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2014-04-08王德伟杨海英

河北中医 2014年9期
关键词:麦门冬养心心率

王德伟 黄 洁 杨海英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心内二科,河北 丰润 064000)

参松养心胶囊是根据中医络病理论研制的治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首次提出“络虚不荣”的心律失常病机,并将叶天士“络虚通补”的治法用于心律失常治疗。在作用机制上,参松养心胶囊不仅具有对钠、钾、钙多离子通道的阻滞作用,而且还具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心脏传导功能和抑制心肌重构等非离子通道调节作用。在治疗上,参松养心胶囊不仅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有效,而且对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也有很好的临床疗效。2012-01—2013-12,我们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0例,并与采用安慰剂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制订的关于“缺血性心脏病诊断命名及标准”中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1]。1.1.2 纳入标准 ①年龄18~70岁者;②平均心率40~59次/min者;③符合心脏起搏治疗适应证但不接受该治疗者;④符合慢快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任何一项诊断标准者。

1.1.3 排除标准 ①由药物、内分泌、代谢、电解质紊乱等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者;②患有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功能Ⅲ~Ⅳ级的其他严重性心脏病者;③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者,及妊娠、哺乳期妇女;⑤血压≤12.0/8.0 kPa(90/60 mmHg)者;⑥有晕厥史者;⑦心室停搏时间≥3 s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90例均为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患者,采用平行对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按照2∶1的比例将9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34~70岁,平均(49.2±10.5)岁;平均心率(49.4±6.1)次/min;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4例,慢快综合征32例,房室传导阻滞4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22例,冠心病20例,糖尿病10例,其他8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33~69岁,平均(50.5±9.3)岁;平均心率(51.5±4.6)次/min;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2例,慢快综合征16例,房室传导阻滞2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11例,冠心病9例,糖尿病6例,其他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参松养心胶囊(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03032)4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予安慰剂(与参松养心胶囊外形相同,由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提供)4粒,每日3次口服。2组均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24 h平均心率(依据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评价)及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失眠等临床症状量化积分的变化情况。心悸根据临床表现分为0、2、4、6分4个等级,其他4个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分为 0、1、2、3 分 4 个等级[2]。

1.5 疗效标准

1.5.1 疾病疗效标准 显效:24 h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心率提高20%(包括20%)以上;有效:24 h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心率提高10% ~20%;无效:24 h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改善<10%[2]。

1.5.2 症状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临床症状积分减分率≥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积分70%≤减分率<95%。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临床症状积分30%≤减分率<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好转,甚或加重,临床症状积分减分率<30%[2]。减分率(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检验采用双侧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不齐者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疾病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疾病疗效比较 例(%)

由表1可见,2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疾病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症状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2组症状疗效比较 例(%)

由表2可见,2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

2.3 安全性评价 试验期间未见任何与试验药物有关的异常实验室检查及不良事件,未见致心律失常作用,说明参松养心胶囊安全性良好。

3 讨论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病,相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而言,目前尚无针对此类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因此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难度更大。现代医学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一般选用增强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药物,如拟交感神经药(异丙肾上腺素等)、迷走神经抑制药(阿托品)或碱化剂(乳酸钠或碳酸氢钠),但疗效往往不令人满意,而且毒副作用较大。起搏器是目前临床最常见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但是安装起搏器有严格的临床适应证,且并发症多,经济负担重。中医药治疗本病由于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等优势,日益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青睐。

参松养心胶囊是依据中医络病理论研制的中成药,由人参、麦门冬、山茱萸、丹参、酸枣仁、桑寄生、赤芍药、土鳖虫、甘松、黄连、南五味子、龙骨组成。方中人参补气荣络,为五脏络病气虚第一要药,麦门冬濡养营阴,清心除烦,故以麦门冬合人参共奏益气养阴、荣养心络、复脉止悸之功,为君药。桑寄生补益宗气,荣养心络,山茱萸补肾益精而滋养心阴,濡养心络,桑寄生、山茱萸合用,益气养阴,荣养心络,辅助人参、麦门冬荣养心络、复脉止悸的之功,共为臣药。丹参活血通络,清心安神,黄连清泻心火,与丹参合用以助麦门冬清心除烦安神之功,亦为臣药。酸枣仁既能荣养心阴,又能补益肝血,五味子敛气生津,赤芍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土鳖虫化瘀通络,龙骨镇惊安神,收敛固脱,均为佐药。甘松入心、脾经,引诸药入心经以达病所,为使药。全方针对“络虚不荣”的心律失常新病机,温、清并用,通、补兼施,既补络中气血,又通脉络瘀滞,使心络得养,脉络通利,诸症得除而病自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人参总皂苷能显著抑制QRS时程增宽、T波幅度的加大,显著延长存活时间,说明人参总皂苷对心律失常有一定保护作用[3];小剂量丹参可以通过调节一氧化氮(NO)合成及释放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4];酸枣仁总皂苷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显著降低心律失常评分、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律失常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自由基有关[5];甘松可通过阻止多种膜离子通道如钠通道、L-型钙通道、延迟整流钾电流、瞬时外向钾电流等,改变动作电位时间从而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6]。

本研究结果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可以明显提高受试者的平均心率和改善临床症状,而且改善临床症状的疗效比改善平均心率的疗效更明显,这可能与中医药具有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有关。即使有的受试者心率没有明显提高,但是通过中医药的整体调节功能,机体的各项功能状态仍然能够得以恢复,依然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这也是中医药的优势所在。

[1] 徐济民.缺血性心脏病诊断命名及标准—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专题组的联合报告[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79,19(6):365-36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2辑[S].北京,1995:91-94.

[3] 陆文娟,周婧,马宏跃,等.黄芪甲苷、人参总皂苷和西洋参总皂苷对蟾酥致小鼠心律失常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1):61-64.

[4] 杨平,沈海萍,张东珍,等.仙鹤草、丹参在治疗心律失常中与一氧化氮(NO)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2):114-115.

[5] 黄宜生,糜小英,熊纭辉.酸枣仁总皂苷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机制[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7):45-46.

[6] 杨涛,胡朗吉,葛郁芝.中药甘松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电生理机制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8,19(5):276-278.

猜你喜欢

麦门冬养心心率
夏至重养心
篆刻欣赏
心率多少才健康
夏至养心喝“三茶”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麦门冬药材中水分的含量*
孙光荣胸痹汤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修身首先在『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