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译者主体性
——以《飘》汉译本为例

2014-04-08刘书梅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译本译者译文

夏 艳,刘书梅

(1.安徽电气工程学校,合肥 230022;2.安徽建筑大学 外国语学院,合肥 230601)

方梦之主编的《译学词典》中对译者主体性的定义如下:“亦称翻译主体性(如果翻译主体专指译者的话),指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特性,即翻译主体能动地操作原本(客体)、转换原本,使其本质力量在翻译行为中外化的特性。译者主体性亦即译者的主观能动性。[1]就《飘》在两个不同时期的译本翻译过程而言,两位译者对当时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以及对译作的“选择”都体现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一方面受客观环境包括自身客观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地进行着“适应”与“选择”,积极地发挥着译者主体性。

1 《飘》两译本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玛格丽特·米切尔是美国唯一凭借一生中一部作品而在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女作家。这部作品最早被译介到中国是由傅东华翻译的,题为《飘》,于1943年在上海出版,此后又出现了不同的节译本。2010年,译林出版社也出版了由厦门大学李美华翻译的译本,书名同样为《飘》。下文中笔者将分别分析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适应”与“选择”,尝试通过阐释译者身份改变对翻译过程的影响来彰显译者在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中发挥的主体性。这里,“身份改变”可以是同一译者的身份改变,也指同一原著由不同身份的译者翻译。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具体到一部作品的翻译过程,此“自然”非彼“自然”,即翻译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而这种翻译生态环境的变化主要是由译者的身份转换带来的。

译者在从事翻译活动之前,首先要做的是适应自己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当然,原作是此刻的翻译生态环境的构成要件。分别分析傅东华和李美华适应自己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可以看出在他们从事翻译之前已经积极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译者还未参与到翻译生态环境中时,即此时译者本身的知识储备、语言驾驭能力、审美情趣、审美认知等种种要素还未参与到翻译过程中时,译者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已经注定会有两部不同的译作产生。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处于日本人统治下的白色恐怖之中,文学创作自由受限,文学家创作的空间相对狭小。译者在翻译之前,由原作改拍的电影已经在上海风靡一时,万人空巷,电影观众在观看了电影以后,渴望读到小说文本,然而旧时的中国掌握英语的观众毕竟是少数,于是公众强烈希望一部译本可以应运而生。同时,由于电影的流行,当时对英美文学知之甚少的普通公众更多的是被电影的情节所吸引,这是选择傅东华成为该部原作译者的宏观的翻译生态环境。而就译者自身所处的微观翻译生态环境,亦可看出译者虽然的确有选择译或者不译的自由,但是也必须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支配,不过这样的接受不是完全被动的。首先是“当电影开映的前几日,有些朋友怂恿我译这本书,意思甚是殷切,仿佛这书的翻译非我莫属似的。”[2]此为选择其成为译者的微环境之一。另一个微环境是“同时那位怂恿我译的朋友又告诉我,这书日本已经有两个译本,都销的很好。于是我就发了一股傻劲——他们有,我们怎么能没有?”[3]其次,即使译者自己接受了目的语读者的期待,主观上下定决心要进行翻译,还要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即译作的出版问题。毋庸置疑,不同译者常常有各自的翻译目的,但是大部分的译者都抱有一个直接目的,便是译作的出版,交付读者阅读。于是,出版商成为构成翻译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时的国华编译社听闻译者有翻译的意向,便派人与译者接洽,最终达成了翻译出版的意向。可见,当时所处的客观环境搭建了一个合适的平台供译者展开翻译工作。但是译者的“被选择”以及译者“适应”客观环境也不是完全被动的,在这个过程中,同样看到傅东华也服从自己内心的召唤来选择接受《飘》的翻译工作。

傅东华译本问世近70年以后,生于新中国的译者李美华出版了又一个译本。此时的中国社会文化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得到迅猛发展,社会文化氛围在这样的和平时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明与开放,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深入,译者的目标读者群也相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此时中国已经经历过改革开放的洗礼,读者的视野非常开阔,对外面的世界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个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国小说及美国女性文学的女性译者,在这样的翻译生态环境下对原作进行再一次的翻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从两位译者的适应过程可见看到,译者经过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支配而进入翻译过程,但是这样的接受并不是被动的,或者可以说,译者是在主动地接受翻译使命,因此,在适应的过程中译者发挥了自己主观能动性。

2 《飘》两译本译者的选择

当译者进入翻译过程,着手进行翻译准备工作时,便进入译文产生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文的阶段。然而,此时由于译者的介入,译者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译者已经与之前的自己不一样,他已经接受了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成为特定的译者,也就是说译者构成影响其自身翻译选择的翻译生态环境的一部分。“这时的译者就不仅仅是能够产生译文的翻译生态环境中的一般成员,而且已经成了翻译生态环境的‘典型要件’,可以说已经能够体现、以致代表翻译生态环境来实施对译文的选择。”[4]译者的选择主要体现在翻译策略的选择,而这样的选择受客观存在的译者的知识储备、审美心理结构等要素影响,也受译者翻译目的的影响,甚至目的语读者的期待也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不过读者的影响是通过译者的作用实现的。

具体到《飘》的两个译本的翻译过程,两位译者由于上述要素的差异,最终导致译作的差异。在傅东华的译本中主要采取了归化和省译的翻译策略,这样的翻译策略跟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休戚相关。根据傅东华对《飘》的定位,他认为,原作“虽不能和古代的名作等量齐观,却也断不是那种低级趣味的时髦小说可比——它的风行不是没有理由的,它确实还值得一译。”[5]“译这样的书,与译Classics究竟两样,如果一定要字真句确地译,恐怕读起来倒沉闷。即如人名地名,我现在都把它们中国化了,无非要替读者省点力气。……还有一些冗长的心理描写……并且要使读者厌倦的,那我就老实不客气地将它整段删节了”。[6]由此他把原作定位成一部爱情流行小说,因此采取了大量的省译,如大段的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因为他认定这些冗长的心理描写跟故事情节关系不大。有了这样的认知和评价为指导,同时他又认为由于原作改拍的电影风靡一时,观众亟需一部汉译本,因此译者选择以故事情节为重,把原作当作一部爱情小说来翻译,以符合读者的期待。在傅东华译文的选择中,译者作为翻译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参与实施对译文的选择。除了顺应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侧重故事情节翻译外,在语言层面上,译者主要采取归化的策略,用符合当时读者的语言习惯表达。例如故事中的人名被翻译成类似于“阿宝”“蝶姐” “宝玲”“英弟”,地名则被翻译成类似“陶乐”“曹氏屯”“钟氏坡”等符合读者表达习惯的名称,将很多他认为幽默的、尖刻的、下流的成语,“都用我们自己的成语代替进去”。[7]

在李美华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选择符合译文读者期待视野的译文。译作的语言风格、翻译策略选择等方面也体现了译者的能动选择。李美华的译本出版时,中国已经历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与外部交流增多,尤其是国内对英语教育非常重视,同时《飘》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得到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此时的读者已经不满足于仅仅了解原作故事情节。在此翻译环境下,译者选择更为深刻地揭示原作主题,在语言方面也更为贴近当代中国读者语言习惯。首先,由于译者把原作定位为“以美国南北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本举足轻重的世界名著”[8],由于译者对原作的这种认知,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对原作中刻画人物心理、烘托故事情节的环境描写等都进行了更为详尽的再现,无疑这些内容在原作中是原作者阐述当时社会背景,表达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译者的语言使用也符合当代读者的语言习惯,傅东华笔下很多富有当时语言特色的文白夹杂的语言不见了,如,“the twins”不是翻译成“哥儿俩”而是“兄弟俩”;“born to the ease of plantation”,不是翻译成“都生长在殷富舒适的大户人家”,而是翻译成“就在种植园里过着舒适的生活”;“the three on the porch”不是翻译成“这两位哥儿和一个小姐”而是翻译成“游廊上三个人”等等。此外,此时的中国普通民众在改革开放这么长时间以后也更容易接受类似人名如“波克”“迪尔西”这样的音译。显然,译者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译者自己的语言风格构成影响译文语言风格的翻译生态环境。

3 结语

以上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分析了对《飘》的不同译本的译者 “适应”与“选择”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指出的是,在本文中为方便论述,分别阐述了译者的“适应”与“选择”,事实上两者不是两个可以完全隔断、泾渭分明的过程,往往互相交织,相互渗透。译者“适应”时,可能是有选择的适应,而译者的“选择”也可能是为了“适应”而去选择。然而,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来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论是“适应”还是“选择”,其发挥的主观能动性都不能也不应该被忽视,无疑这也有利于翻译批评时对不同译本进行全面动态的认识和评价。

参考文献:

[1] 方梦之.译学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3][5][6][7] 傅东华.飘·译序[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

[4] 刘祖培.译学的信息——思维模式——兼谈中国译学的特色与体系[M]//杨自俭.译学新探.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8] Margaret Mitchell.飘[M].李美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译本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I Like Thinking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