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研究框架

2014-04-08刘媛媛

职教通讯 2014年22期
关键词:职校框架公民

刘媛媛

城镇化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社会融合。社会融合是一个社会政策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已经引起了国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使得一大批人流入城市,他们在进入城市后会面临如何融入到新群体中的问题。职业学校学生也会越来越多地来自这些流入人口,他们毕业后很大一部分会选择留在流入城市,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为了缓解他们步入社会后可能面对的社会融合难题,职业学校有必要提前采取应对策略,防患于未然。为此,我们需要对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进行系统的策略研究,前提条件则是构建一个适合这一群体的研究框架。

本文从探讨国内外研究着手,通过分析国内研究和借鉴国外典型理论研究、模型研究,并结合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的情况,试图构建适合我国职校生社会融合的研究框架。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研究不仅可以拓宽现有的社会融合理论研究对象的范围,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现实中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困境。

一、构建研究框架的动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4年3月份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该规划是在准确判断城镇化发展新趋势新特点的前提下制定的,旨在更为稳妥地应对城镇化面临的风险挑战。[1]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存在着需要重视并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外来人员如何融入到新城市中。外来人员包括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的中流砥柱,他们的作用不容忽视。

国内外学者都对社会融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研究也有着各自的侧重点和特色。尽管如此,我们仍需构建一个专门针对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研究框架,主要基于以下的原因。

(一)国内学者侧重于对社会融合的外延研究,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

国内学者对社会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群体:农民工和外来务工子女。以这两类群体为研究对象,学者们主要从社会融合的维度、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1)在社会融合具体维度的划分上,国内学者从经济层面、心理层面、社会层面和身份层面等四个宏观层面的维度进行了研究,在微观层面又各有不同。还有个别学者对每个维度所包含的具体指标进行了划分。(2)在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上,国内学者主要研究了社会资本(社会支持和机会结构)、社会制度(户籍制度和公共政策)、人力资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培训和工作经历、政策身份)、个人因素(性别、婚姻、年龄、户口属性)等因素对社会融合的影响。(3)在促进社会融合的对策建议上,国内学者就政府、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应如何促进社会融合进行了论述,其中,又对政府层面的作用进行了侧重探究。

可以说,我国学者对社会融合问题的研究思路比较清晰,研究过程逐层深入。但还没有学者明确地对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特殊主体的社会融合问题进行过详细研究。而且,现有的国内研究主要聚焦在社会融合的外延探讨,包括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及促进措施,而对于社会融合的内涵缺乏一定的理论梳理,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框架。

(二)国外已有成形的研究框架,但内容多具西方特色,研究对象也非特定职校生

国外学者对社会融合的研究开始较早,内容多为对其内涵的探讨,已经有了成形的研究框架。但是,由于中西方在经济、政治和文化诸多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所以直接应用其研究框架不现实。比如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其居住人口普遍存在着一种地区优越感和等级观念,这对地区的社会融合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国外,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城市存在着移民、宗教分歧和种族歧视等问题,也会影响到地区的社会融合。但是不难看出,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影响社会融合的具体因素是有差异的,即使表现都一样。

中西方各方面的差异性(如表1所示),决定了中外研究社会融合背景的差异。国外研究内容多依据西方社会特点,与我国的国情相去甚远。综合国外研究成果可知:(1)基于西方国家多种族的社会文化背景,学者们多是对国家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进行研究;(2)基于西方国家体制多元化的政治背景,学者们多是研究如何使社会公民有效地融入到不同政治体制的社会之中;(3)国外社会融合的研究对象大都是公民。总体来说,国外虽然已有较为成形的社会融合研究框架,但不适合我们简单地实行“拿来主义”,而需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吸收有所剔除,构建符合我国职业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的社会融合研究框架。

表1 中西方各方面差异比较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都对社会融合做了广泛的研究,但国内尚未形成系统的、针对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框架,国外虽已有成形的研究框架,但是,基于西方社会特点,与我国不相符。为了对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需要专门构建一个针对我国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群体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融合研究框架。当然,框架构建的基础是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通过有选择地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再结合我国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构建一个针对性较强的、有理论做支撑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融合研究框架。在这新的研究框架中,可以了解到判断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标准是什么,从哪些维度可以看出他们是否已经融入到社会群体之中。

二、构建研究框架的基础:国外相关研究

(一)典型理论研究

1.内涵研究。博维和吉森(Beauvais and Jenson,2002)从社会联结、团体活动、团结和平等四个维度对社会融合概念进行了界定。吉森(Jenson,1998)进一步将社会融合界定为共同的价值观和身份认同,认为社会融合是帮助个体获得群体归属感的社会化过程。伯纳德(Bernard,1999)提出了“伯纳德三角模型”,从团结、自由和平等三个维度对社会融合概念进行了阐释,且强调两两之间的关系,但未对“团结”作准确的解释。有的学者在研究社会融合时,将“团结”限定在共和政体中,指的是社会依存感、身份认同和共同的价值观,如根据吉森的理解,社会融合是一个过程,旨在帮助个体形成团体归属感,让个体切实感觉自己就是这个团体中的一员(1988)。也有学者指出社会融合是一个状态,包括一系列的态度、原则、行为表现和制度。甚至有学者构建了社会融合的复合型指标,指出社会融合包括三个核心指标——人际信任、公民合作和暴力犯罪,这三大指标也会因国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欧洲理事会从人权的角度将融合的社会定义为一个相互支持的系统,自由的个体通过民主的方式追求共同的目标(2004)。这一定义强调了平等和尊重在促进社会融合中的重要性,更为强调归属感和共同的价值观。

2.社会特征研究。社会特征是构成社会融合不可或缺的因素,通常包括:社会态度、社会行为和社会制度。具体来看,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包括:(1)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2)归属感和认同感;(3)对其他个体和文化的容忍和尊重;(4)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5)公民合作;(6)积极的公民参与;(7)守法行为。社会制度包括:(1)共享预防危险和提供社会保护的制度(福利国家);(2)促进社会的平等和机会平等(如税收)的再分配机制;(3)冲突解决机制(见图1)。[2]

图1 社会特征研究对社会融合维度的划分

以上社会特征的具体内涵有交叉之处,归纳来看,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包括:(1)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归属感和认同感):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和文化认同;(2)积极的公民实践(活动):公民合作和公民参与。社会制度包括:(1)社会保护机制;(2)再分配机制;(3)冲突解决机制。

3.政策研究。从关于社会融合的政策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社会融合的两个关键方面:(1)多样性与社会融合。关于多样性与融合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议题为大多数社会学家所认可:多样性破坏人们之间的信任,不利于社会融合。另一种议题认为,多样性和社会融合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英国委员会一项关于融合的报告显示民族的多样性与社会融合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报告指出,只有个别地区,才会出现冲突矛盾。多样性与社会融合之间关系的关键在于政府的态度。在自由民主的国家,政府认为融合的社会基于信任和相互理解,信任是通过在社会团体中以及社会团体之间,人与人的反复性的互动来形成。在共和政体的国家,政府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如何促进公民进行积极的政治参与以及拥有强烈的政治归属感。(2)平等性与社会融合。平等不是社会融合的目的,而是促进社会融合的方法。在社会民主政体的国家,平等被认为是社会融合的核心要素,主要通过创造机会的平等和结果的平等促进社会融合;在共和政体的国家,国家主要通过促进国家公共价值观、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方式来保障社会融合的实现。

(二)典型模型研究

1.格林(Andy Green)社会融合模型。英国伦敦大学格林教授研究社会融合的前提假设是社会融合只存在于社会学中,可通过社会学指标对其进行测量。格林教授认为,社会资本理论用联合、信任、公民合作和政治参与来代表个人或团体参与社会的水平,这些要素可以表示个人水平的社会融合情况,但是要素之间并没有内在的一致性,对于测量和比较国家之间社会融合的情况是不适用的,无法体现国与国之间的差异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格林教授指出:测量国家水平社会融合的基础是不同变量的相互综合和在国家水平上充分的共变。他进一步指出,确实存在这样的变量:社会和制度的信任——来自于最原始的社会资本的维度;暴力犯罪——测量社会融合的常用指标;公民合作;其他测量社会冲突的常用指标——测量社会融合负面的指标。基于此,格林教授从信任、参与、欺骗和犯罪几方面构建了研究社会融合的框架模型[3](见图2)。

图2 格林社会融合模型对社会融合维度的划分

格林教授研究的是国家层面的社会融合,针对的是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在社会融合方面的差异,落脚点是教育对社会融合的影响。这就决定了格林教授的研究框架是宏观层面、具有西方国家特色的理论框架,包括具体维度的设计也体现了国外话语体系的特色。与此同时,格林教授的研究对象限定在一般的社会公民,这样的一类研究群体更具有一般性,相对缺乏针对性。

2.詹森(Th.Jansen)的公民实践模型。詹森从公民实践的角度研究社会融合,指出外来人群在社会融合方面缺乏一定的能力、态度和道德,教育应提供给这些个体“正确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来促进社会融合。教育的目标需要与关键能力、积极公民自发的学习相联系,这就需要实践积极的公民关系。海瑞(Haahr)(1997)将“积极的公民”定义为能够在不同水平上参与实践,执行地方、国家和国际范围内的公民、政治和社会的权力,这种参与的内在特征就是社会融入,即不同群体的归属感。[4]詹森构建了如图3所示的“公民实践”模型,图的左边表明“参与”在“社会整合”中的重要角色,右边则表明“身份认同”对“社会融合”的重要作用。这些因素与公民实践的四个维度——能力、联系、挑战和环境密切相关,概括了社会学的一般情况。

图3 詹森的公民实践模型结构

能力,尤其是参与能力,是个体具备公民实践素养的前提。在公民实践的过程中,个体通过有效的方式相互影响并形成新的经验,同时,将新经验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对不同的社会实践施加影响;联系,包括两方面的平衡能力:平衡责任和归属感、平衡自主性和多元化,社会实践将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和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挑战,建立在积极公民的能力之上的批判性自我反思,处理个体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环境,评估特殊环境下行为的选择,指出了批判能力对积极公民实践形成的重要性。

三、构建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研究框架

我们要构建的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研究框架主要是基于学校这一特定主体,将学校看作社会的一个小缩影,理清楚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在学校这个小的社会中会面临哪些融合问题。基于此,学校可从自身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策略,从而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融入社会提供更多便利条件。为此,我们要在借鉴国外社会融合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我们自身需要的研究框架。

(一)国外社会融合理论对本研究框架的借鉴意义

社会融合中关于内涵研究的相关学者和机构在对其概念的界定中都强调共同的价值观和归属感,认为这两个维度是社会融合的基本前提,是判断个体是否融入到社会中的标准,但并非所有的学者都赞同这一观点。笔者也认为,社会的多样化使得共同价值观和归属感很难实现,社会融合不是一个状态,更多的是一个过程。我们关注的焦点应是如何让个体融入到群体中来的这一过程和方法,在融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使个体产生身份认同,形成社会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和归属感。这对于我们构建研究框架的意义在于:不可将共同的价值观和归属感作为判断职校生社会融合的直接维度来源,而应通过其他维度将这两特征表现出来或者将这两大特征隐形地贯穿在整个研究框架的始终。

社会融合中关于社会特征的相关研究将社会融合的维度划分为两大类,这对于探讨社会融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社会融合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学概念,除了包含社会特征以上的因素外,还有一些具体的内涵要素。社会特征随社会形态的不同而不同,社会形态又与国家体制有关系。这些对于我们构建研究框架的意义在于:在研究职校生社会融合时,需结合我国政治体制的特殊性;同时,也要充分考虑职校生学校活动的特殊性,如可将“公民合作”和“公民参与”调整为“学校活动”。

社会融合中关于平等性和多样性的政策研究,对于我们构建研究框架的意义在于:对于职校生来说,身份的多样性可能会被认为是阻碍他们社会融合的一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高水平的交往和积极的活动参与是促进他们社会融合的关键,从而有利于共同价值观的实现;同时通过创设平等性的环境可以促进职校生的社会融合,这样的环境包括了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环境和参与学校活动机会平等的公正环境等。

格林社会融合模型具有典型的西方特色,在构建我国职校生社会融合的研究框架时,我们应结合我国职校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突破格林教授宏观层面、具有西方国家特色的研究框架,设计具有中国话语体系特色的具体维度。与此同时,格林教授框架中的信任和参与维度对于我们研究框架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詹森公民实践模型指出了实践参与能力在社会融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及在参与的过程中,人际平衡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对群体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未能指出如何保证公民有效参与到实践中以及通过何种具体方式有效进行社会实践。尽管如此,这一模型为我们社会融合研究框架提供了社会实践这一重要维度。

(二)构建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研究框架

综合以上对国外学者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研究的借鉴,笔者在这里拟构建一个针对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研究框架,并对这一框架进行分析(见图4)。

本研究框架主要从内化意识融合和外显行为融合两个维度对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进行研究。其中,内化意识融合包括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和人际信任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涵盖了社会融合的平等性和多样性因素。外显行为融合主要指的是实践活动的参与,根据活动场所分为三大类: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其他,对于每一类又分成了若干小方面。第一课堂中学生的外显行为如课堂自主讨论选择的对象是老乡还是本地生?是否对课堂上表现活跃的本地生不屑一顾?第二课堂中学生的外显行为如自主选择参加团体组织时是否会考虑大多数的成员是不是老乡?自由选择活动合作对象时是否会优先选择老乡?其他的如在日常交往中是否会看不惯本地生的行为表现?在宿舍集体活动中是否会有意避开本地生参加的活动而选择不参加或其他?

内化意识和外显行为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内化意识是学生社会融合的基础和前提,是融合的内在因素;外显行为则是融合的保障,是融合的外在表现,二者一脉相承、互相渗透。从内涵意识和外显行为两方面进行社会融合研究维度的划分,有利于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融合进行层次性的剖析,从而可以更好地从教育、社会等角度提出针对这一群体社会融合的对策建议。

图4的研究框架借鉴了国外社会特征研究中从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两方面探讨社会融合的视角,同时,对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进行了整合并剔除了社会制度方面;借鉴了国外理论研究中强调的共同价值观、身份认同和归属感,但更为注重对社会融合过程的研究;借鉴了格林教授理论模型中的研究维度以及将研究落脚点聚焦在教育的作用上,但更为聚焦职校生这一群体,关注职校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群体活动特征,剔除了一些国外化和成人化的心理和行为内容;借鉴了詹森积极公民实践模型中能力、联系要素的相关内涵,但更为强调除实践之外的其它层面;借鉴了政策研究中平等性、多样性与社会融合的关系,但更关注如何将平等性和多样性渗透到职校生的社会融合中,增加学生活动的参与度。

图4 本文研究框架结构

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研究对于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社会特征研究尤其强调社会制度是社会融合的关键。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融合已经引起了学校和政府的重视,但对于这一问题还局限在比较感性的认识,缺乏相对理性的分析。为此,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的研究需要引起学校和社会组织机构更进一步的思考:他们在促进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社会融合方面做了哪些,可以做但还未能做哪些。

参考文献:

[1]人民论坛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EB/OL].[2014-03-17].http://politics.rmlt.com.cn/2014/0317/244361.shtml.

[2]Andy Green,Jan Germen Janmaat and Christine Han.Regimes of Social Cohesion[M].London:Centre for Learning and Life Chances In Knowledge Economies and Societies,2009:8.

[3]Andy Green and John Preston.Education and Social Cohesion:Recenting the Debate.Joural of Education[J].Global Issues in Education,2001(3/4):265.

[4]Th.Jansen,N.Chioncel and H.Dekkers.Social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Learing Active Citizenship[J].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2006(2):196.

猜你喜欢

职校框架公民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框架
K-框架和紧K-框架的算子扰动的稳定性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职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