厄文艺思想研究》中指出目前国内对布迪厄文艺学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布迪厄文学场、艺术场的探讨上,这在大陆与台湾地区都较为集中;至于美学思想方面的研究介绍性的文章或专著居多并且主要是结合布迪厄的相关著作,例如《区隔——一种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以及《艺术之恋》等来展开的,而且大都是以布迪厄对康德纯粹美学的批判来作为切入点。
布迪厄的文艺思想与美学思想大都散见在其对摄影、博物馆、学校教育等具有经验性的考察过程得出的跟实际相结合的结论中,它并不追求任何形式的宏大叙事与本质主义的研究方式,因此其文艺思想与美学思想更具开放性,需要我们通过多维的视角去打量,他常常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和路径去研究问题,尤其是其在《区隔》一书中所运用的社会学方法和路径去研究属于美学的趣味判断问题,将经验性与实际相结合得出结论,这使得我们想要在研究他的过程中得到一种系统的、普遍性的宏大理论是不太可能的,因此通过研究其专门的著作来透视其博大的思想,不失为一种较为适当的研究方式。而且根据Roger Brubaker(罗杰.布鲁贝克)1985年在《Rethinking Classical Theory: The Sociological Vision of Pierre Bourdieu》中指出的:多亏了Richard Nice的勤勉努力,大多数布迪厄的著作现在在英语世界中面世,然而布迪厄著作的知识在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中呈碎片化的状态,人类学家熟悉他的早期卡比利亚的人类学研究以及《实践理论大纲》的元理论探讨;社会教育学家争论他的作品在权力和威望中长存的基于阶级差异的教育系统中的作用;文化社会学家最近开始利用他的象征商品生产与消费理论。但是在这些场域中很少研究者,甚至更少在他们之外,注意到布迪厄作品的完整范围与力量,就像Nicholas Garnham(尼古拉斯.加纳姆)与 Raymond Williams(雷蒙.威廉斯) 所说的:“像这种对作为丰富与一体化的理论系列和相关经验主义著作的‘碎片化与部分挪用’式的研究可能导致严重的理论误读的危险。”[1]而《区隔》英文版本的出版面世应该明显地减少了这种危险:因为这个庞大的杰作汇集了布迪厄20世纪60年代早期以来运用的很多单一数量的主题,然而《区隔》是一部很困难并且“非常”法国的著作:它不是为了缺乏某种特定知识的人写作的。因此《区隔》英文版本的出版面世可能有助于在这里提供一种对布迪厄作品的分析性概述与批判性评价,这种分析性概述与批判性评价集中于其作品的核心与统一的有关社会阶级以及基于阶级权力与特权的时间上的再生产[2]。由此对布迪厄《区隔》英文版本的分析与探究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对布迪厄《区隔》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区隔》方法论的研究
2005年陶东风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中重点介绍了《区隔》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和研究方法,指出布迪厄打破了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以及美学研究的传统对象和方法,成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的典型代表[3]。2013年常培杰的《论布迪厄文学社会学思想——以〈艺术的法则〉和〈区隔〉为中心的考察》指出布迪厄对文学研究进行了社会学的考察,其反思了文学研究的内外二分方法,并综合这二者提出了 “场域”研究方法,这种“场域”研究方法是往返于文本内外的,其反对并批判康德的纯粹美学观,认为它造成了文学研究中非社会、非历史的错误倾向,布迪厄通过分析不同阶级或阶层的趣味,有力地对康德的纯粹美学观进行了反驳与批判,从而为我们重新思考文学趣味的形成及其“经典”观念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一套社会学方法[4]。2013年李诗男在《布尔迪厄对文学艺术的“祛魅”——以“审美趣味”和“文化生产者”为例》中以“审美趣味”与“文化生产者”——布迪厄的《区隔》和《文化生产场——关于艺术和文学的论文集》中的关键词为主要的切入点,探究了布迪厄对传统文学艺术观念的批判以及其对文学艺术的祛魅策略[5]。
二、对《区隔》中某些具体理论思想的研究
(一)对《区隔》阶层理论的介绍研究
由陶东风翻译的戴维·斯沃茨的《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是了解和研究布迪厄思想的重要著作,其中第七章社会阶级与权力斗争中,较为集中的介绍和分析了《区隔》中对于当代法国社会的三阶级结构的描述,并关注了布迪厄对于阶级内部各种阶层的划分,这更多的是从文化社会学角度来展开的。这方面的研究论文有2007年杨修菊、杜洪芳的《文化成就区隔——布迪厄阶层理论述评》[6]。2012年朱伟珏、姚瑶在《阶级、阶层与文化消费——布迪厄文化消费理论研究》[7]中通过对布迪厄以《区隔》一书为中心的阶级理论的分析,来对布迪厄的文化消费理论进行研究。涉及到《区隔》中阶级理论研究的文章还有周鸿2005年的《布迪厄的阶层场域论与阶层的形成》,[8]姚俭建、高红艳2008年的《关系性思维模式与社会分层研究:关于布迪厄阶级理论的方法论解读》[9]。
(二)涉及到《区隔》中习性理论的研究
这方面的文章主要有陆鹏飞2009年的《惯习——布迪厄对现代社会反思的支柱》[10]。
(三)对《区隔》趣味理论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文化社会学与美学社会学等角度来展开的:
1.其中从文化社会学方面研究布迪厄《区隔》中趣味理论的有:硕士论文两篇,分别是中央美术学院戴陆2007年的硕士论文《区隔——布迪厄对“趣味”的社会学批判》,[11]西北大学刘楠2010年的硕士论文《从趣味判断到趣味区隔——布迪厄对康德趣味美学的反思》[12]。高宣扬的专著《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对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基本脉络进行了系统地说明和分析,涉及到趣味理论的方面,其主要的关注点在于趣味的社会决定,社会中不同阶级和群体中趣味的差异。
2.从美学社会学方面进行探究的有:华东师范大学的朱国华教授在其文章《布迪厄:一个清醒的文化角斗士》中为我们介绍了布迪厄的生平,对其身份的定位以及其学术生涯并且结合其对布迪厄《区隔》前言的翻译《纯粹美学的社会条件——〈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引言》以深入浅出的语言重点向我们介绍了《区隔》一书,这是目前国内对《区隔》研究的一个重要开始;还有其2004年发表在《读书》杂志上的学术论文《合法趣味、美学性情与阶级区隔》,指出“布迪厄独特的美学理论既不是讨论美学本体论或认识论问题,例如主客观问题,也不是讨论一些传统的美学范畴,例如崇高、优美,他的美学理论在《区隔》中是围绕着趣味这一论题展开的。”[13]并着重分析了《区隔》中关于趣味的问题;2004年又在《文学前沿》上翻译了鲁伊克·华康德所著的《布迪厄的自杀论》,这一题目的来源是因为《区隔》对于布迪厄就像《自杀论》对于涂尔干一样,华康德在这篇文章中为我们介绍与分析了《区隔》一书的一些重要理论尤其是布迪厄的趣味理论;其2007年在《对祛魅理论的祛魅解读——布迪厄社会学诗学研究策略》一文中将布迪厄的《区隔》定义为社会学美学的代表著作,指出在这一部分的研究中布迪厄主要使用的概念是趣味、区隔、文化/社会再生产、阶级等,比较多地侧重于探讨使纯粹美学欣赏得以成为可能的社会条件[14]。2011年山东师范大学的李占伟在《审美趣味的祛魅解读》中追溯了康德之前趣味理论的发展,康德审美趣味理论的形成并通过布迪厄的趣味理论对审美趣味进行了祛魅解读。李占伟还在他的2011年的博士论文《布尔迪厄的文艺思想研究》中深化了对审美趣味的研究。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黄仲山在其博士论文《权力视野下的审美趣味研究》中围绕权力视角对审美趣味进行了关照,重点分析了休谟、康德、布迪厄等在思想史上对趣味理论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家,其阐释了布迪厄的趣味社会学批判——区隔与支配的真相,对布迪厄的趣味社会学理论基础、布迪厄的趣味“区隔”理论以及布迪厄的趣味理论影响进行了分析。这方面的文章还有宋卫红、朱霞2012年的《趣味无争辩?——审美文化消费中的趣味》,2013年高歌的《作为权力的审美:阶级惯习与品味》,
3.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布迪厄的趣味理论的有:朱伟珏在《布迪厄“文化资本论”研究》的第七章第三节趣味的社会功能中,指出趣味在象征差异理论中是一个与文化正统性具有同等地位的核心概念,其将布迪厄的趣味理论放在社会学理论的背景下进行探究。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的刘潇在其硕士论文《试论布迪厄的品味社会学思想》中首先对品味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对品味社会学思想的理论渊源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系统地阐述了布迪厄品味社会学的思想内容,分为品味的分类、品味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两部分,指出了品味是如何与社会中各个阶层相对应的。并从总体上评价了布迪厄的品味社会学思想。
4.从文学社会学角度来研究布迪厄《区隔》中的趣味理论,这方面主要有方维规主编的《文学社会学新编》,其在第三编第六章文学趣味社会学中引用了布迪厄的《区隔》引言,并对布迪厄的趣味作为一种阶级(阶层)区隔的探索做出了论述。
5.从消费社会学角度来来研究布迪厄《区隔》中的趣味,刘玉良在其专著《炫耀性消费的经济学分析》的第一章第三节炫耀性消费的其他相关表述中,介绍了布迪厄的“品味”消费,指出在《区隔》一书中炫耀性消费的实例是随处可见的。王建平的《中国城市中间阶层消费行为》从消费社会学的角度将布迪厄的“品味区隔”理论运用到中国城市中间阶层的消费行为研究中。彭华民在其专著《消费社会学新论》中第二章第五节消费社会学理论之布迪厄的生活风格研究,指出品味是消费社会的统治秩序,布迪厄在《区隔》一书中指明了“品味是生活风格的稳定性因素以及符号意义的转化机制”[15],将品味放在了消费社会学的视角下来进行探究。鹿克新2007年在其文章《消费主义:一个社会分层的视角——浅析传媒视野中的社会分层》中分析了布迪厄的鉴赏趣味区隔理论。纪江明2010年的文章《消费文化的社会意义及消费文化阶层结构的形成》提到布迪厄在《区隔》中认为品味是区分等级、建构等级分界的标识,根据消费中人们的趣味偏好来划分阶层的问题。
6.对布迪厄《区隔》中趣味理论的介绍性研究,主要有朱立元主编的《西方美学范畴史》(第二卷),其在第五章第七节二十世纪的趣味范畴中,介绍了布迪厄的趣味观,指出布迪厄在其著作《区隔》中对高雅趣味与天赋趣味进行了批判,并研究了趣味的形成问题,趣味的分类问题,指出了布迪厄对趣味所进行的社会学分析独特的理论价值。范玉吉在其著作《审美趣味的变迁》以及其2005年的博士论文《试论西方美学史上趣味理论的变迁》中指出布迪厄将趣味放在了社会学的视野下进行考察,趣味成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标识,其探究了趣味的本质、统治阶级的趣味、中产阶级的趣味以及工人阶级的趣味,并对布迪厄的趣味理论进行了评价。由英国的哈灵顿著,周计武、周雪聘翻译的《艺术与社会理论——美学中的社会学论争》,其第四章“消费与审美自主性中的艺术与文化资本:布迪厄”一节,介绍和阐述了布迪厄的《区隔》。指出布迪厄在《区隔》中延续了以下分析思路:艺术趣味作为社会建构的“合法性等级”,上层是享有合法权威认可的高雅艺术形式,而下层是缺乏普遍合法性的底层文化形式,在中间的是一个含混地带,以形式上的“中产阶级趣味”为标志,比如摄影。并对布迪厄对法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众音乐趣味调查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7.将布迪厄的趣味理论运用到具体研究对象上的探究,有王淑艳所著的《舞蹈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其在第一讲第四节布迪厄社会美学——舞蹈作品的阶级趣味与划分中,以布迪厄社会美学的相关理论作为路径,对当前的舞台舞蹈作品的合法趣味与非法趣味进行了分析,力图去为我们阐释文化趣味的区隔实际上所反映出的权力关系。杨晨、刘计峰2010年在《国外阶层文化消费品位研究: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中运用了布迪厄《区隔》中的品味论,来研究国外阶层文化的消费品味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的问题。马海丽2011年在《上海及上海越剧现代性》中运用布迪厄的概念工具以及品味与阶级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上海越剧。魏金源2013年在其文章《走正道务正业定正位》中提到了布迪厄的消费趣味与偏好理论,并运用布迪厄的这个理论发现去研究消费问题和现象。
8.运用趣味或品味理论来研究某一具体的理论的有:山东师范大学的崔桐2011年在其硕士论文《阶级惯习、阶级品味与阶级轨迹——布迪厄的阶级理论研究》中提到了国外对布迪厄阶级理论问题的研究,多以《区隔》一书为研究对象,而阶级惯习、阶级品味、阶级轨迹则是研究布迪厄阶级理论的核心与最具特色的部分,布迪厄的阶级理论是由这三个方面共同支撑起来的,尤其是作为惯习衍生出来的阶级惯习表征的阶级品味,是布迪厄阶级理论中最具特色的地方。
三、对《区隔》的介绍性研究
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的《文化研究》(第4编)做了一个关于纪念布迪厄逝世一周年的专题,介绍了布迪厄的《区隔》引言,并选择了克雷格·卡尔豪恩和罗克·华康德的《“一切都是社会的”:缅怀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的《解读皮埃尔·布迪厄的“资本——〈国家精英〉英译本引言》、对华康德的访谈《实地运用布迪厄》等文章进行发布。
四、将《区隔》的相关理论和思想运用到具体的研究对象上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将布迪厄《区隔》中总结的不同阶级的成员总会进入到不同品味的场域,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展现他有形或无形社会等级和社会位置的社会法则,运用到思考中国文化史的现象上,这方面的文章有肖仕平的《优美、高尚、细腻雅致——孔学的贵族文化性格及其它》[16]。相关方面的文章还有董廷廷2011年的《区隔:〈谁能让我害羞〉的再思考》。
目前对《区隔》的研究相比于国外来说国内相关的研究文章更少一些,研究面自然也较为局限,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国内至今还没有《区隔》一书的中文译本,而在西方世界中已经出现了Richard Nice所翻译的《区隔》英文版本,国外对《区隔》的研究书评和论文中均提到了《区隔》语言抽象晦涩的问题,布迪厄自己也对此做出了回应,认为采用这种风格的语言是必要的,它本身是一部很困难并且“非常法国”[17]的著作,并不是为了缺乏某种特定知识的人写作的;有些国外研究《区隔》的书评中也提到,布迪厄试图在一部著作中考虑论据的各种形式,但是这些陈述的特定模式的采用有时候并没有发挥其效果,这些陈述是由更加清楚的照片再生产来提供帮助的,而这些在《区隔》的法文版本中更好的呈现出来。而我们国内对《区隔》的研究大都是针对英文版本的,其中间隔了两种语言,因此可能无法更好的理解布迪厄思想的精髓,这更增加了对《区隔》分析和研究的难度;还有前面提到Roger Brubaker所说的,《区隔》英文版本的面世明显地减少了对布迪厄思想碎片化与部分挪用式的研究所导致的理论误读的危险,《区隔》本身是一部汇集了布迪厄20世纪60年代早期以来运用的很多单一数量主题研究的庞大杰作,其集中体现了布迪厄理论思想与研究方法的方方面面,对于缺乏特定知识的人来说,研究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大多数人只能望而却步。
[参考文献]
[1] Nicholas Garnham and Raymond Williams.Pierre Bourdieu and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 An Introduction[J],Media Culture Society,1980,2:209.
[2] Roger Brubaker.Rethinking Classical Theory: The Sociological Vision of Pierre Bourdieu[J],Theory & Society,1985,14:745-775.
[3]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08.
[4] 常培杰.论布迪厄文学社会学思想——以《艺术的法则》和《区隔》为中心的考察 [J].文艺理论研究,2013(5):83.
[5] 李诗男.布尔迪厄对文学艺术的“祛魅”——以“审美趣味”(taste)和“文化生产者”(producer)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3(9):59-63.
[6] 杨修菊,杜洪芳.文化成就区隔——布迪厄阶层理论述评[J].池州师专学报,2007(4):67.
[7] 朱伟珏,姚 瑶.阶级、阶层与文化消费——布迪厄文化消费理论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2(6):52.
[8] 周 鸿.布迪厄的阶层场域论与阶层的形成[J].学术论坛,2005(1):151.
[9] 姚俭建,高红艳.关系性思维模式与社会分层研究:关于布迪厄阶级理论的方法论解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56.
[10] 陆鹏飞.惯习——布迪厄对现代社会反思的支柱[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6.
[11] 戴 陆.区隔——布迪厄对“趣味”的社会学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07.
[12] 刘 楠.从趣味判断到趣味区隔——布迪厄对康德趣味美学的反思[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0.
[13] 朱国华.合法趣味、美学性情与阶级区隔[J].读书,2004:52.
[14] 朱国华.对祛魅理论的祛魅解读——布迪厄社会学诗学研究策略[J].西北师大学报,2007(3):1-5.
[15] 彭华民.消费社会学新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4.
[16] 肖仕平.优美、高尚、细腻雅致——孔学的贵族文化性格及其它[J].厦门文学,2011(9):46.
[17]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1984:英文版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