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刺血疗法配合腹针疗法治疗脾虚型痧病50例※
2014-04-08陈小刚张婷婷吕春燕
陈 红 陈小刚 张婷婷 吕春燕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南宁 530022)
痧病为岭南气候湿热地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毒邪侵入身体,以全身胀累,头昏脑涨,胸腹烦闷,恶心,倦怠乏力,胸背部透发痧点,或吐或泻,或寒或热,或胀或痛或酸,甚至昏迷、四肢厥冷、唇甲青紫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该病在广大岭南地区发病率较高,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并且大部分病人呈现虚实夹杂的特征,单用一种方法难以取得较高疗效。壮医外治法的刺血疗法结合腹针疗法治疗脾虚型痧病在临床中有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门诊部中医科和针灸推拿科收治的60例脾虚型痧病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30~60岁,平均(43.8±2.7)岁;病程2个月~1年,平均(2±0.6)个月。
诊断标准:①诊断符合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脾虚证诊断标准;脾虚证主症按程度分为轻、中、重3级;计分法根据食欲减退、神疲懒言、肢体倦怠、食后腹胀、大便溏泻等将5项脾虚证主症分为无、轻、中、重,分别记为0、2、4、6分。②根据《中国壮医病症诊疗规范》中痧病诊断标准:全身胀累,头昏脑涨,胸腹烦闷,恶心倦怠,胸背部透发痧点。脾虚型痧病含以上2~3个主要症状即可诊断。
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或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断者。
治疗方法
1.壮医刺血加腹针治疗组(治疗组):先在患者背部做壮医刺血疗法,然后再在患者腹部做腹针疗法。①壮医刺血疗法处方:百会、风府、大椎、太阳穴、肩井、天宗、肺俞、委中、曲池、合谷、背部近脊柱处反应点(红色、暗红色、褐色斑点),除百会、大椎为单穴外其余均取双穴。操作方法:常规消毒,戴一次性消毒乳胶手套,用一次性注射针头迅速刺进皮肤0.1~0.2寸深,挤出1~2滴血。如果是暗红色血,可以挤至见稍鲜红血为止;如果血色鲜红淡稀,则挤1滴即可。刺血后用消毒棉签压针孔即可。每3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②腹针疗法采用腹针经典“引气归元”穴组,取穴为任脉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患者取仰卧位,露出腹部,定好中庭至神阙8寸、神阙至曲骨5寸、神阙至腹侧6寸的距离,用薄氏同身寸度量法(以厘米计数)定度中脘4寸、下脘2寸、气海1.5寸、关元3寸,用薄氏腹针(管针)在任脉(以人体腹白线为准)上深刺以上四个穴位,留针30min。与壮医刺血疗法同步,3d1次,连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
2.壮医刺血疗法对照组(对照一组)。取穴及操作方法如前。
3.中药健脾涤痧汤对照组(对照二组)。功效:益气健脾、涤毒解痧。方药: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十大功劳叶15g,救必应15g,毛冬青15g,藿香10g,陈皮6g,蝉蜕12g,薄荷6g(后下)。每日1剂,连服30d为1个疗程。
观测指标及方法: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症状积分值变化、舌象脉象变化情况,以及唾液负荷分泌水平的变化、血常规及血小板改变。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治愈:食欲减退、神疲懒言、肢体倦怠、食后腹胀、大便溏泻、全身胀累、胸背部透发痧点症状消失;好转:全身胀累‘胸背部透发痧点症状消失,食欲减退、神疲懒言、肢体倦怠、食后腹胀、大便溏泻症状改善;无效:以上症状均未见改善。
治疗结果:治疗组20例,治愈17例,好转2例,无效1例,有效率95%;对照一组20例,治愈4例,好转9例,无效7例,有效率65%;对照二组20例,治愈4例,好转11例,无效5例,有效率75%。
三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见表1。
表1 三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表1 三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三组治疗前后唾液负荷分泌水平的变化见表2。
表2 三组治疗前后唾液负荷分泌水平的变化()
表2 三组治疗前后唾液负荷分泌水平的变化()
三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血小板改变结果比较见表3。
表3 三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血小板改变结果比较()
表3 三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血小板改变结果比较()
观察结果表明,壮医刺血加腹针治疗组对脾虚型痧病常见主症如食欲减退、神疲懒言、肢体倦怠、食后腹胀、大便溏泻、全身胀累、胸背部痧点等有显著疗效。壮医刺血加腹针治疗组治疗后积分与治疗前积分相比下降明显(P<0.05),综合疗效评价总有效率达90%。壮医刺血对照组脾虚型痧病治疗后积分也有所下降,但其症状改善效果不及治疗组(P<0.05)。从治疗后血色素及红细胞的升高来看,壮医刺血加腹针治疗组升高明显(P<0.05),而壮医刺血对照组升高不明显(P>0.05);壮医刺血加腹针治疗组与中药对照组结果相似(P>0.05)。唾液流量比值、唾液淀粉酶活性比值、淀粉酶分泌率比值壮医刺血加腹针治疗组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壮医刺血对照组(P<0.05);而与中药对照组结果相似(P>0.05)。
讨论
壮医刺血疗法是用刺血的针具刺入人体的一定穴位、病灶处、病理反应点或浅表血络,运用挤压或拔罐等方法放出适量血液,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壮医外治法,它具有调理气血、清热泻实、通络止痛、活血消肿的作用。壮医病因为“毒虚致百病”,背为一身之阳,痧毒易集聚于此以致闭阻气血,窒塞脏腑。刺血穴位为督脉之百会、风府、大椎以疏导头部经气,养脑髓;足少阳胆经之风池、肩井和手少阳小肠经之天宗以活血通经,祛瘀排毒;足太阳膀胱经之肺俞清泄肺热,委中通调足太阳经气,通络活血止痛;手阳明大肠经的曲池为手阳明合穴,清热解表,合谷为手阳明原穴,宣肺利窍,透痧邪于外;背部反应点为痧毒集聚的表现,故刺络放血反应点可起解瘀排痧毒、活血通络的作用。
腹针疗法是以神阙为核心的全身高级调控系统,即神阙经络系统,采用多层次空间结构取穴定位,着重调理脏腑,腹针经典“引气归元”穴组以后天补先天,其穴位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均在任脉上,有调脾胃、补肝肾之功。有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闻及明显肠鸣音(肠蠕动声)并有肛门排气,腹胀症状减轻,唾液量增多。说明腹针经典“引气归元”穴组可起行气健脾的作用,对治疗脾虚证效果明显。壮医刺血疗法配合腹针疗法治疗脾虚型痧病既能清热泻实,通络活血,排毒解痧,又能益气健脾,扶正补虚。该方法在临床中治疗脾虚型痧病很实用,可作为民族医药适宜技术进一步研究和推广。