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2014-09-08李江红
李江红
(淮阴工学院 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0 引言
大学生村官计划自2006年实施以来,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接班人队伍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出现了大学生村官不能很好地融入农村、流出情况严重等问题,通过构建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将有助于推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稳健而长效的实施。
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McClelland)根据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和表式,构建了能力结构冰山模型,包括基本知识和技能、意识和动机等。前者容易了解与测量且通过培训能够改变和发展,而后者则既难以测量与改变,又直接影响到个体的行为与表现。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构成要素的分析,借鉴冰山模型将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结构模型亦构建为两部分:创业意识和个性为“冰山以下部分”,属于人内在的潜质;必备知识和能力结构则是“冰山以上部分”, 属于外在表现,在大学生村官创业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
1 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的评价
创业能力属于综合能力范畴,受多重因素的影响,评价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的指标数有多个,在实践工作中需遵循动态的原则,根据评价过程的实际变动情况进行评价。要在广泛征求相关专家或熟悉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广大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较为科学的信息。基于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评价的特点和要求,本文将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评价。
1.1 指标体系设置
为了避免在运用AHP评价法的过程中出现因主观判断的失误造成的误差,根据上文提出的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结构模型的基本构成,将创业能力划分为创业意识、个性、必备知识和能力结构四个方面,其中创业意识下设两个指标(包括创业需要和创业兴趣),[2]个性下设七个指标(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必备知识下设六个指标(包括管理知识、经济知识、财务管理知识、交往礼仪知识、环境知识、创业项目相关专业知识),能力结构下设七个指标(包括前瞻或预测能力、领导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交往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3]
对于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的评价采用AHP方法,采用三层指标体系,其中:第一层次为创业能力(A),第二层为创业意识(B1)、个性(B2)、必备知识(B3)、能力结构(B4),第三层次为创业需要等用C1、C2表示,身体素质等用C3…C9表示,管理知识等用C10…C15表示,前瞻或预测能力等用C16…C22表示。
1.2 构建判断矩阵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淮安几所高校从事大学生村官研究的专家、在淮高校近几年担任大学生村官的毕业生及其分管领导为调查对象,对所设置的评价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结果采用1~9标度法表示,经过对所有参与者的意见进行分析、归纳、统计,得出判断矩阵。[4]
1.3 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检验环节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根据判断矩阵得出各相互关联的指标间的相对比重;第二步是确定各指标在其子系统中的权重,该步骤需要对判断矩阵的有效性进行一致性检验,以保证判断矩阵的科学性。[5]
表1 第二层B相对于第一层A的判断矩阵
从表1中可得知第二层B相对于第一层A的权重,即各第二层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分别为:创业意识,权重为0.455;个性,权重为0.263;必备知识,权重为0.141;能力结构,权重为0.141。
1.4 权重的计算
根据权重计算方法得出第三层C相对于第二层B的权重,见表2。
表2 第三层C相对于第二层B的权重
根据表1和表2得出第三层C相对于第一层A的权重,即各子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相对权重,各权重分别为:创业需要0.303,创业兴趣0.152,身体素质0.089,品德素质0.036,心理素质0.055,责任意识0.023,市场意识0.036,竞争意识0.014,创新意识0.009,管理知识0.038,经济知识0.056,市场营销知识0.023,交往礼仪知识0.013,环境知识0.008,创业项目相关专业知识0.004,前瞻或预测能力0.048,领导决策能力0.031,经营管理能力0.020,交往协调能力0.012,开拓创新能力0.006,语言表达能力0.020,学习能力0.004。
1.5 评价等级
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评价等级根据创业能力分值的高低来确定。首先,结合被评价者的实际情况,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打分(百分制);其次,根据各指标体系的权重及分值,计算出被评价者创业能力的分值;最后,确定被评价者的创业能力等级。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等级共分5级,分别是创业能力强(创业能力加权综合得分为90~100分)、创业能力较强(创业能力加权综合得分为80~89分)、创业能力中等(创业能力加权综合得分为70~79分)、创业能力一般(创业能力加权综合得分为60~69分)以及创业能力较差(创业能力加权综合得分为60分以下)。
2 江苏涟水县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实证调查分析
为了验证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本文以江苏省涟水县大学生村官的创业能力为案例进行分析。
2.1 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状况
截止2013年3月底,涟水县共有198名大学生村官,为客观准确地了解他们的创业能力,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自评和他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基础资料。共发放问卷186份,收回163份,有效问卷158份,有效回收率为84.9%。
从调查的基本情况来看,大多数大学生村官比较快地适应了农村的新环境,在服务农村、组织指导发展生产和解决农村具体问题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创业能力强的占15.1%,创业能力较强的占20.8%、创业能力中等的占44.5%、创业能力一般的占15.4%,创业能力较差的占4.2%。
2.2 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涟水县的大学生村官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和个性素质(分值分别为88.5和82.6),必备知识和创业能力方面亟待加强(分值分别为53.2和63.6),可见创业的教育培训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创业培训,完善创业相关课程体系,开设与村官事务或创业相关的选修课,这不仅能满足有志于从事村官的大学生知识储备的需求,还可以为在任大学生村官的后续学习和补充知识提供储备。同时,学校应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园创业实践机会,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模拟型的或小规模的创业。[6]其次,各级党委、党校和干部学校应经常举办大学生村官创业专题培训班,开设大学生村官交流论坛,这不仅可以及时为在任大学生村官讲授相关政策法规和工作方法,还可以让村官们交流创业经验,分享创业心得,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帮助,可以因此形成创业小组,“抱团”创业。[7]此外,政府和社会应加大扶持力度,在做好创业指导和培训的同时,更要加大创业资金和项目的支持力度。[8]
3 结语
通过对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及评价体系的研究,可以科学便捷地评价出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能力,与其他纯定性方法相比,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所做出的权重计算和评价也更为科学和客观。调查与分析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可直接套用结果评价出大学生村官的创业能力大小,可作为相关管理机构实施大学生村官创业培训需求分析和创业培训课程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罗双平.企业高管能力模型构成及能力标准[J].中国人才,2008(4):66-70.
[2] 范明,肖璐.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大学生村官创业意愿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5):82-87.
[3] 殷开明,刘柳.高职酒店专业学生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0,10(3):60-64.
[4] 周立军,赵普光,宋志鹏,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素质模型构建及评价[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3):39-41.
[5] 吕鲲,陈西平.能力结构模型、评价和实证方法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9):62-65.
[6] 王卫华.大学生“村官”创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D].郑州:郑州大学,2010.
[7] 张卫民.大学生村官创业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J].消费导刊,2010(4):322.
[8] 陶涛.大学生村官工作实效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