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建设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2014-04-08屈桂香
屈桂香
(农垦总局交通运输局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站,哈尔滨 150036)
当前桥梁建设和施工非常重视混凝土项目的施工,混凝土部件构成了桥梁的主体和主要功能部位,因此,在桥梁施工中要高度重视对混凝土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以重点环节突出、重点技术强化、重点部位控制等措施,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本文根据桥梁建设具体的经验和实际,对混凝土施工中材料、搅拌、浇筑、养护等各个细节进行了强调,希望对有效提高混凝土质量,确保桥梁建设水平,有一定的启迪和参考价值。
1 桥梁建设中混凝土制备质量的控制
1.1 混凝土原材料的技术控制
桥梁建设中应用的原材料要确保100%的合格率,这是桥梁建设的根本需求,必须设立专门的机构、专门制度和专业人员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检查和控制,对原材料的数量、种类、性能、规格做到严格检验,同时做好原材料的仓储和防潮工作。
1.2 混凝土原材料拌和的技术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拌和是混凝土性能形成的关键阶段,要求混凝土拌和物形成颜色均匀、良好的流动性和良好的黏附性,要确保各级、各类原料的配比符合桥梁建设的设计需要,要确保温度和含水量的合理控制,同时要做到拌和过程中投料步骤的正确,控制拌和的强度和时间,做到材料有效的拌和,控制每次拌和中进料的容量,确保均匀拌和。
2 桥梁建设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2.1 混凝土运输的技术控制
要保证运量与施工量的协调,避免运输时间或运量上的浪费,要减少运输混凝土过程中车辆的中途停车,实现混凝土含气量、坍落度的合理控制,尽量规划平整的路径作为混凝土运输的通道,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过震导致的性能变化。
2.2 混凝土浇筑的技术控制
混凝土浇筑时要注意浇筑方法的应用,要控制浇筑的高度、浇筑的方式、浇筑的速度,要将浇筑速度与施工速度相整合,在参考环境气温、湿度等外部因素的同时,科学确定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以便混凝土形成规范的密实度、强度。
2.3 混凝土振捣的技术控制
混凝土振捣时应该对振捣方式和振捣时间进行控制,要规范人工振捣方式和机械振捣方式的应用,选择合理的方式和技术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在特殊部位要根据实际情况有区别地选择各种方法和技术。要按照混凝土振捣的时间要求进行振捣,确保振捣表面不出现大气泡,振捣面均匀一致,避免过振或漏振。同时,要确保混凝土振捣过程中的安全,应该设立专门的人员检查振捣过程中支撑物的结构,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混凝土养护的技术控制
桥梁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分为自然养护法和加热养护法。混凝土自然养护法主要是通过覆盖麻袋、草席、洒水等措施,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达到养护目的。自然养护法的养护时间与水泥的品种及外加剂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用普通的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养护时间应不低于7d,如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或掺用过塑化剂的养护时间应在14d以内,1d内浇水次数。混凝土加热养护法主要为了加快桥梁施工的整体进程,对混凝土构件采用蒸汽法进行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强度达到设计的规范后,可以进行拆模,要确保拆模步骤的合理性,先拆非承重模,后拆承重模。拆模后为了确保混凝土构件的稳定性和强度,预防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应该立刻进行表面的养护处理。对于混凝土构件渗水,要及时进行衬砌内注浆,对混凝土构件裂缝进行及时修理和补强。
3 桥梁建设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检查要点
为了保证桥梁建设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应该采取必要的检查措施对质量问题进行及时补救,落实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混凝土配合比的检查。应特别注意对砂、碎石质量的检查,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取样并检验,不符合质量规范的材料不可投入拌和。要通过严格的实验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拌和过程严格按照配合比设计进行。加强对混凝土拌制、浇捣过程的全程控制,确保现场操作符合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
4 结语
应该看到混凝土项目施工对桥梁建设整体性能、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必须对混凝土项目施工进行严格的规范,以确保混凝土结构合理、外观良好、性能安全、无病害,在强度、功能、耐久性上满足桥梁建设的设计需要,形成合格桥梁建设坚实的基础。材料、搅拌、浇筑、振捣、检验是混凝土项目施工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应该强化这些环节的技术应用,以更为科学的措施和方法确保混凝土项目施工质量,为桥梁建设打下物质、结构、管理和安全基础。
[1] 隋春丽.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08):130-131.
[2] 付明州.隆务河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7):67-68.
[3]侯良民.浅谈混凝土桥梁施工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1,(15):175-176.
[4] 陈敏航.探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6):109-110.
[5] 李俊芝.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质量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