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无功补偿技术在低压配电网络中的研究

2014-04-08张春伟

黑龙江科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低压配电功率因数电容器

张春伟

(国家电网齐齐哈尔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运检室,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电力网络中大功率用电设备、变频变流电力装置越来越多,这些电力设施不但给电网带来越来越大的负担,而且影响整个电网的供电质量,并且还客观地提高了电网的损耗,给电力企业、电力用户和整个社会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损失。低压配电网络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紧密结合的电力网络,由于具体情况多样、供电条件复杂,导致低压配电网络的各种质量、安全和纠纷不断,目前电力行业提出无功补偿技术,在低压配电网络中应用无功补偿技术既可以提高整个电网的功率因数,而且会稳定电网供电电压,还会降低电网损耗,无功补偿技术成为低压配电网络兴建和改进的重要技术,是新时期电力技术发展的新领域。

1 无功补偿技术的原理

无功补偿技术是通过调相机或电容器调整和补偿变配电所高压或低压母线上电力负荷,达到提高电力用户功率因数的目的,并可以达到降低电力网络损耗的效果。根据调相机或电容器安装位置的差异,无功补偿技术可以分为如下三种:

1.1 集中补偿方式

无功补偿电容器组配置在变电所的高压母线上,集中补偿方式可以提高整个变电所的功率因数,促进变电所供电范围内无功功率的基本平衡。集中补偿方式不但可减少高压线路的无功损耗,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变电所供电范围内供电的电压质量。

1.2 分组补偿方式

分组补偿方式是将电容器配置在功率因数较低的变电所低压母线上,分组补偿方式的容量和范围相对于集中方式要小,补偿具有针对性,且效果比较明显。

2 低压配电网络无功补偿配置的原则

低压配电网络无功补偿配置的原则是总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相结合原则。一般的低压配电网络以局部为主,兼顾整体平衡。低压配电网络无功补偿配置还应该具有电力部门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合的设计,应尽量减少无功功率在网络中的输送,实现就地补偿和就地平衡。低压配电网络无功补偿配置的原则要坚持分散补偿与集中补偿相结合的理念,低压配电网络无功补偿应该以分散补偿为主,兼顾集中补偿。低压配电网络无功补偿配置要遵循降损与调压相结合的要点,通过有效的低压配电网络降损,达到对整个低压配电网络电压的调整效果。

3 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的方法

3.1 随机补偿法

低压配电网随机补偿就是将低压电容器组与电动机并接,通过控制、保护装置与电机同时投切,可较好地限制用电单位无功负荷。随机补偿的优点是:用电设备运行时无功补偿投入,用电设备停运时,补偿设备也退出,而且不需频繁调整补偿容量。低压配电网随机补偿具有投资少、占位小、安装容易、配置方便灵活、维护简单、事故率低等特点。

3.2 随器补偿法

低压配电网络随器补偿是指将低压电容器通过低压保险接在配电变压器二次侧,以补偿配电变压器空载无功的补偿方式。低压配电网络随器补偿具有接线简单、维护管理方便、能有效地补偿配电变压器空载无功等优点,是限制电网无功基荷,实现电网无功就地平衡,降低无功网损的重要方法,随器补偿法因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适应性成为目前低压配电网络补偿无功最有效的手段。

3.3 跟踪补偿法

跟踪补偿的优点是运行方式灵活,运行维护工作量小,比前两种补偿方式寿命相对延长,运行更可靠。但缺点是控制保护装置复杂,首期投资相对较大。低压配电网络跟踪补偿方式是最具经济性和实用性的补偿方式,应该在低压配电网络配置中广泛使用。

4结语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电网中大功率用电设备、变频变流电力装置越来越多地影响电网整体的功率因数,不但给电网带来负担越来越大,而且影响供电的质量,还片面地提高了电网的损耗,给电力企业、电力用户和整个社会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损失。低压配电网络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紧密结合的电力网络,由于具体情况多样、供电条件复杂,导致低压配电网络的质量长期得不到提高,供电网络的线损长期不能实现合理降低,使电力矛盾和供电纠纷不断。随着现代电力技术的发展,电力行业提出无功补偿技术,在低压配电网络中应用无功补偿技术既可以提高整个电网的功率因数,而且会稳定电网供电电压,还会降低电网损耗,无功补偿技术成为低压配电网络兴建和改进的重要技术,是新时期电力技术发展的新领域。应该从科学理解无功补偿技术的原理出发,通过实际探索找到低压配电网络无功补偿配置的原则,切实实现低压配电网络的无功补偿,使无功补偿真正成为保持低压配电网络高质量运行的一种主要技术手段。

[1] 牛轶男,冯婷,汪扬,李成波.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技术发展现状[J].信息通信.2011,(01):45-46.

[2]李振国.电网的无功补偿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9):58-59.

[3] 李家坤.配电系统无功补偿技术的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50-51.

[4] 杨薇薇.10kV配电网中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03):40-41.

[5] 建元,纪延超.一种自动无功功率补偿模糊控制策略的研究[J].中国电力.2002,(02):61-62.

猜你喜欢

低压配电功率因数电容器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低压配电网接地方式及与剩余电流保护的配置探究
含有电容器放电功能的IC(ICX)的应用及其安规符合性要求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应用
功率因数提高的仿真研究与实践
一种高精度功率因数测量电路
工厂供电系统低压配电保护电器的选择研究
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概述
基于NCP1608B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设计
一种程控功率因数可调开关电源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